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7|回复: 0

司马平邦:2024年最要紧的是要让中国企业盈利更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3 0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先生多年以来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在去年的第1182期(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美国正对中国发起全面谣言战争)里曾经聊过,他当时对中国经济的某些判断,也与我之前的一些观点非常接近,罗思义的中国经济研究之所以靠谱,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能从现实的角度和积极的态度上入手,从正面看待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另外,罗思义的经济学研究里透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光芒,这恰恰是大部分中国的经济学家少有的,也就是说,这个英国人的经济学研究,不是为了拿出理论来转弯抹角否定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名,为其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虽然是个英国人,但更能得到了我个人的尊敬。

  刚刚呢,罗思义又发了一篇文章,讨论如何提振中国的短期经济形势,试图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最深层、最根本的矛盾找到根源,他观察中国经济的方法值得借鉴,他从最近的两项数据概括中国经济面临的现状,首先是中国央行宣布,2月5号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很明显,这是一项刺激经济的举措;其次,2023年中国GDP增长了5.2%,而作为最主要的战略对手,美国则宣布其GDP增长了2.5%——可见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而2023年七国集团(G7)其他国家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表明,相较于美国,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更是领先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

  这些数据客观、贴切地概括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它们同时表明,一来中国经济增速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但是,二来,如果以其自身既有标准看,5.2%的增速并不令人满意,咱就是中国人,说实话,我们习惯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5.2的百分点确实是并不太喜欢。

  罗思义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中国经济的负面趋势是受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所致,这是一句很可怕的话,企业盈利能力急剧下降,那还干企业干什么?而这样的分析反过来又表明,应对这一问题的短期主要措施之一是降息,央行已经宣布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罗思义认为,出于短期和更具战略性的原因,央行应该全面降息,而不止是局部降准。

  以下就是罗思义文章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不过需要以专业的耐心来仔细倾听:以最广泛使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的利润总额为例,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较两年前的2021年同期水平下滑了12%;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按当前价格计算,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仅较6年前的2017年的水平增长了2%。但是,从2017年底到2023年底,衡量通货膨胀的最广泛指标GDP平减指数,也就是表示在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一定时期的GDP增长率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增长率之商,却上涨12%,所以如此一对冲,中国工业企业现在实际利润比2017年之前已经下滑了10%。

  利润下滑10%,不知道这10%里碾碎了多少中国工业企业。

  除此之外,民营所有制的工业企业的盈利形势更为严峻,2023年,其利润较2021年的峰值下滑了20%。同时,较2016年的水平下滑了4%,而从2016年底到2023年底,GDP平减指数上涨了12%,就是说,若将通胀因素考虑在内,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实际利润较6年前下滑约16%,这就对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巨大的挤压。

  而盈利能力下行的压力,反过来又不可避免地解释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众所周知的主要负面压力。

  罗思义就认为,首先,股市持续大幅下跌的压力并不奇怪——在央行宣布降准的前一天,上证综指较2021年秋季下跌的25%。而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盈利,如果利润不是上升而是下滑,则股价应该且还将会继续下跌,因此,如果不能帮助企业扭转利润下滑,也就不要指望用纯粹的外部市场干预就能够成功实现股市的长期复苏。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也解释了民间固定投资疲软的原因,尤其是民营企业存在的目的更是为了盈利,如果利润下降,当然也就不会加大投资。所以,罗思义又给出了一个小结论,即现在中国经济媒体上有人想趁火打劫,孤立地声称要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障等政治措施,声称会让民间投资复苏,现在这种声音被操作得很强烈,其实是带着复杂的政治意图的,但是事实是,如果企业利润下降,无论所谓私有财产得到多么安全的保障,投资都一样会下滑,所以想办法恢复企业盈利能力才是惟一正确方向。

  现在的这种盈利状况,其实也阐明了为什么央行降准虽然极有助于流动性和其他方面,但这种手段本身并不能解决潜在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因为降准提高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但却不会改变企业的投资和借贷意愿,因为企业是不是愿意向银行借贷,只取决于预期利润是否高于贷款成本,如果盈利可能性很低,你说破了大天也不会贷款投资再生产。

  但是,相比之下,降息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当然,降息本身不足以解决企业盈利能力长期受到挤压的问题,降息是改善短期盈利状况的关键措施,并且可以为解决这些更根本的问题留出时间----我觉得罗思义的这篇标题为《为什么说降息对提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至关重要》的文章写到这儿,算是写到了题眼上,他让我们能够更清晰、更理性地看到中国经济的现状,那就是修正、提振中国疫情后的短期经济形势,并不是一个可以靠一招势大力沉的所谓如来神掌就能万事大吉的,要看到央行的降准,或者接下来可能到来的全面降息,正在创造一系列新的解决根本问题的周期、空间和机会。

  要恢复中国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工业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以增加其盈利空间,这其实是一个不断递进着展开的过程,从一个机会铺垫出另一个新机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应,这就叫提高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吧,那些更富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就会主动抓住其中的机会,但我相信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企业在等待张望中丧失掉机会。

  我想再举一个网上看到的例子,说2024年,全国各地的社保基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上海的社保最低基数已经上升到7300元,就是说,无论你的工资是3000还是4000,只要在7300元以下,全都按照7300元来缴纳社保。这就对小企业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企业缴费在25%左右,7300的基数,企业就要支付1825元,员工个人支付751.90元,合计起来,光社保这一块,企业除工资外还要另外支付2576.9元。

  现在很多小企业本来就利润低薄,如果再背着一个沉重的社保负担,这看似是让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但最后可能会让很多小企业选择主动撤销,无利可赚的企业是没人干的。所以说要增加中国企业的盈利空间,这里面的空间其实也是很大的,该释放时就要给释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2:49 , Processed in 0.2345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