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0|回复: 0

环球科学:马斯克宣布:首位人类被试已接受Neuralink 脑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1 06: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生物学 ·

  高脂肪饮食会破坏身体里的线粒体

  肥胖除了与饮食和锻炼等生活方式相关,也与内在代谢异常有关。代谢异常会使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燃烧脂肪的能力失效,但该异常如何产生还不知晓。最近,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的新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小鼠的脂肪细胞内,线粒体会分裂成更小的线粒体,从而降低燃烧脂肪的能力。

  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并测量了这种饮食对小鼠脂肪细胞线粒体的影响。他们发现,小鼠部分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分裂成了许多更小的无效线粒体,燃烧的脂肪更少。进一步研究表明,这是单一分子RalA被激活导致的。删除与RalA相关的基因,可以避免小鼠出现由饮食引起的体重增加。研究人员还发现,小鼠体内受RalA影响的一些蛋白质类似于人类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相关的蛋白质,这表明人类肥胖也可能受类似机制的驱动。在正常细胞中,RalA有多种功能,包括在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时帮助其分解,而这项研究表明,RalA的过度激活,会干扰线粒体正常功能,引发与肥胖有关的代谢问题,今后人们或许可以通过针对RalA通路的新疗法来帮助治疗或预防肥胖。(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 月球探索 ·

  日本的月球着陆器重新启动,已与地球恢复通信

  北京时间19日23时20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发射的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成功着陆月球表面。不过,探测器着陆后其太阳能电池不能发电,探测器只能依靠搭载的电池运行数小时。在断电9天后,昨日,JAXA在X上发布消息称,1月28日晚已与SLIM成功建立通信,探测器上的多光谱相机(MBC)已恢复运行,开始了科学观测,并获得了10波段观测的“第一束光”。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SLIM降落在月球表面,距其原始目标仅有约55米,是有史以来最为精确的着陆。但这次着陆的过程并不完全顺利,据科学家推测,SLIM两个发动机中的一个可能在距离地表50米处失去推力,导致探测器横向移动。从此前拍摄的图像可以看出,探测器上下颠倒,其太阳能电池远离太阳,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电力来运行仪器和通信设备。直到太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这才重新唤醒SLIM。科学家表示,SLIM为未来的着陆任务提供了经验教训。而JAXA发言人表示,SLIM将继续用MBC拍摄月球表面的图像,直到1月底月球上的日光褪去,对月球表面矿物的探索,可能有助于回答有关月球起源的问题。(Nature news,X)

  · 神经科学 ·

  马斯克:首位人类被试已接受Neuralink脑机芯片植入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埃隆·马斯克于今日在X(原推特)上宣布,首位人类被试已接受了来自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脑机芯片植入手术,目前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神经元相关活动的检测效果良好。

  此前,Neuralink的手术机器人已经为400余只羊、猪和猴子植入了电极。去年5月份,美国FDA批准了Neuralink的设备试验用器械豁免,这令Neuralink无需继续等待,可以立即开展临床试验。随后Neuralink宣布开始招募人体试验志愿者,计划为2.2万名被试植入脑机接口,预期在2030年完成。根据此前的报道,理想的候选者是40岁以下四肢瘫痪的成年人,外科医生将打开被试的颅骨,随后Neuralink自行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会将64根安插着电极的线材接入被试的大脑皮层。该植入物通过分布在64个线程上的1024个电极记录神经活动,对应程序能解码来自植入物的神经信息,分析参与者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连接到电脑。(X)

  · 医学 ·

  5例阿尔茨海默病是由数十年前的医学治疗引起

  阿尔茨海默病由??-淀粉样蛋白引起,是一种通常见于晚年的偶发性疾病,也可能由遗传因素引发。《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指出,有5例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因医学治疗导致??-淀粉样蛋白的传播而患上的。

  研究涉及的患病个体都在儿时接受过从死者体内提取的c-hGH生长激素治疗。自1985年起,此疗法被撤销,因为部分c-hGH批次遭到了朊病毒(传染性蛋白)污染,有引起克雅氏病(CJD)的风险。研究人员曾表示,一部分因c-hGH治疗患上CJD的患者大脑里也过早地出现了??-淀粉样蛋白沉淀。201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保存的c-hGH样本存在??-淀粉样蛋白的污染。

  最新的这项研究调查了8名在儿时接受过c-hGH治疗的患者,其中有5名都表现出了痴呆症状,且都在38到55岁期间开始出现相关症状,这说明他们不属于寻常的偶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多见于晚年)。基因检测也排除了他们患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该研究凸显了审查措施的重要性,以排除通过其它医疗或手术程序意外传播??-淀粉样蛋白的风险。同时,该结果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与CJD具有类似的发病过程,这对未来了解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重要意义。(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空间科学 ·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地球磁层对流新模式

  等离子体物质的全球尺度对流是行星(地球)磁层的基本特征。磁层大尺度对流循环的经典模式(Dungey Cycle)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太阳风-磁层耦合的基本物理图像,在地球空间能量爆发事件(如磁暴、亚暴)等空间天气现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这一教科书的经典对流循环模型预言了等离子体对流周期一般在小时量级,在解释10到20分钟的快速响应对流事件时遇到了困难。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的戴磊研究员、王赤院士以及国际团队成员密切合作,首次提出和证实了日侧磁重联直接驱动磁层大尺寸对流的新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月20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磁层对2016年3月11日太阳风的响应,揭示了日侧磁重联直接驱动双胞对流模式的新图像。通过数值模拟和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日侧磁重联通过激发1区和2区场向电流直接驱动磁层内的向日对流,对流增强在10~20分钟内从日侧逐渐扩展到夜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在行星际磁场从北转南后几乎是即时发生的,夜侧磁重联在这一时段并没有影响对流模式,而在磁层经典对流循环模型中,日侧和夜侧磁重联两个驱动必须一起联合运作。这项研究表明日侧和夜侧磁重联可以相互独立地驱动磁层大尺度对流,并提出了经典对流循环模型外的新物理图像,支持了现代的扩展/收缩极盖模型和直驱亚暴模型的预期。研究强调了大尺度场向电流和等离子体对流在太阳风-磁层耦合中的关键作用,所提出的新物理图像可以在预期2025年发射的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项目“微笑计划”(SMILE)任务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撰文:冬鸢、时小舟、不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03:15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