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08|回复: 0

虚声:被低估的红军之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8 2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我去井冈山,震撼巨大。

  井冈山上下(指井冈山一定范围之内),到处镌刻着不该被遗忘的往事。对我来说,最大的震撼点有两个:

  第一个震撼点,八角楼的灯光。毛泽东忙碌完毕,接着那里微弱的灯光,写下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势的文字,相当于从精神层面完成改变天下之实践。关于这点,之前已经写过不少文字,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个震撼点,挑粮小道。在那条狭窄曲折的小路上,即便是现在游人轻装简从爬上爬下都不容易。当年40多岁的朱德,带领一群年轻士兵,挑着沉重的粮食上下往来。他们的样子,似乎和千百年前的农民没有区别,但却是从现实层面践行改变天下之实践。

  朱德和毛泽东一样,也是农民出身,而且他的家族非常兴旺。在朱德出生的1886年,朱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伯伯哥哥姐姐等老少十多口。朱德父母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朱家对朱德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妈妈,她身材高大健壮,但性情柔和,生养了一大堆孩子,从不发脾气、不打人、不骂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品质。想一想嘛,那么多孩子,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需求,朱德妈妈相当于从幼儿园到中学老师一肩挑。别的不说,光吃饭问题就烦得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不烦躁,不发脾气,不骂人,多难得啊。日后朱德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各个派系山头嗷嗷叫,能够淡而处之,都是来自他母亲的影响。

  俗语说,一个贤惠的女子,可以让家族兴旺三代。她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性格,还可以通过自身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朱德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样,但在母亲精心安排下,朱德依然受到很好的教育。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成为蔡锷将军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参加了云南辛亥起义、反对袁世凯的战争、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一系列战争之后,朱德从一个宽厚朴实的农民兄弟变成滇军军官,并且立下战功,成为那个混乱时代的成功人士,人生前景相当广阔。如果这么一直过下去,就算不飞黄腾达,至少吃穿不愁。

  然而朱德是与众不同的,他想要自己的衣食住行,但更想要一个太平、公平、贫富差距不大、且对奋斗者友善的世界。他觉得他所处的世界需要改变。如何改变世界呢?他原本也不知道。但在他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之后,发现那就是他想要的。于是在1922年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36岁的朱德(调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绝对是肥差)放着好日子不过,满世界去寻找刚刚诞生、且影响力并不是很大的共产党。

  他去北京寻找,没能如愿;

  又从北京找到上海,见到那个时代的革命旗帜孙中山。孙中山出钱让朱德回云南搞革命,朱德拒绝了,他只想加入共产党。他见了当时的共产党领袖陈独秀。然而作为大知识分子的陈独秀,没能识别朱德的价值,冷淡地拒绝他入党。

  如果换成一般人,被陈独秀拒绝,估计就放弃了,但朱德绝对不是一般人。他又从上海到了欧洲,见到了旅欧的周恩来,并在张申府、周恩来介绍下,成为一名党员。朱德和周恩来之间的伟大合作,从1922年便已经开始。

  那个时代的国共两党正在推行合作,很多人有国共双重党员身份。比方说陈独秀、毛泽东都是以共产党身份加入国民党。因为那时国民党强大,共产党弱小。像朱德那种放弃了原有的舒适生活、被共产党领袖陈独秀拒绝而不气馁,从欧亚大陆东端万里迢迢跑到欧洲,只为成为共产党的人,非常罕见。

  毛泽东评价朱德,“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绝对是恰如其分。在加入共产党的决心上,朱德确实展现出了铁一般的意志。

  半个世纪之后的1976年(巨星陨落的年代),周恩来先走一步。面对合作了大半辈子的战友,朱德强忍悲痛,给其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这个军礼,让很多人泪目。它让很多人的思绪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陈独秀之所以拒绝朱德入党,是因为他只懂笔杆子而不懂枪杆子。当组织需要枪杆子的时候,陈独秀只能黯然离开,而朱德开始进入历史舞台。

  组织的枪杆子源自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之初的朱德并不耀眼。他没有周恩来的地位高(南昌起义就是周恩来为组织积攒的家底),也没有叶挺的资格老和实力强,还没有贺龙的传奇和实力,也没有刘伯承的名将头衔,所以一开始只是第九军副军长,随后才转正的,而且手头人不多。如果非得说一个特点,那就是当时朱德已经41岁,比大多数参与者年龄都大。

  古人说,四十不惑。41岁的朱德已经看透了这世界和人生。南昌起义之后,正是这个资格不太老、职位不太高、名声不太响亮的朱德成了红军之父,偶然么?当然不是。

  起义失败,队伍8月3号撤离南昌南下,没有水和食物,没有合理的休整,敌人到处都是,队伍飞速减员。一支没有根据地依托、没有后勤补给的孤军,如同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无人疼爱。接下来还是战斗、减员、战斗、减员。队伍转移期间,朱德的职务是第九军军长和先遣队司令,一路上负责开路之余,还要搞宣传、筹集粮食等等。

  会昌恶战之后,那支衣衫褴褛的队伍继续东进,进入闽北武夷山,时间已经是9月份。他们的目标是继续东进,进攻潮汕,据说(注意这个词)在那里可以得到共产国际的物资援助。在三河坝那个地方,他们决定分兵行动:

  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怕承等率主力部队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的第二十四师,从粤闽边境的大埔乘船,经韩江顺流而下,直奔潮汕;

  朱德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育团,约四千人留守三河坝,防敌军从梅县抄袭主力部队进军潮汕的后路,打狙击,苦活、累活。也就是说原本的先遣队变成掩护部队。

  正是这个转变,造就了朱德一生中的转折点。

  三河坝位于广东大埔县的南端,三江口之上。战斗过程非常激烈。朱德指挥处于劣势的队伍坚守了几天几夜,一直打到弹尽粮绝、队伍减员一半,但总算完成了任务。然而遗憾的是,进军潮汕的主力部队已经失败。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天大的冷水,浇到大伙头上。

  前有敌人,后有追兵,孤军残兵,缺乏粮食和弹药,形势极为凶险。更要命的是官兵思想不稳定,主力部队都没了,咱们还能怎么办?队伍解散?隐姓埋名回家种田或者到工厂当工人去?或者干脆学习蔡廷锴同志重新回国军中算了?

  大家把目光转向了年龄最大、级别最高、宽厚和蔼的朱德。怎么办?老大,你拿个意见吧。如果此时朱德大手一挥说散了,队伍中的林彪粟裕等人大概从此流浪去了。

  怎么办呢?在那历史性的一刻,朱德拿出他母亲勤俭持家的本事,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会。朱德在会上介绍了一下情况,然后亮出自己的态度: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从此之后,朱德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心骨,陈毅成了他的副手。朱德和陈毅带着那支残余的队伍,在福建、江西、湖南山地里和对手绕圈圈,行程数千里。如果说日后红军长征是伟大壮举,那么彼时朱德的队伍就是红军长征的提前预演,小长征。

  为什么最后十大元帅是朱德排名第一?原因就在这里。当南昌起义失败之后,那些地位高、名气大的领导都转移了,朱德留在队伍中,把火种带了出来。那支残缺不堪的队伍中,有很多共和国闪亮的将星,比方说林彪和粟裕。

  朱德和其他元帅的最大区别在于,他被尊称为“红军之父”。众所周知,红军的龙兴之地在井冈山。毛泽东对红军的影响不下于朱德,而且比朱德更早到井冈山,为什么朱德被尊为红军之父呢?

  原因之一,毛泽东讲枪杆子出政权,强调军队的作用;但在三湾改编时,又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基本制度。朱毛会师之后,毛泽东担任党代表,朱德担任红军总司令。红军之父这个头衔,主要针对军内而非党内,所以朱德比较合适。

  原因之二,朱德带上井冈山的队伍,都是身经百战的正规军,综合实力远强于毛泽东带上井冈山的队伍。这点从后来1955年授衔时就能看出来。

  原因之三,朱德对红军的影响被低估了。

  在小长征阶段,朱德和陈毅前后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顿,虽然名气不如毛泽东的三湾改编大,但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在最危险的时刻,朱德做了一个最大胆、最危险、最实际的办法:开大会和大兵们交心,这点和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的选择非常类似。

  朱德用最朴实的语调对大兵们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同时朱德也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好比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一九○五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一九一七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一九一七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这大概是朱德一生中说的最精彩、最为重要的一段话。粟裕回忆:“朱德同志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继续向前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陈毅把朱德的讲话总结为两条纲领: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革命必须自愿。

  ——在朱德决定在最危急的关头和大兵交心的那一刻,红军之父诞生了。

  朱德的选择,让大兵们摇摇欲坠的心神重新归位。个别人走了,大多数留了下来。留下来的都是真心干的。不论环境多艰苦,有了信念和信心,才有机会战而胜之。灰心和绝望,除了加速灭亡之外,别无任何效用。面对艰难时事,个人能保持信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能鼓舞别人的信心,是领袖级人物才能达到的境界。

  朱德的赣南三整,虽然没有毛泽东的三湾改编名气大、效果好,但在那个时代也具有关键性作用。这表示在军事认知层面,朱德和毛泽东比较接近。所以说在军事层面,朱德其实被低估了。如果不是毛泽东的光芒太耀眼,朱德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

  朱毛会师之后,两人合作过程中,摩擦不能说没有,但大体上合作非常愉快。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人会认为朱毛和谐相处是理所当然。但稍微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就知道有多难:一个并不富裕的山头上,来了两拨生活习惯差异巨大的人拥挤在一起,磨合起来是何等困难。

  从个体层面讲,像毛泽东那个级别的历史巨人,要和他长时间做搭档,本身就要具备超凡脱俗的能力。尤其是跨越漫长的时间(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年代),能和历史巨人一直基本上保持一致的人并不多。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刘少奇和林彪,都没有和毛泽东一起走到最后。朱德为什么可以和毛泽东一起到最后?

  首先从心性上来说,朱毛二人其实都差不多,都是那种见惯了大风大浪,即便泰山压顶也能泰然处之的人;心胸足够宽大,做事不疾不徐,可以举重若轻。相比之下,刘少奇的风格就相对激进,因此在建国之后,毛刘出现了分歧。林彪本身有静气,但军人色彩太重,政治上缺乏迂回,最终落难于异国他乡。

  朱毛合体之后,不仅是毛泽东最顺遂的时候,也是红色革命最顺遂的时候。当朱毛之间无法形成合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巨大的问题。毛泽东生涯几次低谷,都处于没能与朱德形成合力的时间段,比如龙岩会议那会儿,比方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比方说建国之后的历次运动。毛泽东走出低谷的时间点,都有朱德的鼎力相助,比如遵义会议。

  革命战争时代的朱德是毛泽东最重要的搭档和最重要的支持者,从井冈山到赣南再到陕北,他都可以清晰地看清毛泽东的战略布局,同时又不抢毛泽东的光芒。所以在个人心性方面,朱德也被低估了,实际上他的心性可以和毛泽东匹配(或者说离毛泽东不远)。

  政治层面,被认为是朱德的短板。很多人认为朱老总是一个宽厚的长者,不善于政治博弈。实际上朱德只是表现得大智若愚。每当关键时刻,朱德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比方说在遵义会议那会儿,朱德明确支持毛泽东。比方说张国焘搞分裂那会儿,朱德也很好地支持了毛泽东。

  建国之后历次运动,不被深度波及者寥寥无几。朱德就是其中一个,安然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旋涡。这份“保身”的能力,放眼整个历史,也只有李靖、郭子仪等少数统帅能做到。

  不仅如此,朱德还用自身的温和与能量稀释了很多时代的戾气。当旋涡可能深度波及到朱德时,毛泽东亲自掐灭了那种可能。因为毛泽东很认可朱德这位老搭档。

  实际是朱德当时处境也非常敏感,但都被他巧妙地化解了。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中有系统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8 16:18 , Processed in 0.1093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