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1|回复: 0

坏土豆:中国经济,还有3.5次展翅高飞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5 0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豆说:

  中国经济,还有3.5次高速腾飞的机会。

  但这3.5个机会,你看着是经济问题,但是经济只是表面,内核全部都是军事或者国际政治问题。

  正文:

  目前全球经济衰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革命性技术发展停滞,投资乏力。

  所谓革命性的技术,如苹果3的问世,标志着智能手机开启了全新的时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市场空间。

  且不说手机的供应链,硬件的升级又带来了软件的革命,手机中的每一个APP,无论是外卖软件、短视频平台、还是打车软件、社交平台……个个都是动辄百亿级的吸纳投资的企业。

  于是投资、就业、消费开始全面嗖嗖嗖的上涨。

  但是到了2016年之后,市场的需求开始慢慢萎缩了。

  为什么会萎缩呢,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技术进步,只是功能性的改善,我举个例子。

  你原来的手机是30万像素摄像头的,新出了一部手机是300万像素摄像头的,你马上想换新的;

  有了300万摄像头,市场上又开始出现3000万摄像头,你还想换;

  因为这种新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体验感的直线提升,但是如果有一天我推出3亿摄像头,30亿摄像头呢?

  你就没有换的动力了,因为30亿摄像头甚至300万亿摄像头,对你来说,肉眼几乎都看不出差别来了……

  30万摄像头到300万摄像头,体验是从1到10;

  300万摄像头到3000万,体验是从10到12;

  3000万摄像头到3亿,体验是从12到12.1;

  边际效用越来越小,你不愿意买单了,也不愿意换手机了……

  在10年前,技术是革命性的进步,到了今天,只是技术的改良,最多是运算速度再快一点,摄像效果再好一点,不能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了。

  你做多好的手机也就和原来差不多,我不想换机了。

  于是,从2016年开始,手机的销量越来越低。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11亿部;

  2020年,出货量13.06亿部;

  到了2023年,只有11.5亿部,一年比一年少!

  手机中的APP呢?

  也是这样,你现在打开手机,还是哪些主流软件,几乎没有变化。

  10年前你用短信,今天你用微信,这是革命性变化;

  10年前你玩游戏,今天你还玩游戏,只是游戏更精彩了,这只是功能性变化;

  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只出现了功能性变化,而再没有让人眼前一新的革命性变化。

  如果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会出现什么?

  企业都开始缩减生产,那么就会影响上万个供应链一起萎缩,生产的数量下降,企业就会裁员或减少招募需求;

  手机企业裁员,供应链也会裁员;

  被裁掉的人找不到工作,需求进一步萎缩;

  ……

  其实不仅仅是手机,我们平时用到的所有日用品,无论是电视机还是冰箱,无论是电脑还是空调,在最近的5年,都没有出现任何革命性的、能足够吸引消费者买单的革命性进步;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简单来说就是: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的10多年,全球技术再也没有出现革命性的进步,导致需求萎缩,产能下降,而这进一步带来了人们的悲观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点在中国反馈得尤为明显。

  80年代刚刚打开国门,我们和美西方集团还有巨大的技术差距。

  但是差距就代表着同等的机会。

  那个时候,有多少个工业皇冠上的工业明珠?有多少个卡脖子技术?

  我就算300个吧,于是我们开始了疯狂的摘星之旅。

  每摘一颗星,都意味着背后百亿级以上的投资和庞大的供应链,解决了巨大的就业率,而这些技术攻关完成之后,中国制造开始横扫全球,再带来一大波的投资与消费。

  那个时候要投资,遍地都是机会。

  可是今天我们一看傻眼了,工业皇冠上已经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明珠了……

  于是资本不知道投什么了。

  资本不知道投什么的时候,就悲剧了,要开工厂你都不知道开什么厂。

  明朝时中国吸纳了全球超过1/2的白银,民间资本也是不知道干啥好,最后全部埋进了地窖里……

  那么这一现象,在今天反馈的结果就是:

  2023年中国居民存款余额为284万亿元人民币;

  2022年,这个数字是259万亿元人民币;

  2020年,这个数字是212万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每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什么呢?

  是白岩松说的老百姓有钱不敢花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企业和投资人都不知道投什么好了……

  投资乏力的时候,经济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这在中国尤其明显。

  比如欧洲,经济已经衰退了20年了,所以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反正年年都这样。

  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和欧日韩没有任何关系,但人家根本不在乎,反正已经烂了这么多年,不在乎多烂一点。

  但是对中国来说,感受就不一样了。

  原来欧洲的发展速度是30,现在是28,差别根本不大。

  原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是100,现在是70,差别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

  现在对中国来说,问题在于:中国制造该拿的市场几乎已经拿下来了,地产的红利已经没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不仅如此,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还将进一步干掉就业率……

  所以,我们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8%-10%的高速增长,这种变化反馈得非常明显。

  其实,从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到二战结束美国建立全球霸权,西方世界基本锁定了全球格局,在这样的局面下,可谓强国恒强,弱国恒弱,不会给你逆袭的机会。

  反常的除中国外,就是新加坡、日本、韩国。

  新加坡没有可借鉴性,你把马六甲海峡的管理权,给任何一个人口500万的国家,它只要不作死,就能发财。

  所以我们可以聊聊日韩。

  日韩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有相似性,虽然他们产业的获得更多的是靠美国的恩赐,而中国是靠自己的奋斗。

  但在发展初期,都是从地产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接着开始全力进攻家电市场,接着是再到造船和汽车,这种发展路径几乎一样。

  有趣的是都经历了地产的高速发展,因为地产只需要自己闷头就能做,国外几乎无法干涉,同时是最快工业化资金筹措之路,而同样经历了地产的由盛转衰,只是日本没有控制住,开启了经济的全面衰退。

  但是差别就从过度到汽车和造船之后,或者我们说这是工业化的第三阶段。

  日韩在本质上毕竟是美国的殖民地,日本真正的转折点是在80年代几乎掌控了芯片的全供应链,要知道当时的光刻机日本企业几乎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结果最后在美国的胁迫下不得不将所有的产业链全都转移了出去。

  而中国在底层科技的发展上完全不受美国的胁迫,芯片产业链迎难而上。

  最终,在第三阶段分出了高下。

  日韩都曾经占据了造船业的半壁江山,而最终中国获得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并在航母、LNG船国产化、大型邮轮三个尖端领域齐头并进,这3个领域日韩都是无法深入的。

  同样的,日韩在汽车产业都曾迅猛发力,但在2023年中国终于击败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因为中国在新能源上的压倒性优势,最终我们必然将占据全球汽车产业的一半以上。

  那么,这里,就是我说的中国经济再度腾飞的第一个机会,即工业化的最巅峰,是:汽车、造船、大飞机。

  这三项能取代房地产,让中国经济再度展翅高飞,但是我为什么要举例日韩,因为日韩房地产衰落之后经济就很难再持续发力了。

  日本在经济衰退后,依靠汽车产业苦苦支撑了30年,这也是它最后的阵地,但在新能源的加持下,日本丢掉这块阵地已经是时间问题。

  而造船呢,韩国也曾经在LNG船上大放异彩,但技术被欧洲锁死,最后利润的大头都被欧洲拿走了,而我们却独立研发出了殷瓦钢。

  更别说在航母这个板块,因为军工领域的限制,日韩根本没有机会进入。

  对于大飞机而言呢?日韩根本就进不去,首先就因为自己国小人少,根本就没有本土市场培育的机会。

  这是我说的第一次机会,那么还有2.5次机会在哪里?

  在未来的10年,中国将努力成为全球工业化的中心与标准,以新能源、电力、基建、高铁为中心产品作为代表。

  啥是标准,这是昂撒人最喜欢干的事情,我们举个例子,西方世界搞了个办公室,招了几个人,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良好棉花协会”,就垄断了全球棉花的标准。

  啥是好棉花,啥是不好的棉花,以后就他们说了算了。

  他要打击新疆棉花,只需要妖言惑众说你强迫劳动,这就是标准。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全球工业化的标准,掌控全球的能源与交通运输,离开了中国,全球工业就会停摆!

  这就是0.5次机会。

  现在我们的高铁和电力正在东南亚生根发芽,最终将立足东南亚,徐图全球。

  不过这里我要跳开来说一个问题,我在开篇就强调了,未来的3.5次机会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如这里说的工业化标准。

  雅万高铁通车后,越南羡慕嫉妒恨,交通部门扎堆到中国来访问,希望与中国合作高铁。

  但是尽管如此,东南亚国家或多或少还有有一些犹豫的,为啥呢?

  越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说我们以后交通都是中国标准的,那中国要打我们不是太方便了吗?

  其实啊,这个小心事,东南亚国家都有。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实力不够!

  越南瞎想了心认为未来有一天我们有可能攻打他们,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他们还能勉强抵抗个3、5天……

  但是我们如果有8个航母编队,你看越南还会不会这么想!

  这个时候他根本没得打了,连这个心思都不会有!因为现在工业基础是不是我们的,结局没有任何差别!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就是因为我们武力还不够!

  你的同事比你多挣1000块钱,你或许会嫉妒他,防着他,可是你会防着巴菲特吗?

  墨西哥为啥不会觉得美国是个威胁?

  墨西哥连坦克都没有,美国有13个航母编队,美国说我他妈的犯得上威胁你吗?

  但是如果没有只有3艘驱逐舰,这个时候墨西哥就紧张了!

  那么还有两次机会在哪里?

  我们看看,为啥法国现在几乎没啥那得出手的科技,但是法国人还能过得那么悠闲?

  LV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就达到了422亿欧元,全年大约接近900亿欧元,是7200亿人民币!

  我们的华为2023年营收是多少?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你看人家法国什么技术都没有,做几个包包,销售额和华为差不多,利润率更是远超华为!

  你就说牛逼不牛逼?

  关键是法国可不至一家LV,这样的企业至少有30家!

  法国首富前10名全是奢侈品行业,你说这个差距有多大!

  为啥法国人那么悠闲?

  人家做一个皮包,挣的比你超大投资、超长供应链的工业产品挣钱多多了!

  中国只能挣辛苦钱,国外随便忽悠一下轻松割韭菜,这就是差别。

  再顺着这个差距来看,我们都知道,制造业能解决的就业人口是有限的,最终一定需要服务业的支撑。

  但是低端制造业只能搞非常有限的低端服务业,因为挣的钱太少了,就能搞一些小吃,文化、体育、展览……这些都支撑不起来。

  只有法国这样的高溢价制造业,才能支撑一大批的高端服务业,解决更多的就业人口,培养更多的中产。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次机会:中国制造品牌力的重塑。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会被锁死在品牌力的低端,永远苦熬苦挣。

  但是,我要说了,这个问题同样不是经济学问题!

  为啥法国的爱马仕卖两条皮带,比中国买一部车价格都高得多?

  这是因为中国科技不行,还是因为中国品牌运营能力太差?

  不,是因为中国文化界与艺术界有太多人投降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作家因为疯狂的嘲讽中国,被诺奖组委会认为“揭示了一个没有真理的蛮荒世界”而获得国际大奖,消息传回国内,中国的文人们纷纷表示庆祝,认为是为国争光。

  看到这一幕我都笑不活了。

  我尼玛,我真的想问:

  大和尚、刘×波因为妄图分裂国家而得了诺奖,也TMD是为国争光吗?

  余茂春因为出卖国家利益而被西方世界赞誉,这TMD是光宗耀祖吗?

  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艺术界很多人没有最基本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能力,而一切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

  他们真不觉得这是卖国,他们觉得美国才代表了正义。

  所以,美西方集团疯狂的妖魔化中国,中国的无耻文人们里应外合,最终的结果过就是:

  法国一条皮带可以卖10万块,中国的汽车也只能卖10万块。

  你中国汽车但凡敢卖贵点,就会被恨国党们痛骂!

  我们自己的产品,自己都看不上,人家外国人凭啥买单?

  这是经济问题吗?完全不是,我刚说的这个症结不解决,我们就算攻克了所有的技术难关,成为了全球工业标准,我们依然要被美西方集团割韭菜,依然要被锁死在品牌力的低端!

  我们已经谈了2.5次机会,还有一次机会在哪里?

  当然就是人民币国际化!

  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你拽着中国都没用,只会一飞冲天,这都不需要我解释了。

  但是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是因为我们金融没有放开,是因为我们经济还不够好……

  这完全是扯蛋的啊,逻辑都反了啊。

  如果中国在全球有374个海外军事基地,有十多个航母编队纵横四大洋。

  而美国在全球只有1个海外军事基地,而且国家还没有统一。

  如果出现这一幕,那你认为国际货币是人民币还是美元?

  或者我再说个简单的,为啥欧洲人更接受美元,而不是接受人民币?

  美国说我二战征服了欧洲,在这里修满了军事基地,难道就是为了保护欧洲人自由使用人民币吗?你在逗我玩吗?

  从2020年到现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美国的疯狂印钞,和俄乌战争期间美西方集团明火执仗的抢劫,如果还相信西方货币经济学那一套,只能说太单纯了。

  如果我们按照经济学的逻辑,美国哪里有什么信用?政府动不动就要关门停摆,没钱了就滥发货币,但为啥美元还是国际货币?

  那谁的信用最好,我不敢说中国的信用最好,至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吧,是全球唯一工业霸主吧,是全球最大贸易国吧,但是为什么国际货币是美元呢?

  所以,我们今天重新看这个问题,所谓数字货币、SWIFT体系,这些重要吗?根本不重要……

  如果靠技术手段就能成为国际货币,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

  1890年,美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

  1894年,美国就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一战后美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债权国,工业产值更是超过英法日德总和;

  但是国际货币还是英镑。

  直到二次大战之后,美国彻底通过军事手段打败了德国和日本,征服了欧洲,通过全球374个军事基地,完全奠定了自己国际货币的基础。

  而有了这种军事实力的保障,美国可以随便挥霍自己的信用,1971年,美国出尔反尔,单方面宣布布雷顿森林解体,美元不再兑换黄金,可美元的地位纹丝不动。

  所以,美元不是因为绑定了石油作为锚定物才成为国际货币,而是只有美元有能力绑定石油等其它大宗商品。

  美国的军事威慑力不变或者没有受到挑战,美元的信用就不会变。

  所有的技术手段都不重要,一战之后,美国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债权国,但是威尔逊到欧洲去开会,根本没人鸟他,欧洲所有的媒体尽情的嘲笑美国,因为当时的美国军力还干不过欧洲。

  而二战之后,美国就成了欧洲的爹?说啥就是啥了。

  因为法国投降了,英国打残血了,德国崩溃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全球最强,美国在欧洲搞满了军事基地。

  对比一战的时候,美国多了一种能力,就是让欧洲去死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啥金融能力,舆论能力都是瞎扯。

  当然,我们不需要让谁去死,但是至少我们要有保护让别人不去死的能力,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信用。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本质上从来都是一个军事问题!

  那么我们回顾一下,在未来,中国还有3.5次经济腾飞的机会,这分别是:

  1、冲击工业的巅峰,即汽车、大飞机、高端造船;

  2、以能源与运输为基础,成为全球工业化的中心与标准;

  3、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力;

  4、人民币国际化;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这4个问题,都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军事和国际政治问题。

  所以我的总结就是: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超出军事发展的限制。

  军事发展,不仅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下限,更加决定了他发展的上限!

  所以,造舰吧!

  没有什么问题不是造舰所不能解决的!

  如果100艘不够,那就再来300艘!

  有300艘的时候,中国威胁论已经不攻自破,全球都期望得到中国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3:00 , Processed in 0.250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