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我在《从MATE60 PRO到C919》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前面讲到中国经济,讲相较于2021年,2023年房地产销售收入估计下降63412亿左右,对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影响,自然远远不止这么个数据。房地产业及其相关投资占到中国整体投资的17%到18%,因此目前的调整,影响不小。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售收入为181930亿元,这个下降幅度大致为34.86%,1/3强。2021年中国GDP为114.92万亿元人民币,也即光地产一块对整个经济规模影响拖累5.52个百分点,考虑到整个房地产产业链,这个影响应该达到8%甚至9%以上。甚至不排除更高。
以上为引文。
现在数据出来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相较2021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收入181930亿元,2023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收入116622亿,两者相差65308亿元。这个比预期的要多一些,前面简单测算是63412亿,相差1896亿元。差别2.9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国GDP为114.37万亿,2022年为121.02万亿,2023年为126.06万亿。相较于2021年,增量为116912亿,考虑到地产销售收入下降65308亿,则地产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两年中GDP增量最少为116912亿+65308亿=182220亿元。即其他行业的增量先要填地产销售减量的坑,多出来的才是总体的增量。如果考虑到整个地产产业链,则其他行业的增量将更为可观。
同时,这里没有考虑物价的影响。
年度增量数据更能揭示未来。
2021年全国GDP为1143670亿,2022年为1210207亿,当年GDP的增量为66537亿;2023年为1260582亿,当年GDP增量为50375亿。这个数据比上年少增16162亿。2022年增长3%,增量66537亿,2023年增长5.2%,增量50375亿;这个速度差的原因在于物价影响。因此,说中国经济遇到些问题,增量数据不说假话。我们的增量少了点。但数据背后更为重要,根据央行11月底的数据,中国社会存量融资规模为376.39万亿,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11.38万亿,也就是多的话有365.01万亿需要付息。其中人民币贷款为234.37万亿,委托贷款11.27万亿,外币贷款1.72万亿,信托贷款3.87万亿,企业债券31.48万亿,政府债券68.86万亿,这些共计351.57万亿。也就是中国需要付息的负债最少为351.57万亿,多为365.01万亿。现在的贷款利率,6个月和6个月到一年的为4.35%,一年到5年4.75%,五年以上4.9%。我们按平均4.75计算,365.01万亿*4.75%=17.34万亿,跟2023年全国GDP增量相比,相差12.3万亿。
另一个数据,351.57万亿*4.75%=16.70万亿,跟2023年全国GDP增量相比,相差11.66亿。
也就是现有的利率政策,是一个吞金的巨兽。它不具有可持续性,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是一种伤害。
我们可以把整个中国当成一家企业来理解。2023年收入增量为5.04万亿,但需要支付债务利息16.70万亿到17.34万亿,中间的差额为11.66万亿到12.30万亿。这意味着全社会都在给银行打工。然后到年底呢,全中国一年增加的财富不足以支付利息;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这个事情怎么理解呢?
我们将这个数据同比例缩小到亿分之一就好理解了。假设你有一家公司,从银行贷了365.01万元,一年需要支付利息17.34万;去年你公司收入121.02万元,今年收入126.06万。这样看来,你公司的财务成本很高,高达17.34/126.06=13.76%。也就是公司收入的13.76%要付利息。此时决定你公司能否存活,存活多久,取决于什么?第一,毛利率,即(收入-成本)/收入;毛利率太低,公司存活不下去。第二,财务费用以外的费用率=(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收入;财务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率高了也不成。第三,损失,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提损失,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计提损失(信用减值),资产处置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如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此时这家公司要能长期存续,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毛利率低于40%风险比较大。按40%算,毛利=121.02万*40%=48.408万,财务费用就花掉了17.34万,那么剩下31.068万。那么你的销售费用呢?你的研发费用从哪里来?还有你还要养人,公司运营要钱对吧(一开门运转就要钱,各种管理费用)。但全国40%以上毛利率的企业有多少?对吧。传统企业,一般企业都达不到30%的毛利率。
中国人口14亿,同比例缩小到1/亿,这家公司养员工和员工的家属14人,相当于5个家庭;相当于公司有5个工作人员,都要养。这31.068万要养5个家庭,还要维持公司正常运转,支付其他种种费用,很不容易。钱太少了。如果你来当老板,这家公司你怎么弄?贷款利率降1个点,可以节约3.65万,两个点可以节约7.30万。收入只能增长5%,也就是一年6.06万,即使按40%的毛利率算,也只有2.42万元。这样就多出3.65+2.42=6.07万,或者是7.30+2.42=9.72万元。那么公司可支配的空间就从31.07万元增加到37.14万,或者是40.79万元。一样是得支撑公司全年运转,养活5个家庭14个人。
有人提给员工加钱,如果看看这个类比,那只能是政治正确。有钱谁都想给员工加钱,但要是没钱呢?
这家企业要能存续,在销售收入不能快速增长(现在的GDP增速不高)的情况下,一年只能增加6万左右的收入,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融资成本。它指向两个途径,第一个,降贷款数量。第二个,降贷款利率。现在降贷款数量难度很大,钱在银行里贷不出去。比如我们一搞就接到银行贷款电话,这也是去年资金在银行里空转的原因。也就是低利率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必然的选择。要么就是发生金融危机。
所以,后面几年,中国利率必降。利率不降,中国经济无可持续性。
所以,2023年大家都感觉到非常艰难。增量小,然后融资成本太高。
何况现在叠加了人口下降呢对吧,还有新生儿高速下降。
2013年,我当时的研究指出投资高增长模式之不可持续,今年是2024年,我再次指出利率必降,高负债模式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损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降利率,二要适当控制贷款规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