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74|回复: 1

祁连狼:什么时候高考成了一场残酷的社会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1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两天就高考了。这节骨眼上,陕西长武县偏发生“6名学生围殴老师”这档子事。按说事实清楚,案情明确,无论如何,围殴之事,板上钉钉,如何定罪,只需照常纳入司法轨道即可。偏偏打人新闻还有另一关注点:“教育部门学校协调暂不报警”,理由自然是“为了高考”——“等高考结束再处理”。

  这也是最惹争议之处——“法律是否要为高考让路”?公众的质疑是,如此品性,就算参加高考,乃至考入大学,继续深造,若将来仍未过做人这最基本的一关,那这种“高材生”再多,又于社会何益?

  好在昨日,后续新闻跟进,参与围殴的6名学生已被立案调查。不过,虽已立案,涉案者也已被带走调查,但不管是警方还是校方,在如何处理上,仍是特事特办思维——“等高考结束再处罚”。理由自然还是多年求学不易,不要影响高考。

  原先“暂不报警”,是为高考;现虽已立案,却特事特办,还是为了高考。不是说执法不能有自由裁量权,而是我们能否多问一句,既然一切为了高考,那高考又是为了什么?最现实的答案,或许也是“标准答案”,当然就是为考大学,为今后毕业能找个好工作,能过得舒服点儿。

  当不是在应试试卷上,而是在影响亿万人公共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某项活动有了“标准答案”,这事儿某些方面可能就有悖初衷,甚至“走偏”得有些离谱了。不管高考还是别的考试,本只是社会选贤任能的一个考核选拔标准。但是,当高考成为纸面分数大战,成为学生特别是寒门子弟晋升的主要通道,成为为今后立足而前置的一项残酷的社会战争,把高考弄成了备战,这时说一切为了“高考”,其实早已超出考试本意。

  这两天的高考新闻,类似的比比皆是。如河南郸城“高考神校”贴满标语激学生斗志,如同进入临战前军营——“要成功,先发疯”,“尊严来自实力,别人在拼杀,你在干什么”。央视又报道了河北衡水二中今年的誓师大会,其中有去年走方阵的镜头。军事化管理的应试名校,长期浸淫其中,高考早已内化为一种“关乎生死”的错觉,学生临考莫名有种末世的悲壮感。

  这哪是一场考试?求学与高考真应尽快恢复本貌,高考只是高考。说句丧气话,以目前大学扩招程度,若只为择业,几年后还会重温一遍这个恐怖历程的。

  其实,高考工具化功利化最浓缩最具象的表现,其实是上述围殴事件的导火索——撕书狂欢。是否应该敬惜字纸且不去说,书本本不该是撕来发泄表决心的东西。如果还身在校园还未离开书卷气,只有战斗战争思维,如果我们都读不懂书的意义——不仅指那些无用的课本教材——那么我们学习我们高考以及之后各种考的意义又在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4 22:4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土人 于 2014-6-4 22:47 编辑

不说围殴 。
关于高考的工具性,这是个艰难的叙事,是非难辩。
异化是灾,可谁也逃不过,国家民族的竞争传导,没解!
否则,就希腊化了,就欧猪了!当他们在地中海的阳光下享受高福利惬意生活时,犹太精英在算计,日本国民在拼搏,中国人民在追赶……
生活是残酷的,考试也许是性价比最高的汰选机制,不得以啊!
佛学院整个学位也只能如此,你就从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1:28 , Processed in 0.5158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