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1|回复: 0

清风:2023年总结与2024年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 1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里提前预祝朋友们2024年节日快乐、心想事成!祝每个朋友都收入提高、家庭幸福、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从广义大势说,2023年是疫情结束后调整的一年,也是世界博弈的多方重新布局的一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博弈捭阖纵横、落子狠辣又慎重缓慢的一年,这预示着2024年在2013年基础上各方出棋会更加凶狠,政治、军事、政治、科技、地缘博弈会走向深水区,谁坚持不住谁最终会受到重创甚至失败,所以必要的慎重是必须的,敢于出手也是必然的。这要求我们在关键时期一定要团结、与国家保持一致,国家的胜利就是我们个体的胜利。

  从大势上说,现在是东西方力量走向更加均衡的一年,但国际局势达到饱和性的均衡时世界局势往往会动荡加剧,各方妥协、退让、忍耐的余地会大幅度缩小,碰撞的概率就会大增。欧洲方向以乌克兰战争为代表,如果俄美妥协的空间失去后,特别是美国内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欧洲对乌克兰战争加速厌倦情况下,不排除美国为了大选需要加码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动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昨天俄罗斯导弹“过境波兰”就是一次俄罗斯的测试。亚太方向,美国为了大选与平衡国内政治利益的需要,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重大事件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而在中东困局得不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美国则极有可能集中一切资源在南海放手一搏的可能。

  总之笔者预计,2024年的世界格局会更加动荡混乱,我们周边四热点---中印边境、朝鲜半岛、台海问题、南海局势有可能会出现2--3个同时爆发的可能。所以这必将要求我们全面准备、全面戒备,为了中华崛起而奋斗!

  一、我们需要从红海局势中看到另外一面。

  从大势说,美国的东进战略、南进战略会进一步落实,已经跨过了准备阶段进入随时实施阶段,而中东新局势、巴以战争如此激烈美国都没有军事介入这说明美国的方针是一起已大国博弈为核心,不做无谓的消耗,从更加长期看,美国开始重点利用红海局势开始进行资本投资方向调整,准备在非洲这个低洼地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

  有朋友问胡塞武装宣布在红海采取“定向”攻击能否达到目的,美国为什么不进行强力干预。笔者仍然像开始判断的那样,认为美国至少现在不会深度军事介入,而是利用红海局势进行重新布局。

  从趋势看美国有在万一亚太、印太打烂后以大西洋带、地中海带为中心、以英法传统殖民地为对象国进行资本盘整计划。理由是:

  笔者最近看了有关安哥拉、尼日利亚、莫桑比克这些大西洋带的非洲储油、产油国有关新闻,欧美一些能源公司对这些地方的投资后,有了一些想法:可能是央撒集团正在进行另外长期布局,即通过红海、波斯湾紧张局势、巴以战争进行布局,慢慢减少对中东石油依赖,强化投资大西洋带的非洲能源,与美国能源、非洲能源相结合,把欧洲控制的更加紧密。

  这个布局对中国、俄罗斯、印度、中东(土耳其海峡)、影响都比较大。

  从近两年乌克兰战争看,欧洲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而且欧洲主要大国比如德国替换能源战略进行的相对顺利,现在的能源价格已经下降了47%,补充部分一个是美国加大了对欧洲能源供给,二是增加了非洲大西洋带国家的能源供应,三是增加了中东战争供应。

  胡塞武装实际上想利用红海的这种地缘优势来影响巴以冲突,壮大自己的声威,以加大以色列成本并给以色列经济制造困难,美国在这个时候加大了对以色列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以色列也拿出部分以色列产业与美国进行交换,比如以色列向英特尔投资32亿美元,开放以色列的几个科研基地提供给英特尔,慢慢让红海局势降温,而不是直接去通过打击胡塞武装达到目的。曼因为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水道之一,即所谓的16条战略水道之一,这样的战略水道按道理美国一定会强烈反应,但美国没有主要是顾忌一旦贸然行动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引起一些支持胡塞的组织和国家的反应,让中东更加混乱,这不利于美国的中东战略,也不利于美国世界能源战略的转移。

  由于美国实力衰退影响力下降,中东国家对美国开始三心二意,而美国不可能对中东全面动手,所以从趋势看美国在为未来布局。

  笔者看到的新闻是英国逐步开始在非洲传统殖民地国家进行石油勘探与投资,其中安哥拉、莫桑比克是两个重点,由于这两个国家是大西洋带国家,其能源出口不依赖红海苏伊士运河,而可以直接通过地中海走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而且是英国最早发起,笔者预计央撒这种能源战略变化5---10年会看到功能与作用。从欧洲来说它们又更加乐见这种对中东石油减少依赖的战略,至于对中国的影响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

  从目前来看,美国不对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也有借用胡塞武装影响欧亚贸易、影响中欧经济发展的用意。中欧主要的贸易还是途径红海,红海局势对中国的影响肯定很大。

  时间长了中欧贸易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属实,正好与美国“脱钩”策略相对应,就是说如果对中国削弱中国经济有利,美国人肯定是乐见其成的。美国把中国列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破坏中欧经济关系是美国一直在做得事,从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看,欧洲跟着美国人跑已经见怪不怪,欧洲政客“美国化”已经司空见惯。

  如果再联系到英国在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的能源投资动作,我们应该能看到一些东西。

  二、我国看到了美国以菲驴为载体、以南海为抓手,把我国的经济后院东盟“打包处理”的可能性,所以我国进行了两项动作,第一在外交上对菲驴开始深度警告:人大常委会、外交部、国防部都进行了最严厉警告,同时军事部署开始加快,第二对内部人员开始调整,以你战、敢战为准绳,以最大限度的让内部军事资源发挥效能为基础。

  笔者预计2024年4--5月份南海围绕岛礁归属权问题会有一次深度博弈,同时台毒分子会与南海局势相互配合。

  从我们对美国债务与美元武器化准备也开始加快布局,抛售美债是最明显动作,实际上这也是为未来的冲突爆发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做准备。

  但从大的方向与目前中美力量对比看,美国已经失去了先机,没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冒险制造冲突形成胶着、长期化的可能性在90%以上,以美国目前的存量与制造业水平是不可能支撑长期冲突的,乌克兰战争与以色列打击哈马斯已经让美国捉襟见肘,所以我们的重点是预防美国的突袭、偷袭,以及代理人战争。

  三、我们的信心在哪里

  从美国解职负责电子对抗的军官理由看,即部署到西太平洋的“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电子战中队指挥官已被解职。美方说是“对他的指挥能力失去信心”。由于部署地点是“西太”,位置靠近南海,又是电子对抗负责人,理由是“指挥能力”,那肯定是在发生的电子对抗中失败。从发生位置看,笔者认为与美国电子对抗的并不是电子战飞机,而是军舰。主要是距离原因以及战略需要我们的电子战战斗机不会贸然出现在那个区域,所以如果是我们的军舰与美方发生电子对抗并获得胜利,那个意义比电子战飞机获得胜利要大得多----这主要表明我们的军舰具备了单独作战能力,在不需要舰队支撑情况下仍然具有强大战斗力。

  笔者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信心:以往都以制造业角度谈信心,实际上基建更能显示战斗力:即在军事基地设施被破坏的情况下能有全面快速修复能力,这个方面体现的战斗力更大。从美西方来说,基建能力的衰退对持续战斗力的减分比制造业的打击更大!

  以前笔者文章一直强调2025年是分水岭,实际上如果我们2025决策准确,对局势把控得当,能平静度过2024年,那么2025年则是中西力量对比转折的一年,是逐步占据上风的一年。

  最后笔者强调:朋友们加把油,以充分的信心面对我们的未来,争取中华崛起与民族复兴提前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3 02:04 , Processed in 0.1250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