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7|回复: 0

环球科学:恒星内部可能藏着一个黑洞;或可摧毁99%癌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8 0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天文学 ·

  初生的恒星或许可以捕获原初黑洞

  宇宙学家认为,在极早期宇宙可能形成了大量原初黑洞,它们的质量分布范围极广,从小行星质量到数千个太阳质量均有可能。它们可能是暗物质的重要组织部分,也可能是如今宇宙中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最近,在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假设:新生的恒星有极低概率捕获质量与小行星相当的原初黑洞,这个黑洞将位于恒星核心。

  恒星中心可能存在一个黑洞的想法由史蒂芬·霍金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而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黑洞初始质量与不同的恒星核心吸积模型模拟了一颗中心存在黑洞的恒星演化过程。他们惊讶的发现,如果原初黑洞的质量很小,那这颗恒星和普通恒星的表面特性几乎没有差别。而在恒星演化后期的红巨星阶段,或许才能探测到黑洞相关的特征。目前,天文学家可以利用声学振荡来探测恒星的内部,从而揭示可能存在的原初黑洞的特性。研究人员指出,我们的太阳中心甚至就可能存在一个和水星一样大的黑洞,但根据计算,它们或许在球状星团和超微弱矮星系中很常见。未来,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模拟计算,以确定原初黑洞出现在不同质量和金属丰度的恒星中造成的影响。

  · 生物化学 ·

  或可摧毁99%癌细胞的新方法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受到近红外光的刺激时,一种用于医学成像的小分子染料的原子会一起振动,由此构成的等离子体可以导致癌细胞的细胞膜破裂。研究人员选用的是氨基菁类荧光染料,它们具有生物相容性,非常善于将自己附着在细胞外层上。此外,相比于可见光的穿透深度(0.5厘米),近红外光的穿透深度可达10厘米,可以在不损伤组织的情况下进入器官或骨骼,因此研究人员选择用近红外光来激活这种染料,使得这些分子的原子同步振荡。这样形成的等离子体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来处理癌细胞。结果显示,在处理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的实验室培养物时,这种方法的有效率高达99%,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使一半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得到治愈。(Rice University)

  · 天文学 ·

  寻找暗物质的新方法

  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证据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无法检测的暗物质,它们不会与光发生相互作用,却会对普通物质产生引力作用。然而,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一直是未解之谜。最近,在一项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尚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团队提出,如果存在一个完全由暗物质构成恒星、星系的镜像宇宙,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异常的“金块”(nugget)辐射来判断。

  基于不同种类的暗物质会聚集形成镜像恒星的假设,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些镜像恒星和普通恒星一样,都会通过引力吸引周围的物质,因此它们会吸引附近星际介质中的气体和尘埃聚集,形成一些天文学家所称的“金块”。而这些“金块”将从镜像恒星的核心吸收热量,并辐射具有高度特征化的X射线和光学信号。这种辐射可能看上去与普通恒星很相似,但它并不是任何已知的恒星类型,因为它不具有正常恒星的高温,表现为小而暗的天体。白矮星、行星状星云等都是小而昏暗的天体,但根据这些“金块”辐射的谱线特征,天文学家可以将它与已知的天体区分开来。这项研究可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检验方法,如果镜像恒星的确存在,那么借助高度灵敏且全面的星系调查,或许能够发现暗物质的迹象。

  · 医学 ·

  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女性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根据一项发表于《高血压》(Hypertension)的研究,与没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相比,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以怀孕期间高血压为特征的疾病)病史的西班牙裔/拉丁裔女性在几十年后更有可能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患有HDP的女性中,高达20%的女性在分娩六个月后会继续患有高血压,并且慢性高血压的终生风险也将高达近10倍。

  研究人员使用了西班牙裔社区健康研究/拉丁裔研究(HCHS/SOL)的受试,包括5168名女性,她们已经至少怀孕过一次,平均年龄为58.7岁。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受试者先前的HDP病史与心脏收缩和扩张方式的改变,心脏壁厚度的增加以及左心室几何形状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有关。其中,左心室几何形状异常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源性猝死。这项研究强调了早期监测女性妊娠期患有HDP以及心脏异常的重要性。(NIH/National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 神经科学 ·

  养宠物与50岁以上独居老人言语能力下降慢有关

  过去的几十年里,独居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独居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较高。因此,确定能减缓独居老年人认知功能恶化的因素至关重要。最近,在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ork)的研究中,中山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调查了7954名50岁以上的参与者,发现养宠物与独居者的言语能力下降速度较慢有关。

  研究人员调用了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数据库第5批(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至第9批(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的数据,其中包含了7954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平均年龄约为66.3岁,56%为女性。这些数据评估了参与者的言语记忆和言语流畅性,还进一步分析了复合言语认知能力。研究人员交互分析了独居、养宠物与言语记忆、言语流畅性及复合言语认知能力的关联。结果显示,独居对三项言语能力均有显著影响,而养宠物与言语能力下降速度较慢有关。同时,养宠物的独居老年人与养宠物的非独居老年人在三项言语能力下降速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未来,仍需进一步评估养宠物是否与独居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速率减慢有关。

  撰写:不周、王怡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6 05:05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