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的拓扑相中表现出有序的自旋结构,这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其特性,反铁磁体消失的净磁矩导致很难去研究它的自旋拓扑结构,在这项研究中,借助金刚石量子传感技术,科学家观察到了反铁磁材料赤铁矿表面的螺旋拓扑纹理和微弱的磁信号,揭示了此前无法在反铁磁材料中观测到的多种磁荷排列模式,包括单极子、偶极子和四极子。其中的单极子是通过多体相互作用产生,它们是许多自旋的集合状态,围绕着奇点而非某个粒子旋转。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探索磁单极子物理机制的方法,展现了金刚石量子传感技术在探索量子材料方面的潜力。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以某种方式操控这些磁单极子,或许有助于开发超高速、高能效的计算机内存逻辑。(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报告》由来自26个国家的200多名研究人员共同编写,汇集了目前所有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关于气候临界点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世界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1.5°C,我们还可能在2030年代打破另外3个气候临界点,包括红树林、海草草甸和北方森林的死亡。同时,一些临界点的打破可能使地球进一步升温或改变天气模式,进而触发其他临界点。《报告》也指出了目前正向积极方向转变的临界点,例如,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下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从化石燃料转向了清洁能源。(Nature News, New Scientist, 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
科学家分别培育出含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腹侧中脑、纹状体和皮层的类器官模型,再将它们培养在一起,生长为整体。观察发现,中脑类器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会向另二者传递刺激,并与其中的神经元形成突触,与人脑中相似。当中脑受到刺激时,纹状体和皮层会作出反应,证明成功形成了连接回路。接下来,科学家将类器官暴露于抑制多巴胺再摄取的可卡因中,发现80天后,多巴胺能回路的功能、形态和转录发生变化,即使戒断一段时间,这些变化仍长期存在。另外,他们还将多巴胺能前体细胞注射到类器官中,证明其能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并向别处传递刺激。这项研究或能为研究成瘾机制、开发帕金森症疗法等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型。(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OF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