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66|回复: 0

史客郎:留给日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0 04: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是要事先声明:今天这篇文章,是写给思辨能力强的人看的。

  先说今天文章的结论吧:日本过去150多年的好运,即将终结!

  看这两件事,就很明白了。

  1

  第一件事是:前两天,相关报道出来了,中国今年铁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为啥呢?

  先看这三组数据:

  今年1月至9月,中国出口汽车340万辆;

  日本的这个数字是320万辆;

  德国是老三,出口240万辆。

  光看数字,还看不出什么来,因为它给人一个感觉: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日本这么小的国家,就算你成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也就多20万辆,似乎也没多出多少啊。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

  为啥呢?

  因为大家的统计方式不同!

  我们计算汽车出口数量,统计的全是新车!

  日本呢?

  它是新车加二手车一起算的!

  日本出口的这320万辆车里,二手车占多少?

  没法知道!

  但有件事,能看出一点端倪来:我们都知道,自从俄乌开战后,西方就不断地,对俄罗斯搞制裁加码,作为美国半殖民地的日本,当然得跟着啊!

  所以今年8月,日本宣布:禁止向俄罗斯出口二手车!

  这时候,数字就出来了。

  哪些呢?

  先是这个数字:日本每年向俄罗斯出口的二手车,总价是19亿美元多!

  每辆汽车多少钱呢?

  平均价格8200美元!

  算过之后,会发现:光俄罗斯一家,日本就差不多向出口二手车23万辆!

  把二手车算上,中日汽车出口间的差距,就大了。

  2

  到这里,就得说说这件事,对我们、对日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了。

  先从前天遇到的一件事说起:有个朋友,近段时间他三天两头,跑去车行,拼命地买车,最近半年,他起码买了十几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做俄罗斯业务,那边朋友多。

  结果大约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不断有那边朋友,托他在中国买车,然后再“平行出口”,到俄罗斯那边去。

  开始挺不理解。

  你这一过手,这车虽说还是新车,却只能算二手车了呀,俄罗斯那边还要?

  他说:要!俄罗斯那边不但要!还很抢手呢!

  为什么呢?

  他说:从去年起,俄罗斯那边,中国车就很火!

  火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都知道,中亚几个斯坦国,之前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很多人懂俄语,又有很多人在俄罗斯那边打工,也跟着俄罗斯的潮流走。

  大概从今年9月起,中亚那边的朋友,也有人开始,托他平行出口了!

  3

  这对日本车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为啥这么说呢?

  这又得从之前俄罗斯的一件事说起: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这国家挺怪的:不限车是左舵车还是右舵车,所以在大街上,既能见左驾的汽车,也能见右驾的。

  在我们概念中,两种车应该差不多啊,但在俄罗斯,就有一个怪现象:至少在去年之前,同样的二手车,日系的右舵车就是比左舵车要贵!

  为啥说这现象怪呢?

  因为和中国一样,俄罗斯的交通规则,是要靠右行驶的!

  开右舵车,它不方便啊!

  所以本来的情况,是不是应该这样:在俄罗斯左舵车更热销,价格也该更高一点?

  为啥会这样呢?

  问了好几个人才明白,他们中有的人在海参崴,有的人更远,在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那地方出了城,就是一片莽莽荒原,稍稍留神的话,就能见到一只大灰熊。

  这里要顺嘴说一下,在俄罗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个城市名,实在太常见了,简直是东南西北中,大中小城市外加小镇,很多地方都叫这个名字,到瞬间就让人怀疑俄罗斯人想象力的程度。

  扯远了,说这事的原因。

  虽说隔了好几千里,他们的说法倒是挺一致的:日本人非常狡猾,左舵车是俄罗斯人或美国人做的,所以做工不好;但右舵车是给他们自己用的,所以做工好得多!

  价格差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3年前吧,在海参崴,一辆二手丰田陆地巡洋舰,右舵车价格差不多150万卢布,左舵车要便宜好几十万卢布,按当时的人民币汇率来算,差不多3、4万块钱的样子!

  差个将近20到30%的样子!

  之前的这种怪现象,说明什么呢?

  过去很长时间,在俄罗斯市场,日本车的口碑好!无非是他们手头比较紧,买不起新车,所以对二手车的区别,才这么在乎!

  4

  对中国车来说,就麻烦了。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其实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市场,时间挺早的:2004年。

  差不多20年前。

  但成效呢?

  实在不怎么样,花了9年时间,到2013年,销量才勉强破10万辆大关。

  因为当时俄罗斯人更偏爱欧美日韩的车,对中国车实在没啥感觉。

  但为啥突然一下子,事情就改变了呢?

  去年俄乌战争爆发,当时拜登嘶声力竭,西方国家一涌而上,对俄罗斯发动了疯狂的制裁,然后就像政治站队一样,一堆堆的西方汽车企业,纷纷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

  雷诺;

  丰田;

  现代……

  俄罗斯人刚开始,有点傻眼。

  因为它的汽车工业,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实在太强了,很多关键零部件要靠西方供应,自产自研能力很差,结果刚开始时,俄罗斯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比如说产的汽车没有ABS、没安全气囊什么的。

  然后他们就改主意,准备试试中国车。

  结果试了之后,就两个字:真香!

  然后就是各种爆买,现在不少俄罗斯人改变对中国车的看法,觉得挺好的,开着也挺时尚的!

  5

  到什么程度呢?

  俄罗斯人是这么统计的:一年多时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7%暴涨至49%,今年1到6月,俄罗斯就从我们这里进口汽车,超过37万辆,狂增622%!

  然后就轮到美国、欧洲和日韩的汽车公司傻眼了:这不是白白地,把一个1.5亿人的市场,送给中国吗?

  前段时间,连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都忍不住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正在失去竞争力。

  但就这样吗?

  别忘了,还有中亚那五个斯坦国!

  之前的苏联加盟共和国!

  总人口有7400万!

  因为历史原因,只要俄罗斯那边说好用,它们用不了多久,也会跟着买!

  这些地方之前也挺喜欢用日韩车的,现在据说用了我们的车后,当地稍微有点钱的,都嫌弃起它们来了:这些是什么东西啊,坐垫是人造革的,前板是塑料的……

  然后就是基本结论:还是中国车好。

  怎么说呢?

  现在差不多可以下这个断言了:别的地方不敢说,但俄罗斯和中亚,甚至前苏联那一块,估计欧美日韩的车,市场可能要丢了!

  6

  甚至还可以更激进一点:未来不用十年,个人估计七八年就够了,我们所有人将会看到日本汽车产业因为性价比不行,技术落后于时代,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崩溃,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至少在亚非拉市场,逐步地被扫地出门。

  这对日本来说,绝对是大事!

  因为在日本,汽车产业和关联产业占制造业的约40%,而制造业又占日本GDP的约20%,这合过来一算,就会发现:日本和汽车相关的制造业占,占了它GDP的将近10%!

  但这里,仅仅说的是制造业。

  汽车工厂的工程师、销售人员、工人,拿了工资,会去购物、度假,还有各种消费,又能拉动起各种服务业,估计又占日本GDP的约20%。

  怎么说呢?

  随着日本汽车工业未来的崩塌,它的GDP将会因此,跌去30%!

  这数字,就很不得了!

  7

  再来说第二件事:日本的另一个支柱产业,也就是造船业,现在也正在崩塌中。

  比如说刚刚出炉的今年前10个月的造船行业数据,日本都不是很妙,尤其在新接订单方面,无论载重吨还是修正吨数字,都不好看,中国占比都超过全世界的60%。

  要知道:日本造船业,可是很了不得的,它在1956年,就超过英国,之后盘踞在造船业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总共有47年之久!

  直到2003年,才被韩国夺走第一!

  日本的造船业,现在到什么程度呢?

  就说一件事好了:去年1月12日,日本佐世保重工举行了一个很特别的仪式。

  最后一艘新造船的命名交付!

  为希腊人造的。

  82000载重吨。

  这艘船交付之后,佐世保重工近百年的船舶建造史,也就此正式落幕。

  这家造船厂,曾经建造和改装了二战中的很多著名军舰,像日本航空母舰“加贺”号,还有一堆驱逐舰、巡洋舰什么的,二战后改成民用造船厂,结果因为连年亏损,在去年就退出轮船建造行业了。

  这些还都是日本的优势产业。

  其它产业更是一言难尽了。

  比如说电子产业,也曾是日本的优势产业吧,我们小时候,松下、索尼的名头,是多么地响当当,等后来会打游戏,任天堂是多么有名的存在啊。

  但现在,它们也不行了。

  我之前说过:去年下半年,日本的电子产品这个领域,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差不多是42亿元人民币的样子。

  数字虽说不多,却能看出颓势。

  8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就算再跌,日本的人均GDP还是在3万多美元,中国的人均GDP还是在1万多美元,人家就算是瘦死的骆驼,在人均方面,也比中国这匹马大!

  真是这样吗?

  不见的。

  很多人之前听过一个名词:“失去的三十年”。

  意思就是说:1980年代,当日本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0%左右,美国就开始出手打压,然后日本经济从此就止步不前。

  很多人看了这段历史后,会觉得:日本人有那么点可怜啊!

  其实这段时间,日本人过得还可以。

  比如说,在2000年,按销售额来算,全球车企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国福特、德国奔驰、日本丰田;但3年之后,丰田登顶,成为全球第一。

  而且在全球各大汽车市场中,除了欧洲市场,在像北美、中国、亚非拉等各个市场,日本汽车都卖得很好。

  所以在那段时间,日本经济虽然“失去”。

  但它“失去”的程度却是很和缓。

  从1990年到2021年,差不多30年时间,它的人均GDP一直维持在4万美元左右;美国从差不多4万美元,变成快7万美元。

  日本除和美国没法比外,和其它国家还是能比的。

  问题就来了:这种和缓失去的日子,还会持续吗?

  答案是:不会。

  未来的10年,对日本来说,将会是崩溃的10年。

  9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回到1867年,当时日本执政的还是幕府,英国人也在日本设了大使馆。

  英国人当时很生气。

  因为日本幕府和法国人的关系,实在太好了。

  在法国人帮忙下,幕府已经修了横滨铁厂;横须贺造船厂的协议早就签了,还正在执行中;法国人还帮日本幕府,建了个学校,相当于大学的那种。

  当时英国公使帕克斯,对日本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简直咬牙切齿,说:他似乎是我所见过最为强势的日本人,他很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英国大使馆的翻译官萨道义,则四处鼓动,比如说他是这么给萨摩、长州两地的人打气的:革命的时机还没消失,但如果你们继续拖延的话,那我们只能跟你们说再见了。

  然后呢?

  就出现了“倒幕运动”,英国支持的日本地方武装,向日本幕府进攻。

  当时的幕府,刚开始还想抵抗到底,但帕克斯,也就是那个英国公使立即跳了出来:为了你和你家族的安危,建议你最好不要抵抗到底。

  英国那时是世界霸主啊!

  德川庆喜知道自己根本得罪不起,就只能乖乖地交出权力,然后背了个“闭关锁国”的骂名,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英国人为啥要这么干?

  因为它看上了日本,英国希望它北面能顶住俄罗斯,西面能控制住我们。

  简单来说,就是英国人希望日本人能当它的一个小打手。

  除此之外,英国人还希望日本扮演另一个角色:中端产品生产国。

  简单来说,就是当英国的苦力。

  大致是怎么一种操作模式:英国转移给日本一些技术,日本自己生产一些原材料,再想办法进口一些原材料,然后生产出产品来,有些用来服务英国的战略目的,有些则供英国消费。

  但这种操作,后来崩了。

  因为欧洲打一战了,德国人攻势太猛,英国人没力气拉住狗链子,结果日本就开始乱走,最后的结果就是:英国在东亚的殖民体系,被日本搞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搞出了珍珠港事件!

  二战后,美国控制了日本。

  美国人思考了一阵后,决定:日本人啊,你还是得扮演原来的角色!

  10

  什么角色呢?

  一还是打手:你得北面能顶住俄罗斯,西面能封住中国。

  二还是苦力:美国转移给日本一些技术,日本建立工厂,再帮它进口各种原材料,然后生产出各种产品,供给美国消费。

  当然,这中间有个过程。

  比如说1947年之前,当时美国因为二战时,被日本咬了一口,觉得挺疼的,尤其是麦克阿瑟,菲律宾被日本人打得很惨,对日本挺狠,所以他和他的一帮人,发了狠心,一定要把日本工业拆个七七八八,让它变回农业国。

  但当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不肯,说日本这国家,地理位置挺重要,潜力挺大,是全世界的几个工业中心之一,必须得用起来!

  所以他赶紧叫麦克阿瑟不但要停手,还要把日本的工业,逐步给恢复起来。

  没过多久,日本的运气就来了:

  先是朝鲜战争,日本人忙着造武器、提供各种后勤物资,狠狠地赚了一票钱外,工业还大发展,这叫“特需景气”。

  然后又赶上越南战争,美国人先开始间接介入,1965年直接介入,日本人又是忙着造武器,提供各种后勤物资,又赚了一票。

  这中间,日本人还得卖苦力,给美国人造各种消费品。

  于是就发达起来了。

  这些,就是之前日本为啥能经济“崛起”的真相。

  怎么说呢?

  日本经济崛起,是建立在东亚大陆战火纷飞,老百姓肝脑涂地的基础上的。

  但等到战火停下来,日本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呢?

  11

  这时,我们就看到了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这三十年,日本为啥会失去?

  原因很简单:你的一切,都是美国给的,美国当然也可以随时把它收回。

  美国随时可以掐断日本的技术供应,打断日本的技术升级,让日本跌回原形。

  但那些年,美国还需要日本当苦力,给它生产消费品,日本还有一点甜头。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一是中国已经开始产业升级了,而且规模极其庞大。

  美国人还没法控制。

  因为日本是小国,能源、原材料和粮食什么的,基本全靠进口,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美国人把市场一堵,它整个经济就会立即翻白眼。

  我们则是大国:能源、原材料和粮食方面,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石油、天然气虽说要进口,但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遇到不正常的情况,我们靠着庞大的煤炭储量,也能顶得住。

  至于市场,我们目前已经全球最大,这块美国人根本拿我们不住。

  我们产业升级,肯定吃掉日本人之前的产业地盘,上面说的汽车、造船和电子产业,其实就是一个个正在进行中的领域。

  怎么形容这种状况呢?

  我们正在自下而上,发动攻击!

  但在另一个方向,还有一家也在发动攻击!

  谁呢?

  美国!

  这些年,它才发现自己去工业化太厉害了,所以急着想要再工业化。

  怎么再工业化呢?

  搞我们是不行的。

  那就是只能吃这些小弟了:欧洲、日本、韩国。

  它们还不敢不答应!

  这是自上而下,发动攻击!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中美的上下夹击下,日本、韩国和欧洲,一个一个的优势产业走向溃败:汽车、造船、半导体等,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快速衰败中!

  12

  到这里,就能看出现在世界的整个形势了:

  俄罗斯正在完成能源流向,由西向东地大切换;

  我们在产业升级并接收一部分欧洲日韩的转移;

  美国人拿走欧洲日韩的高端产业,还用金融,把它们埋在最底层的韭菜根,都收走了。

  存量互杀!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

  还是我之前说过的那个观点:日本经济的崛起,只是在各种条件下,历史很偶然的巧合,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它会回到它原来的样子。

  它最终还将会是那一堆小岛:经受着台风地震的不断侵袭,在寒风凄雨中苦苦挣扎。

  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2 04:38 , Processed in 0.2657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