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6|回复: 0

时晨晨:开始讨论QE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宏观经济是“天”,大家专注搞钱就行了,反正天不会塌下来;现在,宏观经济还是“天”,但是“天”好像塌了,大家都很压抑。

  大河没水小河干,我们现在需要更加关注宏观经济。

  如何分析经济呢?11月28日潘行长发表演讲,有意义的点有两个:

  1、地方债问题。

  潘功胜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债务是主要用于投资基础建设,是可以用有形资产做抵押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有很大的区域性,目前只有少数省份在还债时会遇到困难,央行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潘功胜表示,对有债务问题的地方政府,将限制其新增贷款,严格控制其借贷行为;鼓励这些地方政府出售资产还债;要让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协商等等。

  这意味着什么?

  大家还记得,之前宏观搞了两件大事:一是一揽子化债方案,让地方债和城投债压力大的省份,暂时避免了违约的风险;二是突击发行万亿特别国债,主要搞水利方面的基建,让经济增长暂时无忧。

  大家对此都有些困惑,是不是又回到了老路上,是不是地方会趁机多报债务来个财务大洗澡,地方化债后会不会又乱借债等等。

  这次有了一个回应:债务压力大的省份都有“污点”,就跟老百姓上失信人名单一样,以后会严控他们借钱,不能说“上一把不算了,重来”。

  这也意味着,债务压力大的省份,短期内经济想发展,只能靠ZY财政出钱的项目,自己折腾的空间很小了。

  2、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

  潘行长还提醒大家,分析中国经济需要两个视角:

  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10%的高速增长。

  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是客观规律,要接受这个现实。

  对于个体来说,你赚钱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赚钱会越来越难,别老想着涨工资,发意外之财,少做梦。

  相应的对策是,个体一定要降低负债,因为债务是刚性的,并不会因为你收入下降而给你免除债务。

  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实际上,11月27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解,刚好提现了这个思想。

  《专栏2——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一段表述:着力提升货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这段表述什么意思?以后的信贷,可能“会增加,会减少”,但是不影响大局,因为我们的经济在转型。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哪些领域的信贷会增加,哪些领域的信贷会减少。

  增加的领域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等,符合政策方向的。

  减少的领域是:房地产、基建、城投债等等。这些领域不会新增,到期了还掉,慢慢的被动减少。

  另一个体现是文章这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贷增速本身需要适配经济增长逐步提质换档,有时会导致短期信贷增长出现一些波动,要避免对单月增量等高频数据的过度解读”

  大家看到,M2和社融高于经济增速、M2高于M1,可能会想到,资金空转,甚至资金不转。

  但是,我们处于经济转型期,信贷结构比较特殊,大家分析经济的时候,不要过度解读月度等高频数据,要用更长期视角来看经济。

  3、罕见提及央行买国债问题。

  《专栏3-积极主动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提及:虽然美国、日本央行购买国债,但其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比重相对较低。在人民银行的资金支持下,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占比达64%,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不足7%。

  这句话啥意思呢?

  第一、商业银行持有庞大的国债,肯定有问题。

  第二、讨论了央行买国债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央行也可以直接购买国债呢?

  这其实给QE开了一个“讨论”的口子。

  这样一来经济刺激就形成了闭环:为了刺激经济——财政部发行几十万亿国债——商业银行可能无法消化——央行来买国债。

  国债从财政部转到央行,就是QE,这是欧美日等国家都在搞的操作。

  按照目前的趋势看,我们肯定也会采取这种操作,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重大差别:货币信誉问题。

  欧美日搞QE、MMT,汇率没啥太大变化,我们这样搞,人民币会不会出问题,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0:08 , Processed in 0.5002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