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0|回复: 0

杨风:超越欧元!人民币交易大幅增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1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消息,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据路透社报道,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持续发展。同时,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崛起,使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并且,国际金融机构正通过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熊猫债券”和“点心债券”,筹集人民币资金。

  有关这两点,一个是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仅次于美元。另一个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正在成为国际债券市场的大热门。

  1 美债卖不动,人民币债券受欢迎

  可以这么说,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一次重大进展。过去我们曾经数次强调,人民币债券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

  从2021年算起,我们等了整整两年,终于看到人民币债券在国际市场上开花结果。

  这时候正好有一个重大对比。人民币债券在国际上热卖,但最近的“美元债券”却遇到了大问题。

  这是美国10年期的国债殖利率走势图,从今年5月开始,美国10年期国债殖利率一路走高,原因是美国的债务已经很高了,今年五、六月的时候,美国国家债务是31.4万亿美元。

  但是拜登政府仍然大肆举债,债券市场投资人不愿意过度买入美债,因而迫使10年期国债殖利率一路走高,借以吸引买家。

  另外,美国财政部于11月9日拍卖30年期国债的时候,有24.7%的部分卖不出去,这个比例是过去半年平均值12.7%的两倍。可以说,已经看到了美国国债乏人问津的时候。

  就在美国财政部为了美国国债卖不出去发愁的时候,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却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例如,加拿大国民银行于10月发行三年期“熊猫债券”,筹集了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约1.386亿美元)。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是强烈的对比。这也表示,美元和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力量转变。

  2 人民币和人民币债券互为良性循环

  依照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9月份的全球支付份额获得创纪录的涨幅,其份额从今年初的3.9%上升到5.8%,首次超越欧元所占的份额。

  这正是双重的信号,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上升,以及人民币债券在国际上受到欢迎,人民币和人民币债券双双进入良性循环。

  人民币债券受到欢迎,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而人民币在海外广泛使用,又使得人民币债券的接受度提高,增加海外对人民币债券发行和投资的兴趣,这是相得益彰。

  3 中国是第二种选择扩大化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鼓励国内的银行向国际企业发放贷款。再加上前面的消息,这透露出两个信号。

  一是中国有钱,起码是中国的银行有钱。这表示国内资金充裕,有能力对外发放贷款。

  二是海外国家对从中国融资(借贷)有兴趣。同时这也表示,海外对人民币有信心,愿意用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或国际支付货币。

  此外,这又隐藏了一个趋势转变,就在美债卖不动的当儿,人民币债券悄然兴起,慢慢成为国际债券市场的宠儿(受欢迎)。

  要知道, 全球的游资还是很多,有很多的投资人。过去,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美元和美元债券,把资金投入美元债券。如今,却把目光转向了人民币债券。这就印证了之前的说法,中国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种选择。

  中国是国际上的第二种选择,将体现在国际政治、外交、军事和金融上。而且,这还只是刚开始。

  这是从人民币到人民币债券,再到人民币债务和投资方面,将三者打通,让人民币走出去。

  刚刚说的,加拿大国民银行于10月发行三年期熊猫债券,筹集10亿元人民币资金。这表示加方投资人对人民币债券有兴趣,买入熊猫债券,投资人民币债券。而加拿大国民银行因此筹集了10亿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债务、人民币债券,以及人民币投资。

  4 沙特的考量

  另外,昨天还有一则有关人民币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或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为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最大的经济体,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领袖国家。

  而沙特也是石油美元的重要支撑者。但沙特仍然同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没办法,这是趋势啊!

  什么趋势呢?

  第一,中国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实质的第二种选择。为了自身的经济和财富安全,沙特需要考虑人民币储备,和人民币资金的作用,分散美元储备的风险。

  这是沙特版的“去风险化”。去谁的风险呢?自然是去持有美元的风险。

  拜登政府从2022年开始向多个国家鼓吹去风险化,目标是中国。从之前的和中国经济脱钩,改为去风险,其实本质上还是同中国脱钩。

  但是,同中国经济脱钩,去风险还不知道有没有成效,然而去美元化和去美元风险化已经遍地开花。

  第二, 当沙特周边许多国家都在同中国加强经贸和金融关系,

  同中国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沙特也需要考虑。

  为什么沙特的步调比其他中东产油国慢呢?除了沙特是美国的坚实盟友,沙特还是石油美元的带动者,沙特不能一下子就来个大转弯,需要慢慢来。

  沙特先观察其他海湾国家同中国加强关系后,再“谋定而后动”。没办法,沙特王室家大业大不得不小心,谨慎从事。

  举个例子,中国和阿联酋在2015年就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但沙特却迟至今日才同中国签订协议。

  要不是沙特担心美国报复,害怕被美国认为是拆他的台,沙特会更早同中国签订协议。

  所以,这些年来虽然屡次有传闻,说沙特会同中国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会使用人民币作为同中国交易的结货币等,但总是传闻多,实际的协议少。

  但这并不表示,这些传闻都是空穴来风,是假的。只是沙特顾虑美国的感受,害怕被美国报复,因而推迟了协议的签订。对沙特而言,问题不是要不要同中国签订协议,而是什么时候会签订协议。

  5 海外人民币清算持续扩大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其中有两个重点。

  一,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并且扩大资金互换的规模。

  什么是常备互换协议呢?这是指,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央行将对其输出人民币流动性提供稳定的管道。

  并且,香港作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人民币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和衍生品将得到快速发展。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将从贸易驱动,向“贸易+金融”的双轮驱动转变,而香港正是扮演此类角色。

  二,2022年以来,中国先后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银行,持续优化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

  2022年末,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5万亿元,重新回到历史高位。

  在外汇交易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国际清算银行(BIS)于2022年的调查显示,近三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

  看看刚刚的数据,新设立的人民币离岸清算银行,涵盖南亚、南美、中亚和东南亚。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持续扩大。

  这几年,有些人总是批评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的比例,认为是少得可怜。

  不管这些人的批评是否恶意,我们要说“稍安勿躁”,别急!

  一方面,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远不止表面上显示的数据。5.8%的比例只是透过 SWIFT 的清算数据,那些通过同人民币本币互换,和人民币结算系统的交易没有计算在内。

  例如,中国和俄罗斯贸易有自己的结算系统。中东地区和南美洲也有不少国家同中国有本币互换和贸易结算管道。

  二方面,中国之前一直在布局,着重于布局。等到布局好了之后才慢慢进行收割。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去美元化的速度加快,而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也提速了。刚刚提到的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等新设人民币清算银行,就是例证。

  所以,对那些心里关心的人,不需要急,因为路子已经铺设好了。对那些恶意批评的人,也不需要急,因为你一定会看到的,而且会看到更多。

  还有另一种说法,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无法成为全球流通货币。

  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只不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的流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这之前,“稳定增长”最为重要。

  看看这一次的消息,“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不就说明了一切吗?

  6 结论

  人民币国际化的拓展道路已经打下了一个基石,往后几年大家会看到更多的人民币国际化扩大的消息,这是毋庸置疑的。

  最重要的是,趋势已成。而且, 这不仅仅是人民币国际化扩大的趋势显现了,还是人民币债券和美元债券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程度,出现此长彼消的趋势。

  并且,由于美国仍然持续大幅发债,看不出来美国能够减缓长期美债“滞销”的趋势。

  今年6月初美国国家总债务是31.4万亿美元,现今美国国债钟的数据是33.7万亿美元。五个月的时间,拜登政府增加的债务超过2.3万亿美元。

  中国方面,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债券会持续受到欢迎。

  另外。美国长天期国债滞销,会一直不断提醒国际投资人,现在该是购买人民币债券,投资人民币债券的时候了。人民币债券巧妙地顶上了国际投资人的需要,这时机恰到好处。

  推销一下,跟着我们的文章,我们将会为您做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并且于日后持续追踪和验证。

  最后提醒您,将杨风公众号设为星标,您会因此收到新文章的通知,这样就比较不会受到限流的影响。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5:05 , Processed in 0.1875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