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36|回复: 2

袁敏杰: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胜利告破”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09: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权威媒体新闻称,5月22日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在什么什么下”、“在什么什么下”“胜利告破”……

  坦率地说,我对这条新闻的措辞及其含义,相当地不理解,确切地说,是相当地不能接受、相当地抵触、相当地反感。

  自己何以会有这种心理?不妨坦言之,说与大家听听,看看我的心理、想法与看法,是否还有些许道理?

  其一,对这种罪大恶极,骇人听闻的反人类暴恐案,迅速破案,惩治罪犯,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乃是国家公器、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理所当然的本分;

  其二,“胜利告破”,我怎么听着心里很不舒服,似乎有“表功”、“邀功”、“欢庆”的意味?面对那么多死伤者及其家庭与亲人,面对此案给当地及其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理伤害、面对暴恐案恶劣后果及其影响,“胜利告破”这样的新闻措辞、语调及其意味,是否有些不大相宜、不大适宜、不大相谐?我想,以“暴恐案告破”这样略带沉重的言辞、语境、语义及其心情,向社会向全国人民做以应有的交代说明,则比较相宜;

  其三,从此案“胜利告破”新闻给出的信息,此案5名罪犯,4名实施作案者当场被炸死,一名参与策划者在逃被抓获;他们并非在境外受培训后潜入境内实施作案,而是从密谋、策划、准备到实施暴恐犯罪,一直都在境内,应该属于“土生土长”的暴恐分子,这么长时间,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那么,在这么长时间里,有关方面何以没有发现或掌握相关线索,并提前采取控制和相应措施,有所防范,难道毫无察觉?

  其四,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胜利告破”,这样的新闻措辞,是不是也是一种“报喜不报忧”现象与效应,抑或隐含着这种意味及其心理?

  其五,由此想到,我们一些报道和揭露暴恐犯罪的新闻语言,实在近于荒唐。比如称其为“有组织有预谋的”。试问:哪个国家哪个暴恐组织哪次暴恐犯罪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是“无组织无预谋”,“偶然的即兴的”?笔者以为,“有组织有预谋”这种既是套话更是废话的言辞大可不必说,只要思维正常的人都明白的。这类新闻的要义,在于向社会揭露真相,说明事实,而不是说那种人人明白,大而无当的废话。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拙文所谈及的问题及其观点,仅就乌市早市暴恐案“胜利告破”这则新闻而言,无涉其他;

  自己也当然不至于简单和幼稚到以为这则新闻完全出于纯粹新闻职业者的手笔;起码是经过相关权威方面权威人士的审查、把关、润色、句斟字酌,甚至“亲自措辞”的。这种政治规则、这点基本常识自己还是明白的。

  字斟句酌,颇费推敲,力求文字与表意平实稳妥,应该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0: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都是这种邀功式的破案,只解决当前案子,想抛掉烫手山芋,而不去深挖、不管以后,那指挥导致暴恐事件连绵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5: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案“胜利告破”新闻给出的信息,此案5名罪犯,4名实施作案者当场被炸死,一名参与策划者在逃被抓获;他们并非在境外受培训后潜入境内实施作案,而是从密谋、策划、准备到实施暴恐犯罪,一直都在境内,应该属于“土生土长”的暴恐分子,这么长时间,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那么,在这么长时间里,有关方面何以没有发现或掌握相关线索,并提前采取控制和相应措施,有所防范,难道毫无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4:43 , Processed in 0.1875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