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17|回复: 0

史客郎:今天,最深层的全球大变局,彻底开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6 0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到该聊今天最大的那件大事的时候了。

  先从这两件事说起:

  第一件事是:今天我们的飞机还没降落,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就出来了。

  都是喜讯!

  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大降了!

  上月是3.7%,现在成3.2%了!

  甚至比市场预期的3.3%还低!

  这数据很牛叉,因为它是自从2022年7月以来的最小涨幅!

  核心CPI,扣除食品与能源类后,也降了!

  上月的4.1%,现在是4.0%!

  比市场预期的4.1%还是低!

  我这公号的老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这喜人的数据之所以出现,绝不是巧合。

  为啥呢?

  先讲一下美国的CPI,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是怎么来的,大家就明白了。

  它是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统计的。

  而劳工部长呢?

  是拜登任命的。

  怎么说呢?

  拜登就是这个统计局老板的老板!

  所以从去年以来,大家如果把历次美国通货膨胀数字看一遍,就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

  当美联储想要加息,想要搞收割时,它发布的CPI数字,总是高于市场预期!

  当美联储不敢再加息,开始为放水做准备时,它发布的数字,总是低于预期!

  你还不能说它数据造假!

  因为人家这统计,搞的是抽查,只要在标本上稍微歪一歪,那差别就大了!

  想上时,它就能上!

  想下时,它就能下!

  这方面,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必须来个战术后仰:什么叫统计的艺术呀!

  第二件事是:美国人这次的姿态,放得挺低的,像昨天我就讲过,为了迎接贵宾,旧金山市专门搞起了创卫,当然还摆出了其它各种低姿态。

  这方面,必须得称赞一下美国人。

  我们这边有些地方就算搞创卫,要是被人说起搞面子工程,搞“一阵风”什么的,当地马上要跳出来,说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这是为了什么什么。

  人家美国人做事,就不这么藏着掖着。

  前段时间来过我们这里的那位加州州长纽森,面对媒体询问时,就公开说了:我知道人们会说“哦,他们清理这个地方,是因为有些高级领导人都要过来”。但这是真的,因为这是事实!

  啥意思呢?

  差不多就是:我们在搞的,就是“面子工程”,就是“一阵风”,你就说怎么滴吧!

  这么赤裸裸,让很多人顿时说不出话来。

  之前有些高华,多年来把旧金山遍地是瘾君子和排泄物,吹成是柿油皿煮的象征,在纽森公开说出这番话后,顿时堵了满胸腔的痰,连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为啥要把这两件不怎么想干的事,并在一起说呢?到这里,就来看看这次会面的大势了。

  因为这件事,确实意义很大,这里抄一段官方的话:双方会就“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一是份量很重;二是关系复杂!

  为啥说份量很重呢?

  因为最近这几年,对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哪怕中间有一举一动,全世界各国,虽然嘴上不怎么说话,却统统都在盯着,统统都在盘算着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好了。

  我们都知道:今年2月,当时美国人已经宣布说,布林肯即将访华。

  但就在这时,美国蒙大拿州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气球!

  美国媒体,还有各路政客,就拼命炒起来了,说这是个间谍气球,想要对美国怎么怎么样!

  结果布林肯宣布:访华行程我们推迟!

  在那种氛围下,谁都不敢说真话,结果还是前段时间,在退休前几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可能因为很快要“无官一身轻”了,才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那气球根本没问题!

  但就在这段时间,有个国家就抖起来了。

  谁呢?

  日本!

  本来今年年初,它看着中美之间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和缓的迹象,本来已经收了很多,突然冒出这么一件气球事件后,日本人马上抖了起来!

  怎么个抖法呢?

  它马上以G7主席的身份,到处显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挺可笑的?

  这“G7峰会轮值主席国”,是大家轮着干的呀,又不意味着你日本有多么了不起。

  但日本人不这么想,人家就是要拉起虎皮作大旗。

  什么大旗呢?

  抗中!

  到什么程度呢?

  看今年5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那场堪称笑话级的非洲之行,大家就明白了。

  他第一站,先跑埃及去了。

  先说将向埃及提供1000亿日元贷款,给埃及修地铁,之后就说了:我们日本啊,可是“不允许单方面以力量改变现状”的……

  啥意思呢?

  可能考虑到埃及离我们这里远,人家说不定不懂,所以才没把蛙岛讲出来吧!

  埃及总统塞西也是个人精,立即表示:这钱我们收了。

  对“不允许单方面以力量改变现状”呢?

  塞西表示:你讲得太好了,作为邻国,所以我们希望苏丹双方早日停止内战,恢复和平!

  岸田顿时干瞪眼:啊……

  第二站,他跑去西非国家加纳了。

  加纳这国家,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财政危机,岸田一下飞机,就立刻宣布:在今后3年,日本将向加纳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啊!

  所以当岸田说“不允许单方面以力量改变现状”,加纳总统阿多比表示:你这观点我们赞同!

  但这世界上,有哪些力量,可能“单方面改变现状”呢?

  阿多比笑而不语。

  第三站,岸田去了肯尼亚!

  一下飞机,岸田还是忙不迭地,掏出了“不允许单方面以力量改变现状”。

  肯尼亚人啥反应呢?

  坚决沉默不语!

  等到最后,才说就这问题,他们和岸田达成了两项共识:一项是“不应该使用核武器”;另一项是双方对苏丹内战,交换了意见!

  这钱又白花了!

  第四站去了莫桑比克。

  这次更让岸田傻眼,他讲出那句话后,前面三家还跟他打个哈哈,莫桑比克人就像没听到一样,连个哈哈都没打!

  这段时间,日本人又是啥反应呢?

  看到美国人一批批地来,顿时态度大变:开始大唱要推进中日关系,还说希望与中国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发展有建设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上面说的,还只是第一层:也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中美一动,我们和很多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会跟着动起来。

  再来讲第二层:企业。

  对这其实更敏感。

  我之前说过:资本这东西,其实最怕的,就是风险,只要有一点点风险,它们觉得不可掌控,说不定就会吓跑了。

  这事我之前讲过:为啥在1970年代,会突然出现亚洲“四小龙”?

  韩国出现“汉江奇迹”;

  蛙岛出现“十大建设”;

  香港和新加坡也都在腾飞,前些年有次和一个香港商界还算有点小名气的人吃饭时,问他1970年代在干什么,他就说当时自己在忙着赚钱。

  赚什么钱呢?

  技术含量挺低的,就是开服装厂。

  之后香港刚转完一票,又赶上大陆改革开放了,他就带着刚赚来不久的钱,到大陆继续投资开服装厂,吃到了这两笔,再把赚到的钱来个金融化,手头就一直有钱花了。

  怎么说呢?

  人生致富的经历,很多时候就这么朴实无华。

  但为啥不是在1950年代,不是在1980年代,而是在1970年代,四小龙不约而同,开始经济起飞呢?

  其实很简单: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韩国、蛙岛本来都是战地前线,谁敢投资啊!

  这一缓和,资本就敢进来了嘛!

  就有经济起飞了嘛!

  所以吹朴正熙如何如何,吹小蒋如何如何,甚至吹李光耀如何如何,都挺虚的,其实都有点把别人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的意思。真正让它们经济腾飞,其实是南苑机场握手的那两位。

  1970年代的韩国

  反在现在,其实也一样。

  自从特朗普开打贸易战至今,已经5年了。

  这5年间,确实是风云变幻,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到金融战,还伴随着冲突加深的担忧。

  怎么说呢?

  谁也不知道两家会打成什么程度啊!

  大家心里都没底啊!

  想投资的,看看这形势,觉得还得等一等;想消费的,看看这形势,觉得这钱花出去简单,但赚回来,可就不见得那么容易了,于是就藏口袋了。

  所以这次见了之后,其实是给大家一个底:就到这程度了,这就是底了!

  怎么说呢?

  让美国取消过去几年对我们做的很多动作,现在来看,至少短期之内,是不怎么现实的。

  既然美国那边不现实,所以去掉我们这边的反制措施,至少短期之内,也是不现实的。

  但至少通过这次,建了好几层缓冲垫。

  明白了这点,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于是投资的也就敢投资了,消费的也就敢消费了,对很多人来说,这在经济上就有好处了嘛!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军事对话机制。

  这事怎么来的,大家也都知道的:去年8月,美国方面不顾我们这边的警告,当时的众议长佩洛西硬是飞去了蛙岛,然后就断了。

  这事断了后,美国人挺急的。

  它怕擦枪走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现在是越来越害怕!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那里,已经有个着火点了;

  现在以巴之间,又冒出另一个着火点来。

  光这两个着火点,已经够让美国人头痛的了,比如说前段时间美国人自己就说过了:因为过度去工业化,它和欧洲盟国的陆军军火库存,基本在乌克兰战场,被掏空;这段时间以色列轰炸加沙,它的空军军火库存,也掏得差不多了!

  要是再冒出第三个着火点,美国人非疯掉不可!

  所以美国人三天两头地,提出要恢复这个机制。

  但在这件事上,美国人不怎么可信:它在政治上,如果说玩的还是“言而无信”的话,那在军事上,经常玩的把戏,可就是“倒打一耙”,名声早就臭了。

  这关系说起来,就很复杂了,就得看之后的形势发展了。

  明白了现在的大势之后,就得来讲讲最上面讲到的两件事,一件事是我们的飞机还没降落,美国那边为啥会忙着公布10月份的CPI,还有旧金山为啥要搞创卫了。

  这两件事虽说看似不相关,但都体现出美国人目前的态度,是相当主动的。

  当然,也可以换个词:美国目前是挺着急的。

  这是个常识:在国与国关系中,那一方比较着急,那一方就得让出比较多的利益。

  美国人为啥着急呢?

  我们昨天其实已经提到过:它现在是内忧外患。

  外患主要有两个:

  俄乌战事未决,而且乌克兰现在正在节节败退中,西方却束手无策;

  中东战事还在发展中,会不会进一步升级和扩散,非常说不准!

  内忧那就更是一大堆了。

  第一个就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拜登2024年连任,恐怕有点危险。

  现在共和党的形势,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

  两件事:

  一件事之前讲过:民主党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搞掉了还能和他们合作的麦卡锡,换上了特朗普小弟乔丹的小弟约翰逊。

  而且有过麦卡锡的教训,共和党差不多想清楚了:哪怕就算和麦卡锡一样,和民主党合作,最后的结果还是照样被卖掉。

  所以大家就干脆不要合作了。

  另一件事是:这段时间,以巴冲突中,拜登偏以色列偏得实在太厉害了,民主党内支持以色列的人,本来就没那么多,拜登疯狂地偏袒,结果就惹怒了一大帮子人。

  《纽约时报》近段时间说:6个关键摇摆州中的5个,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密歇根州、内华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拜登的支持率,统统以4到10个百分点的差距,落后于特朗普,唯一还算好的,就是在在威斯康星州了,但也只领先两个百分点。

  西方选举民调,三个百分点之内,一般属于误差范围。

  6个摇摆州中的5个,因为特朗普的领先程度,统统都超过3%,所以这是确定的。

  威斯康星州拜登只领先2%,在误差范围内,所以他不见得领先。

  如果这种态势继续下去,拜登必输无疑。

  但拜登要怎么才能扳回呢?

  办法我之前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买选票!

  怎么买选票呢?简单来说,就是美联储停止加息,开闸放水,再次启动超级核动力印钞机,让美元洪流推动经济,拉动景气。

  这对拜登来说,是有现实条件的,因为经过2022年那场俄乌战争,再加上美联储乘着战争,抓紧时间搞加息,全世界涌入美国的美元,实在是太多了。

  有这么一个数字,说光2022年,冲进美国的资本,就超过16000亿美元!

  要是在之前,全世界各国肯定到处都是一片爆雷声,到处都是苦苦哀号,到处都求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甚至是美国赶紧去救它们。

  结果这次,虽说各国都在苦苦撑持,却只爆了一个小小的斯里兰卡,连塞牙缝的资格都不够。

  对美国来说,事情就尴尬了。

  外国没怎么收割得到,自己国内的中型银行,反倒是因为加息造成的利率差,给搞死了一批!

  如果加息继续,说不定银行还得死!

  那怎么办呢?

  就得放水!

  为啥我们飞机还没到,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就急急忙忙地,把它的CPI数字搞得降下来?明显就是一副迫不及待,急着要放水的模样嘛!

  但这水,也不是这么好放的!

  为啥呢?

  我们都听说过“货币”这两个字。

  美国人印的美元,那只是“币”!

  如果光印“币”,没有“货”来配合,就像往一间面积有限的房子,拼命地灌水,那可是会淹死人的!

  现在全世界的货,也就是各种工业品的供货权,现在掌握在谁手里呢?

  我们!

  但这种供货权,我们掌握在手里的时间,并没有很长:2018年贸易战时,其实当时普遍认为,全世界有一堆国家能替代我们,像印度、越南什么的。

  经过5年的奋战下来,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制造业在全世界是无可替代的。

  到这里,我们应该能看出这么一个刚形成的格局来:之前的美国,几乎是一家掌握“币”,但“货”却是分散在好几家的,我们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家;现在则几乎是一家一半,美国掌握“币”,我们掌握“货”!

  这就意味着:如果拜登想要搞降息放水,他最多能做动作的,只是“币”;但在“货”方面,如果我们不配合,他不但白干,甚至还可能因为放水太多,导致各种金融方面的反噬!

  在这世界上,一家有“币”,一家有“货”的现象,之前还没怎么出现过!这是最深层的全球大变局!

  哪怕在1931年,大英帝国虽然号称金融帝国,但它制造业还是很强的!

  这种时候,当然要停一停,看一看,再想一想。

  到这里,今天这件最大的大事,内里存在那些事,就差不多说完了。

  到这里,就可以讲一件往事了:1969年,有个美国心理学家,名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提出了一个理论:人们突然之间,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往往会经历五个阶段,也就所谓的“哀伤的五个阶段”。

  哪五个阶段呢?

  否认;

  愤怒;

  讨价还价;

  沮丧;

  最后是接受。

  如果大家认真去观察,中美关系在过去十几年间,所经历的,也差不多是这么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

  当发现我们的工业起来后,一堆人拼命否认我们的发展成就,尤其是美国的高华,其中两位尤其闻名,一位以20年如一日,说我们肯定会崩溃;一位则是猛吹印度,说印度发展前景肯定比我们好。

  这两位高华,这里就指名点姓了。

  很快就进入二阶段:“愤怒”。

  一堆人跳出来,指手画脚,说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搞了不公平,从知识产权到补贴,再到“市场换技术”什么的,总之就是吃了天大的亏一样。

  一堆华人科学家因此倒霉,被疯狂地调查,他们是不是偷偷弄了什么美国的技术,带回到中国区。

  之后就是“讨价还价”。

  美国人忙着,推出一堆法案,像“芯片法案”、“基建法案”什么的。

  啥感觉呢?

  就像跟某个冥冥之中的神明在讲价钱:我美国还行的,我们还是挺努力的,你看,我们出台了很多法案,所以我们还是会有制造业的!

  结果呢?

  我们也看到:一切都不顺。

  包括硬跑到全世界,去抢来的各种芯片企业,也因为水土不服,进展非常不顺!

  现在的美国,大致处于什么阶段呢?

  在“讨价还价”和“沮丧”之间!

  有人已经意识到:美国不可能在工业上,竞争过我们!

  但有人还不相信,还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

  到这里,对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我们要利用任何一个可以继续利用的机会,来发展壮大自己。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美国会慢慢完全进入“沮丧”阶段,直到最后的“接受”阶段。

  到这里,就该来个总结了。

  用《孙子兵法》里的两句话吧:

  第一句话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凡是胜利之师,总是先看到自己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而那些失败之师,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把战胜的希望寄托于通过苦战,再侥幸取胜。

  这个大忌,美国在2018年就已经犯了。

  第二句话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因为美国手里还有的这个“币”,是通过它200多年的先人,又是搞扩张,又是搞工业,还要搞建设,之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然后是冷战,之后又打了一圈战争,才得来的。

  但谁能想到:才过了几年时间,美国就被现在这些“不肖子孙”,搞到“货”“币”中美一家一半的地步了,没有“货”作为支撑,美国手里的“币”还能支撑多长时间,很难说。

  世界大势,已经徐徐展开!

  到这里,不得不把那句话又再说一遍:拜登和他那批人哪,总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对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保持着充分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2 04:24 , Processed in 0.1563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