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8|回复: 0

任庄主:存量贷款可能已进入系统性重组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4 0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种迹象显示,存量贷款可能会进入系统性重组阶段。

  一、近期央行多次提出“盘活存量贷款”,意味着存量贷款可能会迎来系统性重组

  (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多次提出“盘活存量贷款”这一理念,非常值得关注。例如,在11月8日的北京金融街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再比如,央行官微于11月3日发布“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文,亦提出“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重组化解,盘活存量贷款支持高质量发展”“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等。

  (二)提及“盘活”二字,传统路径主要包括ABS、公募REITs、PPP、产权交易、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盘活、改扩建、改造与转型以及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不过就央行提及的“盘活存量贷款”而言,笔者认为其并非指ABS等传统路径,而是更侧重于存量贷款重组(包括针对贷款的结构性调整)。也即,这些提法可能意味着后续金融部门要全力推动存量贷款系统性重组了。

  二、决策层推动存量贷款重组的逻辑是什么?

  (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从资金供给端进行改革,而存量贷款重组便是这一改革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里的背景应该是,以地产、融资平台为代表的部分领域不符合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低效或无效占用了过多金融资源,影响其它领域获得金融资源的空间与能力。实际上,近期决策层全力推动的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本质上便是存量贷款重组的一部分,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亦是按照存量贷款重组的逻辑在推进。

  (二)以存量贷款重组为代表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资金供给端的优化调整以及金融资源的再分配,意味着后续金融资源配置的计划性和引导性特征将会更为突出。

  也即,存量贷款重组的逻辑是重点关注金融资源被哪些领域占用,哪些主体不需要或不那么需要贷款?抑或是哪些领域或主体正在无效或低效占用金融资源,然后从增减两个方向上推动金融资源重新配置,把一些金融资源从无效、低效的领域腾挪出来,投入到真正需要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实现金融资源在结构上的重新配置与优化。

  这意味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优化融资结构”并不仅仅是指股权与债权之间结构的调整,也包括股权与债权自身在不同领域上的进一步优化。

  三、哪些贷款需要被“盘活”?

  至于哪些存量贷款需要被“盘活”?笔者认为主要指两类:

  (一)挤占过多金融资源的问题类贷款

  这类贷款本身已经出现一定风险信号,存在无法全部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但在处置这类贷款时债权人与债务人会持续拉锯,不仅需要银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在较长时期内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或资源,使得银行无法腾挪出多余的信贷资源投向国家鼓励的领域。因此,这类贷款如果能够被盘活,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化解问题贷款危机,腾挪出相应的信贷额度以支持国家鼓励的领域。

  实践中,这类贷款以地产类和融资平台类贷款为主,当然也包括与上述贷款有关的上下游贷款,目前上述相关贷款的解决方式基本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实际上,这两年地产企业所推动的债务重组以及央行提出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重组化解等便是具体体现。

  (二)债务人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优质贷款

  这类贷款属于未出现风险信号的正常类贷款,属于银行体系的优质资产,但债务人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考虑到,这类贷款通常会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且债务人的信用质量相对较好,意味着债务人完全可以倒逼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否则其将会用脚投票(如提前进行还款、另行选择合作银行等)。实践中,个人住房贷款可以被视为这类贷款的典型代表,当然其它一些优质客户的贷款同样也属于这一类。

  四、存量贷款重组的总体思路

  (一)前文已经指出,和过去的盘活路径有所不同,这一轮的存量贷款重组旨在优化融资结构、减轻债务压力以及腾挪信贷空间,意味其思路类似债务重组,即常用的路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展期、宽限本息偿还计划、新增或延长宽限期、利息转为本金、降低利率、允许债务人减少本息或相关费用的支付、释放部分押品、置换等。

  (二)对于那些不符合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领域,决策层会想方设法让债权人明确在这些领域上投入过多金融资源性价比不高。也即,通过存量贷款重组这一过程,决策层实现了金融资源在不同领域上的增减调整,而金融资源聚集的方向应该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5 , Processed in 0.1719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