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7|回复: 0

司马平邦:中美金融战将进入更黑暗血腥阶段,内鬼们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4 0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第1243期(中美金融战将进入更黑暗血腥阶段,内鬼们的死期到了)里聊过,现在流行两种说法,一种是,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中美金融战即将结束,另一种是,美国持续加息,就是想拉爆中国经济,接下来中美金融战争将更为“血腥”“黑暗”,当然我说的“血腥”“黑暗”是打着引号的。

  11月2号,连国家安全部的官方账号都发了一篇文章,就叫《国家安全机关做金融安全的坚定守护者!》,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既是在向把金融当成地缘博弈工具,玩弄货币霸权的美国人发出警告,更是在向国内那些妄图兴风作浪、趁机牟利的居心叵测者,这些人可以分成“看空者”“做空者”“唱空者”和“掏空者”4个层级,还有那些企图动摇国际社会对华投资信心,妄图引发我们国内金融动荡的国际金融玩家们直接宣战,而且,绝不只是技术性的宣战,而是告诉他们,也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上动手了。比如,我看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对高瓴资本的立案调查,就可以被认定为对一切做空力量的宣战。

  所以,我判断,随着在中美金融工作组事项上越来越取得进展,内部金融体系的反腐、整治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就是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幅度的加大,金融作为一种国家安全事项的特点也会越来越显著。所以,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国家对金融犯罪的镇压会越来越“血腥”,犯罪分子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黑暗”。

  接下来,我们粗略地按照一个简单的时间线,把这些“血腥”“黑暗”给理一理:

  2023年9月12日,中国人寿保险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因受贿、隐瞒境外资产,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王滨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不足部分还要继续追缴。

  10月16日,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一案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刘连舸被作出逮捕决定。

  11月3日,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副行长沈锐被开除党籍,涉及的罪名是,为本人及亲属谋利,违规参与经商办企业,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从事有偿中介活动,干预和插手信贷业务,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同一天的消息,广发银行原监事长王桂芝因严重违法违纪受到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人身为国有金融企业党员干部,长期做“两面人”,关键词是“特别巨大”,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礼金,数额特别巨大,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职人员以财物,数额也特别巨大。

  图片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张红力其人,年仅58岁,曾在外资银行担任高管多年,2010年回国任工商银行副行长,2018年辞去副行长职务,5年后照样被查。当年国家不富裕,但还是把这些人一个一个当成宝贝,花重金送出去留学,他们留学之后却滞留不归,在外资银行混到高管,镀金后再回国,又被重金聘为国字号银行的副行长,依我看不管是真有过多少贡献,那都是一只反复吸国家和人民鲜血的“金融大蚂蟥”,后半辈子去吃牢饭吧,搞不好还得全家一起吃。

  11月9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一案,田惠宇当庭认罪悔罪。

  1997-2022年,25年,田惠宇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1亿余元。在担任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行长期间,为徇个人私利,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干预招行附属机构正常经营决策,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上述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在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该证券,或者泄露相关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也特别严重。我预测,这个田惠宇最后肯定至少是死缓加上终身监禁不能减刑、假释的结果。

  之后,还有3条同样来自11月10日的重磅消息:其一,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共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开始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其二,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其受贿犯罪所得及其孳息依法追缴,上缴国库。

  其三,中国证监会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杨春蕾被立案审查调查,此人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单独或者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数额也特别巨大。

  有媒体做了靠谱的统计,说二十大后已经有80多名金融系统干部接受审查调查,中管干部有10名,其余70名被查干部中有7人,出自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系统,30人出自国有大行,12人出自政策性银行,9人出自省级农信社,其他的来自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交易所等单位。

  我在第1243期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我说我估计,在2023年末到2024年初的这一段时间,金融业的反腐败力度一定还会加大加大再加大,一个个内鬼、家贼们的死期到了。

  现在,中美之间还在比耐力,比如,中国地产巨头借了很多的美元债,今年大部分要到期,美国想借疯狂加息让缺乏美元还债的中国巨头破产,拉爆中国经济,吃相可谓太难看了,比如从11月初开始,万科集团出现美元债告急,非理性波动,11月6日,深圳市国资委都不得不出来为万科站台,信誓旦旦说如果万科遭遇极端情况,有充分信心、足够资金和工具,通过一切可能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万科积极应对。

  两年多以来,从恒大,到碧桂园,这又到了万科,中国地产越来越接近被拉爆的悬崖边缘,我觉得这些也不过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金融战争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决战战场了,而且是中国受损美国必受益;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大愿景,但这个金融强国第一枪该怎么打响呢?在哪儿打响呢?照我这种草民看来,如果能真响它几枪,直接咣咣咣毙他几个“金融大蚂蟥”,震慑效果或者会更好。

  最近还有一些小事也特有意思,比如社交平台要搞百万粉丝以上的实名认证,结果规定执行下来后,有许多重要的财经和证券大V居然出人意料地“壮士断腕”,把十几年来累积的上千万粉丝一下子自主删除到了100万以内,就避免了他们的实名身份被公开,一个账号如此也就罢了,想不到好多账号都如此,平台出现了所谓“非理性波动”,昨晚在济南跟朋友喝酒,听到一种说法,说这些账号持有者里,应该、可能、也许、大概会有金融体制内大佬,他们不敢示人以真面目,只能出此下策。

  哎哟!我的个天!对金融业我是外行,既不看股评,也不炒股票,但是倘真如上所说,连搞个互联网实名制都能捎上这么多的臭鱼烂虾,那这个行业的内幕得多么的“黑暗”呢?不“血腥”到刺刀见红怎么可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5 , Processed in 0.1719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