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4|回复: 0

戎评:美国对华竞争必败?这个关键人物已经发话,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3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人的一句话,直接破灭了美国当前对华科技战略围剿的希望

  ——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大陆在先进制程芯片技术方面取得进步!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林本坚。

  当整个欧美社会都在因为华为配置的7纳米国产高端芯片而“惊魂未定”之际,继此前在哈佛大学演讲表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注定失败”之后,在近日的接受采访中,林本坚再次对这个观点发出了重申!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要疑问了,“林本坚”何许人也?他凭什么?

  在美国带头掀起的反复对华芯片及相关设备断供、禁售、制裁之下,一家名为阿斯麦(ASML)的荷兰公司,想必早已为大多数国人所熟知。

  戎评相信,即便是到了中美科技混战已经数年之后的今天,对于这根狠狠锥刺在中国皮肉之中的“毒刺”,咱们大多数国人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高科技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

  集合了整个欧美高端芯片科技

  美国对华科技战略围剿的马前卒

  …

  但是谁又敢相信?

  就是这样一个对于今日之中国而言堪称“腹心之患”的阿斯麦,在上世纪80年代时不过只是飞利浦旗下一个只配呆在“漏水棚屋”里的小公司。

  不得不说,三十多年前刚刚诞生的阿斯麦公司可谓是相当窘迫的。

  即便是后期凭借步进器、铸造厂投资等等多项业务避免了破产的命运,但是其孱弱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超低的投资回报率,却依旧被公司投资人视为是“不良资产”!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一个华裔天才的出现却深刻的改变了这一切。

  他叫“林本坚”,在今天由阿斯麦垄断下的全球高端芯片生产设备制造领域,大家或许更愿意称呼他为“光刻机之父”。

  时间拉回到1995年。

  彼时,随着阿斯麦公司业务转向之下明星产品“PAS 5000系列光刻机”的推出,眼见“不良资产”在股票市场终于回了一口血的老东家飞利浦,赶紧趁着“韭菜”入场之际,开始了对阿斯麦股票的清空…

  彼时,在“商业鬼才”飞利浦公司看来,光刻机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短暂的市场火热只能是昙花一现。

  原因也很简单,不论是“无名小卒”阿斯麦,还是彼时垄断了全球光刻机市场的尼康、佳能等“巨无霸”,都面临了一个共同的难题:

  如何突破193nm芯片制程?

  虽然,这个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动辄已经开始争夺7nm、5nm,甚至是1nm芯片制程的国际光刻机市场而言,显得有那么一点荒谬的感觉。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彼时全球光刻机技术路线无一不采取“干式法”,即光源以空气为介质进行光刻的大环境下,193nm的芯片制程突破,确实难如上青天!

  为啥?

  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据干法刻蚀所依据的“瑞利方程”,要想得到极限分辨率下的更小线宽,刻蚀出更精密制程的芯片,变量只有两个:

  要么提高制造者的工艺水平

  要么提高缩小光刻机的波长

  显然,不论是光刻胶成分的调控、抑或是光刻机温度的控制、操纵工艺的提高等等一系列的“工艺水品”提高,且不论都是难以把控的、提升有限的。

  单就说这些属于“客户端”操心的事情,本就与作为生产端的各大光刻机制造商关系不大。

  因此我们看到,作为可行提升的“变量”,在干法刻蚀大行其道的八九十年代,成为了作为生产端的各大光刻机制造商们的唯一努力方向

  ——从早期的高压汞灯G线436nm,I线365nm,再到准分子激光器DUV KrF 248nm。

  然而,ArF193nm似乎成为了光刻机发展的终点。

  在尼康、佳能等光刻机巨头多达百亿的天价投资下、在193nm向157nm犹如天堑一样不可迈过的技术瓶颈下,一些声音甚至认为光刻芯片技术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

  就在全世界的无数科技大牛都禁锢于“瑞利方程”而抓耳挠腮的尴尬时刻,一个年过五十、甚至已经开始计划退休的中国人,却仅仅只是用一个初中的物理学常识,就轻易的破解了困扰世界的难题

  ——既然作为干式蚀刻法介质的空气散射不可控制导致了芯片制程难以进一步突破,那么为何不将介质换成水,用可以控制的折射进行蚀刻?

  想法很鬼才,但是作为彼时国际光刻机制造霸主的日本人,第一个跳出来了反对。

  理由有很多。

  但是不管有多少理由,在尼康、佳能等光刻机巨头的联合“封杀”下,一个名叫“林本坚”,妄图直接推翻日本技术高地、妄图直接报废日本数百亿投资的的中国台湾人,被推向了彼时已经进退维谷的台积电…

  时间来到2000年。

  在长达三年的“铜制程工艺争霸”之后,凭借着2000年推出的0.13微米芯片量产工艺,中国台积电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直接终结了IBM的技术霸权,成为了晶圆代工领域的龙头老大!

  显然,对于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失败,深谙美国人脾性的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深知,IBM乃至整个美国半导体行业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于是我们看到,还是在这一年,自知决战已经不可避免的张忠谋几乎以一个“三顾茅庐”的姿态,终于邀请到了一个最有可能带领台积电杀出重围的“大将”!

  没错,这个人就是林本坚。

  在台积电的决定信任下,遭到尼康、佳能等光刻机巨头的联合“封杀”的浸入式湿法光刻技术开始在中国台湾悄悄进行技术攻关。

  而在这个过程中,敏锐察觉到了浸入式湿法光刻技术优越性的荷兰阿斯麦,也赶紧通过自己与台积电的共同股东飞利浦牵线搭桥,顺利的搭上了一列改变时代的快车…

  事实证明,张忠谋的预判可谓相当准确,阿斯麦的眼光也是相当毒辣!

  就在林本坚领衔下的“台积电-阿斯麦产业联盟”结合不足两年之后的2002年,因竞争失败而恼羞成怒的美国IBM,以及预感危机的美国英特尔、摩托罗拉,便火速纠集了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两大光学巨头,成立了芯片半导体国际联盟,企图直接扼死“台积电-阿斯麦产业联盟”!

  一场大战俨然将要打响,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台积电却摊牌了

  ——2003年10月,在台积电和ASML的联合研发下,世界上第一台能量产134nm制程晶圆的浸没式光刻机横空出世!

  而作为对比,直到2004年时凭借汇聚了IBM、英特尔、摩托罗拉、佳能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在内的“芯片半导体国际联盟”技术支持的尼康,才堪堪能够量产157nm制程的干式光刻机…

  故事到这里是否结束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与如今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发起的政治施压如出一辙,在2002年那场一触即发的“芯片大战”中,美国政府同样也是抡圆了胳膊准备下场拉偏架的!

  不过或许真的是“机缘巧合”吧。

  从表面上看当年的那场大战似乎是美国芯片企业率领日企对中国台湾高科技芯片企业的绞杀。

  但其实需要指出的是,早在80年代便已经确立起了对美国光刻机产业优势地位,甚至在美国政府两度逼迫日本签订半导体协定,也没能改变美国光刻机没落趋势的大环境下,那场被世界所瞩目的“芯片产业大战”的核心,其实不过只是尼康-佳能与台积电-阿斯麦之间的生死战!

  一边是日本企业,一边是中国台湾与荷兰企业,美国政府会怎么选?

  当年,美国半导体产业智库在给国会的汇报中,是这么说的:

  尼康可能会将技术转移回日本,从而彻底消灭美国光刻机产业。

  后面的结果自然不再让人意外。

  在美国政府的牵头下,美国国际集团、美国贝莱德集团、美国英特尔相继入股阿斯麦,成为前三大股东参与分肉。

  而与此同时,台积电也被迫割肉80%股权对境外进行利益输送,其中美国资本占据绝大数份额,台积电前6大股东中,美国股东占据3家。

  因此,美国为何万众一心誓要扼杀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发展?

  除了更加长远的国家战略发展考虑,迫在眉睫的经济利益博弈,恐怕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

  但是在此之下需要明确的是,根据阿斯麦、台积电的一路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美国人也好、日本人也罢,抑或是荷兰人,他们其实从来都没

  有真正的掌握全球芯片产业的技术核心。

  或者换一句话讲,真正建筑了欧美芯片产业未来的核心人物,其实不过是一个个的华裔美国人抑或是中国美协军…

  事实如此,站在我们对立面的这些“华裔大军”、“中国美协军”,远不仅仅只有台积电缔造者张忠谋与光刻机之父林本坚。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AMD掌门人苏姿丰、金士顿创始人杜纪川、博通CEO陈福阳、联发科创始人蔡明介,以及硅谷半导体产业的奠基者仙童半导体创始人萨支唐…

  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芯片产业供应链工作的华裔高端技术人才究竟有多少?

  很不幸,这个数字如今已经无法统计。

  但是相当悲哀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仅仅是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中国高端半导体科技类技术人才,保守估计至少超过了10万人!

  对此,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就曾表示:“我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美国去留学,毕业以后就不回来了,留在美国建设美国了。我国一共39所985优秀大学,留在美国的高端人才就高达20万人。平均每个学校培养的人才留在美国建设美国的就超过5000人。美国四大科学院,仅院士就有上百个华人科学家,美国排名前八的大学中,华人教授的数量更是高达几百人。从个人角度说,加入美国国籍这种事情,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我国和中华民族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极其荒谬的现象:

  当美国出于种族生存竞争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对中国发起芯片围剿战、科技围剿战时,位居战壕这头的中国人总是会震惊的发现,战壕那头举枪向我们狠狠射击的技术担当,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

  当然,他们认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就很值得商榷了。

  不过,一群因为金钱利益而流落海外、为虎作伥的“中国人”,注定了是无法战胜扎根祖国、为民族未来而谋的真正中国人的对手的!

  即便因为历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他们获得了一些先发优势。

  但是戎评相信,历史终将再一次证明,“胜利属于中国”!

  在今天,光刻机教父,或者更为准确的讲,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芯片产业供应链光刻机教父林本坚已经承认失败了

  ——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大陆在先进制程芯片技术方面取得进步!

  戎评坚信,在未来的三五年间甚至是一两年间,同样也会有更多的“林本坚”们站出来说:

  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大陆在XX技术方面取得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7 , Processed in 0.1719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