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3|回复: 1

安民:今年中美都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3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中美GDP有多大的可比性?

  (先讲几个技术事实:第一,到上周五收盘,我们团队研究的锂电核心材料股周K线底分型已经形成。这只股票总的跌幅超过85.5%,最低价隔每股净资产不远,现在周线底分型已经形成。当然,周线底分型并不一定保证是大底,但大底一定会有周线底分型。第二,公司的月K线慢速KD已经背了,且上月收盘已经上穿。第三,上周一,公司股价已经突破下降趋势线了。这3个技术信号值得重视。从基本面来看,公司新产品应用在即,相比旧产品,毛利率弹性应该非常好;还有产能弹性也很好;锂电铜箔定价原则是成本+加工费,一般成本变化不会太大,但加工费变化非常大,弹性也很好,少的3000来元,多的两三万。懂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今年中美都很难。今天先谈GDP的可比性吧。

  美国报出来的数据,有两个报出来不错,就是GDP年化增速和就业人数。对,就是报出来不错。至于内里的东西,我们不负责辨析。

  那么他们报出来的GDP增速,这个增长,靠的是国债。

  美国国债余额,今年元月23日是315063亿,现在是11月12日10:43分,即时数据是337174.08亿,这才不到11个月,美国国债就增长了221101.08亿。国债发下去,直接转化为GDP,这是负债导致的GDP的量。这不到11个月,新增国债都达到7.018%了,可美国的GDP增速并没有达到7.018%,说明若除开国债,美国GDP就是负增长。能理解吗?

  你家元月23日负债315万,然后你今年除了家人挣钱消费,钱花得一分没有外,你又借了22万元,然后你家的债务到了337万,然后你跟别人到处吹你消费能力强,很有钱。这有没有道理呢?有。的确,你们家前面的确贡献了337万的消费,今年除了家人工资消费外,眼巴前借款还增加了消费22万,你家的消费能力的确提升了,但要说你家有钱,那就错了。因为你是借钱消费22万,总计借款337万,每年还要还利息。按平均4%算利息,明年一年付息134800元。那你明年准备借多少钱消费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下子就可以说明白。

  所以别太在意美国的这个GDP,它是一个比较虚的数据。除了借款消费之外,有很多统计对象统计方法不一样,导致了不少的差别。比如你在农村修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投资了30万,中国算GDP的时候,是不计入的。因为中国政府公布的投资数据,都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你都农村了,你不是城镇,所以不统计。再说你统计的时候,农民也不会跟你说实话。农民们相互之间是可以讲实话的,但你政府去统计,他不会讲实话。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难以统计出真实的结果,最后往往就不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房屋都建了三轮了。第一轮是老房(家里有天井的那种)改成青砖土砖结合的瓦房,第二轮是建红砖或青砖房,第三轮是建楼房,有的地方现在是第四轮,建那种艺术特色很浓厚的别墅,古典园林特色或西方艺术别墅特色。这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只要是农民自家建的,只要你买东西没花票,从来都没有计入过。

  再如农村青壮年男人基本在外打工,他们打零工的,收入也不计入。农村农活儿就没有人干,因此那些五六十岁的农村妇女到农忙的时候,大约200到300块钱一天,去帮别人家干插田、收割等农活儿,旧社会叫打短工,这类数据在美国是统计进GDP的,在中国从来没有统计进去过。中国有平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6亿,多数在农村。那中国农村为啥很稳定呢?因为这个月收入不是所有的收入。农民种了两亩田,供自己一家人吃饭,亩产粮食2000斤,经济作物1000斤,自己家有地种蔬菜,这些都不在那1000块钱之列。所以这些人穷不穷,穷,但中国不会有赤贫发生,他们基本不会饿肚子,不会没衣穿,不会没房住,但他们手中的活钱就是不够,缺人民币。农村送礼很多,这个过生,那个老了人,那家结媳妇,还有人生了大病,都得送礼,所以活钱不够,就很难转得开,这是现金流紧张,不是生活不下去。没地、没低保、没住房的人才会是赤贫,这个现象在中国农村基本不存在,现在多的是农民抛荒,田地没人种,而不是没地。

  没地和抛荒土地,这个刚好相反。中国历史上是农民遇上天灾人祸,拿不出钱,不得不卖掉土地,最后活不下去,最终变成流民,最终起义;现在是农民想娶媳妇儿,女方的要求是城里有一套房子,就到城里过好日子,然后人在外面打工,田地没人种,就只有抛荒土地。在家种地的,田里的农作物,包括有些经济作物,都不怎么值钱,靠种地想搞活现金流,基本没有可能,除非你土地里产金子。农产品都太卷了。象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种了几亩十几亩的板栗,现在都没有人管,板栗都成野板栗了。因为没人管,就很容易长虫,储存很困难。所以我们那里到板栗成熟的季节,有些农村妇女闲下来了就去捡板栗,就是那种熟了后自己掉到地上的板栗,一天能捡一两百斤,但卖不出什么钱。板栗在树上基本没人会去打,最终都会掉下来。所以我估计我们那里要不了几年,都会松鼠成群。

  包括城市,比如有人做包租公包租婆,在美国,这些收入要统计进GDP,在中国,如果你到税务局开花票,那你的房租就计入GDP了,如果你不去开,那就不计。前些年中国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他们租房,如果房租是税务局开了发票或对方开了发票的,那就计入GDP。中国有好些商业用房、临街铺面是市民买了出租的,他们本来就不愿意交税,你要花票他没有,所以这些包租公包租婆的收入是不计入GDP的,包括很多年轻人合租住房,这些都不可能有花票,年轻人也不会要花票。要花票的话,价格还要贵不老少,因为含税。可是美国自己住自家的住房,也要计一个价格讲入GDP的。

  中国为什么不统计这些数据呢?两个原因。第一,对普通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他们不愿意统计,不愿意报税。中美很大的差别是,美国人如果不交税,那都可以给你判刑,中国历史上农民反税成功的案例不少,比如我前面讲到过《五人墓碑记》,罢税的人成了被传诵几百年的民间英雄,相反催税的人却是官逼民反的坏典型。所以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历史基因中,一直有一个底层正义在起作用。中国人对外,有民族英雄,有大义,所以当年日本人进攻中国,国共当年才能合作,你就算是一个土匪头子,平时欺男霸女,拦路抢劫惯了的,可一旦国家有难,你只要一致对外,国家不会追究你,老百姓也会原谅你,甚至你立大功了,你还是民族英雄。但是中国人对内,是民为贵,君为轻,所以你不能官逼民反,官逼民反,你就错了。这就是民间正义。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几千年来一直在起作用,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逻辑之一。

  这个从我微博中也能看出来。人太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太复杂,大家收入也不是很高,因此都不太愿意交税。微博上不少人把税收叫罚款,或者等同于罚款。呵呵。你到你们仰慕的美国去不交税试试。这是第一点。

  第二,统计成本太高,而且你派人下去统计了,别人也不会跟你说实话。

  再如美国给家庭妇女计算收入计入GDP,中国从来不会。中国农村有很多人家里的房子空置,父母到城里给子女带孩子去了,还有一些家庭主妇不上班,在家里做家务,这些在中国是不计入GDP的,但在美国是要计的。他们会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准等给你估算一个收入,然后计入GDP。中国85后90后农村青年,只要在城市工作的,父母往往都会去城里给他们带孩子,少的一带七八年,多的十几年。城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人请了月嫂,如果不是劳务公司派的,也是不计入的。还有有些人请护工照顾老人,护工收入不低的,也是如此。

  再如股票期货交易,我们是不计入GDP的,但美国则要计入。所以美国年年涨,他们的GDP年年创新高。

  中国城市小商户,比如开街头大排档、小餐馆的,支个小摊卖羊肉串的,武汉卖早点的,很多街边小店卖各种东西的等等,他们的收入很难统计。因为涉及人数很多,范围也很广,所以很多数据你无法统计,也统计不准。如果你真的把它当真,那你就看不清了。此时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定税,定税往往是定得比较低的,定高了商户是不同意的。这方面有个原则,有花票(不是收据)就好定收入,好定GDP,没有花票就不好定。所以这个差别是比较大的。

  第三呢,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放水养鱼、休养生息的历史。特别是在社会上升期,这是一种普遍的政治选择,少征税或不征税。当然,这不代表你不交税就是对的,不是。该交的税还得交,就像民间讲的,违法的事别做,有毒的饭别吃。

  因此,有些数据看看就好,真信它你就输了。看这个世界,还得用自己的眼睛,还得用心,用头脑。表面的东西完全可以剥开,那个时候,你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所以,面对中美GDP,你也别把它太当回事。看看就好,千万别太当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5 03: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们先看看美国怎么难。

  美国三季度报出来的GDP增速高达4.9%,那么大的经济体,还增长4.9%,是不是非常不得了?

  中国GDP增长是计算同比,比如去年10万亿,今年10.08万亿,名义上增长8%,但是需要扣减平均CPI,假如CPI是3%,那么就是增长5%。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美国的GDP计算,算的是环比,且按年率。比如假设三季度跟二季度相比,增长2%,则假设后面每个季度都增长2%,则按年率是增长4*2%=8%,然后扣除CPI,假设也是3%,就是5%。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昨天的文章我们讲到过,美国今年元月23日国债是315063亿美元,到昨天10点43分的数据是337174.08亿美元,到现在,11月13日10:15分是337201.12亿美元;昨天的数据打错了,今天的数据是,到现在不到10个月,增加国债22138.12亿美元,增长了7.027%。可是美国GDP增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据,即使按三季度最高4.9%算,也低得多。

  今年一季度环比折年率是增长1.1%;二季度环比折年率是2.4%;三季度折年率是4.9%,平均为2.8%,但国债增量为7.027%。也就是美国增发了7.027%的国债,才取得平均2.8%的GDP增量。也就是增发一块钱的国债,带不来一块钱的GDP。

  国债维持了美国GDP的增长,但超发的国债,导致美联储11次加息,可通胀仍然降不到目标位。11月份,美联储这次也放弃加息,市场松了一口气,但是美联储博斯蒂克称,通胀过高,必须尽一切努力将其降低;戴利称,尚不清楚美联储是否完成本轮加息周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继续保持了紧缩倾向,声明尽管美国社会通胀已经下降,但依旧是个严峻挑战。简单地说,美联储想加息,但不敢。

  鲍威尔讲话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持续升高。

  美联储之所以不敢加息,原因就在于美国国债收益率。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五收5.07%,最高是10月19日的5.26%;三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五收盘4.84%,最高也是10月19日的5.10%;5年期周五收盘是4.68%,最高10月19日为5%;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是4.6610%,最高10月19日5.02%;30年期国债的中标利率上周是4.769%,前期在5%以上晃了一些时间。

  2022年前9个月,美国国债发行(含以新换旧)12.53万亿美元,全年14万亿美元是有的,2023年前9个月,美国国债发行量15.73万亿美元,今年第四季度原本计划发行8520亿美元,因为长期国债收益率太高,美国财政部下调发行计划760亿,仍然达到7760亿美元。由此可知,今年美国国债发行量为16.506亿。以此判断,2022年和2023年,美国国债发行量达到30.506万亿美元。

  今年国债按平均4.5%计息,一年付息7427.7亿;去年国债按平均3%计息,一年付息4200亿,则到明年,美国仅这两年发行的国债需要支付利息为11627.7亿。明年好些短期国债到期,2022年新发行的14万亿国债中有20%即28000亿是短期国债,加上33.72万亿超出这里计算的30.506万亿部分以旧换新,就是3.214万亿,再加上2万亿新增国债就是8.014万亿(前期计算过,美国明年至少10.6万亿国债发行),这些国债和国债增量按4.5%计息,一年就是3606.3亿利息,所以到2025年美国国债粗粗一算,需要支付利息是:

  11627.7亿+3606.3亿=15234亿美元,打个折14000亿美元是有的。再低也不会低于13000亿美元。

  从2022年10月到今年9月30日结束的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1.7万亿,财政收入约4.4万亿,赤字率38.64%,然后2025年美国国债年付利息将达到1.52万亿,估计财政收入很难突破4.8万亿,也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31.67%将用来还利息,而且这个4.8万亿是比较乐观的估计。2023财政年度,美国付息6590亿美元,15234-6590=8644亿,1.7万亿+8644亿=25644亿,25644亿/48000亿=53.425%。打个折也是50%左右。也就是2025财年,如果美国正常财政赤字仍然保持1.7万亿美元,财政收入4.8万亿美元,到时美国的赤字率就达到53.425%,超过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

  所以,巴菲特当大股东的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美国国债穆迪仍然保持3A评级。这一下调,美债利率就得上扬,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沃利·阿德耶莫在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不认同,嘴上说“美国经济依然强劲,国债是世界上最安全、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心里恐怕早就骂娘了。

  11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行240亿美元3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4.769%,美东时间下午1点投标截止时的发行前交易水平为4.716%。投标截止前的抛售推动收益率上升超过10个基点。在招标结束后,抛售加剧,推动3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上升20个基点,5s30s曲线陡化大约9个基点。一级交易商获配24.7%,为两年最高;间接投标人获配比例降至60.1%,直接投标人获配15.2%。

  就是美国上周发行了24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4.769%,当时30年期国债实时收益率4.716%,中标利率高出0.053%,中间商包销额为24.7%*240=59.28亿,美债发行压力加大。可能大家觉得这个0.053%很低,不低。需要知道美国国债余额接近33.72万亿,利率上升0.053%,乘以总量就是:337200*0.053%=178.72亿,就那一会儿的事情,就让美国财政部要多支出178.72亿美元利息,这是吃大户呢,不吃白不吃。美债和利息的双加强开始转动,明年到后年,美国财政部的压力陡增。

  然后11月17日,美国两党就又得为明年财政开支预算进行一番博弈。前期的众议院议长被做掉了,新上任的众议长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因此这番博弈,不会轻易完结的。等着看戏吧,再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而且这次要讨论对以色列和乌克兰的援助,按特朗普的人性,乌克兰可能一分钱也没有。然后美国社会在以巴冲突问题上已经明显分为两派,国会上,这个争论估计也会出现的,甚至不排除还会比较激烈。

  与此同时,美国汽车工人罢工取得成功,然后汽车工会准备把这个经验推广到所有的汽车厂商,也就是其他汽车工厂也得增加工资,否则别想开工。现在大家的眼光盯着中东,包括美国国内,现在还在反犹太,这个运动一旦歇下来,估计其他行业的美国人又得开始罢工了,说不定教师就得上街,或者其他制造行业工人也得上街。很显然,这是工资和通胀的相互加强,又一个死亡螺旋开始转动。

  对于制造业来讲,工人工资增加,意味着成本和费用同时增长,意味着几个月后,美国汽车只有涨价一条路,因为对资本家而言,长期亏损卖车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工资与通胀相互加强。反过来讲,美国如果放开国门,中国汽车要不了几年,就完全可以将美国车打残。

  因此,目前我们就要盯美国是否再加息了。看美联储下不下得去手。

  全球市场,这个时候就进入岌岌可危的状态,也许有些国家开始进入临界状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3 , Processed in 0.2969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