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9|回复: 0

司马平邦:首论中国如何建设金融强国,吴晓求忽略了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1 1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第1243期(中美金融战将进入更黑暗血腥阶段,内鬼们的死期到了)和第1244期(何立峰会当面告诉拜登,中国将建设“金融强国”)里,两期节目里,都重点谈了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设金融强国”的话题,刚刚,看到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写的一篇重磅文章,就叫《如何建设金融强国?》,这可能是经济界对金融强国最快最早的专业和理论解释了,所以,很值得分享一下。

  吴晓求说,过去认为中国是个金融大国,但还没有成为金融强国。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这是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也是更加艰难的一个过程。

  他说,和金融强国相适应的首先肯定是现代金融,而不是传统金融。这个金融功能一定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中国将会从一个主要创造货币流动性的金融体系,过渡到创造货币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双重功能的金融体系的新时代。

  而这种金融应该有很好的风险识别和配置机制。现代金融对风险的识别是数据化的,这也会有效地拓展金融的服务链条,提高金融的普惠性。另外,金融还要更具有影响力,要积极推动金融的国际化。

  吴晓求说,中国金融强国的目标,需要完成3项改革任务:第一,就是要着力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要实现金融业态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功能的转型。他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内在的逻辑基础,它不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东西,本质上是一个财富管理市场,如果不是财富管理市场,它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实现金融强国,必须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以完成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多元性,能更好地为居民和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提供很好的服务。

  其实,我在之前的节目中也说过,中国建立金融强国的目标之一,是金融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只为精英服务,不是为了纯粹的利润服务,而是为实体产业服务。

  吴晓求说的第二点,金融强国下的现代金融一定是法治化的,进一步完善法治,对于推动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对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是最重要的软条件。因为金融最重要的是信用,基于别人的信任你才能够强大起来。那么信任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完善的法治。

  金融要法治化,我完全同意的,但他接下来说,与法治化相适应的是契约精神,说现代金融市场是基于契约精神运行的,每个金融产品都是一种契约,所以必须要遵守它,遵守承诺。他这话我有一点不同意见,事实上,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所谓的金融契约,订立契约的权力如果牢牢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他们就会去追求无底线的高利润,而大部分韭菜只能从这个坑里爬出来又栽进另一个坑里,这样所有的契约最后都会走向非法治化,远的,有美国当年的两房危机,近的,有中国的P2P的兴与衰,还有正在中国发生的房地产危机,哪一件不如此。

  所以,我想给金融法治化补充几句,就是法治化的金融不但要能帮人上天堂,也要能让人下地狱,要对敢于破坏金融秩序和契约精神的罪大恶极者杀无赦,不能搞到“有罪免罚”,那样的金融自然就是健康强大的。

  反正自从20年前公知开始猖狂以来,我就对“契约”二字没有好感,有时你跟魔鬼签了契约,魔鬼就在契约里,重点是你还得有能杀鬼除魔的金箍棒。

  吴晓求说的要完成3项改革任务的第三项,是开放。他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这“三化”是中国建设金融强国所必须遵守的。国际化意味着我们的金融将会有国际影响力,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金融的国际化主要是两个标志或者两条路径,是我们必须要坚持下去的。

  一是人民币可自由交易和国际化,这是必须完成的。二是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今天中国市场的外部投资者大约只占到4.5%,所以中国现在最多是一个大国金融。中国可能很难实现像东京和伦敦那样高的外部投资者比例,但是应该可以达到美国市场的比例。美国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大概占到18.5%,是中国的4倍。

  在解释人民币的可自由交易和国际化时,吴晓求认为,需要国际投资者对你信任并愿意持有,如果国际投资者、包括国际贸易市场、支付市场都不持有,或者不太相信你的话,你的国际化就是很难推进的。

  至少,吴晓求的上述观点,是关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刚刚提出的建设金融强国大目标的最早解读,很新鲜热辣的,很敏锐的,从吴先生的论述里,也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的金融常识,也能更多了解中国金融业的一些真实状况。

  不过,其实,我个人对中央提出的金融强国目标还有一些其他的理解,比如什么叫全球化?什么叫国际化?因为至少从过去5年的实践看,全球化和国际化并不是金融强国的必然方向,现在谁是世界上的第一金融强国?无疑是美国,但是美国已经脱离全球化、国际化至少5年之久了,一直在搞保护主义,但能你说它不是金融强国吗?

  所我倒觉得在中国的金融强国目标里,应该有“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含义,即中国的金融强国一定是建立在真正打通“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的那个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这时候,如果仍然把美国、欧洲完全定义在中国金融的全球化和国际化里,那一定是要走向失败的,因为人家就是要把你干倒,在美西方对中国政治体制全面敌视的前提下,中国想完全获得美西方的国际投资者的肯定,想在他们那里建立起信誉,那也纯属自虐找病。

  还有,我们现在如果拿着吴晓求关于金融强国的标准和前提,去反过来,与当下拥有金融霸权的金融强国美国相对照,就会发现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就是吴对金融强国的定义、定性,根本解释不了美国作为现实里金融强国,它到底是为什么?你说美国还有什么全球化、国际化的信誉呢?它的金融信誉一大半是靠着军事力量来维持着;去年俄乌战争开打,美国为了制裁俄罗斯,不但把俄罗斯整个国家踢出了美元交易和结算体系SWIFT,这也就罢了,之后美国还带着欧洲又以制裁俄罗斯的名义,大量没收俄罗斯人在西方国家的资产,这又哪里是法制化?光在新闻里可查的,据说就达到数千亿美元,实际上的可能会更多。

  我在第1243期里用黑暗血腥来描述中美下一阶段的金融战争,虽然这种黑暗血腥以后也未必真的能帮中国实现金融强国的大目标,但却可以反过来印证美国作为当下第一金融强国的合理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3 , Processed in 0.1562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