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7|回复: 0

安民:对打造券商航母的理解,中国65岁以上人口看病全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1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些博友希望看到我分析券商并购的文章,有人私信我,让我收费发券商并购方面的研究报告,个人感觉不太合适。一边自己提建议,一边私下卖并购报告,不好。

  那就简单谈谈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打造券商大航母干吗?是做大做强,目标是全球一流券商,一流投行。为啥要打造全球一流券商,因为咱们被摩根斯丹利上海公司和高盛中国羞辱了,中国被美国金融资本做空。区区一个摩根斯丹利上海公司,就可以打脸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和税务总局,可以把上证指数干下400点,是可忍孰不可忍。打造一流券商,是要直接跟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这些犹太金融资本拼刺刀的。这个我们一定要明白。所以,最终能够成功的全球一流投行,不会很多,能够有三五家就不错了。并购的目的,是先支持做大,做大了,有钱了,再尽快做强。第二,地域上是上海、北京和深圳,这次是大的,选国字头的不选民营的。第三,看基础。如果看基础,上海国资委系列是有成熟的基础的,北京有两类也是有很好的基础的,汇金的和北京国资委的。深圳稍麻烦一些,主要是分属不同的系统。江苏也有基础,只是不在上面三个地方。这只是我的理解,但最终还是要以国家的行动为准。)

  接周六的内容。

  8.中国65岁以上人口看病全免费行吗?

  从个人的角度,我认为这个政策非常好。主要因为两点:第一点,过些年我也60岁了,这个政策讨论大几年,到我65岁时,我可以不掏钱享受这个政策,我可能会刚好赶上。这是私利。第二点,我有一些资金配置在医药股里,推行这个政策,我一定是受益者。但这一样是私利。

  就是说,这篇文章,我如果站在私利的角度,我一定赞成这种搞法。但站在国家的角度呢?那需要深入分析才有结论:

  第一,基础数据。要准确判断这个政策能否推行,需要有基础数据。我给的建议是,可以查出各省高干病房每年的医药费等数据,从中摘出65岁以上高干每年的医药费、住院费、检测费、治疗费用等,就是将65岁以下的高干同满65岁及65岁以上的高干区分开来,然后得出一个总数。因为中国各省正厅级和相当于正厅级干部的医药费全报,这个数据各省都有,但是还没有同65岁以下的正厅级高干和非正厅级高干做区分。我们只要把过去的数据进行一个区分,就可以得出非常准确的数据。当然,我们需要倒查10年,然后用如下公式解决问题:

  每年的总费用/65岁或65岁以上正厅级高干总人数=每个正厅级高干每年的医疗费。

  可以求出各省的,也可以求出全国的数据。这个基础数据,如果找负责任的人来做,估计半年时间基本上就可以非常清楚地弄出来。

  然后有下面的公式:

  全国正厅级以上高干年均医疗费*全国65岁以上人口数=每年国家需要支付的65岁以上人口的医疗费用。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你国家全免费了,那么到时65岁以上的人,他们都怕死,那么到时该做什么检查,该吃什么药,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等等,大家肯定往最高等级的待遇看齐。现在最高等级的待遇就是各省正厅级以上人员享受的医疗待遇,所以最后全国65岁以上人员的人均医疗费用,就无限接近于现在正厅级人员的平均费用。

  1962年出生人口高于2000万,以后直到1993年,每年基本都高于2000万,这些人口总共有7.3亿;如果65岁以上免费,那他们到65岁以上,都可以享受到正厅级干部可以享受的医疗待遇。

  这个数据是多少,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基础数据。但我有朋友在高家湾高干病房工作。所以我知道它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年均20000,还是50000,还是80000,不知道。如果人均2万,2027年,仅仅1962年出生人口需要4000多亿的财政投入。人均5万,仅仅1969年出生人口满65岁,一年需要15万亿财政投入。

  我估计人均2万不够,人均5万是有可能的。以人均5万判断,我认为中国不具备这个财力。按人均2万算,中国人平均死亡年龄78.2岁,高干按80岁算,则从65岁到80岁,一共15年,也即高峰时,中国一年将有3到4亿65岁到80岁的老人要享受高干待遇,每年人均花2万,就是6万亿到8万亿;而且这个2万是远远低估了的。所以即使一年花8万亿,那些65岁以上的老百姓也未必满意,因为这2万元是远远低估了的数据。

  花了8万亿,他们能满意吗?

  我再给一个证据:大家可以看看2020年到2022年,那才多大点检测费用,最后各省医保账户上都没钱了。其实2022年底的地方医药政策变化,我们医保账户上个人的钱,个人是吃亏了的。因为我们的钱很多年没怎么用,按过去的政策,只能个人用,但最后公家医保账户上的钱没有了,于是就把我们私人医保账户里的钱充公了。这才是去年底发生的事情,大家不致于伤疤没好就忘了疼吧。

  这个例子表明,以现在的国家财力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国家财力不够,那么钱从哪里来?一是增加医保缴费;那么多的小企业本来就受不了,所以此路不通。二是增加财政拨款。但我知道的情况,有些省市公务员已经发不出工资了,一样不通。三是贷款来做这件事。但贷款未来怎么还?还有利息。四是向企业征税。征税就需要增加新税种。所以这四条路都走不通,都已经堵死了。

  最后说说中药和反哺医药行业的问题。

  如果中药中医全免费,会是个什么情况?

  老年人都会涌向中医院,因为不用花钱。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中医供给严重不足。我从1992年看中医,这些年断断续续看过一些,我的了解是,中医能不能看好病,严重地取决于医生个人。我同事的爸爸是解放后卫生部指定的全国24个名老中医之一,我在他手中看过病,然后在他协和医院的学生手中看过中医,然后在湖北中医院和武汉中医院也看过,然后我发现有些病看不好。但我知道,同样的病,有的中医三五幅药就好,但有的中医吃三个月也没有什么好效果,反正药也吃不死人。这说明了什么?中医的问题,不是65岁以上的人花不起钱的问题,而是所有的中医医生,能不能用三五副药给病人治好病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让65岁以上的人看病免费重要得多,否则65岁以上的人天天看病天天看不好,有啥用?我知道的情况是,有不少人退修了,他们在自学中医。所以,中医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从全国医生中找出那种开几幅药就能有疗效的医生,然后让他们带出一批又一批合格徒弟的问题,这个才是当务之急。现在的中医药教学体系,恐怕得好好重建。因为的确有医生三五幅药就治好病,同样的确有医生治疗了三五个月,也没有啥效果。没有大量的合格的医生,所有的免费中医体系,都将是一场大灾难。

  最后说说反哺。有人说让农民都种中药,他们挣钱了,然后反哺医药,因为医药免费嘛。我认为这个想法很天真。中国所有的农民,现在都不交税。他连税都不缴,你怎么让他反哺?包括我前面写的我家隔壁大我一岁零四天的小时候的玩伴儿,前期说他们一天500块,这个数据是若干年前的,低了,近期我得知他们做大工的收入,不包工,一天700。这样一个月他不包工的话最高可以收入21000元,但他是农民,不用交税。另外我看几个视频卖东西,安徽、河南农民卖鸡蛋面包鸡爪弥猴桃啥的,好像也没有税。

  这个政策很好,所以中国农民基本都支持国家。

  跟不交税的农民讲反哺医疗事业,基本上是开玩笑。我们权当它是儿戏。

  找药企呢?药企反哺药企,本就说不通。但仍然要算个账。

  结果一样不可能。药企正在被集采所困扰,而之所以集采,是因为医保没钱。2022年全国医保集采节约了多少钱呢?2022年以前的前五批节约了近1700亿;2023年初的报道,这么些年来,累计节约3900亿。2022年估计节约了2200亿左右。但2022年,全部234家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只有662亿,集采已经榨干了医药公司的利润,未来不是他们交税的问题,而是他们有没有钱投入研发新药品,给全国7.3亿高峰人口提供足够多的保命药的问题。2023年上半年,前100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才929.95亿人民币,辉瑞制药一家2022年净利润314.01亿美元。我们全部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不抵它一家公司;那么未来中国养老高峰人口来临时,我们怎么同辉瑞等竞争?

  可就算把这些利润全部都填进去,可还是差老鼻子了。

  所以,反哺一说,权且听听可以,当不得真。否则就掉大坑里了。

  反哺的前提,是另一块可以做到很大。我们之所以工业可以反哺农业,2006年可以取消农业税,现在可以让打工的农民不用交税,是因为农业税总体数量不大,且中国工业大发展了,总体税收高增长了很多年。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做到看病不花钱呢?我们可以看看华为的例子。华为很多骨干有股份,然后收入高,跟看病不花钱差不多。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4566亿营收,总员工数19.5万人。以此测算,公司人均营业收入234.15万元,人均年营业收入312.2万元,然后毛利率也比较高。也就是,这个数据基本上是公司内的共产主义了。中国如果要实现共产主义,即使以华为现在人均年营收的3/4计算,也需要全国总收入达到3300万亿。

  这还需要全国人民N多年的努力。对目前来说,65岁以上人口全面免费医疗还只是空想共产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6:15 , Processed in 0.1875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