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3|回复: 0

安民:中国高速公路可不可以不收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0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中国高速公路可不可以不收费?

  到今年2月份,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是17.7万公里,现在应该超过18万公里了。这18万公里全部不收费会是个什么结果?

  我们看看国铁集团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收入5806.88亿,净亏损110.86亿;总资产9.22万亿,总负债6.10万亿。国铁集团的主要资金,一要投建铁路网,特别是高铁,都是钱砸出来的;二要付利息,我们看不到国铁集团财务报表,看不到它的有息付债是多少,按一半估算3万亿,按4.5%算贷款利息,一年付息1350亿;三是折旧,因为看不到固定资产报表,因此不好估算折旧;四是养人。所以把这个大账一算,我跟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国铁集团的运营不是差,而是非常成功。因为国铁集团目前的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即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营事业可持续为目的。所以尽管国铁集团没啥利润,但是它支撑了中国铁路网+高铁网的扩张,而且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亏损,一旦降息+进入下一轮经济扩张周期,未来它可以实现小幅盈利。所以中国铁路集团的定位跟非盈利性公司差不多,有些类似。尽管未来它可以盈利,但实际上从长期来看,它的定位是不怎么盈利,但可以保证国家铁路建设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可持续,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才是这项事业存在的目的。

  其实,如果要铁路盈利很简单,提高票价和货运价格,就可以盈利。铁路属于垄断,提高票价不难,但如果提高票价,老百姓受损,这个并不是国家的目的。很多人讲铁路系统效益不好,效率低下,是因为他们不懂咱中国铁路。即这个是不能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的。

  中国超过18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它定位于资产,而且是质量不错的资产。因为它可以带来现金流,另外,它还可以带来高速建设的扩张和维护。

  如果中国取消这18万公里高速收费,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一,有些非国资企业投资到高速公路里的钱,如何收回投资?结果自然由政府出,因为是政府要收回的。假设某几家企业投资某高速公路300亿元,贷款700亿,共计1000亿,现在不收费了,要退出了,那么他就会向政府要这300亿的投资本金加适当的投资回报,还要政府答应还那700亿的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中国18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总投资5万亿只多不少,企业本金至少1.5万亿,银行贷款至少3.5万亿。如果取消高速收费,政府要还企业1.5万亿本金+假设一年15%的收益2250亿,至少共17250亿(有人可能提出要政府还5年或10年收益)。当然,这其中的大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但因为国资企业也是实体,它一样要国家还,而且,地方政府的资产处置也会比央企资产处置要麻烦得多。

  第二,再加3.7万亿的银行本金和利息(2000亿利息是低估的。3.5万亿贷款,按4.5%算利息,一年付息就高达1575亿),如果不能一次还本付息,后面每年都要还利息。

  第三,假如跟铁路一样,全国设立一家高速公路集团公司,100%管全国高速公路;假设给中国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做一个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那么很清楚,取消收费以后,全国5万亿的高速公路每年收入为0,投资按每年5000公里来计算,假设是3000亿,然后旧的高速要保养,假设每年300亿,再假设养人500亿,那么这家公司一年亏损至少3800亿。还有每年折旧按5亿计算,这家公司5万亿的资产加后面每年新建公路,大致15到20年都会亏光。就是到时我们全国的高速公路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第一,全国20多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价值最终是0(计提折旧,提光,没有收益,亏光),收益是0。

  第二,除了国家财政投入,每年没有任何人向这个巨大的高速网投资一分钱,地方政府可能也不会有钱投。

  第三,以后新建高速公路网比较困难,高速网的养护工作也不会有人愿意做。所以最后我们全国的高速会变成坑坑洼洼的土路,除非中央政府掏钱管全国的高速公路投资和养护工作。但那将给中央政府财政开支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因为每年至少要投进去三五千亿,而且只有投资没有回报。

  所以那个策划者,根本就不懂国家财政和企业经营。

  这样操作,好处是全国企业降低了运费成本,个人享受了高速免费的好处。但高速每年要投进去的三五千亿,你无法让这些享受了好处的人和公司掏钱;如果一定要掏,只能增设一个高速公路税种。可如果设一个高速公路税,那还是社会掏钱在维持高速公路网的运营,而且那个办法还不如现在的办法合理。因为现在的办法,很公平合理,你走一趟,你掏一趟的钱;你走十趟,掏十趟的钱。

  也就是说,到时那些因高速免费而受益的企业,你无法准确计量它到底受益了多少,因此只能平摊,比如按收入或利润的0.5%或1%收税,如果这样收,其实是在造成新的不公平,因为很明显物流企业收益大,商品销售企业受益多,但类似新网络传媒企业等受益少(不出差,没物流),那么凭什么没有物流和有很多物流的企业一个标准收税呢?既然这个成本由社会承担,现在这种谁受益谁承担的办法,岂不更合理?

  所以,那种认为受益企业未来反哺高速公路企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就问一句,怎么反哺?他自己的成本(现在走一趟高速交一趟的钱)都不愿意承担,他钱挣到荷包里去以后还愿意掏钱出来反哺?不对吧。多数物流企业到时都就会反问你一句,凭什么要我反哺高速公路企业?别人口边一句话,你想要高速公路企业受益,你收费呀。

  但为了降低全社会的运营成本,高速公路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比如收费20年后,收费标准下降10%,30年后下降20%,40年后下降30%,50年后下降40%等等(具体标准设计可以严格测算),收费标准适当下降,但最多降到一半就不应该再降了。要让别人有一定的盈利,原因就在于可持续。这种模式最终的取向,就是全国高速公路从总体上取向国铁集团的模式,小幅盈利,然后事业可持续。

  其实这个问题,我2018年3月份的《特朗普如何跟中国打金融战》系列文章中有涉及,就是降成本费用,包括降物流成本费用。这类问题,其实就是要解决收益和成本如何平衡,如何做到可持续。简单地说,就是由谁来提供足够的资源,由谁承担全部成本,然后是谁享受全部的收益。总体上谁受益谁承担成本,谁投资谁得到利润;然后对底层百姓来讲,底层百姓没钱,那就得有政府来承担成本。但政府承担成本太高了,政府也会被压垮,因此这时就要给政府开源来平衡成本,但有些太花钱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政府也不能做。因此,这类事情如果要可持续,就得采用国铁集团的模式,最终转向公益的且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当然,政府节流也很重要,这个不用多谈。只提一件事,从一些城市道路建设上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道路建设中,有太多不必要的东西,比如隔离栏杆,到处都是,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然后城市道路隔得越多,通行速度越慢。为啥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背后有利益集团,多用一个隔离栏杆,对方多一份收入和利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08:46 , Processed in 0.1719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