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64|回复: 0

万小刀:罕见,中国硬气出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0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昨天,一则消息令人无比紧张!

  中国海警罕见曝光了菲律宾在南沙仁爱礁恶意碰瓷相关细节,公布了菲律宾船只撞击中国海警舰船的视频。

  看完视频,万小刀紧绷的心弦一下就放松了,因为碰瓷的菲律宾小船在我国海警执法船跟前,就像一只小螳螂,令人不禁想起了“螳臂当车”这个成语。

  与此同时,央视也公布了8月份,美国军舰在南海挑衅的视频。美军舰突然横插显得“极不专业”,两艘军舰差点相撞,好在有惊无险……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面对挑衅,我方军舰泰然处之,警告声也显得极为冷静而有底气!

  不得不说,这些年无论是海警船还是军舰,乃至国之重器航母等装备,我国发展势头都十分迅猛,底气也越来越足,而这背后有一个科学家居功至伟。

  美国媒体只要提起他,就顶礼膜拜道:“他一人能顶10个师!”

  要知道,美国人还说过,“钱学森一人便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也就是说,在美国人的眼里,他相当于两个钱学森!

  他就是我国“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

  金一南将军也说:“这是航母电磁弹射大功臣,国宝级的院士,马伟明的贡献是超越钱学森的!”

  而更多人都亲切称马伟明为“中国万磁王”“中国电磁弹射之父”“让中国在航海上挺直腰板的人”!

  正因如此,连海军原司令员吴胜利见到他,都亲自给他撑伞!

  当年,如果不是老师的一句话,这位为海军立下不世之功的大科学家,或许要和“佛山电翰”一样,在某个工厂打螺丝……

  二、

  马伟明1960年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希望他能一马平川,立下伟业,前途光明。

  但由于家里条件不好,马伟明考上高中后,就没有再继续上学,去当地一家无线电修理厂当学徒,以此赚钱养家。

  数学老师发现他没来学校,于是主动到他家拜访,竭尽全力劝说马爸爸,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并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

  马爸爸不再犹豫,克服困难,又让马伟明去学校念书了。

  1978年,18岁的马伟明参加高考,一举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

  这在当时是无比光荣的事,可他一点都不高兴,反而十分沮丧。

  马伟明后来对媒体说,我从小性格是自由散漫,打心眼里不愿意上军校。

  不过,最后他还是去了海军工程大学报到,学习船舶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担任辅导员,他依旧很沮丧,觉得这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他的愿望是一辈子干科研。

  为了实现科研梦,他报考了在国内船舶电气方面十分有影响力的张盖凡教授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面试阶段,张盖凡见到马伟明后,出的第一个考题是:“研究生毕业后三条道:当官、发财、做学问,你选哪一条?”

  马伟明一字一句回答:“终身做学问。”

  就是这句话,让张盖凡教授决定收下这个徒弟。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刚开始搞科研,就遇到了困扰国内外的棘手大难题!

  三、

  为了加速研制新型常规潜艇,上级打算从国外购进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这算得上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效能潜艇发动机。

  可就在马伟明等专业人士去验货时,却发现,外国卖给我们的电机系统,存在严重的“固有振荡”问题。

  啥是“固有振荡”呢?

  通俗来说,这个问题是潜艇的“心脏病”,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噪音,倘若震荡到达一定节点,还会造成整个动力系统瘫痪。

  如若潜艇在运行中出现这个问题,极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悲剧!

  1988年,我国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水下试射成功,当时就因为噪音过大,被美国人嘲笑是“海底拖拉机”。

  如今,既然是花重金从国外购买了这项成果,依然出现了这种问题,实在难以理解!

  马伟明急脾气上来了,一再对对方说:“这个型号电机系统确实存在‘固有振荡’问题……”

  没料到,外国商人死不承认,非说他们的产品不存在问题,还趾高气扬地称:“先生,这是我们的设计图纸,你们所说的,只不过是主观臆断而已。”

  眼见他们耍无赖,马伟明再也忍不住,大吼道:“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一旁的翻译被马伟明的话震惊到了,久久不敢张口。

  没想到,马伟明继续说:“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

  说到做到,回去后,他就和团队一起独立钻研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立志要解决国际性大难题“固有振荡”问题。

  四、

  据传,当时因为条件和经费有限,马伟明和团队仅仅筹集了35000元费用,并在一个卫生间改造的20平米实验室开始干研究。

  那时不少人挖苦道,马伟明一定完不成这个研究。

  但马伟明偏偏不信邪,一定要让外国人瞧一瞧,中国人是如何解决掉这个世界难题的!

  自那以后,他一直待在实验室,几乎从不休息,连春节都不过,做了不知多少个实验,分析了数不尽的数据,和这个大难题硬扛到底。

  每当熬不下去时,马伟明都说:“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想着要把事做成还是放弃,还是回避,态度比能力水平更重要。”

  来源:《军旅人生》  马伟明:制胜深蓝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整整6年没日没夜的奋战,马伟明和团队一起,愣是研制出了独属于中国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彻底解决了潜艇上“固有振荡”这个问题!

  看到马伟明团队的这项科研成果,当初说“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外商震惊得说不出话,钦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更有意思的是,之前坚决否认问题存在的外国企业,现在竟然腆着脸低声下气请求购买马伟明团队的这个科研成果,再也不敢小瞧我们。

  不得不说的是,马伟明团队的这项科研成果相继被应用到我国各种舰船、飞机、移动通信等领域,让这些领域供电系统有了质的飞跃。

  2000年,这项发明还斩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军旅人生》  马伟明:制胜深蓝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院士!

  但在马伟明心里,成绩只属于过去,发誓要一辈子搞科研的他,又放了个大招!

  五、

  一年后,他又和团队一起,深入钻研,在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又成功造出了世界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

  这种发电机,意义巨大,既能发交流电,还能发直流电,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庞大的舰艇对各种不同设备的用电需求。

  最重要的是,还不会产生电磁干扰!

  这项科研成果问世后,马伟明的名字,再一次震惊全球!

  自那以后,中国潜艇开始真正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那一年的7月,中央军委授予马伟明一等功!

  不过,马伟明并没有骄傲自满和故步自封,而是坚守当初对恩师的承诺,一定会“终身做学问”,和团队一起紧锣密鼓投入研究,又干了两个轰动英国和美国的大事!

  短短几年,马伟明团队只争朝夕,继续突破关键技术,研制出了3兆瓦级高速感应电机系统。

  这项创新成果的出世,意味着我们的电机系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领先于美国!

  2003年,马伟明更是领衔组建了“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并与团队同事一起,又一次研制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这项技术是革命性的、跨越性的。

  这么说吧,欧美海军强国早就已经实现了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工程运用,我国此前是远远落后于他们的。

  而马伟明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完全摒弃了跟踪模仿外国技术的方式,率先提出研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一举反超了国外相关技术十年以上,遥遥领先,把英、美两国,远远甩在屁股后面。

  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持,我国舰船动力很快就实现了从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到引领全球的巨大跨越,海军也有了奔向深蓝的底气。

  马伟明说,因为我相信,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发愤图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军事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可是,就在大家欢呼雀跃之际,马伟明却痛哭流涕。

  六、

  就在2003年的夏天,正当马伟明带着团队继续攻克更大的技术难题时,突然收到了一个噩耗。

  恩师张盖凡因脑出血倒下了……

  马伟明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去看望老师。他赶到时,依然没能见到恩师最后一面,天人两隔,令他泪流不止。

  为了感恩张盖凡教授的指导,马伟明将自己获得的全部奖项的奖金拿出,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奖学金。

  后来,他还设立了“张盖凡奖学金”,并把自己斩获的100万港币的“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奖学金,全部捐出,以纪念恩师,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

  为了实现恩师的夙愿,解决老一辈国防科研人想解决而没有攻克的难题,马伟明又盯上了海军装备的又一块短板。

  2006年,46岁的马伟明将研发方向,瞄准了航母的电磁弹射器。

  为啥是电磁弹射器呢?

  众所周知,我国辽宁舰、山东舰,均采用滑跃起飞,但和美军更先进的弹射起飞航母相比,劣势明显。

  一是由于航母跑道长度限制,预警机、反潜机等重型战机根本无法实现滑跃起飞,缺乏这些机种就如同缺少眼睛和大脑、丧失空中护卫能力;二是效率低下,相同时间里,滑跃起飞投入战斗的战机数量远远没有弹射的数量多,载弹量和燃油量更少,作战半径更小。

  有军迷制作了一张对比图,大致可以说明情况: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尤其是航母远洋作战,如果没有预警机等相关机型参与,后果不堪设想。

  西方军事强国航母都已经历经了“蒸汽弹射器”和“内燃弹射器”两个阶段,正在大力发展更为先进的“电磁弹射器”。

  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一片空白,要想实现弹射超越,简直比登天还难,但马伟明偏偏捡最难的下手!

  七、

  他打算直接连跳两级,就从“电磁弹射器”白手起家开始研究。

  当他说出这一决策后,几乎所有人都大呼“不可能”!

  毕竟,在没有任何经验技术的支持下,连最初的30分都没有考到,怎么可能一下子考到100分呢?

  有专家指出,美国用了三十多年,花费了几十亿美元,都没能在“电磁弹射”上取得彻底的成功,我们这样零基础考试,希望渺茫啊!

  更有人劝诫马伟明,你现在已经是院士了,功成名就,万一搞砸了,就可能身败名裂。

  但马伟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申请到了100万元论证经费,又从自己的科研积累中拿出了2000万元,率领实验室一帮青年专家埋头苦干,不分昼夜攻关,连大年初一都在泡在实验室。

  甚至当他老爸患了胃癌,要去医院治疗时,马伟明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面对如此痴迷工作的儿子,马爸爸实在忍无可忍,跑到马伟明工作地点找他,大吼道:“马伟明,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里事不闻不问,你究竟着了什么魔?”

  直到此时,马伟明才想起来,老爸要去医院看病。

  后来,他的工作搭档评价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想做成一番事业,他一定是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情做,才可能做成功,什么叫事业心,我后来从这里理解了。”

  图片来源:《军旅人生》  马伟明:制胜深蓝

  好在在历经了无数次失败后,2008年,他们终于研制出了小型样机。

  那时,七位院士,和八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在电磁弹射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共同见证了这一奇迹。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一遍遍抚摸着样机,紧紧握着马伟明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到2013年,经过前后数千次的实验论证,马伟明团队研发的“电磁弹射器”,被证实大获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电磁弹射技术走向了成熟!

  马伟明也被大家尊称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项成果,我国原本准备上“蒸汽弹射”的003型航母工程被紧急叫停,直接装上了马伟明团队研发的“电磁弹射器”。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的常规动力航母,令西方国家叹为观止!

  这也让美国人十分眼馋,竟然搞起了小动作。

  八、

  美国方面眼馋我们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曾多次以优厚的待遇和巨额年薪,希望马伟明能为他们效力。

  但马伟明丝毫不为所动,直接拒绝了美国方面的请求,并说:“只要我还在中国科研一线,就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根据祖国的需要而工作,美国即便给出再多的价码,也与我无关!”

  马伟明的态度,似乎令美方很惶恐。

  据知乎上一位匿名用户透露,美国一直想用开国际会的名义,把马伟明邀请过去……

  来源:知乎截图

  但这些伎俩始终未能得逞,而马伟明也放出话,称在技术上面,“领先就领先美国!”

  除了在国防科技上立下汗马功劳,马伟明也始终心系民用科技。

  九、

  2008年,他从合作单位湘潭机电厂获悉,作为风力发电核心部件之一的变流器,竟然要全部依赖于进口。

  当时欧美日的几家大公司,垄断了中国市场,我国进口产品价格不单高,而且合作条件非常苛刻。

  马伟明当即决定打破国外垄断,自己研发这项技术。

  说干就干,经过一年的攻关,他和团队研发出了国产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样机,并顺利出厂。

  经过运行试验后,样机多项指标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这个消息传开后,出口中国的变流器大幅降价,但是不好意思,我们已经不需要了。

  马伟明这个举动,为国家节约了采购经费高达10亿元。

  2011年,51岁的他再次被记一等功!

  之后的数年里,他和团队相继被海军授予“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以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并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

  2017年,57岁的他被授予“八一勋章”。

  这个奖项,是军队最高荣誉,一般每五年才授予一次,只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并且在全国、全军有深远影响的军队人员。

  总而言之,荣耀无双、荣光无限!

  迄今为止,马伟明和团队已先后培养了40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大多70年后和80年后,在重大科研项目中都是中流砥柱!

  马伟明称,我受老师(张盖凡)的影响,他一生就是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这个我们很多做法也都是在延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伟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让我们从一块块短板上崛起,但只有无数个“马伟明”、一代又一代“马伟明”的薪火相传,才能构建起360度无死角的铜城铁壁,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捍卫和平的绝对底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1:27 , Processed in 0.4689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