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31|回复: 2

安民:强势美元为卖美债的背后,贪婪的金融帝国一定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1 08: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期一直在强调一点,美国为卖美债,需要强势美元。因为强势美元,让人既挣利差,也挣汇差。而多数人的行为,都是比较容易看重短期收益的。

  10月6日的文章,我从美国国债数据变动,讲到美国两党党争,以及美国民众上街。美国一年财政支出超过德国和法国GDP之和206亿美元,这背后是美国政界和民众的贪婪。它们就像个无底洞一样,会吞噬周边的一切,将一切碾个粉碎。

  今天我们顺这个逻辑,继续往下捋。

  先说美国财政背后美国社会各界的贪婪。

  美国财政支出背后,超过德国和法国GDP之和的巨额数据,它们反映了哪些界别的贪婪呢?

  第一,政界。国会每年花了那么多财政拨款,可是还接受捐赠,接受那么巨大的游说费用。各级政府,包括美国地方州政府,是花钱不知道收手的。这个自然不用说。

  第二,军队和军工集团。军工集团每年卖军火,包括拱火俄乌战争,包括美国政府向乌克兰贷款(就是所谓提供的援助)买军火。包括前面讲到的用军机花600万美元运9只羊,1000美元一个的咖啡杯,都是在军队里发生的。包括打掉载人去军队审计的飞机,都是军队干的。不只是如此,叙利亚那边的美军,还偷叙利亚的原油和小麦卖。国家的大钱他们要,叙利亚的小钱,他们身边的小钱他们也要抢。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在阿富汗干工程,后来附近的美军到那里去蹭饭,天天蹭,到饭点儿就去蹭,然后不给钱。后来熟了,就给些美军的东西,不花钱的东西。这个也不用说。

  第三,医疗集团的贪婪。美国的财政支出,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医保。美国医疗支出占GDP的18%左右,全球最高,但1/3的人没有医保。中国闰人王伟恒原是一公知,他从南美走线到美国以后,有次病了,像在中国一样到美国看急诊,医生跟他聊了15分钟,说你不用看急诊,然后第二天他就收到一张5670美元的医疗账单。医生只是跟你聊了15分钟,看也没有看,医生还说不用看急诊,也没打针也没吃药,然后就开了5670美元的医疗账单。美国医疗集团这如果还不贪婪,那什么是贪婪?中国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是什么情况?我估计那个医生得下课,医院得受处分;否则正常情况,一分钱也不会花。当然,中国医生忙,手头病人多,他可能只花半分钟,稍稍问问,发现不需要治疗,就会把你打发了。中国医生没有美国医生花15分钟陪你聊天的好态度,但中国医生不会让你花这5670美元(当然,不排除莆田系也许会有例外)。他一二手车跟别人擦了,修个车要花11000美元,相当于国内8万多元人民币,在国内都可以买辆新车了都。这不贪婪吗?

  第四,美国被扶持企业也有贪婪。美国为了同中国竞争,出台了好几个法案,开始给企业大笔大笔的钱来支持,这些钱好些都来自于财政。

  当然,企业很多都贪婪的,中国也有,比如皮带的企业。美国企业的贪婪,一样让人侧目。比如苹果,从13到15,这挤牙膏式的技术研发升级,能叫升级吗?为啥他要这么蚂蚁爬一样地搞技术升级,因为他不舍得花钱呀,少花钱,然后照样卖你高价,一根取卡针卖你60元,一根挂绳卖你98元,你用苹果手机支付转钱了收30%费用等等。这不贪婪什么叫贪婪?

  第五,美国金融企业的贪婪。美国金融企业这年把买美债,会有不错的收益,特别是未来一年时间里买美国国债,收益都会不错。但前提是他们要能熬过下轮风暴。特别是那些参与金融衍生品对手盘交易的金融机构,因为他们的交易在表外,很多行为大家都不清楚,但是贪婪那是一定的。就算是美联储,如果不修改会计规则,就这年把时间,它早已经破产三四回了。420亿美元注册资本的美联储如果不贪婪,会亏损1000多亿美元?如果按原来的会计规则,美联储这会儿亏损应该超15000亿美元了。

  第六,美国全体民众。美国民众享受了现代社会的福利,美国社保支出,源自财政,然后退休金的发放,好些养老金账户都放在股市。这个支出现在只能涨不能降,全体拿退休金的美国人不可能再过那种比以往差的日子。

  也就是,美国财政支出主体的这几个方面,其实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支出增长可以,减少不行。这是美国财政涉及主体方方面面的贪婪。正是这些方面的贪婪,支撑着美国国债数据的急速上涨。大家拿到手的,只能多不能少,这让美国财政开支很难降下来。

  然后今年,我们看到美国人在一波又一波地上街罢工。9月15日,汽车工人罢工;10月4日,医护人员罢工。

  港口工人罢工,涨薪;

  卡车司机罢工,涨薪;

  演员编剧罢工,涨薪;

  飞行员罢工,涨薪。

  那后面会是一系列的罢工,反正谁对薪水不满,谁就可以去罢工啦。这就是民众的贪婪。当然,底层民众,收入低的民众罢工应该,因为他们是被剥夺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被通胀剥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1 0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昨天的讲。

  罢工带来的是什么?两方面。第一,罢工导致成本上涨。生产型企业,成本往往由三方面构成:原材料和辅料成本,能源和电力成本,生产人员的工资成本。费用中,涉及到广义成本的有:销售人员的工资等成本,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成本,研发人员的工资等成本。罢工会导致成本和费用都上涨。这就会推动企业产品价格上涨。比如美国汽车生产企业,它们新车的平均价格,2020年为39919美元,今年是48798美元,涨了22.24%,平均新车价相当于人民币356000多,所以这就进入了工资和通胀相互加强的模式。

  中国20万可以买到很多品牌的不错的汽车。美国这次汽车工人大罢工后,价格还得涨。而汽车在美国是刚需。因此,如果后面美国对中国开放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会把美国汽车打得丢盔弃甲;在两国相争的大背景下,估计几年后美国就会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闹不好就会禁止中国汽车对美出口。

  当然,工资上涨,也会推动消费上涨。你若单看美元计价的GDP,美国数据会不错,但是如果用不变价计算呢?因为大家不仅要数据,还要生活对吧。

  再讲通胀应对逻辑吧。

  美联储前面的方法是,通胀起来,货币政策收紧,加息,缩表。但这一年半以来,通胀只能短暂地压下来,核心通胀甚至还不低。我去年就反复讲过,影响美国通胀的因素很多,货币政策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因此美国通胀控制不下来,除非爆发危机,否则美联储不可能把通胀降到2%。现在美国国债以新换旧压力大,美联储在卖国债,中国和全球各国基本上都在卖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购买方主要靠美国本土,压力山大。正因为如此,美联储今年两次0.25的升息,主要任务是卖美国国债,市场正是看破了这点,因此有批机构在肆无忌惮地做空美国国债,这实际上导致了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变相给长期国债升息,最后有可能给美联储逼出一次或两次升息。这就形成了美国国债规模、财政赤字和国债利率、国债支付利息相互加强的模式。它们就推动美元的短期上涨。

  这种相互加强模式很有意思。美国国债规模很大,逼得美联储只能以新换旧,新的到期数量不小,销售的压力让利率走高(今年已经两次了,长期国债利率走高更快),利率走高让美国财政付息规模急速上涨,这就让财政赤字急速扩张,赤字扩张导致国债规模再度上涨。这又形成了一个相互推动的正循环。所以,未来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越长,利率走得越高,美国财政压力就越大,美国政府的包袱就越重。所以,背不动的时候,美联储的政策就得转向,不转向也得转向。

  但这两个循环,工资和物价相互推动的循环是相互矛盾的。就是你要压下物价,就应该不停地加息,直至经济或金融崩溃,那时物价就能下来。那时你就要牺牲财政,这样你高息国债也好卖。但你若要财政减轻压力,你就得降息,降息就推动物价上升。所以,目前美国是财政为物价让路,这可能是政治的需要,因为拜登和特朗普都需要选票。所以美国汽车工人罢工,这哥儿俩都跑去声援了。这是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架式。

  明年拜登还要撒钱。11月中旬两党还有一场博弈,反正2025年1月1日前国债发行没有上限,那么这就会刺激国债的巨量发行。所以2025年,美国国债利息支付,铁定是天量。

  巨量国债发行,一样对利率有拉动作用。也就是国债利率和美联储利率开始了相互加强。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三个相互加强。通胀和工资相互加强,国债规模、利率和财政赤字相互加强,国债利率(收益率)和美联储利率相互加强。这三个加强会带来全球的大动荡,包括金融市场的大动荡。

  利率在高位,它一定会大杀四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01: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这轮加息,他们自己宣传是为了解决通胀,当然这也是一个原因,但大家都知道,美联储长期加息,一般都是为了收割。

  现在我们不管它是否为了收割,总之它的息口在高位,同时因为发国债量大,国债收益率也在高位。在此情况下,美国出现了一些一系列情况,开始出现打七伤拳的味道了:

  第一,加息,企业两头受挤。前面我们知道加息后,企业成本高了,因为工人的工资得提高,导致制造业的成本上升(不仅工资,通胀情况下,能源、电力、原材料都涨)。然后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你不能只是给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加工资,你给他们加工资的同时,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得加,销售人员的工资也得加,研发人员的工资也得升,这就导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还有,加息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度上升。比如你企业有息负债10亿美元,原来是2%的贷款利率,你年付息2000万美元,现在是7.5%的利率,你年付息7500万美元。

  所以,实际上企业是一个三类成本上升,加上四类费用上升的局面。这就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目前有一个说法,美国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亏损,甚至有传言亏损比例达到50%。我们没有求证,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属实。但加息之后,上市公司利润肯定会受影响的。

  第二,加息,商业地产受影响很大。本来疫情后,在家办公的流行,导致商业地产空置率就高,加之美国不少地方搞零元购,让一批商家选择倒闭清算,再加上很多企业裁员,导致商业地产空置率一直在走高。商业地产背后是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类证券有2.8万亿,一旦违约,会打击一大片金融机构的。还有,美国30年期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经超过7.5%,除了富人,普通人是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利率的,而富人根本就不用这么高利率的住房贷款,除非他们要搞资产卷包儿会的把戏。

  第三,加息,国债和企业债跌,金融机构受损严重。这方面前期讲得很多了,比较典型的是2020年春夏发行的30年期国债,跌幅在50%左右。目前是美国会计政策搞鬼,浮亏暗亏不算亏,除非有人挤兑,否则就只是浮亏。但明年一季报和二季报,浮亏会有一部分转为明亏,因为那些小银行从美联储子公司抵押国债和两房债,利率大致在5%左右,到明年一季报二季报时公司费用大增,然后价格下跌的债券被锁死,然后要赎回抵押债券,此时就比较容易亏损。如果因为亏损导致挤兑,那么一定会有银行要完蛋的。美国银行手中除了国债、两房债券外,还有企业债券。企业债也是跌的,而且一定比国债跌得凶。美国企业亏损加重的情况下,不排除有的企业债券会违约。

  第四,加息,股指承压。这段时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上周三晚上最高4.97%,收盘4.968%。在利率上升好长一段时间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被做空,这几个月涨得挺凶的。而近几个月利率实际上没怎么动。它上涨,导致近期股指下跌。因为有人一直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看做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大幅度上升,表明人们的风险偏好开始明显迁移,市场风险明显上升。当然这是一种解释,我的解释是今年秋冬,美国长期国债销售任务重,美联储及海外央行、机构不买,那就只有让长期国债收益率走高,并最终导致发行利率走高。

  第五,个人信用卡违约上升。目前美国个人信用卡利率是20%,这无疑是一把杀猪刀。当然,大家不用信用卡没事,但美国不用信用卡的人很少。顺便说一下,国内很多年轻人上了信用卡、花呗等的当,还不上款,最后导致家庭破败的比比皆是。我知道不少人的家庭都被这个干死了。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或者文化程度不够不懂数学的人,不知道利滚利的厉害,那玩意儿害死人。20%的利率,意味着一旦你还不上款,你绝对死定了。

  关于信用卡,我的策略就是根本就不开。我不开,就不会贷款消费,就不会还不上款。我知道的人中,有好些办了七八家银行的信用卡,然后用个本子记着每家银行信用卡还款日期,A到期了用B卡的还,B到期了用C卡的还等等。也有一直没有出事的,的确长期占了银行的小便宜,但出事的人挺多的。有赌的,有借款消费忘还的,有搞企业用信用卡和微信、支付宝的借款来支付的,最后出事的人不少。这类工具的陷阱就是让你贪便宜,最后在你某个弱点作用之下,让你彻底上套。

  第六,加息,美国财政承压,国债高速增长。明年,美国国债利息保守估计应该会超过13000亿美元,不排除更高。明年如果美国的利率还维持在高位,那么后年年付息应该会达到18000亿美元左右。高额的利息会让美国财政捉襟见肘,而且美国国债会打着滚往上翻。我们注意明年下半年,估计到时会有很多文章讨论美国财政高付息问题。

  总之,美国目前的强美元政策,一在于它要发大量的国债,二在于要收割全球各国,但目前它遇到自身的难题。如果明年美国还不能从国际上收割大国或几个中型国家,那么美国的货币政策就会非常难以选择。

  前期我说了,它要么把别人搞死,要么把自己搞死。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个情况,在于美国整个国家,从国家机构到很多行业,到国民,都需要来自外部的巨大供养才能正常运行,他们需要吸取全球的资源来回填美国那个巨大的黑洞。现在要么别人不愿意供养,比如中国,要么大家都穷,供养不起。因此,美国这轮加息,它要么把别人搞死,要么把自己搞死。

  看它这轮最终收割到谁吧,如果不能收割到别人,那就只能把自己搞死了;或者实在扛不住了,那就只有转向。这个时间,当在明年下半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5:36 , Processed in 0.1563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