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04|回复: 0

刘晓博:大招!涉及22个城市,带来8大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21: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10月12日)上午,楼市又有大消息。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自国家宣布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据报道:超大、特大城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有三种模式: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今年以来,国家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7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天之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哪些城市才是超大、特大城市呢?国家统计局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后,曾在求是杂志上正式发布过一个名单,也就是下面这个表格:

  城区超过1000万人口的,为超大城市;按照城区人口从多到少,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后来,武汉又宣布城区人口在疫情之后反弹,超过了1000万。所以,目前一共有8个超大城市。

  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不含代管市县和村镇),加上后来被承认的苏州,一共有14个。所以目前内地至少有22个超大、特大城市。

  但也有报道说,一些城区人口接近500万的城市,也被叫去开会,可以纳入“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名单,估计总数应该不会超过25个。

  国家为何对城中村改造这么重视?这一操作将带来哪些影响?

  影响1: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回暖。

  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上终结了,每年新增城镇人口也从此前2200万人左右下降到去年的不足700万。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搞大基建、城镇化一直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但大基建、城镇化搞了这么多年,在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流失的地区,不少设施过剩了,利用率不足。如果继续搞,只能在有新增人口的城市,首选20多个超大、特大城市。

  这些城市有大量的新增人口,住房矛盾长期存在,有城中村改造的空间。

  如果未来能有200个城中村推倒重来,每个投资60亿元,总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再加上“整治提升”以及“拆除重建+整治提升”的两类,金额就更为巨大。

  城中村改造提速,可以产生拉动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消费的效应,同时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

  影响2:增加“红本住宅”供应量,缓解需求矛盾。

  中国人对住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能住,还要能保值增值、抗通胀、传之后代。

  城中村这种居住形态不能满足新市民、白领的需求,他们希望住得更好,而且要有自己的红本(不动产证),产权清晰、可以升值。城中村改造不会增加实际住房量,但可以增加“红本住宅”的数量。

  影响3:实现中心城区人口置换、产业升级。

  城中村是历史形成的,往往在城市较核心的位置。由于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租客以中低收入人群、年轻人为主。

  改造后,城中村变成了商品房,能买得起、租得起的是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因此住户有较大改变,事实上实现了中心城区人口的置换,并带动区域内产业升级。

  影响4: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完善城市配套。

  城中村改造的代价是,片区内容积率大幅提升,否则开发商无利可图,也就不会介入。

  但容积率提升的同时,区域内人口反而会下降,因为改造前后居住人群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大幅提升了。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会增加教育、商业、交通、医疗等基础配套,让城市变得更便捷、生活更从容。

  影响5:有利于房价稳定、楼市回暖。

  7月28日召开的城中村改造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必须实行净地出让”的要求(上图)。

  “净地出让”,是指拆除重建的城中村,在拆除之后先要地方政府收储土地,然后以净地方式挂牌转让或者拍卖给开发商,然后重建。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第一,效率更高,以往城中村拆除重建往往耗时10年以上;第二,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净地出让的方式决定了,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成本不低,再加上这些土地在中心城区,周边配套不错,所以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楼市走慢牛行情。

  影响6:刺激超大、特大城市继续虹吸人口,更多的城市争取成为超大、特大城市。

  城中村改造,会增加超大、特大城市的GDP、税收,因此地方政府有动力多搞一些。多搞一些之后,住房供应量会增加,为了消化这些房子,就需要降低落户门槛,抢人、抢人才,放松限购。

  目前大城市正是这样做的。就连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都大幅放松了限购,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也正成为趋势。其结果,是导致更多的人口,尤其是高学历、高收入人口涌入大城市。

  影响7:对小城市、郊区楼市构成竞争。

  城镇化加剧大中小城市的分化,带来强烈的马太效应,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任何国家、地区都不可避免,除非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随着大城市限购政策取消或降低门槛,三四五线城市富裕家庭的新一轮资产配置调整,正在拉开序幕。这些人会不断涌入大城市买房,甚至留下来。城中村改造诞生的新住宅,由于位置好、配套好,相当一部分会被这批跨城置换客买走。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的提速,势必对中小城市不动产产生竞争,也对大城市郊区、配套差的不动产构成竞争。

  影响8:对原村民是大利好。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改造城中村,对原村民(业主)都构成利好。哪怕最保守的改造提升模式,都可以提升租金价格。如果拆除重建,则可以产生更大的财富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39 , Processed in 0.2035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