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6|回复: 0

老罗侃财:震惊!深夜不归家,聚集此处,竟然因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7 0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9月25日深夜,26日凌晨。

  地点:华中某市某华为体验馆门口。

  无数人在深夜排队,甚至,打起了地铺↓

  其实,老罗标题党了。

  这些“花粉”们只是想在华为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抢到一台心仪的Mate60系列的手机。

  因为,遥遥领先。

  因为,这场战役,华为赢了!

  赢得当之无愧,赢得漂亮!

  【文末附华为产业链个股】

  芯片战的上甘岭,赢了!

  ——————————————

  1952年10月-11月,地点: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血战。

  联合国军,号称联合国,可不仅仅是美方,而是整个美西方。

  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的浴血奋战下,战役胜利结束。

  范弗里特和李奇微都慨然长叹。

  左1 李奇微 ;左3 范弗里特 ↑

  2023年 9 月 25 日华为召开了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虽然预料到不会讲芯片,但没想到的是,与手机相关的一切信息统统不说,而会场中,却仍然传来一阵阵“遥遥领先”的呼声,经久不衰。

  虽说这场发布会没提到关于芯片等问题,但人人都知道:轻舟已过万重山。

  芯片战的“上甘岭”,赢了!

  对抗的是整个美西方

  ——————————————

  和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对抗整个美西方相似,

  中国的芯片,对抗的也是整个美西方。

  美国负责设计,日本供应原材料,

  荷兰、美国、日本、英法德各自供应一部分光刻机的零部件。

  从整个体系来看,是美西方,但分散来看,确实从产业链中各自分工,相互合作的。

  这也给傲慢的美西方留下这样的印象:芯片、光刻机等,是属于所谓的”全人类“的。

  至于他们所谓的“全人类”,是“Men are created equal”。

  “Created”:翻译:被创造的。

  谁能造人?只有神。

  谁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徒和白人。

  所以,他们就自称,这是“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熠熠生辉之余,又傲慢的俯视众生。

  拜登和他那批人,满脑子的傲慢和意识形态,普遍地觉得:

  我们没这技术能力,就算将来有这技术能力,也得好多年之后。

  这世界上,如果一个国家做不出某种东西,其实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不是做不出来,但从经济的角度,做它不怎么划算。

  另一种是自身的技术水平太差,就算再努力,也实在做不出来。

  全球分工,叠加极高技术的准入门槛,

  导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规模投入会风险太大,产出也不稳定,还不如搞别的行业。

  因此,他们认为,只需要把整个产业链的加以制裁,不允许中国企业从全球分工获得利润和席位,

  那么,中国就不可能自主研发芯片。

  老罗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但是一时半会没想到更好的例子)。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和蒋介石之所以不抵抗,更多那是因为 张—蒋 同盟,要弹压国民党胡汪派和桂系合流,要应对云贵川的军阀,要应对和日本人暗通款曲的阎锡山还有在西北的冯玉祥。

  国内心不齐。(详见:原创 | 反思“九一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盛世更需警钟!)

  这才有了石原莞尔的军事冒险,才有了东北拱手让人的民族悲剧!

  但九一八事变之后,十四年抗战开始,国内的势力才终于在外敌面前团结起来,凝聚起来。

  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阎锡山也不敢明面上卖国了。

  薛战神也跟在工农红军后面屁股后面敲打军阀。

  随后的七七事变和双十二事变,最终达成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

  拜登他们多少有点不懂中国人。

  强大的压力,不仅不会压垮中国人,还会像铸剑师在敲打铁胚和催货那样,把我们磨砺得更加锋利。

  还会帮助我们,捶打出杂质。

  咳咳,老罗联想得有点过分了。回归主题,不要太多联想了。

  结果,产业链上下一心,抱成一团,独立的产业链,成了!

  只要破冰,就能不断地升级换代,而且能把东西越做越便宜,

  这种产业链一旦形成,就将势不可挡。

  可以说,芯片战的“上甘岭”,赢了!

  决胜的秘诀:饱和式作战

  ——————————————

  远的不说,说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我国的长处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开花。当年新冠疫情的时候,5-6种疫苗,在学术界还在对疫苗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国的选择是:全都要。

  芯片的战役,也颇有如此风范。

  光刻机生产制造有四个核心技术领域:设计和总体集成、光源系统和光学系统、双工作台、浸液系统。

  国家早先,已经分别交由中科院长春、上海、成都、西安“四大光机所”,和清华、中科大、哈工大等高等院校分别进行突破。

  所以,这一次华为能够成功生产出拥有7nm芯片的手机,不只是华为一家之功,更是全体中国科研院所共同努力的结果。

  虽然这些科研院所一直待在幕后,一般人了解不多,但也请让我们给华为喝彩的同时,分给他们掌声。

  目前国内在euv研发领域,存在着3条技术路线:

  分别是上海微电子走的ASML传统路线;

  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纤取代二氧化碳激光器”新方案;

  以及清华大学主导的、最近新闻比较多的“光刻工厂”路线。

  清华“光刻工厂”方案示意图,↑

  这三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体现出中国在半导体研发领域“饱和式救援”的思路。

  半导体研发不是纯创新,是有清楚的技术路线可循的,因此只要我们投入足够大,布局所有潜在的技术方向,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相信若干年后,中国电子产业也势必将复刻,今年中国汽车抢占全球市场的“奇景”。

  作为一个拥有24万亿产值,规模2.4倍于汽车制造、1.7倍于地产投资,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

  它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对中国老百姓收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但“上甘岭”不是最终章

  ——————————————

  他来了,他来了,老罗最爱黑的男人又来了。

  长江边上横槊赋诗的魏武,在官渡之战之后定北方。顺便还夺了荆州。

  这时候就觉得,拿下东吴,大业可成。

  结果,一把火烧断了魏武霸业之梦。

  终究是大业未成。

  莫使英雄有遗恨,滔滔江水空自流。

  若还是用抗美援朝战史来类比,在上甘岭之后,还爆发了一场战役。

  1953年,在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阶段,

  敌我双方都加强了对中间缓冲地区的争夺,以便在最后确定军事分界线的时候能够占据上风。

  美国人把这场战役排程电影,命名为《猪排山》,而我们也拍成了电影,命名为《英雄坦克手》。

  这场战役,双方在石岘洞北山来回争夺,打了四个来回,最终志愿军获得了胜利。

  技术有了,产品有了,大势有了。下一步就是围绕市场的拉锯战了。

  在这个战场上,华为尽管已经遥遥领先,但旧有的国际分工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市场格局,尚未被彻底打破。

  尽管大概率迎来的是“光辉岁月”,但这个过程,还会相当坎坷。

  国际市场破冰之路尚远

  ——————————————

  关于微笑曲线,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之中,研发设计和品牌运作的附加价值是最高的,代工环节,零件,组装,销售,都不值钱。

  因此,企业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行将低附加值的产能往低成本出转移。

  这就有了富士康,有印度的工厂诸如此类的。

  花开两朵,先说研发与生产一端。

  还记得么?当年我们8亿条牛仔裤换一台大飞机。

  到后来我们工业升级了,我们有工业条件参与到大飞机的制作中了,

  后来我们成功自研出C919。

  有很多人质疑,C919的国产率,但毫无疑问,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我们已经在高附加值的始端获得以顺利破局。

  再讨论输出与输入一端。

  研发设计后,将产业链分包出去,降低成本,扩大利润,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这种市场化的决策是必然的。

  于是才有了海外投资建厂的行为。

  而对于接受投资的地方而言,通过生产加工,获得财富,也是喜闻乐观。

  而对于条件好的地方,能够接受大量产业转移的地区,人们也将会通过劳动,获得相对更多的财富。

  有钱就会消费,因此,就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

  然后,产品就可以往这里销售了。

  打个比方说,在美国设计的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加工,然后在中国市场出售。

  然后,品牌方赚走大头。

  这个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也是最普遍的商业规律。一般的行业,也摆脱不了。

  强如苹果,高通,也是如此。这也就是形成了如今,他们全球化的产业链,也通过这个产业链形成了全球化的市场。

  中国的果链企业就是这么来的,当年的果链,在A股市场也是这么涨起来的,现金的庞大的苹果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也是如此培育的。

  这就是资本输出。

  尽管当下,华为战绩斐然,

  2023年上半年,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others一举跃升到第五,在高端手机市场,更是跃居到第二。

  华为鸿蒙则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2%的份额,仅次于安卓和苹果。而就整体的份额增长趋势来看,鸿蒙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去年第三季度首次突破2%。

  就国内市场来看,安卓在今年第一季度的份额占比为72%,苹果iOS的占比为20%,华为的份额占比则提升至8%,并据此成为国内市场的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但距离组件成强如苹果的强大体系还相当遥远。

  也就是说,还需要无数次的市场争夺战,去争夺份额,通过各种方式方法降低成本,还需要用各种资本输出的办法去培育市场。

  在国外,还有高通作为科技领域的竞品;

  同时,华为的资本输出之路还受海外意识形态的影响。

  因此,尽管华为打赢了官渡之战,也存在于赤壁折戟沉沙的可能。

  即便在科技展领域打赢了上甘岭,但还有无数山头需要争夺。

  在“597.7高地”上,还要保持占领地位,对抗反扑。

  还是任重道远。

  保持平常心,我们没必要一出什么好消息,就觉得美国药丸;

  我们也没必要因为需要面对未来必然会出现波折,就觉得前途暗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

  华为产业链个股

  ——————————————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仅作为信息分享,不作为投资建议。
  华为产业链,老罗更倾向的归类是数码科技类。

  毕竟,目前消费不振是客观现实。

  且华为手机业务群本身没有上市,相关上市公司也少见C端属性,因此不宜按照消费类的个股的逻辑去理解

  就商业与产业角度来说:华为产业链更多的是带动B端和相关上市企业。

  包括相关零部件供应商等,是做华为的B端业务,

  所以,华为产业链,更多的B端供应链的逻辑。

  就应该以技术,知识产权等角度去理解其投资逻辑,并根据财务报表判断其市值是否具备成长空间。

  就目前而言,华为新机发布,距离销售,回款,利润分成,结算等各方面反应在企业财报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因此,短期的波动,更可能是受事件驱动。

  而事件驱动型的个股,最受游资、量化的青睐。

  请注意短期波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17:54 , Processed in 0.1250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