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85|回复: 0

时晨晨:投放“5万亿”!!辽宁就能崛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0 0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有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讨论,大致内容是,中央金融机构未来三年要向辽宁投放5万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

  有人评价是,作为辽宁人,预测一下这个钱怎么花:三万亿修马路,两万亿修路灯。最后三亚房价又涨了。

  大家都觉得挺真实的,毕竟东北人喜欢在三亚买房子。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确实也有这件事。

  据辽宁日报的报道,辽宁省政府与中央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对辽宁的投放金额将超过5万亿元。

  其中,相关驻辽金融机构与省内36家重点项目企业签署协议,涉及项目38个,拟授信金额1460亿元。

  这件事就非常重磅了,因为资金规模实在太大了。

  5万亿什么概念?

  辽宁总人口才4000多万,这相当于给每个辽宁人12.5万元。一个四口之家就是50万元,相当于半套或一套房子了。

  每家给半套房和一套房,自己再好好体会一下这个支持力度。

  看到这个消息后,有些朋友立马就吐槽:

  “国家现在不是很困难吗?为啥要花这么多钱打水漂?”

  “造孽啊,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直接发钱算了,共和国长子已经躺平了,只想做全职儿女。”

  “不想振兴了,累了。”

  ……

  总体来看,大家对振兴东北还是比较悲观的。

  1、这5万亿,都来自哪里呢?又将投向哪里呢?

  跟辽宁签署协议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开行、工农中建四大行、人保和人寿两大保险公司,以及中信证券等券商。

  也就是说,投放辽宁的这5万亿,主要来自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中央金融机构。

  那么这些钱又将投向哪里呢?

  在2015年提出民营企业占比要在2020年达到70%的目标之后,这两年辽宁就不再公布民营经济增加值数据了。

  辽宁现在只公布民营企业个数占比高达90%以上。

  我们可以看一下沈阳的民营经济状况:2022年,辽宁沈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3.9%。

  这个比重非常低。

  对比一下,2022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67%。

  也就是说,这5万亿大头还是投放给国企。

  另外,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考虑,投给民企,形成坏账了,自己是要担责的;投给国企,形成“坏账了”,那不叫坏账。

  所以,这些资金最终还是流向国企。

  从项目的角度,这5万亿将投放哪里呢?固定资产投资。

  不可否认,一部分资金会投向所谓的高新产业,但是大头还是这些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啊,盖厂啊等等。

  以当下项目的回报率,搞基建投资,无论投多少,基本都回不了本。

  所以,无论是政策性银行出资,还是金融机构投放,最终都会形成“债务”。

  现在东北的债务啥情况呢?虽然债务的绝对值较低,但是债务率却很高。

  2022年末,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债务率分别达到37.9%、54.8%和345.9%,全国排名分别是第12、第3和第7。

  客观来说,东北加杠杆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2、20年了 东北为何还没振兴?

  从2004年以来,东北振兴都提出20年了,结果东北不仅没振兴,反而一步步落后。

  东北到底怎么了?

  问了一下人工智能,它给的答案是:市场经济没搞好;产业结构失衡,以及人口流失严重。

  这3个原因里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经济没搞好,产业结构失衡和人口流失都只是结果而已。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东北地区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没有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没有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东北地区的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不协调的因素,如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竞争不充分、产权保护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等,这些都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现在不能再拘泥于经济学教科书上理论,什么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等,都没啥用了。

  什么金融活,经济活;什么人口流入等等乱七八糟的说话,都没用了。

  现在得深挖制度经济学,需要考虑人类经济活动最本质的一些问题。

  大家先想一下,为什么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比较富裕呢?

  本质原因是,在民营企业,普通老百姓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总体上看,你付出得多,得到的回报就多,老百姓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所以,他们都努力干活,然后也扩大消费,享受生活。

  经济自然就有活力。

  其他类型的企业和组织占比大的地区,食利阶层太多,他们不愿意让利给人。

  你一个临时工,在厂里忙死忙活的一个月工资4000块钱,然后一个正式工走过来,打个标签,一个月工资2万。你不会破防?

  无论是产业投资、还是基建投资,还是其他措施,只要这些政策不能够让更多人获利,这个地方经济活力就会下降。

  所以,我们认为,刺激经济的政策,最关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受益,让他们有持久的享受收益,才会激发经济活力。

  否则,无论搞多少产业政策,搞多少项目,只要赚钱的还是那一小挫人,经济活力就无法提振。

  不仅是东北,全国其他地方也一样。

  比如,刺激消费、刺激买房、刺激经济发展等等都一样,只有让更多人得到实惠了,政策才有效果。

  记住一点,既然经济发展靠广大民众,那么就该让广大民众得到相应的回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18:39 , Processed in 0.1877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