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4|回复: 0

大树镇长:剽窃中国的一带一路,印度到底想要干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9 00: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部的竞争的愈演愈烈。

  G20已经落幕,“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横空出世,大有与“一带一路”争雄之姿。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印欧经济走廊”的是怎么回事:

  “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主要参与方包括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意大利、法国、德国以及欧盟,他们共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宣布建设该走廊。

  这条经济走廊东起印度,通过海运走印度洋横跨阿拉伯海然后进入波斯湾,从阿曼、阿联酋上岸,横穿满是沙漠的沙特阿拉伯,再经约旦,以色列进入地中海,最后从意大利登陆,北上欧洲。

  粗看下来和“一带一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别像,只不过经过的地方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还是会对该经济走廊担忧,觉得会影响我们“一带一路”的建设。但是大树在这可以断言,这条经济走廊建不起来,就算建起来对我们长期来看甚至是好事。

  为什么建不起来呢?

  从项目本身来看,我们首先就得考虑:这么大的基建,钱谁来出,技术谁来出?目前来说,是美国出钱,以色列出技术,印度出人,共同完成基建。

  构想很美好,但细细看下来全是漏洞。

  美国这两年为促进制造业回流,出台了:

  《美国芯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促进美国制造半导体法案》(FABS)、

  《2022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

  《通胀削减法案》

  出台这些法案,目的就是押注半导体和新能源,加强美国在这两个领域的竞争力。怎么促进回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财政补贴。

  比如,《通胀削减法案》预计在未来10年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比如,《2022美国竞争法》预计将向芯片行业投资520亿美元。

  那对外呢?近日拜登访越,宣布计划投资200万美元用于越南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实践和教学,同时还希望促进越南的稀土元素行业发展。

  总共就那么多钱,一份钱花在外交上,在内政上就得少花一份钱。美国人不傻,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儿上。

  再看技术。如果说基建技术、基建成本和基建经验,那当今世界还有比中国更有性价比的国家吗?

  沙漠里修建上千公里高铁,跨海大桥,这些新世纪的大基建目前只有中国在做。以色列?就算有这个技术,工程造价恐怕也得上天。

  因此从项目可行性来说,不说它办不成,就算能办成恐怕也是猴年马月。

  从经济逻辑上讲,古代为什么有丝绸之路,因为西方对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有需求而自身无法生产,需求催动着商人们开辟了商路。

  大航海时代之所以开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商路,欧洲各国要重新开辟去往东方的商路。

  如今我们要搞“一带一路”,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是世界工厂,能输出物美价廉的海量工业品,还有基建也能输出。

  而各国都是有过上好日子的需求的,我们有能力满足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需求,这个是整个经济逻辑中最重要的一环。

  印欧走廊要建成本质上也得满足沿线各国的根本需求,但目前,包括美国在内都没这个能力。所以这件事要办成有一个大前提,印度得发展起来,印度得首先替代中国的生态位。

  这就相当于,你已经做好500万的理财规划了,就差有500万了,殊不知光是挣这500万就是大难事。

  这些都是战术层面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整合欧亚大陆在战略上与美国的根本利益相悖。

  无论是过去的英国还是如今的美国,他们面对大陆均奉行离岸制衡的战略,一个整合的、互补的欧亚大陆是他们不可接受的。

  美国著名的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就直接点明:“这些远处的霸权通常喜欢让地区大国来制衡热衷于追逐霸权的国家,它们则坐山观虎斗。但有时这种推卸责任的策略并不可行,遥远的霸权国家不得不插手以平衡崛起中的国家。”

  中东为什么如此支离破碎?东亚朝鲜半岛和台海为什么总是有火药味?这背后全都有“离岸平衡手”的设计。

  所以让远离大陆的“岛国”来帮忙整合大陆,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这就是大树为什么说建起来对我们长期来看甚至是好事。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并不能和“一带一路”相提并论。

  因为印欧走廊是佯攻,是战术动作,让沿线各国心意摇摆、不能全心投入“一带一路”是真,让沿线各国自抬身价徒增“一带一路”建设成本是真,唯独建设是假。

  而搞“一带一路”是我们要要整合欧亚大陆的战略,是我们真真正正要实际做事的战略。

  但这还不够。大树还要让大家跳出这件事看近期的中美竞争。

  印欧经济走廊只是美国在一个方向上佯攻,美国真正的战略还是削弱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产业和科技上主攻。这个大方向无论是特朗普时代还是拜登时代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具体策略。

  特朗普时代搞制造业回流,回的是美国,搞的是美国优先,美国吃独食;而在拜登时代,尤其是在沙利文的操盘下,美国搞制造业回流回的是盟友,是大家一起分中国的份额。

  让美国企业从中国撤离回美国,就算给补贴也不能干,美国现在的环境干不了制造业;但是从中国撤离去墨西哥,去东南亚,去印度,不仅美国企业愿意干,当地国家也愿意,美国愿意出钱补贴,当地国也愿意补贴,这样,事就办成了。

  说到底,哪怕在国际上也还是四个字:共同富裕;也还是一个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这也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像北极鲶鱼这种事情不处理好,不狠下心办,共同富裕的大旗就打不出来。而旗帜打不出来,事情就一定是不好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6:33 , Processed in 0.1878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