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7|回复: 0

杨风:别了,美日科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6 0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几十年,当人们谈论科技产品或工业设备的时候,总是说美国的产品如何、如何!日本或德国的机械设备如何、如何!

  后来,美国从1980年代开始,慢慢从传统工业转向以资讯科技为主的计算机科技和软件。1990年代中期后,国际网络应用技术爆发,2000年后,美国又走向以国际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包括大数据。到了今天,全球科技强国都在努力发展人工智能(AI)。

  到目前为止,美日德三国仍然掌握一些传统、高端的工业技术,例如精密机械、机床;以及前沿科技,例如半导体。

  然而,这种情形不再了。

  今年5月,中国网信办宣布,美国美光公司的芯片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予以限制。

  前几天,据日本日经中文网的消息,中国对日本价值超过1122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取消了,其金额占比高达45%。如果算上中日企业合作战略,总价值损失高达1544亿元。

  中国对美光公司的产品限制,是属于芯片,存储器芯片。对日本取消的订单是属于精密机械的机床。这两则消息意义重大。

  1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阻挡不了

  2020年5月,美国对华为再度祭出制裁措施,以零技术的方式,全球企业或实体,只要是用上了美国的技术,不论是硬件、软件和专利,都需要向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申请许可,才可以销售给华为。

  并且,这几年期间,美国不断地把中国企业或实体,加入实体清单中。

  美国此举,不仅仅是芯片制裁和封锁,而是十足的科技战争,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彻底切断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来源,以为如此,就可以牢牢掌握高端科学技术,可以在科技上永远领先中国。

  然而,依照过去的经验,美国带着盟国对中国封锁什么,中国就发展出什么,没有例外。包括卫星导航系统、空间站、盾构机、航空发动机等,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美国没有学到教训。非得要抓紧手段,对中国封锁这、封锁那。

  2 中国是芯片全产业链技术

  8月29日,华为突然向市场销售Mate 60 Pro新手机,这表示,华为供应链,中国芯片产业链,已经发展出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制造技术。

  于是,举世哗然,美国人傻眼。这是中国在芯片技术上的突破,而且是方方面面的突破,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和EDA软件等。

  这是全方位的全产业链技术,全球仅仅中国具备如此全面的芯片产业链,虽然还达不到5nm以下的芯片制造技术,还有待努力,但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具备如此全面的芯片产业链。

  美国的英特尔公司(Intel),在7nm制程工艺上仍然有困难,其Intel 4要在今年下半年才能量产。Intel 4相当于7nm的制程工艺。

  如果把英特尔的Intel 4算进来,全球也只有中美两国具备半导体的全产业链技术。

  但不要忘了,就算是美国,也还是需要日本的半导体化学材料,对吧?

  7月23日,日本对中国23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正式生效。但是,中国仍然能够生产华为手机Mate 60 Pro所需的设备和技术。

  因此,在7nm和以上的芯片制造,中国才是全球真正的全产业链技术。

  许多人认为,中国只不过突破了7nm的生产技术,往下还有5nm、4nm、3nm等技术,需要突破。中国没有EVU光刻机,无法再进一步走下去。

  这是一个错觉,错误的认知。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跳跃式的,包括一般的科技和军事科技。

  举个例子,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国发展了中下游技术,但是在上游的设备技术方面,仍然仰赖日本或美国的设备。

  另外,中国也不具备被认为是比较高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

  然而,在此情况下,中国仍然发展出太阳能上游技术,薄膜电池技术也有了。这就是中国,一定会发展出全产业链所需的技术。

  一般我们都说,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根基才会扎实。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够同时并进吗?这就是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独门绝活,在科技发展上同时并进。

  7nm以下的制程工艺需要极紫外光刻机(EUV),7nm以上使用深紫外光刻机(DUV),那我就同时并进,在研究发展DUV光刻机一段时日后,也同时开发EVU光刻机所需的技术。

  这是不同的人马(研究人员),各自研究。但也会相互反馈所领悟到的技术,所遇到的困难。DUV光刻机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EUV光刻机研究的参考和基础。而EUV光刻机研究出来的果实,可以反馈给DUV光刻机的科研人员。

  重点是,如果我们认为,中国在DUV光刻机的开发研究已经有了成果,下一代的EUV光刻机不需要再等待七八年,或十年,才能够发展出来。中国EUV光刻机有可能再两三年,或至多五年,就可能发展出来。杨风认为,三到五年左右的时间是可以期待的。快一点的话,就是三年左右。

  回到日经中文的报道。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和封锁,日本是追随美国对华科技制裁最为积极的国家。当美国于年初的时候,偕同日本与荷兰ASML公司,对华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的时候,日本很快就在三月的时候宣布,对华管制23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

  日本这不是要五毛给一块吗?美国只不过是要求日本配合,日本政府一口气就配合管制23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

  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的出口管制对中国影响重大,可能比其他国家对中国半导体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限制还要大。

  但我们认为,日本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的影响,不会太长久。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出口管制可能有几个月的缓冲期。二方面,中国也有自己的半导体设备和化学材料技术,不会长久受制于日本的禁令。

  华为Mate 60 Pro新手机问世,这表示华为供应链已经突破了日本技术的封锁。据报道,只有两台光刻机尚未被国产替代之外,其余21种设备中国已经实现了自力自主。

  日本这23项设备出口管制,就像是秋风过后,枯树上最后一片树叶,只等着跟随同伴一起落下。日本这是管制了一个孤寂。

  3 中国机床产业崛起

  有关半导体技术方面,方向已经清楚了。由于岸田文雄跟随美国限制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非但来自中国的订单大幅下降,同时中国对日本的机床进口,更是有总价值1122亿元的订单被取消。这是根据日经中文的数据。

  当然,机床订单被取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企业沈阳机床公司,已经完成了0.01mm精密机床的突破,其产能也提高了6-7倍。因此,中国不再依赖日本机床工具行业。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分为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过去,中国从德国和日本大量进口机床,尤其是从日本进口,来从事许多产品的元件生产。

  大家可以问一问身边从事工业生产的朋友,他们所属的厂商是否曾经向日本订购机床。

  证据就是,今年1月,中国从日本进口机床减少了26%,而且是持续减少。六月份,中国对日本的机床订单减少45%。

  按照今年年中的数据,中国国产机床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从早年的6%攀升到现在的40%,年产值1600亿元。中国机床国产替代的速度相当快。

  这几年,大家还是说,中国还是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机床,和半导体设备。这话没错。只不过,情况已经慢慢改变。一方面是国内厂商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督促”,国产化、国产替代因而迅速兴起。

  之前,有一个普遍的说法,美国封锁中国科技产业,会“迫使”中国的相关产业崛起。这个说法被一些人大为批评,他们批评说:“难道美国封锁后,中国的相关产业就会起来吗?”

  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不?难道比尔·盖茨可以这样说,我们就不能如此说吗?

  为什么我们放胆地说?主要就是市场因素。

  过去,许多中国科技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技术因素还在其次,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客户使用基础,所以无法获得客户的信任,来购买你的产品,因为客户不愿意冒险,购买新公司的产品。

  这一点可以理解。多年前我创立的公司开发了两款软件系统,再怎么路演就是卖不出去,因为没有客户使用基础,客户对你的产品不信任。我也没法花大把的钱,去养那些销售人员。

  现在不同了,由于美国极力打压,让许多中国企业产生了危机感,这些企业因而敢于尝试自己人所生产的产品和设备。

  以前在做产品路演的时候,心里总是说:拜托,给个机会嘛!只要贵公司用了我们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高!

  现在真的不同了,美国的打压和封锁,帮助许多中国企业打开了市场。现在是说:只要给我们机会,就等于是给贵公司一个机会,给中国产业一个机会。气氛良好啊!

  当然,我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我真的希望可以年轻个20岁,我会“再度红尘”,重新搞路演!

  4 结论

  这个结论当然要从宏观的方向来谈。

  我衷心做一个建议,建议这些美西方国家,想要对人家封锁、制裁,不要对勤奋的民族、聪明的民族、有志气的民族搞封锁、搞制裁。

  中国人不一定比其他民族聪明,但肯定不会比其他民族笨。然而,中国人源自黄土高原吃苦耐劳的民族性,加上有志气,你封锁我,我一定会搞出来相关的技术。

  说更白一点,日本是儒家文化,日本搞得出机床,难道中国人搞不出来?美国人什么不好封锁,偏偏要对中国封锁芯片科技。美国也不想想看,全球芯片产业,有多少比例的华人工程师?

  再请这些美西方国家去查一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科技大国,不论是天文、地理、算数等,都是一流。

  最后,中国在这几十年期间,奋发向上,目前已经完成了联合国定义的全部工业门类。至于那些被美西方国家封锁的科技产业,也慢慢上来了。

  再过5到10年,中国就不怕被封锁了。到时候的情况是,树上遍满绿叶,美国找不到有哪一片树叶是可以封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1:12 , Processed in 0.1878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