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7|回复: 0

司马平邦:精准而饱和里的中国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5 00: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华为公司这回是真的生产出了5G芯片的手机,全球轰动,于是华为的5G芯片到底是怎么来的?就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疑问,差不多是全世界都在问,包括美国政府、台积电和高通、苹果公司都在问。因为之前有太多太多的铺垫,将5G芯片的制造包装成了一个甚至比制造原子弹还要难上10倍的科技难题,居然让华为公司用不到4年时间就给攻占了。

  所以,虽然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华为Mate60 Pro和Mate60 Pro+,还有Mate5X这3款手机的5G芯片到底是怎么来的,但它就是生生地给制造出来了,所以,相应的,客观上说,现在什么5G芯片的制造甚至比制造原子弹还要难上10倍的定义已经失效了。

  关于此,我看到清华大学搞的关于国产SSMB-EUV方案,即“稳态微聚束”极紫外光方案,还是很受启发,说现在这个方案已经在雄安新区开建了,它能利用同步辐射光源,作为EUV光源,输出功率居然大于10KW,而荷兰阿斯麦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的光源功率才只有250W。

  这个家伙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大!阿斯麦的光刻机跟它比,就像小船与航母的关系,所以,阿斯麦的光刻机,那叫制造,而清华大学的这个SSMB-EUV方案,它不是制造,而是建造,因为它有200米之长,20米之宽,更是能够同时支持数十台光刻机工作,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型的EUV光刻机工厂。

  被我们中国人在雄安新区建造的这个大型装置,首先是利用高重频微波电子枪,产生一串电子束,长度百纳秒量级。所产生的电子束,将在一段直线加速腔中被加速到约400MeV,此时的电子束是脉冲分布的,之后将这些电子束团注入到展束环中,对束团进行纵向的拉伸,使电流分布由梳状得到展平,得到在纵向上均匀分布的准连续束团。之后,将该束团从展束环中引出,注入到SSMB,也就是“稳态微聚束”的主环中,进行储存,在主环中,电子束由于激光调制器的聚束作用,并在量子激发和辐射阻尼平衡下,保持微聚束状态, 束长在数十纳米量级。该微聚束在辐射段被进一步压缩到3纳米左右,实现波长13.5纳米的强相干辐射,从而输出千瓦量级的EUV光。

  哎呀,不得不承认,非专业人士讨论专业技术话题,是很吃力的,所以,我再引用另外两位朋友对这个SSMB-EUV方案的通俗解读,一位是叫“飞扬南石”的博主,他是这样描述的:

  说有位兄弟跟我科普EUV光刻机的难度,说人家那光源要用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射出一个比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3000倍的小球,然后,要拿激光照射两次,那个拿激光器的大叔,是三代祖传的手艺,那眼力刚刚的,用激光打小球一打一个准,Biubiu的,打一下就是一道极紫外光,再打一下,又出了一道……

  造3纳米芯片,需要极紫外光,美国人设计了一个光源,就是前面说的那个拿激光打小球的装置,打一次出一束光,阿斯麦的光刻机之所以贵,就是这个光源老贵老贵的。

  然后呢,中国人就另外走了一条路,砸一笔巨款,在雄安新区建了个加速器,一次能出几千几万束光。然后就省事了,谁想要造芯片,弄个镜头接一束光去用就行了,现在极紫外光有的是。而几千几万束光,旁边就可以接几千几万台光刻机。如此一来,别的地方的光刻机也就作废了,因为,只要放到这个SSMB-EUV旁边,极紫外光几乎是免费的,而放到别处,光是一个光源,就要你几千万美元,没准还不稳定,还Biubiu的打不准。

  其他国家建不了这个SSMB-EUV,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大的用量。尤其是中国建好了之后,别的国家再建,就是过剩产能了,资本家们耗不起。从今以后,谁要刻芯片,就到雄安新区来,刻一枚芯片1块2,量大还能有折扣。

  另外,还有一位叫“老李谈兵”,他更有意思,居然用兰州拉面给我们做了一番比喻,他说,有一个兰州牛肉拉面师傅,手艺不精,拉不出毛细的拉面,这个毛细有多细呢,13.5纳米,甚至是更细,而全中国又没有手艺比他更高的拉面师傅,怎么办呢?

  于是,就一下子从兰州请了1000个拉面师傅,先把人数搞上去,一次就能拉出1000把面条。其次,原来拉面的长度,是拉面师傅的臂展长,我们这次一下搞成5公里长,在这5公里内,再通过磁场调节,让拉面变细。这么一折腾,1000把拉面,粗的、二细、细的、毛细,都有了。最后这个也最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对拉面的消费量大,那就搞出400家拉面馆,在这个场地周围,他们有需要28纳米大宽拉面的,有需要14纳米二细拉面的、有需要7纳米细的、还有5纳米毛细拉面的,反正不管客人吃啥规格的,都能有充足的供应。

  这么一搞,形成了规模效益,雄安新区的SSMB-EUV也就把极紫外光搞成了白菜价,那到最后,什么阿斯麦、台积电也就只能是倒闭下岗了。

  这种事其实是真的很有可能发生的,打个小比方,前天晚上,苹果的老板库克在印度发布了最新款的iPhone15手机,但昨天上午,我在北京的丽泽天街,看到一个苹果产品专卖店,居然一个顾客都没有,一个都没有!华为手机重回5G,给业界带来的震撼,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有人说iPhone15手机这回可能在中国市场会损失掉20%以上的预计销量,我看它很可能会损失掉80%以上的预计销量,那不就离完蛋不远了吗?

  就在我们平淡生活的每一天,可能正酝酿着我们难以想像的天翻地覆。

  其实,我给大家引用前面两位朋友对清华大学SSMB-EUV方案的个性解读之后,我自己首先想起来的,竟然是发生在3年前的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那套方案,这里面所埋伏的道理,应该从科学和哲学两个维度来理解,怎么讲呢?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十有八九是美军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制造的新冠病毒,先传进中国,武汉疫情暴发,国家为了拯救人民生命,开始抗击疫情,就需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找到中国人身体上存在的每一颗新冠病毒,它们只有40-60纳米大小,但找到了它们,又没有能够直接杀死它们的药品,怎么办呢?就是把身上携带这些病毒的人们都隔离起来,然后慢慢熬,让这些个人体内的小病毒失去生存的环境,自己消亡。

  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把新冠病毒一个一个精准找到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采取了最正确的饱和抗疫措施,简单讲,就是大面积、大范围的人群隔离,而这种人群大隔离,其实就不算什么精准了,而是另一个颇为具有哲学涵义的词汇,饱和,发现一个病毒的携带者,中国会隔离几十甚至上百人,在这种饱和和超饱和的大隔离中,最后实现了对每一颗新冠病毒的精准消灭。

  别看长达3年的疫情和抗疫刚刚过去大半年,别看我们中国人其实都是这种既精准又饱和,既有科学性又有哲学性的抗疫政策的受惠者,但是现在,我不客气地说,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搞清楚,我们自己现在为什么可以活蹦乱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当然,本期节目我只是想通过上述,来跟大家聊聊精准和饱和的辩证关系,因为最精准的精准,其实从来都不是极为精准,而是极为饱和,只有最饱和才能达到最精准,这才是最高明的中国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7:09 , Processed in 0.2503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