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5|回复: 0

惟德:对于今年经济的一些个人看法和感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3 0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跟很多朋友讲过,摸鱼录这个号主要是想更新一些对金融市场以及经济方面的看法,偶尔手痒会谈谈具体的操作。

  这半年来,很多朋友在后台问过我怎么样看待现在的市场,怎么看待现在的经济。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我觉得不谈,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我最大的态度。

  从点位上看现在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那有没有上涨的可能性?有,但是我真的不太想再去参与这个市场。

  至于问我有多少仓位,我连谈都不愿意谈,你觉得我能有多少仓位?

  2023年过去了3/4,这大半年来我接触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也跑了不少地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对于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今年3月份到4月份应该是全年经济情况最好的一段时期了,5月份过后情况就急转下跌,我得到的绝大部分反馈是生意比2022年要难做得多。

  再往后的话,除了一些餐饮和旅游业的极少数朋友反馈情况还不错,其他的行业基本上都狗带。

  很多人觉得防控措施撤销之后,经济会恢复,但现在看来,至少从身边统计学来看,绝大部分人不仅没有挣到钱,身体比之前还差了不少。

  我先不发表对某些政策的评论,你们也非常清楚我的态度,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是错的。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觉得,如果不是为了某些更重要的事情让步的话,那么这样的做法是特么大错特错的。

  之前我是自称清零派,但是我觉得大家不要机械地把我当成一个为了清零而清零的人,准确的说,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为了国家更好派”。

  什么样的样政策能让这个国家更好地向前发展,什么样的政策能让这个国家的人民获得更多的健康,我就支持什么样的政策。

  现在有比之前三年更好吗?

  实话说,很多朋友对现在的经济政策非常的迷茫,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大家都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出路会在哪里。

  当下的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一段非常魔幻的时期,什么时期?那就是2022年4月份上海开始疫情的那段时间。

  那时我不在上海,但有大量的朋友在,对于当时身处上海的很多人来说,最深的感受就是懵逼,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谁来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甚至最后是不是真正清了,也没个说法,仿佛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

  跟2020年那时的武汉一比较,差别真的特别明显。

  当时在武汉的时候,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党组织会站出来,解放军会站出来,全国的医务人员会过来,我们会一起上下同欲,团结一致地打赢这场战役。

  但是到了2022年上海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感觉。

  讲真,我真的非常怀念过去10年那一届政府。

  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不仅是在货币、汇率、金融这些层面扛住了美国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还顶着整新冠这么大的压力,硬生生地将疫情延后了全世界整整三年,在这期间还出台了无数受益民生的政策,实打实地惠及了很多人。

  我在那篇文章《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摆地摊政策”就是》里说的很清楚,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某个体制赴汤蹈火,愿意献出自己的很多东西,甚至包括生命,肯定是因为他相信,这个体制,能够保卫那些他珍视的东西,如果一个体制,一遍又一遍无情地践踏着他所相信的价值观,那么,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意义何在?

  过去那几年里,为什么面对着美国如此激烈的打压,我依然有着充足的信心,是因为我知道,我们有着明确的方向,也有着强烈的政策指引,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会到达什么样的地方。

  而这些,现在都没有。

  华为最近发布新手机的时候,大家很兴奋,感觉我们终于突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为能够顺利地突破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不是今年这几个月的事,而是从贸易战开始,甚至是基于远在贸易战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各种深谋远虑和谋篇布局。

  突破封锁的背后不仅是华为自身一家公司的努力,更是因为华为背后站着的一大批科研院校,攻坚项目和一整个庞大的“中国制造2025”的超前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都是在吃着前人攒下的老本。

  而我真不知道前些年留下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方向是什么。

  无为而治?放手给民营企业家?鼓励民营企业家来发展经济?

  摊手无奈,虽然作为一个曾经的农民,一个半路出家的卑微的淘宝店店主,勉勉强强算得上一个微小民营企业家,但我真不知道,也没有人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来。

  我见了很多人,也问了很多人,最多的看法就是,跟当年上海疫情时期的感受一模一样,没有核心,没有指引,没有先锋队,不知道要找谁,不知道谁能解决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走。

  从信号的传导到整个运作的机制都是混乱的,连大量的数据也开始失真,根本无法作为决策的依据,就像你当时根本无法依靠爱丁堡所谓的无症状数量来判断整个疫情的走势,就这么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普通人困惑,体制内的人也很困惑,唯一如鱼得水的,估计是那些当时把白菜猪肉卖到300块钱一斤的“民营企业家”了吧。

  让我觉得最可惜的事情是,从贸易战到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国民在精神和意识上凝聚的那股精气神,似乎一下子就散了。

  政策可以变,但要把已经散了的人心重新收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国家从建国之初就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在内外交困中极其艰难的走到现在。

  我觉得面对这么多困难我们都能挺过来的最重要一个核心是什么?

  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践行了4个字:实事求是。

  要解决问题,第一件事就是要正视问题,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吧?

  正视问题,意味着千万不要把头埋在沙子里。

  然而现在,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多东西,客观存在,不可能强行假装不存在它就不存在,它的影响一直都在,而且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这个社会无数人的决策。

  我们根本不可能忽略掉这个因素来规划未来的很多东西。

  西方的经济为什么差,正是因为他们强行假装不存在,从而导致了现实跟数据,总是有无法弥合的差距。

  我们选择了跟这个拉跨的世界同步,就得面临同样的困境。

  唉,这一届人类,实在是太拉跨,大家自求多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7:10 , Processed in 0.1722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