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0|回复: 0

刘晓博:全省、全国的“抢钱大战”,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1 21: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市已经进入了“天天有利好、时时有利好”的时期。

  今天(9月11日)一大早,就从山东传来大消息:青岛和济南,双双取消了限购和限售。

  青岛宣布,把最后的限购区域——市南区、市北区“移出限购区域,全域取消限购政策”;同时宣布:商品房取得产权证即可上市。

  几乎在同一时间,济南也宣布了类似政策,取消历下区、市中区二环内区域的限购,这也相当于取消了全域限购。同时宣布,商品房取得产权证即可上市。(下图)

  至此,山东省全境内已经没有商品房限购区域,应该也没有限售要求了。

  不过,山东并不是第一个实现全域无限购、无限售的沿海经济大省。几天前,沈阳和大连联袂宣布取消限购、限售,辽宁拔得头筹。

  此前,南京宣布区域全域限购,如果苏州跟进的话,整个江苏也将实现全域无限购。不过,南京尚未明确取消商品住宅限售政策。

  在福建,福州松绑了大户型住宅(144平方米以上)的限购,而厦门一直就没有对180平方米以上住宅限购。估计很快,福州、厦门也会进一步松绑楼市。

  在浙江,宁波已经取消了限购,杭州是否会追随南京、宁波取消限购有待观察。由于亚运会举行在即,或许杭州的楼市新政要亚运会之后才能出来。

  唯一确定不会全域取消限购的省,是广东。因为广东有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不可能全域取消限购,能松绑一下限购就不错了。

  估计到2023年末,仍然保留实质性限购措施的城市,大概只有北上广深了,其他可能保留一些形式上限购措施的,大概是天津、杭州、海口、三亚、成都。这里说的形式上限购,是指开一份就职证明(或职称证明)就可以买房子。

  一线城市有限度虹吸全国,二线城市全面虹吸全国的时代,正式开启了。

  哪些城市,未来房地产市场还有投资价值?可以参考下面这张表:

  资金总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存量财富达到的水平。GDP反映的是每年财富增量,由于是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所以含水量比较高,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历来主张看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北上深广,是内地资金总量最高的4个城市,不动产最有价值。

  其次是杭州,杭州的资金总量正在逼近广州,跟其他强二线城市拉开差距。

  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天津、武汉,是7个强二线城市。

  我们大致可以用“第一名的一半”,来界定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尾部”在哪里。比如北京的资金总量是近24万亿,位居一线城市第一,所以一线城市的严格下限应该要拥有12万亿资金,广州之所以弱,就是缺少一个武汉的资金总量。

  如果我们把杭州确定为强二线城市第一,那么最后一名强二线城市至少要达到杭州资金总量的一半,也就是3.8万亿,这正好是武汉的资金总量。

  所以,强二线城市有7个。如果哪个城市还希望成为强二线城市,就需要至少达到杭州资金总量的一半。

  继续下推的话,如果一个城市的资金总量无法达到武汉的一半,就很难说是合格的二线城市。

  由于城市的“权力”也是重要因素,所以我把资金总量超过1万亿的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都视作二线城市,不足1.9万亿(武汉的一半)的为弱二线。普通地级市要想成为二线,则需要在资金上超过1.9万亿或者2万亿。

  一个城市的资金总量越多,级别越高,不动产就越有价值。另外,一些资金总量不高,但政策特殊,靠近一线城市的也有价值。

  当二线城市全面取消实质性限购后,房地产行业就进入了全省、全国范围内的抢钱大战时期。

  比如一个山东普通地级市的居民,他想投资性购房的话,肯定不会再选自己生活的城市,因为青岛、济南随便买了。而且,比青岛济南量级更高的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未来也可以或者基本上可以随便买了。

  能买南京,肯定不买青岛济南,能买青岛济南,肯定不买烟台、淄博,未来绝大多数人一定是这样选择的。

  最近,黑龙江省住建厅等十部门联合下发《黑龙江省促进商品房省外消费实施方案》,文件提出:依托黑龙江省夏季康养避暑特色优势,从供需两端发力,探索开展“走出去、引进来”商品房省外宣传推介活动,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黑龙江省基本建立商品房省外推介促销平台,“夏住黑龙江”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9月9日,哈尔滨就带着13家房企、21个项目,以及5000套优质房源,到南京做推介了。

  跨省的房地产资金争夺战,全面打响。即便投资属性比较弱的黑龙江,也想分一杯羹,主打的是“换城生活”、“避暑”等概念。相信云南、广西、贵州也会跟进。

  有着实质性投资价值的强二线城市,肯定会迎来一波异地居民的购房潮。

  大量三四五线城市的富裕家庭,如果不选择移民的话,肯定会选择到大城市重新配置资产。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关部门似乎担心这种局面出现,担心加剧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

  但维持一线二线城市的限购,只能形成僵持的局面,居民财富大量闲置在银行里。到目前,全国住户存款余额超过130万亿,银行理财超过20万亿,这150万亿的钱不买房、不买股、不消费,对经济影响甚大。

  怎么破局?只能是降低一线城市限购门槛,取消二线城市的限购,尊重资金流向大城市的愿望和需求。只有这样,经济的车轮才能再次转动起来,巨额的居民存款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税源和就业机会。

  这是1年多“僵持”的最终结果。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大利好,对于经济来说也是大利好。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构建全国性大市场。但由于对房地产的种种管制,特别是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因素的存在,国民经济中最大的行业反而是市场高度割裂的。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迎来了破局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7:16 , Processed in 0.4852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