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67|回复: 0

史客郎:今天,帝国悲歌,历史大轮回再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8 03: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还是写条短的,还是和华为mate60 pro有关。

  什么事呢?

  这款手机问世以后,美国人震惊了很多天,它不管是企业界,还是政界人物,都像挨了一击重锤一样,很长时间不知所措,闷声不响!

  这两天,他们好像有些反应过来了,开始有人出来说话。

  但怎么反应的呢?

  相当有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3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差不多可以这么形容:我不信,我不信,我绝对不信!

  代表人物是谁呢?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6日,差不多是我们今天报道,在被记者问起mate60 pro手机后,加拉格尔整个人都不怎么好了,神情甚至有些癫狂。

  他是这么说的:没有美国技术,中国怎么可能生产这种芯片呢?所以“中国企业可能违反了美国商务部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啥意思呢?

  就是这种先进产品,没有我大美国的技术,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呢?

  肯定是美国商务部事情干得不行,跑冒滴漏了,有什么东西被中国人偷偷搞到手了,所以华为才能做出来!

  那怎么办?

  加拉格尔说:是时候结束美国对华为和相关中企的全部技术出口了!

  他的这种心理状态,怎么来形容呢?

  明显是受到了重大刺激!

  第二种态度则是:过去我们都费尽了所有的力气,用尽所有的手段,都没法挡住,那我们干脆还是放开吧!

  持这种态度的人,是谁呢?

  美国半导体协会总裁约翰·诺伊弗!

  根据“玉渊谭天”的消息,在采访时,他就公开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扭转芯片供应链。

  约翰·诺伊弗还说:如果一个国家试图凭一己之力扭转整个供应链,其成本将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没有一家公司、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之前我介绍过,在美国最初搞芯片战时,美国半导体协会其实是支持的一方。

  它之前是这么一种心理状态:中国芯片制造水平和美国差距很大,段时间之内中国不可能实现突破,所以美国卡中国之后,我们和日本、法国被搞一样,除了认输,没有别的办法。

  结果打着打着,因为他们是业内人士嘛,就发现形势不妙:这芯片战要是再打下去,只怕不但不能让我们认输,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实现了芯片领域的突破,起到刺激我们发展的作用!

  到这时,它就不断地,出来说话了:芯片战不能再搞了,因为中国是整个芯片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美国芯片产业最大的市场,如果再搞下去,会伤到美国芯片企业的!

  这种态度怎么来形容呢?

  算是承认现实!

  还有第三种态度,简单来说,就是目瞪口呆,挠着头皮,喃喃自语:我该怎么办?

  这种态度,基本是来自美国的行政部门!

  像当地时间9月5日,其实差不多是我们这里昨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讲话,就很值得玩味。

  凤凰网是这么说的:有记者问他,mate60 pro都出来了,接下去你们准备咋办,这芯片战还搞不搞?

  沙利文是这么回答的:在我们获得有关华为新手机技术的具体特征和组成信息前,我不会对特定芯片和问题发表评论。

  这段话听起来,好像很有理有据,但其实呢?

  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来个缓兵之计,先拖拖时间看。

  但光这么讲,还不行啊,还得表态啊!

  于是沙利文又说了: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它告诉我们的是,美国应该继续实施一系列技术限制,重点关注国家安全领域,而不是更广泛的商业脱钩问题。

  这段话,其实等于没说。

  因为谁听了,都不会说什么,加拉格尔如果觉得不对,沙利文会说“哎呀,我可是说我们还要继续搞技术限制啊”!

  美国半导体协会要是反对呢?

  他会说:我可是说了,我们反对“更广泛的商业脱钩问题”啊!

  这种态度,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从表层来看,那就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已经知道:这场他们发动的芯片战,其实已经失败了,今后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他们手头的牌将会越来越少。

  如果从深层来看,情况就严重得多了:你美国以世界第一大国之尊,举一国之力,同时还拉了那么多的小弟,大家联合起来,以泰山压顶之势,去打一个企业,结果这个企业不但没被打死,反而还能反击!

  这整件事,美国搞得动静太大,全世界人都看在眼里!

  将来怎么收场,会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在欧洲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一件事,结果导致了一个帝国最终走向没落!

  什么事呢?

  这得从380多年前的一件事说起:1639年,一支庞大的舰队里斯本起航,驶向无尽的征途,目的地是现在的荷兰,当时叫尼德兰。

  这支舰队极其厉害,因为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国王,都是腓力四世,所以就由两国共同出兵,公派出了77艘当时的巨舰,还配备了2.4万名水手和士兵。

  领军的是西班牙海军老将安东尼奥·德·奥昆多。

  怎么形容呢?

  腓力四世这次,算是孤注一掷,把他手头最好的船,最好的将军,都压上去了。

  所以给这支舰队的命令,也挺牛叉的。

  总共有两个:一是去尼德兰,将当地的起义扑灭;二是在起义扑灭后,留下部分军舰,控制英吉利海峡。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这话说得不对劲啊,几十年前的1588年,英国人不就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了吗?英国之后不就成海上霸主了吗?怎么到这时候,西班牙国王还敢这么牛气哄哄,下令说要控制英吉利海峡?

  如果有人这么想,那就错了。

  因为英国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就成海上霸主这种“历史”,是英国真的成了“日不落帝国”后,开始抚今追昔,怀念先辈的功绩,才造出来的话术。

  还记得我昨天说过的话吗:编造历史,英国人可从来都是一把好手。

  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呢?

  在1588年,英国人确实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在之后,英国人却不断地在海上吃败仗,1604年,英国人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实在撑不下去了,最后不得不以非常屈辱的条件,和西班牙签署了和约。

  有多屈辱呢?接下去会讲到。

  当时的形势怎么形容呢?

  就是:曾经支持过尼德兰起义的英国,将近40年前,早就被打怕了,西班牙的国势还是蒸蒸日上,依旧是那个“日不落帝国”。

  所以这次,安东尼奥·德·奥昆多带着的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后,是浩浩荡荡,没受任何阻拦地,开到快到荷兰海岸边的地方。

  结果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这支当时欧洲最大,同时武器也是最先进的舰队,居然莫名其妙地,被一支不起眼的敌人给打败了!

  而且败得非常稀里糊涂!

  这仗是怎么打的呢?

  还没到荷兰,安东尼奥·德·奥昆多的这支舰队,就被一支荷兰小舰队给发现了。

  这支小舰队非常弱:总共有13艘军舰,还都是很小的船,士兵也只有2000人。

  舰队指挥官,名叫马顿·特罗普。

  马顿·特罗普发现西班牙人的庞大舰队后,大吃一惊,一面赶紧派出小船,向国内求援,一面则是不断地朝西班牙舰队开炮,把这些巨舰往浅滩里引。

  西班牙人呢?

  见到对面来的船小炮少,人估计也不多,简直就是送到嘴里的猎物啊,就紧紧跟上。

  没过多久,海面上起雾了,同时因为大家都在开炮嘛,所以到处都是浓烟,烟和雾混在一起后,出现非常诡异的一幕:因为看不清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居然玩起了疯狂对轰,大家下手还都特狠,所以很多船的桅杆断,船帆破了,甚至船板也被轰得破破烂烂。

  荷兰人呢,却躲在一边,看着偷笑。

  后来海风起来,烟雾散去,安东尼奥·德·奥昆多才知道形势不妙:经过这场自杀残杀后,大家的船都破成这样了,还怎么玩?

  三十六计走为上,他赶紧让所有的船撤退。

  于是历史上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马顿·特罗普带着13艘小军舰,追着一大堆西班牙巨舰打。

  到这里,重点就来了:安东尼奥·德·奥昆多带着它的舰队,往哪里撤呢?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英国!

  在英格兰南部,多佛海峡和一片叫古德温的沙洲之间,有一大片水域,自古以来就是商船避风的锚地,所以也叫唐斯锚地。

  在马顿·特罗普这支小舰队的追杀下,安东尼奥·德·奥昆多带着他的舰队,也不管这地方是谁家的了,一头冲进了唐斯锚地。

  英国人一看:这唐斯锚地,可是我家的地盘啊,你两家打仗,怎么能往我家里来打呢?当时的英国国王是查理一世,他立即下令,要海军上将彭宁顿率领10多艘军舰,去维护领海主权。

  但对西班牙战舰,彭宁顿挡是不敢挡的。

  所以彭宁顿派人见到安东尼奥·德·奥昆多,提出了一个要求:西班牙军舰挂着他们的国旗,大摇大摆地,闯进英国领海,多不像样啊!能不能给个面子,降下国旗,多少表示一下尊重?

  安东尼奥·德·奥昆多表示:你英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坚决不降旗!

  彭宁顿一脸苦相,摸了摸鼻子,准备吞下。

  这事还没了,结果手下又来报:海面上有一大堆荷兰军舰,也往唐斯锚地方向追杀过来了。

  这些荷兰军舰,就是马顿·特罗普带的那13艘船。

  彭宁顿又赶紧派人,跑过去告诉荷兰人:这里是英国的领海,你们在这里开战,是对英国主权的不尊重。

  结果马顿·特罗普的反应,和安东尼奥·德·奥昆多差不多,也报之轻蔑的一笑。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联想到了什么?

  日俄战争时的清朝!

  也是别人在自己家里打仗,它却宣布“局外中立”!

  只是时间比清朝早了270多年!

  再接着往下说:这时荷兰国内已经知道,马顿·特罗普的小舰队,居然把西班牙人的一支大舰队围在唐斯锚地,举国振奋,荷兰国会通过决议:把全国所有的商船改装成军舰,统统派往那里!

  每天荷兰人围在唐斯锚地的船都在增加,等到最后,马顿·特罗普手上,有了105艘战舰和12艘纵火船,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

  那位英国海军上将彭宁顿呢?

  虽说手下有10条船,却因为实力不够,只能一边看着西班牙人躲在英国唐斯锚地里,避战不出,一边看着荷兰人的战舰,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唐斯锚地!

  尴尬无比!

  很快,让彭宁顿最尴尬的一刻来了,9月21日,荷兰国会派人,给马顿·特罗普送去命令:必须歼灭这支舰队,不必顾忌任何国家的领海主权,也不必顾忌任何国家在场的舰队,这其实说的就是彭宁顿带的那批船,如果对方敢阻挠,把它也干掉。

  马顿·特罗普人还可以,收到命令后,就派人派人跟彭宁顿说,我们马上就要对西班牙人发起总攻了,为了避免误伤,你的那点船,还是离远一点比较好。

  彭宁顿一看这形势,就明白了,他就乖乖地,带着船离开了。

  当天早上8点30分,准备已久的荷兰舰队舷炮齐发,如猛虎下山一样,扑向躲在唐斯锚地的西班牙舰队,经过一天激战,西班牙40艘巨舰要么被击沉,要么被全歼,剩下的很多船,为了躲避荷兰人的炮火,也纷纷搁浅,士兵被迫跳海上岸逃生。

  安东尼奥·德·奥昆多的船,中弹1700多颗,拼死杀出重围,在马顿·特罗普带着的舰队追击下,不得不开到英国的敦刻尔克港避难。

  第二天马顿·特罗普又带人返回唐斯锚地,将那些搁浅在西班牙军舰一一焚毁。

  之前1588年,“无敌舰队”战败,西班牙人还能恢复元气,但唐斯海战就是对西班牙海军的致命一击,从此之后西班牙彻底失去了海上强国的为,走向了衰落了,而荷兰人则因为此战,成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还得到“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怎么说呢?

  这算个历史规律吧:当一个帝国崛起,进入上升通道时,它往往会神勇无比,任何铜墙铁壁在它面前,都只是一层纸;而一个帝国一旦进入下降周期,往往是接连不断地,会被人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打脸。

  美国也这样。

  还记得美国的历史吗?

  它国家刚建立,就被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也就是英国封锁;还没等它喘过气来,首都被人攻陷,连白宫都被英国人烧了;再过几十年,发生惨烈内战,半壁江山成为废墟,国家元首遇刺身亡;好不容易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觉得提升国家地位,赶紧去参加,等打完仗却发现人家不但不领情,还叫它滚回北美大陆自己玩;再过十几年,整个国家经济崩溃,全国几乎一半的人失业,超过一半的银行破产。

  但这些影响它了吗?

  没有!

  但就如西班牙人一样,国家一旦走入下降通道,任何事都只是回光返照,甚至可以说是苟延残喘,它只能在历史的漩涡里挣扎。

  任何奇才伟人,都没法让它重新崛起。

  美国倾全国之力,不能击败一个企业,那它将会遭遇到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才只是开始,因为这就是历史的轮回:帝国总有它鸣唱悲歌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0:19 , Processed in 0.3771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