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2|回复: 0

杨国英:险象环生!资本反击战已经打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0 22: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滴突围,

  多维汇聚。

  在中美金融博弈的关键时点,本周,多个政策正在加速推进,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必须稳住资产价格预期和市场流动性。

  必须以相对可控的成本和代价,相对稳住我们的资产价格预期(包括楼市和股市)和市场流动性。

  1,本周二,央妈“超规格”出手,下调中期借贷便利15个基点。

  由此,下周一(明天)的LPR下调基本板上钉钉,1年期和5年期LPR至少下调15个基点,5年期LPR甚至有可能下调20个基点。

  2,本周五,证监会宣布“打包式”利好,重点包括不限于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通过优化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等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对违规减持(绕道式减持)的监管、引导和支持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入市、在港股通中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等等。

  多达10条的“打包式”利好,有的已经确认,比如三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京交所)的证券交易经手费大幅下调,有的还处于加速研究推进阶段。

  但是,整体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全面降低证券交易成本、全面鼓励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并通过强化相关监管让中长期资金敢于入市。

  而“在港股通中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和“支持在美上市中概股在香港双重上市”,则是为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中美金融彻底脱钩在做准备。

  如果再结合近期针对楼市的一系列政策(比如“下调存量房贷”等),那么,一个清晰可见的稳资产价格、稳市场流动性的路径,事实已经跃然于纸上:

  ? 渐进适度降低资金成本。

  ? 全面降低资产交易成本。

  明天超大概率下调LPR15个基点,这就是我们渐进适度降低资金成本的显著信号。

  这一次单一下调的尺度虽然不大,但是,与去年8月与今年6月的下调一对比,幅度就有点惊人了。同时,在6月刚下调LPR之后,本月继续下调且还是加码下调,其意味可谓不言而喻——当下时局有点紧急了。

  现在,央妈不仅在渐进适度下调全社会的市场资金成本,而且,针对楼市,今年的下调幅度则更是惊人,从去年上半年大城市房贷利率的普遍LPR加点,到现在大城市房贷利率的普遍LPR小幅打折。

  央妈渐进适度降低全社会资金成本,这是应对美国高利率差疯狂收割不得不祭出的关键手段。

  当然,必要的代价也是要付出的,那就是部分资本的外流(高利率差必然导致),继而又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走低。

  但是,在中美金融博弈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惨烈区间时,即便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只要我们的资产价格能够相对稳住,只要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相对可控的。

  只要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相对可控的,这就引出另一个话题——全面降低资产交易成本。

  因为,面对美国高高举起的高利率差收割屠刀,当下我们启动逆向的市场降息,尺度不能太大,节奏也不能太快——否则,不仅外资的外流,包括内资的外流,都极有可能进一步失控(这涉及资本跨境跨品种的Carry trade)。

  所以,关键时刻,我们只能启动渐进适度降低资金成本,为美联储随时可能的加速疯狂,留出一定的相机决策余地。

  但是,之于我们当下的资产价格预期和现实的市场流动性,仅凭渐进适度降低资金成本(降息),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针对当下岌岌可危的楼市。

  所以,关键时刻,除了渐进适度降低资金成本,我们还必须全面降低资产交易成本。

  这就是本周五证监会“打包式”发布政策利好的题中之义,这更是今年楼市下调二手房交易税费、接下来还将下调存量房贷的关键诉求。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这是稳资产价格稳流动性的直接利器。

  降低资产交易成本,这是稳资产价格稳流动性的间接辅助。

  面对当下美国的凶狠压制,我们的反击,不能一下子发力过猛,更不能暴力单一突围,否则,很容易误入美国预设的另一之坑,导致资本外流和汇率走势的彻底失控。

  在局势险象环生之下,当下我们的点滴突围、多维汇聚,这几乎是唯一合理的正向选择。

  如此,方有可能在代价相对可控之下,最终打赢这场反击美国金融收割的战争。

  最后,再提示一下,最近我讨论中美金融博弈比较多,有些朋友还云里雾里地认为,我这是在讲故事、说天书。

  拜托,建议这些朋友有空地读一读当代金融史,尤其是美国过去30多年发动的5次高利率差(美元连续疯狂加息)金融收割战,哪一次不是凶狠无比,哪一次不是搅得全球鸡犬不宁,哪一次不是锁定具体的大国作为爆破点,当然,偶尔也会误伤拉爆了自己(这个有空细说)。

  而之于美国已将中国视为美国过去30多年最终极对手这一事实,我们对当下中美金融博弈的凶险,事实再怎么高估可能都不为过。

  有史可鉴,真心希望,面对当下美国高利率差的疯狂收割,我们最终能够以5年为期成功反击,而不像当年日本足足付出了长达20年的巨大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2:54 , Processed in 0.4220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