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33|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事视点【第2023-45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0 0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莱德“进入”乌克兰

  与西方资本于乌克兰问题上的“退出机制”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乌克兰政府和美国贝莱德公司本月8日签署了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的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贝莱德将管理乌克兰的资产,包括“国际援助”资金,乌克兰公共债务也将在这个机制下管理。根据乌财政部数据,截至3月底,该国国债总额为1199亿美元(外债785.1亿美元,内债414亿美元),占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8%。据报道,贝莱德的服务将由西方作为援助提供的资金支付,因为基辅几乎没有其他资金。

  这一协议表面上是贝莱德公司将主导为乌克兰吸引对能源、基础设施和农业的投资,其实质是将乌克兰的战略企业,包括那些“收归国有的”,都转入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指出,美国很可能正在为乌克兰违约做准备,这种情况下,让贝莱德公司参与进来显得合情合理,一旦乌克兰破产,就会出现偿债和管理剩余资产的问题,届时贝莱德公司就可大显身手。

  【时事视点】贝莱德公司可以视为真正意义上西方资本利益内部的“核心结点”,其最擅长做的就是将“烂水果”(死去的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以及即将“死去”的乌克兰)包装成为“高档”的“果切拼盘”。在我们看来,“果切拼盘”一定与乌克兰“重建”项目挂钩,并以此为基础发行所谓“金边债券”,进而打造一个绝佳的融资项目。

  为了更好地讨论西方资本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之“退出机制”这一话题,我们首先不妨共同回顾一下有关此话题的相关内容描述:

  第一段:2022年8月15日,《东方时事解读·时事视点》第“2022-390期”,原本如下:

  当然,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在乌克兰局势还有一个”终极退出渠道”,那就是在万不得已时,面对整个西方金融市场全面大乱,被迫通过包括牺牲掉整个欧洲(引爆核电站,这对俄罗斯威胁很大,反而金融危机对其威胁有限)、金融危机、债务违约这把”阴火”,把全球金融市场的全部烂账都”烧”了。这也是”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一种可能方案。届时,欧洲平台(甚至可能包含俄罗斯)”死掉”,美国平台”重伤”。一旦局面真的演化到这一步,人民币将会一飞冲天,西方的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就此从根本上被打倒,世界局势在政治层面全面回归”中东全面破局”。

  第二段:2022年12月5日,《东方时事解读·时事简评》第“26期”,原本如下:

  【据媒体报道】12月3日,美国专栏作家奥利维亚·默里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引入一项重建国家的“赞助计划”,而实质上,这意味着逐个拍卖掉整个乌克兰…默里认为,通过乌克兰的赞助计划获得的投资将遭到窃取,而且由于国家腐败猖獗,规定资金支出透明和对其进行控制的赞助原则本身将是行不通的。近日,基辅宣布启动一项总价值超过万亿美元的计划,吸引各国“重建”乌克兰。

  【时事简评】首先、我们对曾有“欧洲粮仓”和“苏联心脏”之称的乌克兰国家以及民族前途感到十分忧虑与同情,对泽连斯基反人类政权的无耻“卖国”行径表示愤慨与谴责;其次、东方时事解读想要强调的是:

  第一、东方时事解读此前提出的,作为西方资本利益“退出渠道”之一的、旨在通过“打包出售”乌克兰进行融资、发债的所谓“重建国家赞助计划”如期而至;

  第二、其本质,就如奥利维亚·默里所言,就是要将乌克兰“打扮一番”,拉出去“卖掉”;

  第三、“卖掉”的方式,当然是以乌克兰偿还债务(如: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乌克兰提供的大量资金与物资援助)为由,通过“拍卖”乌克兰的优质资产,如:南乌克兰肥沃的黑土地,进行融资、发行债券;

  第四、乌克兰总理施米加尔提到了7500亿美元。无独有偶的是,美国刚刚通过的《新削减通胀法案》涉及金额为7800亿美元,这难道是巧合吗?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包装”乌克兰、卖了“乌克兰”,将其作为优质资产抵押进行融资、发债,至少可以获得1万亿到2万亿美元。如果是这样,《新削减通胀法案》涉及的7800亿美元所谓的“补贴”,恐怕谁也不能说其是“印出来”的了,因为其是有优质资产抵押做保证的,而且绝对可以用于金融维稳!当然,前提是必须和中国适当维持好关系,否则惹恼了中国,喊出“黄四郎死了”,一切玩完!

  通过以上四点内容,大家不难看出的是,虽然欧美与俄罗斯目前仍然将对方死死怼在“墙角”不能动弹分毫,但作为西方资本利益,其是有“渠道”阶段性、一定程度上退出乌克兰局势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去观察马克龙访美之行,不难看出的是,欧美(资本利益层面)仍处于“高度合流”状态,仍可以清晰地看出欧美政客在表面“争吵”之余的“双簧”身份。这也是我们多次强调,虽然大西洋两岸的争吵之声一天高过一天,但距离我们定性的那种“公开争吵”仍有距离。

  第三段:2023年3月7日,《东方时事解读·时事简评》第“68期”,原本如下:

  需要强调的是,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尽管西方邪恶势力可以在扎波罗热核电站之外的其他乌克兰核电站继续做“核讹诈”的文章,但相比扎波罗热核电站而言,其无论从对俄罗斯的威胁程度去观察,还是从西方自保利益去观察,乌克兰其它核电站都显得不是特别合适:

  第一、乌克兰的其他核电站都处于西乌克兰地区,这意味着,在核讹诈层面上,其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相对扎波罗热核电站要相对钝化,因为这里距离目前被俄罗斯占领的东乌克兰地理位置相对较远;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在西方可能的所谓“退出乌克兰局势”之“退出机制”中,西部乌克兰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其不仅直接牵扯西方在俄乌战争中投入的巨额资金的清还和平账,更对欧洲的安全问题影响敏感。换句话说,一旦西部某乌克兰核电站最终酿成严重核灾难,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欧洲,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而这对于当前已经十分微妙与同样敏感的欧美关系而言,绝非幸事;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这种投鼠忌器的感觉,在中国于慕尼黑竖起“反霸”大旗后,尤其在中国提出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后显得尤为明显;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结合近日有美五角大楼前顾问暗示“美国将在乌战败后抛弃泽连斯基”的消息一并观察,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泽连斯基作为一名演员,特别是喜剧演员,总会谢幕的。由于俄乌战争中,特别是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巨额军援(资金)的各个环节中有着太多不可告人的事情,泽连斯基的命运或已经被“决定”,要么从“舞台”上“永远消失”;要么关在“笼子”里继续按脚本表演。当然,“笼子”的“运营”也是要花钱的,尤其对于今天的西方来说,如果因“太费钱”或没必要让其在“笼子”里活着表演背锅,“永远消失”绝对是最佳选择。而面对中国版本的乌克兰和平方案,至今不敢公开彻底拒绝或全面反对的西方,如果不能通过核讹诈等手段最终迫使俄罗斯在“南亚破局”进程“解冻”,甚至快速推进的问题上实质性配合西方,那么,为避免西方内部、欧美之间的“公开争吵”最终变为现实,西方就必须在中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的“字里行间”去找出路了!有趣的是,根据美媒报道,英国以“挑战-2”主战坦克存在太多缺陷为由,宣布将无法在战场上为乌军提供重大帮助;

  第五、综上四点,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传说中的“春季攻势”恐怕已经非常临近,双方争夺的焦点仍在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地区,这也是巴赫穆特战役如此引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棋”都已经走得太重,以至于谁也不愿轻言放弃。

  结合上述内容回顾与贝莱德“进入”乌克兰之相关新闻报道,东方时事解读想要着重强调的是:

  第一、东方时事解读在2022年8月12日首次提出的,有关西方资本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之“退出机制”的相关评估,得到完美验证;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所谓“得到完美验证”主要指的就是,西方资本利的确在乌克兰问题上留有“退出机制”,且从东方时事解读讨论该话题的频率来看,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刻不容缓”的味道日渐浓烈。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形容所谓“退出机制”,那就是,即便在俄乌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利益仍能从乌克兰获取利益。或者说,俄、乌之间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其都会从中赚钱。尤其像马斯克这种既涉及国家利益(实体)又涉及资本利益(金融)的“复合体”最适合参与其中;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其中不仅涉及欧、美资本利益,也涉及欧、美国家利益,且无论通过“西方资本复杂转进”之“窗口”,还是通过“欧美公开争吵”之“观察点”大家不难看出,并不是西方内部的所有人都赞同结束俄乌战争,且在利益诉求上,欧、美资本利益也好,欧、美国家利益也罢,也都有所不同;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严格意义上讲,贝莱德是在为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做“善后”的。至少在美国资本利益内部那些偏重于金融资本的部分利益集团(摩根大通为代表)的确开始为“退出”俄乌战争做准备了。在我们看来,这种准备是必要的,以至于即便中国最终调节成功,其也能以乌克兰重建为名继续“融资”(印钱),解决眼下因银行危机、大量资金外流导致的流动性不足之急务还是可以的。

  西方内部关于是否结束俄乌战争的分歧尤,在中国就乌克兰问题明确立场后,更准确地说是公开明确“偏袒”俄罗斯的立场后,显得更为明显,甚至公开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爱泼斯坦的“死灵魂”再度现身江湖,只不过这一次,它盯上的是马斯克: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美属维尔京群岛向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文件证明摩根大通在“爱泼斯坦案”中扮演的角色。

  【时事视点】这种分歧显然是基于西方资本利益固有的短视、贪婪与现实的“阶级局限性”而产生、且不断加深的。至少在西方内部的一部人看来,如果俄乌战争胜利无望,实在不行,不妨“顶着”中国促和的“帽子”,先把钱赚了再说!打下去只是蛮干,只能让中俄靠得更近。而西方内部的另一部分人看来,一旦乌克兰签下停战条约,那么西方就彻底输了。至少面对国际社会同时推进、彼此相互掩护的“乌克兰和平进程”与“中东和平进程”,西方将无法继续对美元之“重中之重”的中东地区维持有效控制。

  究其根本原因,之所以西方内部争斗剧烈,以至于爱泼斯坦的“死灵魂”再度现身江湖,就在于,本质依靠“掠夺”维持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外面抢不到”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内部利益再分配”进行维持,而这种“内部利益再分配”是“不讲武德”的,或者说是极为残酷和血腥的。这一点在美国银行危机爆发后,摩根大通大吃“人血馒头”的一幕大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西方内部的这种分化、争斗和混乱自然是一种利好:

  首先、一旦俄乌战争停火,乌克兰开始重建,除了西方的利益外,以中、俄为首的国际社会一定会介入其中。以中国为例,通过正常经贸往来,中国可以确保乌克兰重建所需要的基建、商品、设备等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通过自身影响力的提升和强大综合国力,将各方利益综合利用起来为我所用,提早铺开“一带一路”;

  其次、我们注意到德意志银行已顺利完成“互换通”下首笔交易。显然,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通过金融市场开始参与(被引导)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其既可以用在国内,也可以用在国外。这也是一种“基因改造”,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将就此正式起旋;

  最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中,包括的项目更多,比如:光伏发电、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电力系统建设、5G/6G基站建设等等。显然这是一个比重建乌克兰更加让人感到激动的故事。其中或会有部分欧洲资本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先导,之后会涉及美国部分资本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也是一种“基因改造”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追求“河渡人”之最优战略目标的最高效形式之一。

  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在欧盟理事会于5月15日任命意大利前外长路易吉·迪马约为首位欧盟中东问题特别代表。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以色列外长埃利·科亨15日访问瑞典,这是两国关系升温的新迹象。报道称,科亨对斯德哥尔摩的访问是以色列外长22年来首次访问瑞典。瑞典以前的社会民主党政府在2014年承认巴勒斯坦国后同以色列关系恶化,这一举动促使以色列临时召回驻瑞典大使。两年后,因为批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待遇,以色列说当时的瑞典外交大臣“不受欢迎”。

  【时事视点】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称很多国家质疑的不是国际规则,而是西方双标。在我们看来,朔尔茨恐怕只能站在“现实”的角度说话,而最大的“现实”就是,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且欧洲可以与中国对话,俄罗斯可以与中国对话,唯独美国不能与中国对话。

  至少在朔尔茨严重,美国在继“西太”地区、乌克兰问题上逐渐沦为“局外人”的同时,在中东似乎也是如此。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俄罗斯也此时任命一位中东问题特使,那么恐怕在中东问题上美国沦为“局外人”的进程就会明显加快。在我们看来,若如此,西方,尤其是美国恐怕会深受刺激,这不就是当年在“第四轮排列组合”中被终止的中、欧、俄三方在中东地区协调轮番消遣美国的局面吗?而这是否是欧盟任命首位中东问题特使的原因所在呢?是否也是西方内部有一部分人认为贝莱德应该前往乌克兰准备“断后”的原因所在呢?

  方方面面,包括欧洲都看得非常清楚,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沙特后,尤其在沙特与伊朗和解的背景下,在美国于传统安全层面已经开始被挤出中东(在帮助沙特产业升级的问题上,只有中国有能力、有动机能够提供帮助)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在传统安全层面将美军挤出中东了。如果美国反对,必然得罪包括欧洲在内的所有方面。

  如果我们结合法、德刚刚就巴以问题表明立场与美国明显存在温差的角度观察以色列外长22年后首访瑞典之相关新闻报道。在西方于中东地区整体影响力不断下滑的情况下,西方内部,欧、美之间如何“重新分配”中东影响力,大家不妨持续观察。在我们看来,这种“重新分配”必然会伴随着欧、美之间的进一步“争吵”。换言之,以色列外长22年后首访瑞典的消息对于美国而言,未必是件好事。而某种意义上说,在国际社会不断交替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与“中东和平进程”的背景下,西方内部,欧美之间,资本利益之间,国家利益之间,资本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各组矛盾均被激化、且逐渐公开化。

  而由贝莱德“进入”乌克兰,开启西方资本利在乌克兰问题“退出机制”之相关进程中同步出现的“内部争斗”来观察,似乎这种持续被激化、且逐渐公开化的矛盾,似乎也开始“外溢”到中东地区。美国日薄西山,欧洲却开始在为保住自己在中东、中亚的影响力开始未雨绸缪了。

  在展开最后一段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5月15日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谓“俄罗斯依附于中国”的言论完全误解了俄中关系的性质,两国关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与依赖无关。

  【时事视点】在我们看来,马克龙对俄罗斯的批评显然指的是即将召开的“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在马克龙看来,一旦中国和俄罗斯实质性联手,西方将彻底失去在中亚的影响力。而中亚影响力的减弱或失去,直接关系到西方在中东影响力的存续以及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而一旦西方开始从中亚,尤其是中东地区“溃败”,那么欧洲在后俄乌战争时期,在乌克兰重建问题上将处于劣势。无论对于重建乌克兰问题本身,还是在可能与俄罗斯之间展开的争夺乌克兰地区影响力甚至控制权的问题上都会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被欧洲常年视为“自家后院”的非洲的影响,比如,萨赫勒地带,还能存续多久恐怕也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欧洲恐怕已不再是十几年前,大约2011年前后时期的欧洲。

  在俄罗斯看来,马克龙的批评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在佩斯科夫驳斥马克龙批评俄罗斯之相关言论的背后,恐怕是饱受刺激的俄罗斯在暗示法国,何不好好问问美国政府再打“阿富汗牌”究竟是什么意思!更何况,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扔人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武器对俄罗斯施压。既然西方做的“初一”,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去做“十五”?

  尽管西方对俄罗斯在“中国-中亚五国”峰会问题上持默认态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俄罗斯至少在这一刻表现得“不以为然”。也许在俄罗斯看来,退一万步说,即便俄罗斯需要依附谁谁,那么选择依附中国怎么也要比依附西方强得多。尽管俄罗斯到现在仍然持有帝国主义心态、大国沙文主义思想,仍然不愿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但一场俄乌战争让俄罗斯看得非常清楚,西方不会接纳一个完整、发展与强大的俄罗斯。也许在这一刻,俄罗斯在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时代一直心心念念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已经彻底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0 04:0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