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6|回复: 0

徐吉军:高考志愿,新时代朝阳之路:中医药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4 08: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5月,领导人在河北指出: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识之士应该看到,经历了三年防疫之后,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

  从晚清开始,西方国家占据国力领先优势,西医对中医采取了多种手段的压迫。

  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临床诊断学为特征的西方医学,在说服患者方面比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寸关尺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医学有特殊优势。因此,当西医输入中国后,逐渐占据医界主流,成为强势阵营。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上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相关议案,其中包括废止中医之办法,以达到中医自然消亡之目的,最后通过《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

  为防止被废止,中医界采取了组织社团、抗议请愿等多种措施进行抗辩,终于使此案未被施行。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复兴必不可缺的关键一环。

  新中国建立后,通过政策扶持、投资支持、科研平台和基础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中医教育,建立执业资格管理,认证审批制度,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中药文化的传承弘扬,提高中医药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

  一、中医教育

  1956年,成立中国中医药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涵盖中西医学、文、理、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目前,中国中医药大学下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康复医学等8个学院,拥有33个本科专业、28个硕士学科、12个博士学科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1955年,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是中国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机构,拥有疾病预防与治疗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经验方剂研究所、针灸研究所等多个重点研究所。

  成立16所全国重点中医药高等院校,包括广东药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四川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

  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中医药中专、职业学院。

  中医药教育机构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和传承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执业资格管理

  中国中医药执业资格管理是指对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管理,包括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药师、针灸推拿师等。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学会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注册中医师和执业中医师分别为448.5万人和239.6万人;注册中药师和执业中药师为168.8万人和39.7万人。此外,还有大量的中医药技能人员、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

  具体来说,中医师包括注册中医师和执业中医师,前者是指具有中医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参加了国家中医管理部门规定的统一考试合格后颁发注册证书的人员,后者是指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中医药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在规定地点和机构开展中医药临床工作的人员。

  同样地,中药师也有注册中药师和执业中药师之分,前者是指获得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统一考试合格后颁发注册证书的人员,后者则是须具备中药学相关知识与技能,获得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并在规定地点和机构开展中药药房、中药材供应等中药相关工作。

  中国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并在保障民众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和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中医师、中药师之外,中国中医药从业人员还包括蒙医、藏医、维吾尔医等少数民族医生和医护人员。此外,还有许多中医药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研究人员,如针灸师、推拿师、按摩师、康复师、临床医疗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员、教授、学者、政府管理人员等。

  在近年来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外人士也开始学习和从事中医药工作,这也为中国中医药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中医药执业资格管理是中医药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行业治疗水平和保障社会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较大,但由于行业管理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中医药领域存在一定的乱象和不规范现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为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药物认证审批制度

  中医药药物认证审批制度旨在监管中医药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

  中医药药物认证审批制度针对的是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等中医药药品,包括新药的研发、上市前临床研究、上市后药物再利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监管等方面。认证审批的范围也包括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等环节。

  中医药药物认证审批制度的实施,对于加强中药新药的研发能力、提高中药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中药药品的疗效和临床价值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药物认证审批制度对于申报企业提出了一些要求,例如申报企业必须具备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和营销等一系列能力,并且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诚信经营原则等。

  中医药药物认证审批制度与西药的认证审批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在几个方面与西医有所区分,包括对中药特有的标准和规律的考虑;对中医药理论的尊重和借鉴;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

  四、政策扶持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法律和政策保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中医药事业的建设,投入巨资加强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生产、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本、设立基金和支持科技创新等手段,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中医药领域。据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医药产业已累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约1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建立了一批中医药科研平台,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所等,行业性研究平台。这些平台开展的研究旨在深入挖掘中药的药效机理、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等问题,推动中医药学科的不断发展。

  为了改善中医药行业的基础条件,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全面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范建设、中药产品生产的全程监管、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和提升等工作。

  为了扩大中医药的影响,中国积极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中医药合作,并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非药物干预计划,推广中医药文化和经验,为加强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和认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把中医药纳入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中医药在保健领域的应用、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等。

  中国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从政策扶持、投资支持、科研平台、基础建设、国际合作、公共卫生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4:49 , Processed in 0.1719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