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2|回复: 0

竖琴螺:2012年6月8日点评参考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08: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体关注中国三年多来首次降息》,法新社上海6月7日电,路透社北京6月7日电,路透社伦敦6月7日电,中央社台北6月7日电。在不久前的文章中,我们讲到过这么一件事情,即在5月24日,人民网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应对通胀:少存钱多贷款》的文章,文章引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钟朋荣的话,指出要靠“少存钱,多贷款”来应对通胀。可问题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由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剥夺了他们本应享有的社会福利待遇,而且据传,现在连退休金也被延迟几年发放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及其家人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吃得起饭等等,人们不得不靠积蓄存款来为自己的生老病死提供些许的保障,但是这种积攒储蓄的行为被中国政府定性为是阻碍扩大消费的重要原因,换言之,老百姓积攒储蓄养老活命的做法被政府认定是不利于改革开放的。

  因此,中国政府主动出台各种措施纠正中国老百姓的这种错误做法,这些措施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个字——涨价,因此,我们看到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涨价的改革措施,对于某些一时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涨价的行业,发改委则直接用行政命令进行涨价。当然,在推行所有的改革方案之前,中国政府释放出的信息都是“改革有利于降价”,一般给出的理由就是私有化改革增加了市场竞争,从而有利于降价,但是,每一次改革的结果除了涨价还是涨价,由此部分老百姓开始觉悟,进而开始反对私有化改革,于是,中国政府为了自圆其说,就不再说改革有利于降价了,而是讲“改革有利于使价格趋于合理的水平”,如此一来,中国广大的善良却又无知的老百姓一厢情愿地认为改革将导致物价下降,可是,现实马上告诉人们,“改革==涨价”这个公式并没有任何变化。中国政府通过涨价,强迫中国老百姓扩大消费,进而促进减少中国老百姓的储蓄规模,真可谓用心良苦。

  可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中国老百姓并不能完全按中国政府自私自利的想法来行事,因此,储蓄率依然还是蛮高的。对此,中国人民银行主动出手帮助中国人民克服思想障碍,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主动减少储户的利息收益,从而增加储户减少存款的压力。然而,中国人民在之前也听到中国政府的官员及智囊在为加息政策做辩护时说过,加息是为了克服通胀,加息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等等。现在,央行降息的这个做法——显然就中国政府自己的理论而言——肯定是不利于克服通胀的,同时也是肯定不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中国人民依然还记得温家宝在3月15日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房价还远远没有调整到位,可是,时隔3个月不到,国务院自己的政策就否定了温家宝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所做的承诺,那么究竟是房价已经调整到位了呢,还是说温家宝在3月15日记者会上的讲话是根本错误的呢?就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来看,我们根本就看不出自3月15日之后,中国的房价做了所谓充分的调整,换言之,中国的房价肯定还远远没有调整到位,如此一来,岂不是证明了当前国务院给出的所谓的微调政策是毫无道理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很不可靠的,统计局为了让央行的降息显得有道理,为了让发改委能够出台更多的将导致物价飞涨的私有化改革措施,故意无视全国各地物价飞涨的现实(发改委无耻地辩称目前的物价上涨是补涨,然而,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补跌”这回事),尽然统计出了一个CPI不断走低的结果。既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可信,那么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房价变化的统计也就不可信,由此看来,全国房价在过去这3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很可能是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只不过老百姓太迟钝,不能充分感受到而已。按照这样的说法,中国政府所犯的错误自然就是要由国家统计局一家来承担了,而且,我们也不相信温家宝总理会犯那么低级的出尔反尔式的错误,更何况温总理也不像是一个食言而肥的人。

  可是,如此一来,既然要同时肯定温家宝在3月15日的断言及这几天其所推出的政策,那么就必须否定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数据的可信性,然而,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数据又是中国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浮动区间这一政策出台的依据,如此一来,既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不可靠的,那么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浮动区间的这一政策出台的根据也就是不牢靠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理的。换言之,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浮动区间的这一做法的真实意图也就不大会是官方所给出的那种解释了。

  人民网的人民财评栏目出了一篇狗屁文章《人民财评:央行降息的更大意义在银行"让利"》,对此,我们只说两点:其一,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利率下降的后果将直接损害储户的利益,同时降低了贷款者的贷款成本,那么,如果央行降息的更大意义在于银行“让利”的话,显然,这个所谓的让利就是银行“将存款者的收益转嫁给了贷款者”,换言之,银行自己一点利益也没有让。其二,这篇文章自己说“中小企业贷款难有可能得到缓解。”,换言之,文章自己否定了自己在此之前给出的央行此次降息的目的之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我们知道人民网的很多官方写手都是习惯于写这种自相矛盾的文章的),既然如此,银行究竟是向谁让利了呢?原来是让给大企业和大项目了,那么岂不是证明央行的这个降息调幅政策是一个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政策?!

  国际在线也刊出了一篇文章名为《央行降息意在保增长 将利好股市、楼市》,对此,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中国政府出台的各种打压股市、楼市的借口,其中最主要的借口就是说股市和楼市的上涨抬高了物价,加剧了通胀,从而抑制了消费,由此增加了企业经营的困难,总而言之,打击投机领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资本能够在投资领域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在,这篇文章提出保增长的措施会利好股市、楼市,换言之,保增长与利好股市、楼市两者并不矛盾,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判断否定了中国政府此前打压股市、楼市的借口。反过来说,如果中国政府此前打压股市、楼市的借口是正确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判断就是错误的。事实上,尽管央行是打着保增长的名义降息调幅,但是,在整个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即在中国经济依然为房地产所绑架的情况下,任何有利于投机市场的政策只会将更多的资金引入房地产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鼓励投机的政策刺激下,房价的上涨与老百姓购买力的下降是同步进行的。此外,更为严重的是,房地产还未必是受到该刺激投机政策的最大获益者,因为目前的中国已经有诸多商品的价格受到投机商的操控了,换言之,中国物价飞涨的问题将会显得更加显著,最后,所谓的保增长的目标也将必定落空。当然,如果我们将保增长的含义理解为是“确保极少数资本家财富的增长”而不是“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话,那么,那个目的倒是可以实现的,毕竟,近来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政策已经是完全打着照顾资本家的利益来行事了,“救资本家就是救工人”——这的确是一大发明,发明者理应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9 14:10 , Processed in 0.2656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