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0|回复: 0

北风:地铁女有造谣网暴的自由,老板没有拒录川大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 0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川大时隔十天,才对地铁造谣女给出“罚酒三杯”的处罚之后,我就不愿再写与地铁女事件相关的文章。

  有人不同意了,他们觉得“留校察看”不是仅次于开除的“重罚”么?怎么就算“罚酒三杯”呢?

  可是张某早就已经是“毕业季”,都已经在大厂实习上班了,你大学的“留校察看”还有什么意义?

  是哪个校领导,想对张某骚扰一下?所以想多留人家几年欣赏?

  川大既然摆出了包庇纵容的嘴脸,那咱们也没啥说的,以后“躲着它走”就行了。

  可这两天,想“躲着川大”的北京与上海两家私企老板,被媒体,相关协会,以及一些讼棍威胁到“几乎下跪认错”地步,那我就忍不了,不吐不快了!

  事情的起因,是北京市一所律所,因为不满“川大对张某的纵容处理”,发出声明,提出未来不招收川大毕业生,并且让川大生不再向律所投出简历。

  紧接着,上海市一家传媒公司老板,也在网上发出声明,提到公司以后不招收川大毕业生。

  上海的老板给出了解释,就是因为他以前就被传达其他学生“网暴”过,当时学校就是纵容处理。

  如今加上“川大对地铁女的罚酒三杯”,这位公司老总与理由怀疑川大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缺陷,因此希望用“拒绝招录来逼迫川大进行教育改革。

  很显然,北京这家律所以及上海这家公司,都是被“川大的纵容处理”吓到了。

  川大既然纵容地铁女,就表明学校内部少数领导所渲染的学风和环境,存在“批量制造地铁女”的风险,他们出于“自我避险”的目的,希望逃脱地铁女二号的伤害而已。

  但很快,“各路重锤”接踵而至。

  首先是北京这家律所,很快就被律师协会约谈,要求“删除不当言论‘,这处罚速度,比川大处理速度快几百倍。

  至于上海这家传媒公司老总,则遭遇了更多网络讼棍的围追堵截。

  当初地铁女造谣网暴,受害大叔求告无门的时候,这些“法律大神”都没出手,这次“地铁仙女”受了委屈,这帮人立刻群起而攻。

  他们揪着“就业歧视”的罪名,要把上海传媒公司的老总告到破产。

  仔细一查中国的法律,民营老板真憋屈,原来他们真的没有“想招清北,不想招川大的自由”。

  好了,“反就业歧视”是为了保障所有求职人的公平就业机会,可是私企老板,出于防止被“造谣职场性骚扰”事件弄得公司倒闭,自己吃牢饭,从而做出“避险措施”,他的权力就完全不用考虑么?

  而且很显然,无论是北京律协,还是这群围攻上海老板的“法学讼棍”们,他们都刻意无视两家公司希望促成“川大德行教育改革”的初衷。

  紧跟而上的“某媒体”,更是给了“拒录川大生”的两家老板“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定义。

  他们却从不追溯,导致“拒录川大生”的,导致一杆打翻一船人的不是两个老板,而是川大的“教育缺位与包庇纵容,包括死性不改的狂傲”。

  北京律协,网络讼棍,以及没有清晰探查民意就快速下场的官媒,他们联手扼杀了一场很有意义的“新职场METOO”风潮。

  过去一些年,METOO成为全球女性反对性骚扰,保护自身权益的运动,我对这项运动是支持的。

  因为性骚扰确实是卑劣的行径,这些女孩子应该有勇敢站出来,锤死真渣男的权力。

  可是随着“小作文冤告”事件越来越多,同样越来越多男性被冤告导致权益受损,那么一些觉醒男士希望规避“被冤告的风险”,完全可以发动一场“拒录传递”运动,用“METOO”的模式,将冤告者赶出职场。

  如今正好是高考生志愿填报的时节,如果北京律所,上海传媒公司的“拒录METOO”能够得到传递与扩大影响。

  全国更多的城市与企业参与进来,真正影响到川大的‘招生“。

  这时候川大才会正视自己的教育失败和“处置过失”,在后续教育中,真诚改革,重新赢得百年声誉。

  遭遇全国“传递压力”的川大,绝不会像这次面对北京律所事件的回应,说“招不招是律所自由,不过我们川大生只去知名律所”。

  没有一丝的反思自省,反而攻击对方律所名气不够大,这样“婊里婊气”的回应,能看到川大会因为地铁女事件,做出一丝一毫的改变么?

  川大的回应,简直比《导火线》里,帮人运毒品的越南帮还要狂傲。

  川大仿佛联手律协,讼棍,媒体,一边抽着民企老板的耳光,一边吊炸天的笑道:“我们教出的人,就是这样!不招也得招!”

  这次北京律所与上海传媒公司“拒招川大生”事件,我认为至少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就是部分人质疑的两家公司利用“地铁女事件”进行宣传。

  我认为这是利用该事件“表明立场,吸引精准细分市场的客户”,这没什么不好。

  中国14亿人的市场,内卷过于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精准细分市场开拓不够深入。

  随着我国极端女拳的发展,并且各方面无底线,无防范措施的中融,必然产生很大的“女拳市场”,但是“极化的女拳市场”又必然刺激到一些受害男性,与觉醒男性。

  所以从添购角色中觉醒的男性,未来的消费力,即便不如女性,可能至少超过狗,他们中有人会需要法律援助,有人会希望看到“志同道合的文化传媒作品”。

  这时候,与川大切割的北京律所与上海传媒公司,可以服务这一精细市场,增加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岗位。

  如今的经济环境,民企肯招人就值得赞扬,你还要因为人家不招川大生而把他弄倒闭?

  就比如参照现实翟欣欣精准围猎,逼死苏享茂,倾吞遗产事件,也可以拍一部《坠楼的他》,票房肯定没有《消失的她》那么炸裂,但是“觉醒男士”这一细分市场,也必然有他的“经济增量”。

  所以一些企业通过与“川大”和“地铁女”切割,未来服务这一市场,只要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这都算积极意义。

  北京律所和上海传媒公司‘拒录川大生“事件,第二个更广大的意义,让我们看到了官方机构,网络法律人士,部分官媒,在处理“部分事件”以及“约谈问责”的时候,居然可以“如此迅速”。

  地铁女造谣诽谤,无论是参照其他高校“男生小范围小影响造黄谣”的校纪处罚,还是造谣诽谤,侮辱人格的刑事处罚,怎么就那么慢呢?

  网络秩序也是公共秩序的一种,地铁造谣女事件,对现实社会男女对立的冲击,对未来女性“再揭发”性骚扰案件新增的阻力,难道不构成破坏公共秩序的罪名么?

  这些罪名的任何一个,都比“就业歧视罪”要轻很多么?

  一个高校,对社会影响如此恶劣的案件,处罚只是“把人家留下来多欣赏观察一阵”,这就是对未来发生更加严重造谣污蔑的公然纵容与站台。

  这样包庇纵容的处罚措施,学校为什么不用被约谈?

  不想与这样的学校产生交集,怎么第一时间“就被约谈”,被逼着改错了?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

  这就是要逼迫“想躲开造谣诽谤”的企业老板“不许躲”,可以默默的“拒招川大生”,但不能“公开说”。

  拳头够硬的越南帮就是这么狠,就是要逼你做“沉默的大多数”。

  没关系,沉默吧!沉默许久后,嚣张的越南帮总会遇到忍无可忍的“子弹哥的铁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4:37 , Processed in 0.1876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