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6|回复: 0

环球科学:“泰坦号”证实内爆,5名乘员全部遇难,内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1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事件 ·

  “泰坦号”深潜器证实内爆

  6月18日,一艘名为“泰坦号”(Titan)的深潜器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岸外的北大西洋海域入水。这艘深潜器上共有5人,打算下潜至3800多米处观看“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但“泰坦号”在开始下潜1小时45分钟后即失去联系,并且当天未按约定时间返回水面,不久后一场国际搜救行动展开。

  经过近80小时的搜索,6月22日,水下探测器Odysseus 6k在泰坦尼克号残骸附近发现“泰坦号”尾部的碎片,搜救人员判断碎片与压力内爆相吻合,泰坦号很可能在最初下降的过程中就已经解体。6月23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军官召开记者会,证实“泰坦号”深潜器中的五人已全部丧生。自2021年起,到2023年6月之前,“泰坦号”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考察行程已有多次,也曾经历安全事故。而此次灾难发生后,不少专业人士也对“泰坦号”的安全性提出疑问,包括曾在2019年乘坐“泰坦号”的卡尔·斯坦利(Karl Stanley),他回忆起自己当时听到过的声音,认为那就像某个区域的缺陷在受到巨大压力时被压碎的声音。

  · 事件 ·

  2050年的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将超过13亿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它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目前无法完全治愈。该疾病通常伴随有其他健康问题,如肾功能衰竭等,且具有高死亡率。最近,《柳叶刀》和《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研究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在2021年高达5.29亿人,而这个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13亿,且未来30年内任何国家的患病率不会下降。这种增长主要来自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其中肥胖率的快速上升和日益加剧的健康不平等是主要原因。

  健康不平等主要来自于结构性种族主义和地理不平等。因为这些边缘化社区的个体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风险因素(如环境和职业风险等),但却难以获得必要的治疗药物(如胰岛素),血糖控制更差,生活质量更低,预期寿命更短。此外,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重了这种不公平性: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后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尤其是在少数族裔群体中。面对这个庞大的糖尿病危机,研究者呼吁各国采取跨部门行动,以解决在糖尿病发病率和治疗中的不平等问题。

  · 天文学 ·

  中国天眼FAST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系统

  近日,中国天眼FAST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PSR 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是目前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而且该系统被确定为是处于“红背”到“黑寡妇”系统演化过程的中间状态,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环。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他恒星一起绕转。按照已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并使自身越转越快。因恒星初始质量较大,随着脉冲星蚕食恒星,两颗星的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双星系统演化,恒星被大量蚕食后质量变小,脉冲星难以继续吸积并把恒星推开,其相互绕转的速度也就变慢。因为这种行为类似自然界中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养自身的行为,天文学家就以两种蜘蛛的名字“红背”与“黑寡妇”来命名这类天体,统称为蜘蛛类脉冲星。此前天文学界仅探测到分别处于“红背”与“黑寡妇”状态的系统,但并未发现这二者演化的中间状态。而这项研究证实了这一演化路径。(国家天文台)

  · 天文学 ·

  在原行星盘“类地行星”形成区域拍摄到盘风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MO)和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PKU/KIAA)领导的国际团队报告了迄今为止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原行星盘的盘风发射图像,其分辨能力达到3.7 AU,可对类地行星形成区域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于6月1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改变了人们对原行星盘演化过程的认知。

  太阳系内的行星以及目前已探测到的数以万计的系外行星都形成于原行星盘中。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机制决定了原行星盘演化:行星形成、吸积活动和盘风,其中盘风大致可分为两种:离恒星较近部分由磁流体动力学(MHD)机制驱动,而距恒星较远部分或可由光致蒸发(photoevaporation)驱动。但由于原行星盘“类地行星”的形成区域离中心恒星较近、空间尺度较小,所以测量这些区域极具挑战性。

  借助 MUSE 仪器(依托于甚大望远镜VLT,由欧洲南方天文台 ESO 运营),研究团队对离我们最近的原行星盘TW Hya 的中性氧发射线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发射线在空间上集中于盘中心附近,且位于类地行星形成的较小区域内。这意味着,发出该谱线的中性氧原子几乎全部由靠近中央恒星的磁流体力学盘风携带。尽管其中可能有光致蒸发盘风的迹象,但发射太弱,远低于现有光致蒸发盘风模型的预期。接着,通过使用先进数值手段(包含非理想磁流体力学、辐照、非平衡态化学热力学等过程)进行模拟,并比对模拟与观测结果,研究团队证实,在无修正和调整的情况下,该模拟结果完全可以解释观测结果,包括谱线的空间分布、谱线轮廓和强度。(PMO)

  · 航天 ·

  “天宫”空间站电推进发动机首次实现在轨“换气”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而非“补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使电推进系统大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电推进系统在“天宫”空间站上的使用,是其在载人航天领域的首秀,而有了大气瓶作“外挂”的空间站电推进系统,其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对空间站长期安全平稳飞行起到重要作用。

  电推进系统也叫做电推进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氙气等惰性气体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把这些离子加速、喷出以产生推进力,进而完成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修正和轨道维持等任务。为了给电推进系统在轨“换气”,801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简化版的浮动对接形式:通过粗定位导向装置实现机械臂初始定位,再通过自主精定位作进一步修正,从而显著提高对接的可靠性,满足精度要求。这种精巧设计也赋予了贮气模块“百搭”、百变的特性,因此不仅极大增加了电推进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还丰富了系统的功能。

  撰文:蒋泽华、栗子、王怡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20:4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