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2|回复: 0

北风:许多人反对六一儿童放假家长上班,如何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4 15: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主要工作是写作和调研,因此只要我提前协调好工作,六一儿童节陪孩子毫无压力。

  可无论是现实中朋友,还是读者朋友里,许多人都跟我吐槽“家长上班,孩子放假无人照顾,无法陪伴游玩”的不满,因此我还是决定替大家发声,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

  有许多人简单的觉得,“把六一这一天从14周岁以下儿童放假,改成全民放假”不就解决了么?

  可是这样临时增加“一天假期”,还是让许多人感到有些“不上不下”。

  我认为要解决六一儿童节“无法带孩子游玩”的问题,可以和“五一调休全网怨声载道”一起解决。

  过去几年,每年各大节日“调休凑长假”,打乱大家正常作息的抱怨声,一年大过一年。

  可是通过对“调休延长假期”的经济数据与“单休一天”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让所有人都不由感叹“调休这一招真好用”!

  五一调休后的全国餐饮数据,旅游数据,出行数据都反映了经济的强势复苏,以及老百姓消费欲望的部分唤醒。

  经济数据摆在那里,因此许多人都悲观的认为:“明年反对五一调休的老百姓呼声还会增大”,但是经济数据摆在那里,所以明年还是会“推行调休”。

  如果我们放眼世界,会发现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没有“调休困扰”。

  那是因为这种“调休矛盾”的根源还是“月初纪念日”与西方传入的“星期工作制”的矛盾。

  在当今中国,从现实角度,不仅仅因为与国际接轨和外贸原因,我们需要执行“星期工作制”。

  哪怕我们以内循环为主体,你现在推行农历,以及按照汉朝农历五日一休沐来推行工作制,肯定是行不通,会造成致命混乱的。

  所以星期工作制根深蒂固,不能调整,而几十年的经济数据又证明了“长假期”确实有利于假日经济,但是老百姓对调休又“极端反感”,如何破局?

  星期不能调,但是又要维持长假期,最好的解决之道当然是“改变假日日期”呀。

  “改变假日日期”让所有人乍一听很荒诞,但在我国几十年的历史上,变更个别节日假期并不少见,而且为了更便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与消费,假期的“便利性”和“政治意义”,“纪念意义”是可以兼顾的。

  怎么调整呢?比如五一劳动节,从每年的五月一日,变成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周五或者第一个周一,同理,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都可以做类似的变更。

  这样,这些假期就和周末“天然的连在一起”,老百姓增加好几个“天然的长周末”。

  当然,我国的特殊国情,十一国庆节这个与建国日绑定的节日以及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农历节日是无法调整的。

  但是只需要调整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三个节日,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就都心满意足了。

  不过这些节日几乎都“与国同龄”了,从政治意义和“纪念价值”的角度考虑,这些假期真的“可以调么”?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为什么是那三天?

  小时候,当我们看到国际劳动节,国际妇女节,国际儿童节的时候,都以为这三个假期“国际通用”,所有归家的这三个节日,都是三八,五一,六一这三天。

  如今当我们开眼看世界,会发现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劳动者日,妇女日,儿童日,但是世界各主流国家的相应假期都不统一。

  可见这三个假日的“国际性”是有局限性的。

  我国将劳动者日,妇女日,儿童日定在这三天,实际上和我们国内“没有直接关联”,而是为了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接轨。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为了纪念“五一美国大罢工”而诞生的。

  1886年5月1日,美国两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不同肤色,不同工种的工人都涌上街头,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参与罢工,美国工业几乎停摆。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抗争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90年5月1日,世界各地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庆祝第一个“国际劳动节”。

  我国在建国之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然把“五一劳动节”延续下来。

  五一劳动节都和“恩格斯老爷子”挂钩了,而且纪念“美国全国大罢工”的日子,恐怕不会调整吧?

  但是保留政治意义和纪念意义,同时兼顾百年理性是可以变通的。

  比如1890年全世界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好是五月的第一个周四。

  那么我们未来完全可以用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周四来纪念国际五一劳动节,然后劳动节放两天假,未来就可以形成固定的,每年五月第一个“周四到周日”作为“劳动者长周末”。

  用一个固定的长周末作为劳动者假期,才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

  明白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大家应该就能猜到国际妇女节和国际儿童节是怎么来的。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之后,俄国女工相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在3月8日,举行了女工罢工运动。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当时有人劝列宁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日,1924年,国内进步人士开始庆祝“第一次三八妇女节”。

  因为当时还是“国共合作蜜月期”,国民党也与苏联保持亲密关系,因此国民党也同意将3月8日作为妇女节日。

  1949年建国后,我国在1949年12月也规定3月8日作为妇女节日。

  可如今的3月8日,没有与任何周末连休,而是部分女职工有半天假期。

  实际上,世界各国历史上的妇女权益日就不一致,我国完全可以用“三月的第二个周五”这样的节日作为妇女日。,

  然后这个周末都可以让女性和家人孩子好好休息,难同胞在这个周末主动承担家庭的主要家务,这样在天气宜人,适合春游的三月,就多出了一个“妇女节周末”,而且每年都可以固定为第二个周五,不发生调休。

  至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则是因为1942年6月10日,纳粹德国制造了利迪策惨案,纳粹德军用毒气虐杀了88名儿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并批判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然后决定将每年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日,来铭记被战争摧残和虐杀的儿童,提醒所有国家保护儿童权益。

  定6月1日为节日来纪念6月10虐杀,这本身就比较绕,估计和“五一”一样,“六一”在西方语境比较好记忆。

  那么相应的儿童节也可以设定为六月的第一个周五,或者第一个周一,既然6月1日的节日可以纪念6月10的虐杀,六月第一个周五或者第一个周一同样可以。

  这样,每年的六月初,儿童节和周六周日在一起,又形成一个“天然的长周末”,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享受慢节奏的三天假期。

  通过将假日设定在周五或者周一,就可以实现“不增加公休假期”,不调休,同时实现“长周末”。

  当然,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美国与欧洲多国的假期,基本都设定在“某月的周周物或者某周一”,唯一例外的长假期是“感恩节”,设定在周四,美国一般连休四天。

  我们将部分假日修改到“周五或者周一”,不就是照抄西方作业么?

  还有没有一点中国的“自主选择”了?

  必须要强调三方面。

  第一,我主张调整的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这三个节日本来就来自于西方,本就是“西方某次运动的纪念日”。

  第二,因为星期工作制来源于西方,并且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公休假期的设定只有围绕星期工作制,才会是最合理,让老百姓假期和工作最兼顾的。

  第三,农历春节假没有调整,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没有调整,十一建国日的国庆节没有调整。

  本来就没有公共假期,同时代表我国我党我军伟大进程的七一,八一这些节日都没有调整。

  我建议调整的,是三月,五月,六月这三个适合旅游消费的月份,将三个“纪念西方运动”的节日日期,调整为固定周末,形成每个月一个稳定的“长周末”,我想这是可以实现并且对日常经济与制造业生产安排冲击最小的方案。

  国家想要长周末刺激旅游和餐饮消费,老百姓却恨死了调休。那么最佳解决之道当然就是把公休假期调整到周五或周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7:24 , Processed in 0.1719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