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0|回复: 0

明哥:一夜跳涨22%近万亿美元!别急,属于你的牛市才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8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我记得,半年之前,我去拜访一个曾经在A股叱咤风云、最终折戟沉沙的私募大佬。

  当时我们谈到了在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美国GPU芯片公司英伟达,股价从2021年底大幅下挫,跌去了2/3。

  他跟我论证说,自己跟踪了国内多少家服务器厂商的订单量、走访了上下游的开工率、GPU芯片库存之高达到了降价求人买的底部……英伟达的股价还要下跌,这轮半导体的下降周期才刚开始。

  我说,当时确实是半导体的不景气周期,但是我无法预测科技革命从何时、因为何种技术或产品开始爆发。半导体产业确实有交替性的波峰和波谷,但是每一轮的波谷,都比上一轮高很多,整体趋势是螺旋式上涨的。

  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始终相信曾经取得过巨大创新,并且还在坚持创新的顶尖大脑,只要股票被挤压得没有泡沫了,就是放心投资之时。

  在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后续会爆发ChatGPT革命,也没有预料到GPU芯片居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算力硬件需求方面的唯一选择。

  然而,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于纳斯达克板块科技公司的个人投资者,我们预测不到的仅仅是ChatGPT吗?

  把时光倒回2000年前后,我们能比比尔盖茨更早预测到Windows操作系统会风靡全球吗?

  2008年前后,我们指导乔布斯推出iPhone手机吗?

  但是,我们知道,科技革命的爆发是难以提前预测的,也无法量化计算其影响面。

  作为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股票估值不高时,选择一批代表了当时人类科技创新的大脑,集中下注。

  这样的投资策略,我从本公众号4年前开通以来,就一直在做。

  现在我们揭晓答案了。

  英伟达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最让人震惊的对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引。

  尽管市场此前预期英伟达Q2的营收为71.8亿美元,但公司充满信心地给出了110亿美元的指引,比预期高出50%以上。

  我粗粗地估算了下,年营收至少440亿美元,年毛利310亿,去掉销售、管理、研发费用100亿,还能有利润约200亿美元!

  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 谁都无法量化预测,但是增长速度是惊人的,给予公司未来3年40%的增长速度预期,给予股票40倍P/E,看起来也很合理。

  现在如此炸裂的财报摆在眼前,其他芯片企业还暂时跟不上。

  所以,1万亿美元市值,也很合理了。

  重点在于,此前订单加急排到年底的传言被证实,未来三个季度的业绩确定性极高。这份财报同时还能改善所有上下游产业链的预期,芯片设备、芯片制造、云计算都有所受益。

  英伟达的强势表现,不仅带动了台积电、AMD、ASML、应用材料公司等半导体上下游企业的股价表现,也一力撑起了纳斯达克板块。

  截止明哥发文时止,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幅度达到了+1.60%。

  我有一种预感,在战争大局已定,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预期、科技革命大爆发时,这轮牛市才刚刚开始,序幕才拉开了一条缝而已。

  从来不会有一种牛市会让你迫不及待。

  不用担心追不上、买不进、赚不到钱。

  要么在美股,直接买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的股票,或者配置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

  要么在A股,买入相关的QDII ETF,比如纳指ETF(513100)、纳指ETF(159941)。

  2

  A股最大的新闻,便是汽车厂商长城汽车,对比亚迪的举报了。

  我把两份材料截图如下:

  仔细对比下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的材料、比亚迪的声明材料。

  我先不说长城汽车举报材料,是否能够得到立案,并且证实,就对比下两家公司通过公开文字传递出来的形象。

  长城汽车的文字,没有主观情绪,通篇使用的都是法律、行政术语,并且在官方调查结论之前,使用的是“涉嫌”术语。并且第二大段就陈述了认为应该立案调查的依据。

  比亚迪的文字,充满了情绪化语言,把“权利”写成“权力”,擅自揣摩举报者的测试条件,并且把比亚迪品牌绑上“中国品牌”的外衣,仿佛就有了不败金身。

  难道比亚迪公司没有一个正经的律师吗?

  这种企业的做派,动不动把“中国”、“国人”、“民族品牌”挂自己身上,仿佛谁敢质疑产品质量,就是质疑高高在上的国家、民族一样。这是非常不合适的营销手法。

  难道举报的长城汽车,不是中国品牌吗?

  我之前通过3篇文章:

  《给自家疫苗贴上爱国牌,高级的营销不要脸》

  《骗子“大师”太多,傻子消费者都不够用了》

  《听了董事长的话,离升仙只差一步》

  很多国内企业认为,只要将自家的商品,和国家、族群的身份绑定在一起,就仿佛站在了天然的道德制高点,凡是不买的国民,就自动地被划拨到不爱国的立场上,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于是,哪怕产品质量根本没法和国际同行公开竞争,也能利用这种标签身份,获得不明真相的国民消费者的天然认同,占领消费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在比亚迪的声明材料里,我们又看到了这种营销的痕迹。

  3

  依照惯例,根据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下近期的市场热点。

  1、今天收到一个自媒体行业的大雷消息。微信公众平台,开始了一场自救行动,却有可能将整个公众号行业进一步推向萧条。

  不允许广告主在线下自主找到公众号创作的流量主,不允许在文章里放购物链接(二维码图片也是链接)。

  将广告主、创作的流量主,逼向腾讯官方广告平台,既可以达到广告合规的目的,也方便腾讯从中收取曝光(点击)广告费、交易抽成。

  这当然可以提高微信事业群的财务能力。

  但是我担心的是,这样做的负面效果是:很多广告主不愿意在广告平台再注册,不愿意充值投放。因为广告主通过线下、通过媒介,接触了流量主,就已经付出成本了。

  这将导致大量的广告主萌生退意,同时无数的公众号作者养不活自己,迫于生计压力而退出写作。

  其实,更好的变通办法是,对于已经在微信小程序平台注册、审核过的广告主,以及在微信支付商城开通了账户的广告主,网开一面,因为它们已经缴纳了技术服务费、实际成交时的逐笔手续费。

  只是我不知道,还有1个月的大限窗口,微信是否会网开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5:18 , Processed in 0.6721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