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7|回复: 0

万小刀:怒打英国水兵,这位中国科学家有血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2 19: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1924年,武汉街头,一个35岁的中国男人,竟然敢当街怒打英国水兵!

  此人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彪悍武夫,而是一个文弱书生,当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他的名字叫,李四光。

  那一年,李四光带着几个学生到长江三峡地区考察地质,途经武汉,看到一个英国水兵坐了中国人力车夫的车,不仅不给钱,还毒打车夫。

  李四光知道中国穷、弱,但看这个洋鬼子这么欺负中国人,真是气炸了,颇有血性的他,二话不说,上前就赏了英国水兵几记老拳,势大力沉。

  人高马大的英国水兵恼羞成怒,叫嚣着来打李四光。

  李四光却不慌不忙,用英语给了他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训。

  水兵见他们人多势众,且人人手持一把地质锤,最后还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乖乖给钱,狼狈逃走了……

  人力车夫被欺负,只是当时贫弱中国的一个缩影。李四光从小到大,目睹的不平事多了,一心想要振兴中华,报效国家,为此吃了不少苦。

  时间回到1902年,出身贫寒的蒙古族少年李四光,才14虚岁,就在秀才父亲李卓侯的建议下,离开老家黄冈张家湾,独自一人去武昌读书。

  到了武昌高等小学堂,李四光一不小心,误将报名表上的姓名栏填成了年龄“十四”,灵机一动,索性将错就错,将“十”改成了“李”。

  又看大厅中央挂着一块横匾,上书四个大字“光被四表”,遂在“四”后加一“光”字。

  从此,他的名字,就从原名“李仲揆”,变成了日后大名鼎鼎的“李四光”。然而,虽然名中带“光”,他一路升级打怪过程中却不只有光,吃了许多苦。

  二、

  1904年,16虚岁的李四光,因为成绩优异,被官费派遣到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深造。

  第一次远渡重洋,李四光十分兴奋,但因长时间坐船,他不幸患上腹泻病,后来病好之后,就再也不能吃肉,一吃肉,就不舒服。

  虽然难受,但他暗暗发誓: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

  为此,从弘文学院毕业后,李四光又拼尽全力,考入了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想为中国造出一支强劲的船舰,不再惧怕西方列强的侵扰。

  也是在这段时期,李四光想要报效祖国的信念非常强烈,他还剪掉长辫子,加入了当时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此反对腐朽的满清统治。

  孙中山第一眼看见李四光,就非常高兴地说:“你年纪这小就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正是这句话,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自己“科学救国”的决心。

  当时,孙中山在同盟会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要求每个人都说一段誓词,李四光的誓词是:

  “联盟人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李四光,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天运乙巳年七月三十日中国同盟会会员李四光。”

  李四光也是中国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只是,那时一腔热血的李四光怎么也没有想到,多年后,他与孙中山竟会以那样悲怆的场景重逢!

  三、

  1910年,李四光在日本留学6年之后,毅然回到尚在清朝统治下的祖国,在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

  空闲时间,李四光还回到老家黄冈,为村民们发明了一种土法过滤器,让全村都喝上了极其少见的“纯净水”,村民们对李四光感激流涕。

  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有过留学经历的李四光,22岁就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李四光怒辞部长一职,再次远渡重洋,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学习采矿技术,为日后中国采矿业打下了理论基础。

  令他没料到的是,在英国竟然会遇到丁燮林(日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剧作家),和被称为“民国第一清官”的石瑛。

  有了中国同胞的陪伴,李四光不再寂寞,学习采矿知识的同时,他还学会了英语、德语和法语,这为他后来的一系列选择,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不过,学了一段时间采矿后,李四光又做了一个令人不解的举动。

  他对丁燮林说,我不想学采矿了,要改学地质学。

  丁燮林非常震惊,采矿不是学得好好的么,为啥突然又要换专业?

  李四光解释道:

  “我反复想过,要造船就得有钢铁,当然需要采矿,可光学采矿也不行,首先必须得知道哪里有矿藏。

  就说咱们中国,人称地大物博,但地质科学却十分落后。博大的矿藏究竟分布在什么地方,国人心里大都没有数。

  如果我们仅仅学会了采矿而不会找矿,到时候不过还是给洋人当矿工,做不了国家的主人啊!”

  随后,他就从采矿专业跳到了地质专业学习。

  但还没等李四光静下心来学习,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国作为主要参战国,陷入混乱中,物价飞涨,李四光苦不堪言。

  他本来身上就没啥钱,只能靠节衣缩食,和趁假期到矿山做临时工赚钱,以此维持生活和学业。

  然而,祸不单行。他腿上突然长了一个大脓包,为节约钱念书,他没去医院,忍痛用刮胡刀将脓包刮掉了,后来他腿上一直留有非常显眼的疤痕。

  即便如此,他想的仍是:什么时候,中国人不用出国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多年以后,他还真的实现了这个夙愿,并在我国参与建立了一所顶尖大学!

  为了打发窘困的留学生活,李四光当时,竟然还干了一件很浪漫的事。

  四、

  李四光抽空学了小提琴,还有感而发,创作了小提琴曲《行路难》。

  这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直接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1918年5月,他还用英文写下一篇长达387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呈现了中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地质概貌,堪称中国地质学的里程碑之作!

  几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一个大佬的出现,让李四光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丁文江,在听闻李四光的大名和成就后,力邀李四光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教授地质学。

  他劝诫李四光:“培养地质人才,是当务之急。”

  李四光听到这话,非常心动,可就在他准备毕业回国时,1919年,国内爆发了轰动全球的“五四运动”。

  碍于时局不稳,李四光不得不停下回国的步伐。但他并未闲着,而是先到欧洲游历一番,汲取更多地质学问,以便日后回国传授知识。

  1920年,李四光和丁燮林一同离开英国,相继游历了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对当地有名的工矿区进行考察。

  为了拿到第一手的数据,他还去了阿尔卑斯山,并登上海拔4811米的勃朗峰,了解现代冰川及地貌形态。

  也是这一次考察,令他之后不久,研究发现了一个震惊全球的学术结论。

  就在李四光打算继续到柏林考察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给他发去电报,称国内一切都稳定,希望他能尽早回国到北大任教。

  李四光一听,再无二话,便马不停蹄回国,到北京大学教授地质课。而丁燮林则成了北大的物理系教授。石瑛,也同样来到了北大教学。

  与同窗好友一起工作,李四光非常激动,对学术的研究也更认真了。

  1922年,33岁的他专门研究并撰写了题为《华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遗迹》的报道,引起国内外地质地理界的重视。

  之后,他还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大会上,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学术演讲,并在不久后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和《庐山之冰期》的论文。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不懂地质学,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呢?

  五、

  众所周知,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的大冰川期,如果能找到它,就能对人类的进程、自然环境的演变,以及对找到矿、水、环境资源和气候预测等,有极大的帮助。

  在李四光发现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前,世界地质学界都嘲笑我国,是没有第四纪冰川的,可李四光就是不信,觉得华夏之地人杰地灵,怎么可能没有这个?

  李四光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发现在我国各处,有存在冰川的证据,这扩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之后数年,他又不间断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等地作了调查,同样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冰川的文章,成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大发现!

  也是在这期间,李四光在化学家丁绪贤的牵线下,认识了23岁的许淑彬。许淑彬才貌双全,父亲许士熊曾在驻英大使馆任职,后回国任教育部秘书。

  化学教授的“催化”能力果真不同凡响,李四光对知书达理,善长英语、法语,且非常懂音乐的许淑彬,一见钟情。

  两人情投意合,爱得难舍难分,经常在公益晚会上同台演奏,一个弹钢琴,另一个拉小提琴,琴瑟和鸣,煞羡旁人。

  但许淑彬的父亲已去世,哥哥非常反对她与李四光在一起,认为李四光虽然也留过学,但家境实在太差,两人门不当,户不对,太不般配了。

  这时,许淑彬对哥哥说出了一番颇有见地的话:

  “李四光才华横溢,事业心强,又无不良习性和嗜好,日后必有前途。你不喜欢李四光,是目光短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眼看一场“兄妹大战”一触即发,许淑彬跑去求助母亲。母亲见了见李四光,觉得女儿说得有理,于是给儿子做思想工作。

  1923年1月14日,34岁的李四光和许淑彬举行了婚礼。当天,北大校长蔡元培是证婚人,学术界大佬丁燮林、凌叔华、陈西滢等人,都跑来捧场。

  没想到婚后,两人就爆发了小分歧。

  新婚不久,李四光依旧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少休息,这让许淑彬非常心疼,劝诫李四光一定要注意身体,但李四光就是不听。

  后来有一次,许淑彬带着女儿李林去学校接李四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李四光竟说:你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去,你妈妈要想你了……

  四周瞬间爆发出笑声,这让许淑彬非常无奈。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家的教育很给力,女儿李林后来在钱三强麾下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女婿邹承鲁在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工作,贡献卓著,都成为了院士,“一家三院士”也成为了科学界的美谈。

  正是凭借这种如铁般的专注力,李四光搞出了一个轰动全国的科研成果。

  六、

  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将蜓科的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为我国鉴定化石标本做出了大贡献。

  后来,我国用这个方法,鉴定了不少化石标本,李四光还因此写出一本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蜓科》,轰动全球!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去世的消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国民政府打算选拔出六个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给先生抬棺木。

  李四光被选中了,他被推选到抬棺木的最前方,送先生最后一程。

  那天以后,李四光对“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达到了高潮。

  然而,一年后,国内时局又发生了变化。军阀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广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一个全国最高综合科研机构,名为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出任院长。

  蔡元培力邀李四光筹建一个地质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当时国民政府也打算组建国立武汉大学,李四光想到留学时慨叹国内好大学太少的遗憾,自告奋勇,为武汉大学选址风光秀丽的珞珈山一带。

  他心中认定,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成一所拥有“文、法、理、工、农、医”的一流水准大学,规模至少达到上万人以上。

  因为他的贡献,之后,武大内一直存有李四光选址的雕像。

  1934年12月,李四光决定去国外宣扬中国地质学。45岁的他带着妻女,又踏上了英国的步伐,去各个大学讲学。

  他决定从西藏高原的地质开始讲起,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后,他又去到剑桥、伯明翰等8所大学,不断强调这一点,还谈及中国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以及中国地壳构造体系等观点。

  李四光这些新奇的观念,在英国一度引发轰动。

  之后,他又带着妻女到北美旅行,一方面同样是为了宣扬中国地质学,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去考察那里的地质状况,以便日后回国,为中国地质学术研究做新的准备。

  1939年,李四光所讲的《中国地质学》,在伦敦正式出版,一度在学术界引发轩然大波。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教授激动地说:“很幸运,在这方面,最卓越的地质学家之一李四光,为我们提供了第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

  这本书,后来还被印刷成英文版、俄文版,在学术界拥有极高评价。这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阐述中国地质的杰出大作!

  就在李四光在国外为中国学术而努力时,1945年8月14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了!

  李四光被中共方面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却险些因此遭遇不测。

  七、

  当时,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极力阻拦李四光,要求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中共的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会被扣留。

  心怀报国之心的李四光当然不愿意,他当机立断,决定一个人率先离开英国,先去法国躲避,之后辗转到瑞士,再与妻子和女儿秘密重逢,而后一家人曲折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国。

  回国之前,李四光还特意从英国带回了一部伽马仪仪器。就是这台仪器,为他日后的另一重大发明,埋下了伏笔。

  归国途中,李四光依旧不停歇,在游船上撰写了科学论文《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他激动地写道:我们的结论是,随着地球转动加快,亚洲站起来了!

  这篇长文,也成了地质力学的一大著作。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历经5个多月的颠簸,李四光也终于带着妻女回来了,他被任命为我国的地质部部长。

  此时,李四光利用多年所学,在充分掌握材料和理论以及实践论证后,再运用力学观念,为新中国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地质力学。

  随后,李四光还出任了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所长,并开始为祖国最头疼、一直遭到外国讥讽的一个研究发力。

  当时,国外一直嘲笑我们是“贫油”国家,找不到石油,只能依靠进口。而西方国家又对我国实行封锁,使石油一度成了稀缺资源。

  毛主席和周总理就问李四光:中国是否真的没有石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的路子?

  李四光非常坚定地说:

  “中国幅员辽阔,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北部湾,还有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句话,因为过去是用英文写的,所以故意说得含糊些。”

  周总理听完,笑着说:“我们的地质部长很乐观啊!”毛主席也很高兴,立马作了石油普查勘探的安排。

  之后,年近古稀的他带领团队,一遍遍奔走在险山峻岭、荒漠平原,进行勘探测量。

  有时累得瘫倒,他也不放弃。有时走到荒漠地区,没有水,李四光就会用舌头,把石头上的泥土舔掉,来分析到底有没有石油存在……

  终于,1959年9月,我国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这让外国人瞬间闭嘴,直接打破了“中国贫油论”!

  之后,身为中国科协主席,李四光又和团队,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令中国从“贫油国”,一跃变成了石油大国!

  此外,李四光还先后为国家找到了急需的铬、金刚石和煤等宝贵资源,并用伽马仪发现了研制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矿。

  这意味着,我们也可以搞核工业,制造原子弹,不再受外国的威胁了。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评价李四光:“他在地质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在中国无人能比!”

  此时,李四光的身体已每况愈下。他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和动脉硬化症,但因为接下来一件令人悲恸的事,他决定带病工作。

  八、

  1966年3月,河北邢台突然发生了两次地震,众多人员伤亡。

  已近80岁的李四光非常心痛,他当即带着团队到灾区查看,想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再次完成“地震预测”的世界性大难题。

  妻子和好友极力劝阻,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折腾了。连国家都出面要李四光好好休养。

  但李四光直接给国务院递报告:“不要再阻拦我了,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怎么能贪生怕死呢?”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因为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他决定对我国的地质构造进行进一步的观测、分析,和掌握动向。

  一年后,由于病情实在严重,李四光还派人到唐山、滦县一带进行地震地质工作,最后指出,这些地方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但1971年4月29日,82岁的李四光先生病逝了。在临终前一天,他还和医生说:请你坦率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少时间,让我好好安排一下工作。

  临终之前,李四光最后的遗憾是:“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5年之后,唐山大地震,24.2万同胞不幸遇难。

  自此,李四光被人们尊称为“地震预言帝”,只要国内发生地震,新闻一定会提及他。

  因为李四光先生的伟大贡献,2009年,他入选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一个月后,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一颗编号为137039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李四光星”。

  英国伯明翰大学,还专门设立了“李四光奖学金”,该奖项自2011年开始,只颁发给来伯明翰大学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

  不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为国开。李四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地质之父”,如同他的名字,自始至终,散发着耀眼的、激励人心的光芒!

  如今,英国首相苏纳克称“中国是当今全球安全与繁荣最大挑战”,其中的敌意不言而喻,我们只有拿出如李四光这般的血性,自强不息,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地闭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5:48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