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4|回复: 0

杨国英:下注中国!历史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6 18: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文章《注意了!大拐点正在无限逼近……》,引起一些疑惑,具体解答一下。

  一是所谓中美势能的变迁,并非指中国完全超过美国,而是指横向对比中国优于美国。

  打个比方,未来5年,假设中国经济不增长甚至还下降了10%,但同期如果美国经济下降了20%、甚至30%,那么,两相对比,中国的势能确定超过了美国。

  二是所谓中期,指的是未来5年,不是短期,也不是长期。

  中期内,中国势能相比美国上升,这已经是确认的,因为,今年全球新兴经济体与中国贸易和货币的加速锁定,这一趋势,在中期内肯定是不可逆的,不可能刚刚萌发就已终结。

  至少长期,这个没必要过多讨论,因为,之于长期的不确定性,内维因素永远超过外维因素,这个就不详细讨论了。

  三是未来5年中国资产(A股和港股)将引领全球,这是结合汇率差的。

  有一点需要指明一下,金融市场的规模本身就存在溢价,这个具体到个股也是成立的,成熟市场的大盘股相比小盘股,流动性更强所以溢价也稍高一些。

  当下全球、乃至未来,美股、A股和港股超大概率继续维持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大规模的市场地位,这在中美势能逆变的中期背景之下,本身就决定了A股和港股将逐渐取代美股引领全球。

  四是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下),个别读者认为只要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那么人民币就不可能成为大国货币。

  这个观点也对也不对。

  对的是,自由兑换这是大国货币的核心标志。

  不对的是,自由兑换与大国货币存在一个阶段性的因果逻辑,在一国货币尚未成为真正大国货币时,事实还是需要一定管制的,尤其是针对经济体量超大的国家,否则,极容易被外资轻松收割,因为天量的进出口贸易需要通过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进行结算。

  只有到了一国货币的渗透到达一定规模时,经济体量超大的国家才有可能真正启动自由兑换,货币结算的使用区域和应用场景更广泛了,本身就会带来大国系统金融的自动调适。

  所以,不要急,如果不出意外,最迟明年,事关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就会大幅度解绑。

  对昨天文章具体释疑之后,再讲我们必须的选择。

  之于未来5年,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下注中国。

  这个观点,并非是出于民族认同,而是基于理性的研判。

  抛开间隙性的短期不谈,在未来5年,中美之间的加速脱钩是不可逆的,由此带来的全球撕裂也是不可逆的。

  但是,不管全球如何撕裂,有一点需要记住,中美两国也是全球唯二的经济重镇,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均只能依附之,当然,极少数国家会保持事实上的中立。

  自然全球再怎么撕裂,中美也依然是全球唯二的经济重镇,这本身就意味着,之于更多人和更多资产的选择而言,未来5年,你要么重点下注中国、要么重点下注美国。

  讲到这里,有些人会拿极少数中立国家打比方,比如二战的瑞士、以及当下这种迹象明显的新加坡,是的,在大国终极博弈的极个别偶合时期,这些中立国家是有一定的骑墙红利的。

  但是,你注意到没有,这极少数中立国家的特征,都是人口和资源的小国,这一特征本身就注定了,这些中立小国是不具备大规模产业资本配套条件的,不仅不具备大规模产业资本的配置条件,而且,当极个别偶合时期结束,你再涌入这些中立或具备中立特征的小国,将不得不承受超级内卷和高通胀。

  比如,去年下半年大规模涌入新加坡的一些国内资本,现在绝大多数应该已经后悔了,因为,去年下半年相比前年下半年,新加坡房价至少暴涨了30%以上,其他物价、国际学校学费以及私立医疗机构的收费,也几乎均上涨了30%以上。

  更重要的是,对于去年下半年涌入新加坡的产业资本而言,基于新加坡的市场规模和工业链条、以及资源供给,你现在到底能做什么呢?除了做寓公,或者所谓骗局居多的WEB3,亦或者坐阵新加坡投资东南亚之外,好像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不能做。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去年下半年疯狂涌入新加坡的一些国内资本,在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其中的较大一部分,又将甚至必然将回流到国内。

  未来5年,全球有且只有两条线,

  一条线以中国为源头向新兴经济体的扩展,

  另一条线以美国为盟主发达国家的抱团。

  这两条线的横向势能比,

  事实必将是东方压倒西方。

  所以,今天,我们要么下注中国,

  要么追随中国的扩展方向,

  下注与我们紧密抱团的新兴经济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2:49 , Processed in 0.1875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