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33|回复: 0

何加盐:从最贫困的农家娃,到年营收几千万的创业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3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最贫困的农家娃,到年营收几千万的创业者,他也曾走崩溃边缘

  今天的主人公,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位平凡的创业者。

  他的公司不大,一年也就几千万的营收,跟我之前写过的牛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零头。

  但是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有勇气、有力量战胜生活给与的一切磨难的超级英雄。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奋进者的特质,看到了无数从底层崛起的凡人英雄的影子。

  他不是马云、任正非式的牛人,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他就是你和我。

  他经历过的苦难,我们或许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但他战胜磨难的过程以及不断进化的状态,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和希望。

  愿他的故事,也能打动你。

  1

  1983年,麦可梁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小村庄。据族谱记载,他的家族在这个村子已经居住了500多年。

  不过,500年的家族荣光并没有照耀到他出生的这个小家庭上。在麦可梁的记忆里,他家是这个村子里最穷的一家,穷到邻居都很少来串门。

  爷爷曾经和麦可梁讲过久远的故事。在爷爷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麦可梁的曾祖父,遇到大饥荒,活不下去,逃难到陕西去了。爷爷那时候还小,没法带,就过继给了别人。

  爷爷勉强没有饿死,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娶了媳妇,前后生了五男三女,共八个孩子。

  麦可梁是家里的长孙,他的三个叔叔的境遇,很能代表这个家庭在贫穷压迫之下的凄惨命运:

  三叔生下来后,家里养不起,过继给了亲戚;四叔小时候得了病没钱治,才七岁就夭折了;小叔好不容易长到二十多岁,因为爱上了同村的一个女孩,但被对方嫌弃家太穷,后来得了精神病,有一次发了狂,失手把母亲给打死了,等清醒过后,自己也喝农药自杀了。

  最后这件事发生时,麦可梁才刚刚记事。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很疼爱自己的奶奶,死掉了,再也不能再疼爱他了。

  麦可梁的母亲是一个性格非常要强,对孩子要求极其严格的人。作为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她虽然心里是对孩子深深的爱,但从来都没有学会怎样很好地去表达,而只会把关心和期待,用尖酸的辱骂甚至是暴躁的责打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的都是伤人的刺。

  父亲虽然温和敦厚,但在强势的老婆面前,丝毫没有说话的余地。在奶奶去世前,麦可梁被母亲打了骂了,还有奶奶来抚慰,让他感受到温暖;奶奶去世后,麦可梁从家庭感受到的,就只有冰冷。

  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麦可梁考试没考好,没能像往常一样考第一,只考了第四。刚回到家,在大门口母亲问考了第几名,麦可梁刚说了个第四名,还没等解释,母亲上手就是一耳光,扇的他眼冒金光,脸上火辣辣地疼。

  母亲不光打他,嘴里还骂着:“叫你不考第一名,叫你考第四名,扇死你个龟孙!”

  那一刻,麦可梁心里特别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而比起母亲的严厉,更令他痛苦的在于,贫穷让他在班里抬不起头来。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要交学杂费交不上。其实钱也不多,大概就是二三十块钱,但对那个时候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就已经是很大的数字。

  麦可梁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傍晚放学回家,刚下过雨的土路非常泥泞,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家。老师已经在班上讲过几次,没交学杂费的要赶紧交。他就回去问母亲要。但是母亲不仅没给,反而破口大骂:“这些该死的老师,三天两头收这费收那费,你上个破学,经常回家问老子要钱,供你上个学真球烦人。”

  麦可梁觉得别人都交,就自己不交,非常没面子。就一直站在家门口等,等到天都黑透了,妈妈就是不给。

  那时,他还要回学校上晚自习,就只好又摸着黑,怀着空空的口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学校去。(讲到这里,麦可梁捂着脸泣不成声。我到最后都不知道他这学杂费到底有没有交,也没忍心再问)

  没有钱,不仅仅是精神上的痛苦,身体上也是深深的痛苦。上初中是寄宿,从家到学校有七八里路,要穿过两个村子,走四五十分钟。住宿是直接在水泥地上铺上草席,然后铺个褥子,就这样整整住了三年。

  麦可梁没钱在学校吃食堂,都是自己从家里带饭,没别的吃的,就只有馒头和咸菜,渴了就喝白开水,甚至有时候白开水也喝不上(学校的锅炉时不时总坏),一到冬天嘴角就溃烂,因为水分不足。

  初中上了不到一个月,麦可梁就生病了,肚子疼得很,到医院一看,医生说,这是胃炎,就是因为吃得太赖了。

  尽管如此,后面的伙食也没有什么改善,依然只能是馒头咸菜。那时如果能到食堂买一个一元钱的米饭套餐或小灶面条,就是最幸福的时光。但这样的幸福时光,三年加起来,一共也没有几次。

  2

  后来,麦可梁考到了县城里的高中,除了依然穷以外,连学习成绩都不占优势了——村里的尖子生,到了县里,也就成了中等生。

  自卑,深深的自卑。这是麦可梁三年高中最基本的底色。

  别人是洋气的饭盒,他是从家里带来的搪瓷碗;县城里孩子们穿着洋气的服装,而麦可梁从来没穿过专门为他买的衣服,都是不知哪里来的随便凑合的。

  更不敢参加什么社交活动,有一次参加一个县城同学的生日宴,他让服务员拿点餐巾纸,结果直接说成“拿点卫生巾”,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同学们也就是一笑了之,但麦可梁却觉得自己丢了人,高中三年,都一直为此感到无比羞愧。

  由于这种深深的自卑,麦可梁性格变得很内向,不敢大大方方地和人交往。而且到了高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了距离感,他不再是老师的“宠儿”。碰到不会的题目,他不敢去问老师,不敢和同学交流,只能自己琢磨。无论怎么努力,成绩始终只在中游徘徊。

  爸爸妈妈却根本没有办法理解这种心理。他们只知道,孩子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现在不好了,肯定是因为不努力,因此对麦可梁非常失望。

  十几岁的麦可梁,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生活、学习、感情的重重压力造成的自卑心理,让他怎么都摆脱不了,就像沉甸甸的木头,压得他喘不过气,翻不了身。

  由于精神一直处于高压绷紧的状态,久而久之,麦可梁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高考前体检,他的血压高到了130/190(正常是90/140),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落。

  在这种情况下,麦可梁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很自然地落榜了,不得已要去复读班,再煎熬一年。

  在复读班,麦可梁迎来了年轻时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有一段时间,他学习成绩怎么都上不去,再加上对班上一个女孩深深暗恋,却又由于自卑而无法表白。所有这些压在心里,导致他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

  过年前的那次期末考试,第三场考历史,麦可梁只考了五分钟,就再也做不下去题了,考卷上的字,每一个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内心却是焦躁到一秒钟也坐不下去的程度。

  麦可梁知道,自己如果再坐下去,一定会当场崩溃。他只好提前交卷,心情沉重地回了家。

  不出意料,迎接他的是母亲劈头盖脸的责骂:你回来弄啥,你咋不去死呢?你死在外面多好哩。

  麦可梁只觉得被逼得喘不过气来。他说:你们要是再这样逼我,我就再也不去上学了,也不想活了。

  好在很快就过年了。对中国人来说,天大地大,过年最大,哪怕是再急的事情,都要等过完年再说。母亲没有再给麦可梁压力,他度过了一个暂时平静却也心事重重的春节。

  这期间,母亲还特地去请了麦可梁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来劝解他。麦可梁对伙伴说:我也不是完全不想上学,但是自己走不出这种自卑、被动的感觉。不上吧,已经学了这么多年,最后一下放弃掉,很可惜;但接着上吧,又感觉自己上不去。就这样被吊在半空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经过春节一个月的休息,麦可梁总算是熬过了那一关。新学期开学后,他又回到了八十多人的复读班教室。

  又经过半年的煎熬,高考的日子总算是到来了。这一次,麦可梁如有神助,把平时学的东西都超常发挥了出来。最后过了本科线,考进了河南科技大学金融系。老师都有点不敢相信,开玩笑说,你这成绩,不是抄别人的吧?

  3

  麦可梁总算是跳出了农门,走向广阔的都市了。最高兴的是父亲母亲,在他们看来,儿子考上大学,就等于进了体制,以后要吃社会粮了。

  大学生活在麦可梁的记忆中非常平淡,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述的东西。

  当时家里经济要稍微好一些了,但比起其他同学来,依然是比较拮据。他最常吃的,是一块钱一小碗的刀削面,还有两毛钱一个的大馒头。一天的伙食费,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五块钱。

  他很少参与需要花钱的集体活动,只要同学们说要去聚餐,旅游,或者参加什么溜冰,打电玩等活动,都找各种借口不参加,因为他不想老让别人掏钱,而自己掏钱又掏不起。

  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难,麦可梁也曾经做过一点小生意。他从城里批发了一点信纸信封,拿到自己曾就读的高中去卖。但这个小生意利润实在是太微薄,而且麦可梁太内向,不是做吆喝生意的料,赚不到什么钱,卖了一次就中止了。

  他也加入过一些学生社团,但是基本上都没参加过什么活动,就不了了之了。

  唯一骄傲的可能是大学英语四级考了82分(当时四级还是百分制,80分以上就算优秀,是很难考到的),英语上的优势让他捡回了一些自信,也让他更愿意花时间在学英语上面,这也冥冥中给后来的职业道路做了铺垫。

  大学时,年轻的学子们最憧憬的,莫过于在飞扬的青春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这些离麦可梁都很遥远。他也有暗恋的对象,但内心依然摆脱不了强烈的自卑,而没敢开口表白。

  大四时,麦可梁开始在一家超市实习,名义上是储备干部,实际上干的就是体力活。八百块一个月的工资,对已经在赤贫中度过了二十三年的麦可梁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了“手里有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也终于敢第一次去给自己买衣服了。甚至,他还畅想着,要攒下钱来,买一台“文曲星”,把英语学好,以后还要买电脑!

  但是,这时家里面也开始向他伸手要钱了。

  在农村人看来,大学毕业找了工作,就是体制内的公家人,家庭的苦日子就到头了,以后一家人的生活就全靠麦可梁了。

  工作了两个月,麦可梁回家看望父母,母亲张口就要工资。当时麦可粮付完房租,加上大四下学期的各种学习、生活和找工作的花销,手里只剩了二百块钱,都给了母亲。

  母亲破口大骂:你一个月800块钱,就给我200,钱都去哪了?

  麦可梁登时感到又气愤又委屈,不禁也爆发了,跟母亲说道:“你以为每个月工资都能一分不花存到那吗?学校里面毕业前还有各种杂费,城市里还有房租,吃饭都需要花钱的,找工作还得买手机,人家都是买上千块钱的新手机,我是去旧货市场淘了一个120块钱的旧手机,还得买衣服弄一身行头,总不能穿得破破烂烂去找工作,这200块钱还是我所有的钱,回去我吃饭还得找人借钱呢”。

  就这样,好好的回家探亲,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欢乐,反而只换来更深的痛苦。

  大学毕业后,麦可梁在超市继续干了三个月,每天负责卖水、卖饮料,经常要帮忙卸货,把整件的可乐、雪碧、瓶装水等搬来搬去,常常晚上11点才下班,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着了。

  有一次,他工作时伤到了胳膊,去医院缝了好几针,超市不仅没有任何慰问,反而一直催着他赶紧回去上班,他觉得公司太没人情味,索性就辞了职,去找别的工作。

  找了一个月也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只好抛下所谓大学生的尊严,在电脑城发传单,发了一个月,才赚了三百块钱。当时,他在城中村租着75元一个月的农民房,每天上午发完传单,要骑自行车六公里回去做饭,吃完再骑回来继续发传单,就为了节省两块钱的公交费。

  说是做饭,其实就是回去用电饭锅煮点粥,顶多偶尔在里面加一点萝卜白菜。当时十块钱买一颗大白菜(因为冬天就大白菜最便宜),能吃一个星期。

  后来实在没钱了,是一个同学支援了他20块钱,让他撑过了最难的时光。

  期间,父亲曾打电话问他过得怎么样,说要是没钱了给他打点钱。其实当时麦可梁已经弹尽粮绝,但一方面不想让父母担心,一方面也不想让母亲责骂,就强装着说工作马上就找到了,让家里别担心。

  父亲可能也感觉到他在强撑,就说,实在不行,给你中学的老师说说,他现在在镇上教育组当领导,咱们送送礼,看看能不能回老家学校当个老师。

  麦可梁觉得,出了农村,肯定不愿意这样混的一事无成,灰溜溜地再回去,还要去送礼、求人。就说不用了,已经找到工作了,请父亲放心。

  挂了电话,在一个无人的小巷,天气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刮着冷风,麦可梁失声痛哭。

  23岁的麦可梁觉得,生活怎么就他妈的这么难!

  4

  到了十二月份,麦可梁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做的是跨境电商。老板是一位美籍华人,从美国打来电话测试口语,由于麦可梁英语还不错,回答得还算流利,就被录取了。八百元的基本工资,加上业务提成,一个月能拿到一千五左右。

  这时,除掉生活开支和给家里的,就能存下一些钱来了。好不容易存了大半年,卡上有了五千多元,麦可梁准备去买电脑,多学学英语,学PS的修图,还有网页开发编程等提高工作技能。

  但正在他兴冲冲地去电脑城的路上,家里来电话说,原来盖房子还欠下很多账,债主过来要钱,让他帮忙还一些。于是憧憬中的电脑又泡了汤。

  在这家公司干了大半年,由于老板一直克扣员工的提成,而且经常是说过的话不算数,让员工无所适从。那年十一,全公司9个员工,有7个决定集体辞职,麦可梁也是其中一个。

  出来后,他去了一家卖内衣的小公司。那家公司主要是在洛阳开线下店,老板想着招他们拓展外贸的业务,但试了三个月,发现行不通,就让麦可梁转行做采购。

  麦可梁觉得自己还是想做电商工作,于是就离开了。

  这一次,他不想在洛阳待了,从上幼儿园到大学都在洛阳这片土地上,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大学在市里,他已经待厌了。现在,他想去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就买了一张火车票,准备去上海。

  听说上海消费高,为了省钱,麦可梁把所有的家当全部收齐了,装了一个大箱子、一个大背包,另外还有两个大编织袋。凉席、被子,甚至锅碗瓢盆,全都一股脑装着了。

  洛阳直达上海的火车比较少,春运票很紧张,要从郑州转,中间有几个小时的空档。麦可梁见还有时间,便去看望了一位大学同学,结果因为帮同学解决一些电脑故障,误了火车。

  那时还没有高铁,春运期间的火车站是最恐怖的地方,何况是郑州这样在全国都数得上的超级大站。麦可梁先是想着去改签,一看排着长队估计得排好几个小时,想退票也退不了。最后看买票窗口人还相对少一点,只好又去买了一张新的票。

  结果,当拿着票去坐车时,由于人实在是太多,而他又拖着那么多行李,愣是没挤上去。

  望着远去的列车,麦可梁欲哭无泪,只好又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出了火车站。这时天已经黑了,他没地方可去,本想着去刚才那位同学那里借宿一晚,第二天再想办法走,但打电话过去,同学直接婉拒了。

  那一刻,麦可梁感觉,世界是那么大,上海似乎远在天边,他费劲了全身力气,就是去不了。而这么大的世界,竟然没有一小块可供他容身之地。

  但世界又是这么小,小到仿佛全宇宙的人都挤到了郑州的火车站,但人来人往中,他看不到一张友善的面孔,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只有漫天的寒冷,极度的孤独,和完全的无助。

  他恨不得扔下一切,大哭一场。

  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事情总还得想办法解决。已经浪费了两百多块钱的两张火车票,本来就囊中羞涩的麦可梁干脆心一横,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硬闯火车站,先混上车再说。看了一下火车站大广场的列车时刻表,他决定混进前往徐州的火车,从徐州再去上海。

  麦可梁跟着汹涌的人潮往里挤,手里挥舞着一张已经过期作废的车票。或许是人太多,检票员来不及细看,或许是看着这张青筋暴突的灰暗的脸,检票员也不忍心,就让他过去了。麦可梁就这样混进了车站。

  此时离开车时间只剩最后一分钟,他拖着全部的行李,死命地往前挣。列车员在那边暴躁地催促:快点快点,马上开车了!

  麦可梁拖着大包小包,用全身最后的力气,挣扎着往前奔,好不容赶在关门的前一刹那挤上了车。

  在拥挤的车厢接口处,麦可梁再也无法挪动一步,他像一条沙丁鱼一样被夹在人堆里,浑身从上到下都被汗水湿透了,手软得已经没有了一丝的力气。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满车厢的汗臭味、脚臭味、烟臭味、方便面气味、以及堆满了正往外冒溢的厕所屎尿味,一股脑地吸进了已被挤压到只剩最后一点空间的胸腔里。

  在徐州,同样的经历又来了一次,经过一个无眠的通宵,终于到达了上海火车站。

  行走在上海街头,回忆起过往两天疯狂的经历,麦可梁恍如隔世。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是他的精神却极度亢奋。

  再见,洛阳!

  再见,苦涩的青春!

  你好,上海!

  你好,新生活!

  在初春的寒风里,麦可梁闭上眼睛,陶醉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之中。

  5

  刚到上海时,麦可梁先是借住在一个发小的房子里。发小已经结过婚,只是老婆在外地上研究生,他自己在上海租了个单间,只有一张床。

  那时的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讲究。两个关系很好的同性朋友睡一张床,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麦可梁就和发小一起住。

  本想着住几天,等找到工作,有了工资,就可以自己租房子,不用再和发小挤一张床了。但没想到上海的工作也不好找,等他找到工作,已经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而要发工资,还要等下个月才有。

  在麦可梁住了差不多快一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发小突然和他说:我老婆明天就过来了。

  这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让麦可梁赶紧搬出去。面对这种突然袭击,当时的麦可梁觉得又屈辱,又愤怒,又失望。第二天,他就搬出去了。由于房子找得太急,租金很贵,位置也不是很好,但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

  若干年后回想起来,麦可梁觉得,更多还是自己的不是。毕竟,在发小那里借住,是自己给他添了麻烦。而当时的自己,本来就性格内向,情商低,心里虽然很感激、很歉疚,但是却不善于表达,而且其实自己本就打算发了工资就租房子搬出去的,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和发小直接沟通过。或许,在发小看来,还以为他要一直蹭住下去呢。

  今天的麦可梁,更多地看到的是,在自己初到上海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时候,发小给了自己一个落脚的地方。这是世间最珍贵的感情,他会一直铭感于心。

  但当初的麦可梁,并没有这些人生的感悟,他只是觉得,自己在上海,又变成了孤苦无依,举目无亲了。

  在这边找的工作依然是外贸相关,他想着上海是国际都市,国际贸易的机会比较多,发挥一下自己英语的优势。

  本以为上海的工资会比洛阳高很多,没想到也只有两千元一个月。交完房租,加上交通和吃饭,就所剩无几。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正好遇到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对美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麦可梁在那里做了几个月,一直是零单。

  老板很着急,不禁抱怨道:看你也挺努力,人也挺灵光,英语也不差,怎么就是开不了单呢?

  更急的是麦可梁自己,但命运偏偏就是要和他开玩笑,他越是着急,就越是开不了单。

  有一天,麦可梁忙了大半天,挺累了,在电脑上浏览了一下新闻,结果恰好被老板看到了。

  老板积累已久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当着全公司的面,就直接对麦可梁说:我每个月给你开工资,就是请你来看新闻的吗?难怪开单一直开不了。你别干了,滚蛋吧!

  麦可梁又羞又愧,只好灰溜溜地滚蛋了。

  当时,他在上海工作半年多,没有存下钱,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找工作也不好找,加上这一份工作离开得又很不光彩,心理非常压抑,也没有一个朋友可以倾诉,半夜里实在睡不着,只好一个人跑到隔壁的一个篮球场去投篮,投到凌晨一两点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才能回来稍微睡着一会儿。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投的所有简历都没有任何回音,而房租还得一个月一个月地交着。

  麦可梁觉得自己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就把房子退了,东西寄存在一个前同事的家里,自己买张硬座票,就回了家。

  6

  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尽管你可能曾经在这里有过痛苦,尽管爸妈有时会骂你、口头上嫌弃你,但是当你最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也永远还是会把这里当成最后的依靠。

  但麦可梁刚回到家就接到了上海的电话,他之前投的一个简历有回音了,对方约他第二天面试。于是麦可梁马上又买了当晚回程的火车票,第二天早上到达上海,拖着行李箱就过去了面试。

  由于他已经有了几年的外贸经验,所以面试轻易通过了。但是在对方问期望工资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任何自信,生怕自己提的要求太高,被对方淘汰,就只能忐忑地写一个“2000+”,最后拿到offer,给的工资是2500一个月,他还很感激。直到第二年,他才知道,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每月工资是接近五千。

  在这家公司大半年后,老板由于业务重心调整,准备把公司搬到昆山,上海办公室基本撤掉,只留一个女孩在这里处理一些业务,其他人可以选择一起去昆山,还是离职。

  麦可梁不想去昆山,便只好离开公司。老板还很好心地多发了他一个月的工资,让麦可梁至今依然感恩在心,觉得老板真的是一个心地特别善良的人。

  这次失业的时间更长,整整两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当时麦可梁又觉得上海待不下去了,连浙江和河南的工作,他都去投简历。最后好在还是有一家在上海的公司愿意招他。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台湾人,原来是雅虎台湾公司的,来大陆搞电商创业。虽然只是一家创业公司,但已经是麦可梁工作以来,去过的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公司了。

  麦可梁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家公司好好干。他非常勤奋,不管哪个部门的人让他干任何活,都马上答应,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干好。

  可也正因为这样,他的部门领导不满意了,觉得他本部门工作没干好,一个月没到,就直接把他给辞掉了。

  那时已临近过年。以往的春节,麦可梁都是在家里度过,但这一回,他觉得自己没脸回家,也不想回家。一是春运的票太难抢,二来自己一来一回车票要好几百,三是还要经受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无法回答的问候和毫不掩饰的鄙夷。于是,他便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外面过年。

  大年三十的上海,空空荡荡,与他合租的三个人,都已经回家,只剩他一个人,独守空房。街面上大部分的店全都关门了,只有兰州拉面还开着。

  麦可梁打包了一份饺子,由于是过年,还特地买了一瓶白酒,并且花二十块钱加了一份牛肉。结果那牛肉难吃得要死,让他心疼死了白花的二十块钱。

  节后开工了,麦可梁继续投简历。也许是简历没写好,也许是运气太差,投出去的大部分简历,依然如以前一样泥牛入海。

  那段时间,他都对自己要不要继续做外贸电商这一行产生了怀疑,想着要不干脆改行做别的算了。但是投了一圈别的行业,发现更没人理会,只好还是回到这个行业。

  好不容易,终于碰到了一个很欣赏他的老板。老板人很随和,但对外贸电商并不太熟悉,所以在当时的麦可梁看来,公司的很多业务并不专业。

  这样的情形反而对麦可梁是一个利好,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顶梁柱,把公司的营收从每月二三十万直接拉升到了七八十万。

  由于业绩突出,他的工资涨到了四千多,而且在年底的时候,人生第一次拿到了上万的年终奖。当然,比起他创造的价值来说,这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他既高兴,又有些失落。好在老板安慰他说,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正当麦可梁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情况又起了变化。老板当时觉得,如果在美国直接找一个人干,会比麦可梁在上海运作业务,效率会更高,于是把原来麦可梁的很多工作以及职权,都直接交给了在美国雇佣的一个白人,而让麦可梁去干一些其他的杂活。

  但最后,那个美国人干得一塌糊涂,老板才知道麦可梁的价值,只好又把麦可梁请回来,重新负责原来的业务。

  麦可梁以一己之力,把被美国人折腾得快要倒闭的公司挽救回来,并且业绩比以前更上一层楼。他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由于当时他在国内,而老板和客户都在美国,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导致麦可梁日夜都是颠倒的。有时凌晨一两点睡得正熟,老板从美国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有什么紧急事情需要处理一下,麦可梁就会一骨碌爬起来,忙一通宵。

  但让麦可梁大为失望的是,到了这年年底,他的工资依然是4千块,年终奖依然是一万。他的力挽狂澜和用心付出,没有换来任何回报。老板虽然给他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未来,但是他已经不相信这种画饼了。

  这一次,他做出了人生一个关键性的决定:他不想再打工了,他要自己创业。

  7

  毕业六年,他已经浑浑噩噩打工了六年,唯一的变化,只不过是城市从洛阳换到了上海,工资从八百涨到四千而已,其他的全都一事无成。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恰好,另一个同事也想离职。于是,同事出资,麦可梁出技术和负责运营。他注册了一个独立电商网站,在美国找了一个越南裔的合伙人,又租了两室一厅的民房作办公室,然后又找到给自己原来打工的公司供货的工厂,开始做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外贸业务来。

  创业的日子,让麦可梁第一次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加之业务开展得还不错,他感觉爽得飞起。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嘛。

  可是,创业,哪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当时的他还不知道,正是这次创业,把他拖进了人生最痛苦的深渊。

  首先是美国那个越南合伙人出了问题。由于他在美国,麦可梁和另一位同事都在中国,根本就没办法监控,越南人就干了很多小动作,不仅把打包、发货这些活都给自己毫无经验的亲戚来干,而且在租仓库、发物流等需要付钱的时候,都找最便宜的,然后把省下来的钱自己吞了。

  接着是后院起火。他们创业时,麦可梁是已经辞职了,但是合伙的那个同事还没有辞职,还在原来的公司干着。虽然他主要是出资,但毕竟新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也必须兼着干一点,结果就被原来的老板发现了,闹得很不愉快。

  最后是供应链也出问题了。由于他们合作的工厂就是原公司的供应商,前老板知道后,就去压那个工厂,让他们不要跟麦可梁的新公司合作。前老板和那家工厂是多年的合作关系,而且比起麦可梁他们的小公司来说,他是绝对的大客户,工厂自然听前老板的,就不给麦可梁他们供货了。

  在所有这些因素内外夹击之下,新公司只做了半年,摊子就散了。

  于是创业半年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只剩下麦可梁一人,独自守着两居室的办公室,全部账上只剩下两千美元(约一万三千元人民币)。

  而比起创业失败更令麦可梁难过的是,前老板发现他们的创业之后,不仅用强力手段阻止了他们,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麦可梁自己也认为,他们确实是有道义上站不住脚的地方,对于在道德上有一定洁癖的麦可梁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心理打击。

  一个人守在空荡荡的两居室里,创业失败的沮丧,被人骗钱的愤怒,以及良心上的强烈羞愧,这些情绪共同冲击着麦可梁脆弱的灵魂。

  那一年,麦可梁30岁。回顾自己30年的人生,麦可梁觉得所有地方全是失败。事业上没有成功,情感上没谈过女朋友,原来一直引以为傲的人品似乎也出现了裂痕。三十岁,青春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那段时间,麦可梁无数次想到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最终也没有勇气走到那一步。只是,他心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他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他把自己的感受跟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聊了,但那个同学不仅没帮上忙,在聊天过程中还显示出很不耐烦的态度,说了一些指责他的话,使麦可梁觉得更难过了。

  内心的求生欲望驱使着他离开上海这个让人精神紧张的地方,回到洛阳老家,他怀着一丝希望,试图从家庭寻找最后的理解和温暖。

  刚回去时,父母和弟弟还能说一些宽慰的话,但面对麦可梁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压力和痛苦,他们很快也都变成了不耐烦甚至指责。

  他们无法理解麦可梁内心的痛苦,反而认为他不应该这么颓废,应该振作起来。在他们看来,麦可梁是在逃避家庭的责任,因为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和同情。

  在最难的时候,麦可梁感觉自己脑子里似乎有一根细细的弦,而这根弦在越绷越紧,似乎再加一点压力,马上就会崩断。

  他最后残存的神志告诉自己,如果这根弦崩断,他可能整个人生就会直接毁掉。

  麦可梁觉得自己已经无法走出来,只能求助于医生。去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但是医生的水平也有高有低,他换了好几个医院,看了不同的医生,每次和医生聊完,总感觉没有效果,心里的负担反而更加重了。

  他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睡不着就一颗又一颗地抽烟,虽然天气很冷,但他全身出虚汗,精神特别虚弱,偶尔好不容易能睡着一下,过一两个小时又会惊醒。

  在一个很有名的精神专科医院,麦可梁终于碰到一位他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主任。主任说,你不要老去回想起小时候、童年时的阴影,要向前看,不要老是回忆过去的痛苦,那些已经过去了,很难去弥补,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就是往前看。

  一边接受心理治疗,一边大把大把地吃抗抑郁的药,在这些的作用下,麦可梁的脑中的那根弦,终于在渐渐地放松。他也在积极地给自己做心理疏导: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吧,不想太多了。

  期间,有一位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的青梅竹马的好友,给了麦可梁巨大的帮助。当时,她还在读博,因为生小孩而暂时休学在家,听说了麦可梁的状况后,经常过来和老同学聊天谈心。

  因为他俩有着类似的家庭生活和童年经历,她很能理解麦可梁内心的苦闷,也特别大方地要从自己还不多的存款里面拿出一大笔,来帮助麦可梁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虽然麦可梁没有接受这笔钱,但灰暗的内心终于有了一抹亮光和温暖,让他重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心和暖意,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乐趣。至今麦可梁心中都对这位好友心存无比的感激。

  麦可梁的心情在逐渐好转。他在网上下了一百多集的韩剧,每天就跟着剧中人傻笑,或者哭。不看剧的时候,就和弟弟下下棋,在村边的田地里走走,看着地上的野草,天边的白云,空中飞过的大雁,看着太阳从嵩山升起,从伊洛平原落下……

  8

  休息了半年,麦可梁觉得自己慢慢回归正常了,加上生活的压力毕竟还沉甸甸地压在这个家庭,他准备再次出发。

  刚好,北京一位同样做跨境的朋友一直在关心着麦可梁,看麦可梁的朋友圈知道他最近一直处于心理的低潮阶段,就邀请他到北京转一转。

  麦可梁在朋友家住了两三天,去了颐和园,去了向往已久的北大和清华,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回到上海后,麦可梁先是找了一家公司,但没待满一个月,就觉得不合适,离开了——已经创业过的人,再回去打工,往往就会有这样的不适应。就像曾在空中飞翔过的蝴蝶,再也不愿意像毛毛虫在地上爬行一样。

  麦可梁开始重新创业。他找了一家自己以前曾经研究过的美国公司,这家公司是卖五金卫浴产品的,有自己专门的销售网站,但没有在亚马逊开店。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公司,他们的营业额达到几千万、几亿美元的时候,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和维持独立性,就不愿意在eBay、亚马逊这样的平台上开店,而是更喜欢自己在公司官网销售。

  麦可梁联系了这家公司,以批量采购的方式,拿到了折扣优惠,直接把他们的产品加价5-10%,搬到自己的亚马逊店铺上卖。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次创业虽然失败,但是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他最初卖货自建的英文独立网站,由于品类专业垂直,被美国亚马逊总部的招商人员看到了,就邀请他进驻亚马逊。于是,他就拥有了一个由美国亚马逊总部招商邀请进驻的店铺。

  正是这个店铺,让他现在有了便捷的创业路径——他把美国公司的产品放到自己的亚马逊店,有了订单之后,就以邮件的方式通知对方发货。

  毕竟有了这么多年的电商运营经验,这个店铺慢慢地开始起来,从最开始几乎不赚钱,到后来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块钱,再后来一个月就上万,再到几万了。

  身体好起来,事业发展起来的同时,麦可梁三十年不变的感情世界,终于掀起了波澜。在青梅竹马的好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其实是初中和他同校,但是在学校时他俩并不熟悉——在缘分的世界里,或许学校太大,世界太小。

  女孩很朴实,是个过日子的人,对金钱什么的也没太高的要求,只是注重踏实稳重的人品。俩人交往了一年多之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妻子跟着麦可梁一起到了上海。妻子找了一个设计公司的工作,麦可梁继续运营着亚马逊的店铺。

  这期间,他终于有实力可以租稍微像样一点的办公室,也能招得起员工了。

  但创业走过了最初阶段,业务稳定下来之后,就遇到了瓶颈。如果想要做得更大,就需要更多、质量更高的员工。而以麦可梁这个位于小区民房的小公司的实力,给不起好的工资来请人,也没有好的待遇留住人。

  于是,公司又陷入了“招员工-教员工-员工离职-又招员工”的怪圈,麦可梁做得非常累,但是只能维持公司的基本生存,要说发展,却一点希望都没有。

  由于员工总是不稳定,无数个日日夜夜,麦可梁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所有的工作。没有设计人员,他就自学平面设计;没有程序员,他就自学写代码;产品材料工艺不懂,就上网啃专业知识;没有质检员,就自己当QC;没有客服人员,就自己当客服。

  因为要和美国对时差,麦可梁经常一坐就是轻则凌晨12点,有时候甚至为了参加美国的线上培训,定闹钟凌晨2点起来参加,会议结束就是凌晨3-4点。这段拼命的经历,也给身体埋下了另外一个隐患。

  这时,由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麦可梁身上肩负的责任感又完全不同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们三十多岁了,一直都是租房住,要不要买个房?

  在上海买房,需要先具备购房资格。本来,麦可梁一直在上海交社保,但中间由于生病回老家了几个月,再加上第二次创业为了省钱,社保就中断了。而上海的政策要求,非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必须得连续5年缴纳社保,中间不得间断。

  等麦可梁业务初步稳定,重新把社保交起来,原来的几年就白交了,又需要从头开始计算。他们根本就等不起。

  再说了,就算等得起,以现在手头的存款,在上海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于是麦可梁和妻子商量,要不干脆回郑州买房,把家和公司都安在郑州。

  于是,2016年,麦可梁和老婆在郑州买了房,2017年拿到房本后,就回到了郑州。由于郑州的房租和人员工资都比上海要低很多,所以他花同样的钱租的办公室和招的人,都比上海好了很多。

  9

  2017年底,公司终于走上了正轨,麦可梁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但过完年,美国那边突然新出台了一个法案,涉及到商品跨州贸易的税收政策调整。麦可梁的业务恰好在这个新的法案涉及的范围内,新增的税收一下子导致他的总体成本增加了6%-10%,等于把原来的利润全部都给吃没了。

  眼看着刚刚有点起色的公司,在命运的重锤之下又摇摇欲坠。他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发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再跟那家美国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直接造产品。

  但是自己做产品,各种困难也是不可想象的。要创立品牌,要设计、开模、寻找生产厂家……一个简单的金属开模,动不动就是4-5千美金的开模费,一整套产品下来,往往好要上万美金的模具费,几套产品就是好几万美金几十万人民币,对于小公司来说,这都是巨大的投入。

  这些困难,也是之前麦可梁一直犹豫,没有启动自己做产品的决心的因素。可是现在形势已经到了这个关口,再不破釜沉舟,就意味着公司慢慢走下坡路,直至死亡。

  麦可梁决定不再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是挺身和命运搏斗。

  他在美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中国找人设计和制作产品,从最基本的材料、设计图纸、开模等问题开始学起,一个一个弄明白,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寻找加工厂。

  到2019年,麦可梁自己注册的品牌、自己创造的产品,终于登上了自己的亚马逊店铺。产品的类别还是五金卫浴,但是用的材料、工艺比原来的美国公司更好,而且麦可梁自己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改进了好几处原来产品的缺点。结果一上架之后,直接就卖火了。

  这样一来,产品品牌是自己的,生产是工厂代工,成本比以前从美国公司进货要低了一大半;而产品的外形、质量、功能等,又比原来更好,销售量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率,也都迅速上来了。

  为了做好美国业务,麦可梁也如饥似渴地学习关于美国的一切知识。他曾经把美国的50个州全称,简称,地理位置,邮编,山川地理,河流湖泊海洋,200多个城市,还有美国的历史发展,人口分布,种族,喜好,美国的法定节日、时区等,全部都烂熟于胸,以至于去美国跟美国人交流时,美国朋友都惊呼他竟然对美国这么熟悉。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打破了原来发展的节奏。封城、集装箱短缺、海运费飞涨、美国货运工人的紧缺等,每一个问题都是公司前进路上的一个大坑,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死掉。

  但此时,麦可梁已经是一个逐渐成熟起来的创业者,这么多年的历练,他早已明白,创业就是不断遇到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碰到问题不要紧,不要影响情绪,解决它就行了。

  他一方面见招拆招,出现什么坑就填什么坑,另一方面,又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款式,同时拓展以原产品为核心的周边产品。疫情期间业务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

  2022年初,麦可梁敏锐地觉察到,中国的疫情政策可能会极度收紧。二月底原本要发两个集装箱的货,他果断地追加了一个集装箱。结果,他的货二月份刚出港,上海这边三月就封城了,也波及到周边的地方,生产、交通、港口基本上都停了。

  后面整整三个月,他都没办法补货,只能靠那三个集装箱的货顶着——如果当初没有多发一箱,最后一个月他的店铺就得关门了。

  而很多没有像他这样未雨绸缪的商家,就只能停售,包括一些中国友商的店铺,都没有货可卖了。麦可梁的店铺却货源充足。所以那几个月,他美美地小赚了一笔。

  到郑州后的几年里,麦可梁也开始注重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花了好几十万在国内、日本、美国,参访知名企业,上一些管理学的课程。包括参加何加盐·名企研习营,也是因为这个契机。

  在此过程中,他的眼界更加开阔,经营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原来很不稳定的员工队伍,现在已经非常稳定了,这两三年来,基本上只有人进来,而很少有人跳槽。

  10

  现在,麦可梁的公司,已经做到了年营收几千万的规模,而且继续保持着每年20-30%的增速。

  虽然比起那些动辄百亿、千亿的巨头来说,他只能算是一家刚起步的小公司,但是想想仅仅是几年前,麦可梁曾经遭受过的那些,他现在所拥有的,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时完全都不敢想象的。

  但早年的折磨,也并没有完全放过他。之前长期的精神压力,高血压,还有创业阶段的打拼,都对他身体造成了不小的损伤。他的心脏已经做过两次手术,放进去5个支架。从2012年至今,每天都在不停服药,以后还要长期服药。可以说,他是真正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

  但即便如此,麦可梁依然是笑着面对人生。每一次何加盐·名企研习营的活动,我们看到麦可梁,却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从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总能看到他奔忙的步伐。

  从麦可梁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出身于底层的平凡人能具有的了不起的成长力量,看到了一个经历过世间最痛苦的磨难,依然能够站起来,挺身与命运搏斗,并最终战胜命运的奋进者的灵魂。

  他是一个平凡人,但也是一个超级英雄。

  谨以此文,向麦可梁,也向普天下的奋进者,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8 18: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