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6|回复: 0

杨国英:时代终结!命运在呼叫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10: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时代的终结,无数人为之哀鸣。

  但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样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启幕。

  当然,从当下完全切换到一个新时代,还需要至少10年、甚至20年。

  开篇先说一下。

  今天外出调研,有点酒醉,兴之所致,文字由然而生,逻辑可能有点不畅,文字也可能有点滞硬,还敬请谅解。

  昨天的文章,契入到许多读者的心坎,他们(她们)深切感受到时代的造化弄人、以及竭尽全力也难以逆天改命,对这些读者,我希望他们(她们)心安,心不安时可以读一读唐诗宋词以怡情,尤其有必要读一读苏东坡。

  也有个别读者认为我在制造焦虑、认为我对未来不够乐观。

  对此,我想回应的是,不是我在制造焦虑、更不是我对未来不够乐观,而是时代导致的群体性焦虑就在那里,全球性的内卷、各行各业的内卷就在那里,你承认不承认都在那里,这是客观事实。

  其实,对当下全球性撕裂导致的全球性内卷的确认,以及对当下一个好时代终结之后群体性焦虑的确认,这是对当下现实世界的写实,这是对当下绝大多数人群的感同身受,这与个人的主观感受到底是乐观还是不乐观毫无关系。

  乐观,或者不乐观,这既取决于我们个体的感受性,更取决于我们个体的能动性——换言之,如果你的个体能动性强,在确认这一相对惨淡未来的基础上,能够予以必要的及时应变,你相对乐观一些,这是正常的,这说明你具有强人的底色和追求。

  当下维艰,但我们仍须应对并眺望未来。

  今天,我就讲一讲强者的必要应对,如果你是强者,或者你希望成为强者,我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参考价值。

  酒有点醉,不系统性写作了,就具象举例说明吧。

  比如,对于工作和创业。

  假如你是一个强人,或者你希望是个强人,你认为你对宏观路径的选择方向,有且仅有两个,当然每一个事实都不容易。

  一个是专注于解决卡脖子。

  就业优先选择这样的公司,创业优先选择这样的赛道,甚至投资也应该重点关注这样的赛道,因为,事关解决卡脖子领域的,这在美国全面遏制中国之下,至少在未来三至五年、甚至八至十年,可能享受到国家级的政策红利(新型举国体制),不仅可以享受到国家级的政策红利,而且,在红利之外,你注定还有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当然,就业创业优先选择解决卡脖子的领域,你有必要叩问一下自己,你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与之有没有一定的匹配度——有,你就大胆冲,没有,也就没有必要硬冲。

  第二个是走出去,勇敢走出去。

  走出去,走到一带一路,走到与中国经济预期紧密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今年国家敲定的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比如中东国家和俄罗斯。

  走出去,走到中国经济预期紧密度高的国家和地区,你必然会享受到由区域经济互补性导致的时代红利。

  走出去,无论你是就业、还是创业,如果你没有解决卡脖子领域的具体能力,那你就勇敢走出去,走出去,去拥抱海外的广阔天地和广阔市场,去拥抱由经济势能和经济互补必然给予的降维打击红利。

  当然,走出去,先解决语言关,其次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不要觉得这样选择你有多么痛苦,我告诉,如果你还自认为是一个强者,那么,早一天准备好走出去,你会早一天减少痛苦。

  对此,我有一定的海外生活体验(大约4年前,为期加总接近一年半),二十年前、或二十五年前,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年轻人,他们其时因为事实内卷的严重,早已经走出去了,走到了东南亚,走到了中东,走到了南美和非洲。

  再比如,对于有些读者对子女教育的焦虑。

  个人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必要太过焦虑,一代人总有一代的命运,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鸡娃。

  顺势而为,那么,当下、以及未来五年十年最大的势是什么呢?

  是机器可以干的活,越来越不需要人去干,或者机器能干的活,人去干的性价比越来越低,这折射到教育上,其实就是对我们当下教育(应试教育)的推倒重来。

  当然,推倒应试教育,并不等于我们的孩子不参与应试教育(条件许可的,自然是可以的,我举双手赞同),而是说,我们在对付应试教育的同时,应该给孩子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她们)去旅行、去运动、去阅读非工具性的人文和哲学著作、继而更好的去体验、想象和探索未来。

  要知道,在全球撕裂、全球内卷之下,当下90%的行业本身就已经相当内卷了,而且,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迭代发展(最典型的就是 ChatGPT),未来这90%的行业只会越来越内卷,因为,当下众多记忆型的工具型的工作,正在不可避免大幅减少,接下来还会越来越多的被机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所以,让孩子更多的旅行,更多的运动,更多的阅读所谓的无用之书、更多的体验和想象未来,在未来的时代,这注定会变得无比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去眺望和创造未来,而不是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

  讲到这里,我同时要强调一下。

  不要以你当下的焦虑和生活维艰,去推导孩子未来的焦虑和生活维艰。

  是的,每一代人都是会焦虑的,不焦虑,就无以成长——只不过,现在的孩子,尤其是20后,他们未来的焦虑,注定与今天众多成年人的焦虑不同,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再为生活本身而焦虑。

  因为,从时代财富的整体传承而言,现在的孩子,20年他们(她们)是成年人,他们到时享受的整体社会财富,大抵是今天的两倍、至少接近两倍——现在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大抵接近20年前的一半,这本身就意味,现在的孩子,20年后长大成人,他们整体将传承当下接近两倍人数的财富,包括房产、股票、存款、以及其他等——你说,就整体而言,他们(她们)到底还会超级内卷吗?还会为生活所忧吗?

  所以,现在,该生娃,还是尽量多生娃吧。

  现在的娃,在20年后,他们将享受到又一波的时代红利。

  就写这么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5:20 , Processed in 0.1719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