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0|回复: 2

hongsen55913:中美在东海开战,美国只有完败或惨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 1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曾用“硬度、长度及持久力”三个词来描述“揍人能力”,并且也曾强调过,“长度”又对“硬度与持久力”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就现实层面而言,如不考虑“长度”影响,中国军队在“硬度和持久力”方面极强,与美国相仿,同处时代的巅峰(在中国本土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任意一国都与之没有一战之力)。
但如考虑“长度”的影响(距离过远),中国军队的“硬度和持久力”便会从巅峰跌落,直至“泯于众生”。原因何在?比之美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务层面),一是支持远距作战的“武备体系”,二是远程“保障体系”。
在“支持远距作战的武备体系”方面,中国军队虽不完善,也相对羸弱,但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且势头不错。更明确地说,与美军的差距虽大,但可追,对此乐观的预期也有充裕的理由。
而“远程保障体系”方面“三大要素”(手里有货、有能力送货、集散中心)中的“集散中心”(海外基地),中国军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该要素”甚至还具有“一票否决权”。直截了当地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军队还不具备“一定强度远距作战”的能力,而这也是与美军相比最大差距之所在。
有差距,哪怕是“一片空白”与“极为充裕”之间的差距,其实都未必需要很悲观,因为可以去追。但使人无法乐观的是,如今这个差距,似乎已经有些“追无可追”的味道了。
为什么?
以美国为例,它那数百个“海外基地”是怎么拥有的?简要来说,作为一战主要战胜国、作为二战顶尖战胜国的美国,享受了令人咂舌的巨大战争红利,才一步步地将这些地方控于手中。就某种意义而言,将其归结为“时也运也”,也算说的过去。可如今的世界,并没有这样的“契机”出现,中国又凭什么能获得这些“海外立足点”呢?
要知道,“驻军权”是一个“政经体”统治权最为主要的象征之一(可参见97香港回归。别的什么都好商量,但有一条,却绝不容动摇,即:英军撤,中国军队进驻。),而“海外基地”的存在,实质上就是某国在分享该“政经体”的统治权,这意味什么,还用得着多说么?就更别提,那些地方大多都已有了同一个“主人”——美国,若中国还想从这样一个“主人”的碗里分一杯羹......经此般种种,想拥有“海外基地”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要在“太平时节”拿下几块“飞地”,很难!就算最终能拿下来,而所付出的代价,也不会低!
“客观上”已经很困难了,但最要命的,却是“主观上”迟迟没有大作为。
为什么要这样说?
某党现行的国策,毫无疑问是“国际化战略”(“扩张战略”这种表述太过霸气,而“走出去”又有些唯唯诺诺,所以换成了中性些的“国际化”一词,体会意思就好),而且正式实施至少已一年有余。能看见,“政治国际化”、“经济国际化”接二连三的各种大动作,可令人最为不解的是,“军事国际化”方面却一直没有大动静。
既然写这到这里,也无需再作遮掩了,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某党某会开完一年多的今天,中国军队的“体制改革”,为何还不能昭告天下呢?
很多人都知道“军体改革”(军事体制改革的简称)很重要,但很有可能不知道,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
首先,要知道“军体改革”是干什么的?
先不管旁的,但至少要知道:“军体改革”与“政治、经济改革”一样,同为保障中国现阶段及可见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手段之一。
其次,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军体改革”,或者说,其根本目的为何?
其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国家各种利益(不局限于“经济利益”,但可用“经济利益”作为度量)。
其三,要知晓“军体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个字:“国际化”。
那么,“军事国际化”的直观表象是什么?
可浓缩为一句话:全球范围的军事震慑与军力投送。
而“全球范围的军事震慑与军力投送”又该如何理解?
答案明摆着,不就是远程“揍人能力”的具体体现么!
......
将以上几个问题点理顺后了,下面将进入实务层面,对中国“军事国际化”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
很明显,目前中国军队在“远程揍人能力”方面所欠缺的,一是“远程武备”还有较大的口子要弥补,但预期乐观;二是,无“海外基地”,且预期较为悲观......而这,还只是“硬件”方面的不足。
“软件”方面呢?
本人曾在“虚拟战争”的分析中,对目前的中国军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明显缺足”。
什么意思?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支持其“远程作战”的“统筹协调机制”,或者说,缺乏一个具有高度权限(凌驾于各总部各军种及其他一些相关机构之上)的“部门”,引领中国军队走出国门。
关于该“统筹协调机制”极为关键的作用,甚至不需涉及“相关知识”,只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便可获晓答案。比方说,哪怕就几个人合伙做某件事,便一定会有人去“抓总”,不然的话,这事压根就无法如期推进......这应该很容易理解。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将中国军队的现实状况(现有机制)代入那场“虚拟战争”中,就是一个月之内,能否扬帆起锚都是未定之数,更遑论其他呢?
言而总之一句话:这种“统筹协调机制”,或者说这样一个“部门”,不论叫“联指部”也好,“远战部”也罢,其实都不打紧,但它对于一场外战而言——没它,打不了!
既然谈到这儿了,有“一个问题”很有必要明确一下:想打一场一定烈度的远距作战,会涉及到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即:“武备”、“保障”与“机制”。与一般认知大为不同的是,至少相对而言,中国军队在“武备体系”方面所拥有的能力,恰恰才是“最为靠谱”的,因为“基地”与“机制”还都没着落呢!
这个说法虽然很颠覆,但现实就是如此!
有必要先谈谈“国际化”的意义。
谈及“该意义”,不妨先对某党建国以来所历经的六十载坎坷历程,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与回顾。
建国后头三十年的历程,可概括为两句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及“欲不战,所以战”。(所收获的种种,多的先不谈,只说两点,一是打下了相对完整且坚实的工农业发展基础,其二,通过参与或发动了数场多朝向的“边界战争”,基本稳定了疆域范围。)
而后的三十年,也可用两句话概括:“改革开放,借力使力”及“韬光养晦,唾面自干”。(忍辱负重所换来的,也是所有人都无法视而不见的是,中国所具备的“硬实力”,奇迹般地攀至“时代巅峰”。)
以上两个阶段的“发展思路”,是否有了天壤之别?
毫无疑问,是!
所谓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两字,谓之曰:“国策”。
回到当下,如今所开启“国际化”历程的“思路”,是不是与“韬光养晦”阶段又有了云泥之别?
当然是!
那么这显然,又是一次“国策”层面的极为重大的转变。
言已至此,关于“国际化”历史性的、转型性的、开创的重大意义,还有必要再长篇大论吗?
......
所谓“中国的国际化”,就是中国政治的“国际化”、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军事的“国际化”三大战略手段的总称,换句话说,“中国的国际化”是有这三大战略手段所构成的,其目的,不言而喻,当然是为了捍卫及猎取“中国之利益”。
而现如今能看见的是,政治、经济“国际化”方面已经做到了前头,而军事“国际化”虽在“武备”方面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运作机制”上却“毫无进展”......
前文中已经说了很多,对于军事“国际化”而言,“武备”等的发展(硬件)与相应的“运行机制”(软件)是一个无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无论缺了谁、弱了谁、慢了谁,其整体的有效性,都必将“大打折扣”,而且还是很大很大的“折扣”。
更进一步,作为“维护中国之利益”的终极保障手段的军事“国际化”,却打了“大折扣”,那么所面临的后果为何,不难想像吧!
更多的种种,更深入的种种,就不多说了,只一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能快,还是快些吧,时不我待!
......
寄望,
某日之中国,凝四海之心,执四海之念,持四海之刃,拓四海之地!
本文的第二刀就此祭出,
写了如此多个“四海”,那么此刃,也只得名为“四海”了。

“不败”与“四海”两刀的相关种种已基本说完,接下来将谈谈“第三把刀”,这也是本文的最后一把刀。
话题先回到开篇中所谈及的“东海问题”。
弹指一挥,据当时本人所下结论(即“打不了”),已历时三个月。其间,中日双方各种小动作、小举措虽接二连三,颇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东海问题”至少在“大众舆论”中的热度,已从四十一度八,降到了三十七度五,换言之,其热度比之“正常状态”要略高一些,但事实上却已趋于平缓。
目前“态势”如此,也不算出人意表,但不知是否有人对其间的过程,抱有一定的疑惑?
明确一点说,是否有人对于同为“第一男主角”的美国,在“东海问题”上所表现的种种“大感失望”?
更直白说,作为拥有“一览众山小”国际竞争地位的美国,为何在“东海问题”上其态度颇为暧昧,表现得也不够强势,甚至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柔弱无力呢?
原因到底是什么?
至少就本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接下来,本人将尝试着给出答案。
分析这一问题,可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动机”,也就是美国是否有理由干预“东海问题”;第二步是“能力”,也就是美国手中所拥有的资源是否能支持目标的实现(可用军事能力作为评判标准);第三步是“权衡”,也就是美国要考虑,如果真实施了“某些行动”是否划算的问题。
首先分析美国的“动机”,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毋庸置疑,现今的美国依然拥有全球第一的国际竞争地位。坐拥“全球第一的国际竞争地位”便意味着其掌控着“全球最大的话语权”。如换个角度理解,该“话语权”实际上代表着“国际规则”,美国所制定并主导的“国际规则”。人所共知,只要掌控了“规则”,便能谋取最大之“利益”(可用经济利益作为量度),或者说,能将“利益”最大化。而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及目前中国坐二望一的国际地位,便是挑战及动摇着这种“固有的国际规则”......
第二层,比较也许虚幻,但未必有人能以充分的理由将其否定。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东方种族与东方文明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如今的美国,则是西方种族及西方文明当仁不让的首席代表,而这两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关系,“合作、融合”的确是有,但不得不说,主流还是“东风与西风”之间,舍我其谁的直接竞争关系......
综上而言,美国绝对有充足的理由,在全球范围遏制、打压及削弱中国。(关于这点,理应无任何疑问。)
第二步,便是要分析“能力”问题。
所谓的“能力”,前文中已经明确过多次,可用“军事能力”作为最直观的标尺衡量。
如将该问题现实化,或者说从国际博弈的层面出发,该“能力”同样也是由“自身的”与“借用的”两部分所构成。美国具备的“军事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以其主导的“大北约组织”(除北约外,再加上日、韩等)的“军事能力”定性描述。毋庸置疑,这样一个军事实体,是现今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之一。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之一”,则自然是中俄为首的“泛上合组织”。
不用去纠结,“大北约”与“泛上合”两大“军事集团”,哪方的实力更强一点,现实是,针锋相对的双方大体保持着动态均势。更直白一点说,因为这两大“军事集团”所具有的“军事能力”非常接近,所以无论哪方,实际上都奈何不了对方(至少在可见未来是如此),其实这也就是人所熟知的“国际战略平衡”所显现的直观态势。
具体到美国身上,其有能力打破这种“战略平衡”吗?
近两年,美国在面对阿富汗、叙利亚、伊朗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显然已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摆在了桌面上,即:它不具备这种“改变现状”的能力。
将该结论再次明确:美国无力打破目前国际间战略态势的动态平衡,并使之向己方有利的态势倾斜。
国际间的“战略态势”如此,再简要谈谈东海上的“战术态势”。
先做一个设定:
陆路面积为3万多平方公里的某岛,如果将其重要战术节点的数量设定为100。
那么陆路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韩国,其重要战术节点的数量不会高于300。
而陆路面积不足40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其重要战术节点的数量不会超过1000。
作为拥土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国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中国,其重要战术节点数量的下限,会低于10000么?有可能低于10000么?
......
很明显,这就是本人所说“挨揍能力”(军事潜力)最直观数字的表达。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这个“数字”,处于时代的巅峰!
并且,中国在自家门口的“火力投送能力与保障能力”无可匹敌,更通俗讲,中国可将自身的“揍人能力”发挥出九成半的水平,而距东海万里之遥的美国,就算其在周边拥有多个军事基地,就算其拥有几支航母编队,可又能发挥出几分“能力”呢?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说得很多了,只将显而易见的答案再强调一遍:在“东海周边”,美国根本不具备与中国一战的能力。
说句更为露骨的话,若美国与中国发生“常规冲突”,军事上不存在“胜败”问题,而只存在“完败与惨败”的问题!
最后,简略说说“权衡”问题。
在“东海问题”上,一定发言权的直接利益关联方有中、美、日、俄、韩等,其间会涉及到的较为主要的“国际关系”,包括中美、中日、中韩、中俄、美日、美韩、美俄、日韩等。
用两个词来形容,即:千丝万缕,错综复杂。
而这还只是局限于“东海”一隅的“小博弈”,更高层面的则是“大北约”与“泛上合”之间的“大博弈”。
“大北约”的主要国家有美、英、法、德、意、日等,还有夹缝中求生存,并已然“首鼠两端”的韩国。而且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国家的“利益诉求”不可能在任何时期与任何背景下都趋同,换句话说,它们之间的“分歧”,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大分歧”,是作为常态而存在的。只不过在威胁巨大时、一家独大时,它们之间的种种“分歧”会被掩盖,或者说会被主流力量所压制。(“泛上合”同样如此,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可一旦出现“巨大变故”,这些“分歧”又将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进而,所产生的种种后果又会如何呢?
有关这类太过艰深的问题,也许只能由事实来揭晓答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出现了这种状况,“场面”一定会很大,或许会大到“偷天换日”也犹未可知!
对于今日美国而言,对于“绝对实力”明显削弱,“相对实力”巨幅下降的美国而言,其能够承受这样一种“不可期的后果”吗?
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不缺乏背后捅刀的朋友,也从不缺乏“趁你病,要你命”的盟友......
综上种种,美国在“东海问题上”诸多顾忌的缘由,便应该一目了然,即:有心而无力,且怕失控。(中国是“有力而无心,也怕失控”。)
“东海问题”上是如此这般,或可做一个合理的推论,美国在中国“一鞭之距”的范围内,已卖弄或者将要卖弄的种种“小手段”,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本质上并无不同。
可一言蔽之,美国在中国周边,必不会掀翻桌子,与中国直接冲突并大打出手。
在开篇中,本人曾谈及在“不予人活路”的趋势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势力,将会运用“军事手段”处理“问题”。在中国家门口,其有心而无力,那么“非要动手”,也只得将“目标作战地域”迁移至远离中国本土的地方,迁移至中国“鞭长莫及”的区域。
美国要动手,无非只有两种形式,一是其通过“代理人”与中国发生暴力冲突;二是其直接赤膊上阵,意图砍断中国延向各方的“利益触角”。

倒不用纠结,美国“赤膊上阵”的搞法是否只存在于理论上,只需明确一点即可:对于现今“欠缺尚多”的中国而言,真要在某些地域发生了“暴力冲突”,那么中国不吃鳖的可能性会非常之小,大体上还是要成为各方所“嘲笑”的对象。(比如,就算是某党经营许久的非洲,若某势力所支持的部族武装,有针对性地袭击中国企业,伤害中国公民,中国又能如何?相关的实例,不胜枚举。)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诸如此类的“小伤小痛”不断,其造成的后果,却不足以使中国“半身不遂”......
为什么这样说?
关于描述现今中国状态的言语,之前已经说过多次,这里再作一次回顾: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三领土大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巨量人口,在“生产”角度,便意味着“劳动力”足够多,从“消费”角度来看,便意味着“市场”极为广大,双超10亿级。人口数量如此,人口质量呢?倒不必过分高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哪怕只取世界平均水平(概率相当),中国巨量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出“人才”的绝对数量,要远超其主要竞争对手。这些难道不是“人多力量大”最好的诠释么?
第二,“地大”便会“物博”。这代表着中国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大,各种资源的总量很高。还有一点,准确地说,应称之为地理位置,所处得很“巧”。“巧”得刚好东临太平洋,西近欧罗巴,南俯次大陆,北靠俄罗斯。“巧”得刚好可辐射到其余的三大文明策源地。换言之,国盛,则可威加海内,“中央之国”绝非浪得虚名。
第三,民以食为天!填饱肚子乃人生存的第一要务。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大体上能自己自足,可基本解决巨量人口的温饱问题。一言蔽之:中国不愁吃!
第四,光吃饱还不行,还要穿,还要用!毋庸置疑,中国以其最完整的工业门类与全产业链条,及超乎想像的工业品产能,辅以相对完善的配套体系,可以满足国人的各项生活需求。一言概之:中国不愁用。
以上种种,只想大致说明一个问题:今日中国在“硬件”上,已然是得天独厚,夸张些说,是无懈可击!
所以,就算是“出门在外”屡屡受挫,小伤不断,但只要“已自成体系且能自我运转的中国本土”不遭“重创”,便无人可奈何!
那么,如何能使中国本土遭受“重创”呢?或者说“使之重创”的源头(主因),可能会是什么?
很明显,其只可能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外部,二是内部。
关于“外部”,前文中已经说得够多了,即:现阶段及可期未来,没有任何外部势力有胆量及能力,使中国蒙受“重创”。(不限手段及烈度)
那么,就只剩下“内部”这个源头了。
有关与此,或可从国史中得到启示:
在漫长的国史中,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每一个“大一统”的“中国”,由于体量处于时代巅峰,所以尽管屡逢强敌,也总能使其欲争而乏力,简言之,便是“外患虽巨,却犹不足虑”。并且,相关史实也将其呈现得很清楚,这些“中国”从来都是自己把自己搞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后,再经“天灾人祸”的用力一吹,而最终土崩瓦解,无一例外。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千年来,“中国”最大的“敌人”,其实一直都源于“内部”,换言之,“中国”的“宿命之敌”,从始至终都是“自己本身”,而绝非其他。
以上之言,不说是结论,但比照现今种种,至少可浓缩为一句“前车之鉴”,即:“内部问题”由始至终都是“中国”遭受“重创”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回到今日,关于“内部问题”,不知道的,不能乱说,知道的,也不必多说。能看见的是,近两年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改观,但无论怎样,都还远远不够。
或许,某党会继续用“惊涛骇浪”的手段,还一个“波澜不惊”的局面......此为不可知,只能拭目以待!
此刃若名为“惊”或“不惊”,似乎都不妥。
不如,称其为“惊亦不惊”吧!
本文的最后“一刀”,算是勉为其难地拿出来了,与之前大为不同的是,此刀不在于“磨”,而在于“用”,用以持之以恒的“用”......

尾声

本文的“三把刀”都已逐一亮相,而且本人自认为说得还算清楚。按常理来说,文至末尾,都会做个总结,但既然已经把该说得说了,似乎也没必要再为了所谓的完整性,而耗费精力,这毕竟只是一篇网文,能省则省吧!倒不如,扯两句闲话,作为结束语。还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本人只负责说,而不再作解释,诸位也不必太较真。
1、如用“正午十二点”来表示“如日中天”,那么今日美国,则也就刚到十二点一刻。换句话说,其实力虽有所下降,但并不很大,所谓的“巨幅下降”,是指对比中国的“相对实力”。
2、大致在2011年前后,中国的“财富年增量”及“创造财富的活力”,已经双超美国。也可这样理解,在经济层面上,中国早已超越美国。
3、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很多“基础产业”,会掀起声势骇人的兼并浪潮,体形硕大的“企业”,又会新冒出来一大批。
4、种种迹象表明,对于中国而言,2018年左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5、以“世界经验”来论中国,事后往往会被证明“鼠目寸光”;步子迈大点,后来又多被视之“循规蹈矩”;几乎要把裆劈了,却总被称作“远见卓识”......中国已这样走了十来年,这是今天看昨日,明天看今日呢?
6、没必要再对某党的“有所作为”抱有疑问,因为现在已然如此!
7、战争作为政治(广义)的延续,从来都不仅是两种势力间“武备体系”的激烈对抗,若非要加上“战争”两字,也是两种势力间“战争能力”(军事能力)的对抗,换句话说,战争从来都是两种势力间,全方位无死角的激烈对抗。
8、你拿棍子砸我脑袋,我用脚踹你,是战争;你拿棍子砸我脑袋,我在你回家的路上挖坑等着埋你,是战争;你拿棍子砸我脑袋,我用石头砸你家玻璃,还是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 11:2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算行吧‘总体比较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 2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亿人民赤手空拳站在一起,也会使刽子手吓得退避三舍!要是一盘散沙、亦或是相互打斗算计,亦或是众人旁观,那就一切都是屁!战争的伟力在于民众,民众伟力之爆发在于凝聚,凝聚之关键在于信仰、正义、公平与公正。这才是最令人忧心的问题!战争胜负的关键在民心,在内部,其它的都是扯淡。强大的、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日本面前一触即溃,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一次战役就被“土八路”从鸭绿江边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二战中美军的王牌飞行员在朝鲜上空被刚刚接触飞机两个多月的“土八路”毛头小子击落就是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8 17: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