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9|回复: 0

温伯陵:新文化和新生产力,消灭了大清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9 05: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异族建立的政权都是二元制的,即建立政权的民族和占人口多数的汉人,实行分而治之,以此来保证民族的独立性,进而维护政权的独立性。

  鲜卑建立的北魏是这样,蒙古建立的大元是这样,满洲建立的大清自然也不例外。

  从大清入关到乾隆末年,将近150年的时间,汉人都被封闭在长城以南、嘉峪关以东,不允许迁徙到传统汉地以外的地方。而东北、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传统游牧地区,大清任命的军政官员,几乎都是满人。

  例如新疆,自从乾隆收复新疆以后,大清任命过30名伊犁将军,其中3人是蒙古旗人,27人为满洲旗人,至于都统、参赞等高级官员,也基本是满洲旗人。

  新疆驻军倒是有不少汉人,但大清在新疆实行民族隔离政策,专门建造城池给满汉人员居住,不允许他们和新疆本地人私下来往。

  除此之外,大清在新疆北部实行札萨克制,新疆南部实行伯克制,这些都不是传统中国王朝的官制。乾隆发给札萨克和伯克的官印上写着满文、蒙文、维文,唯独没有汉文。而且札萨克和伯克们进京朝觐时,也不能经过陕甘一带,必须按照规定,在长城以北的蒙古地区行走。

  大清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切断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关联,迫使少数民族和满洲结盟,利用广袤的土地和内陆骑兵,制衡占人口多数的汉人。

  所以在大清的治下,国家政权和主体民族是分离的。

  同样因为大清是以小族凌大国的异族政权,入关之后就充满了不安全感,为了提高汉人对大清的忠诚度,历代皇帝便极力提高儒家的地位,希望用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的理念,削弱汉人的反抗心理。

  而且康熙、雍正、乾隆等大清皇帝,通过文字狱的血腥手段,从文官士大夫手里夺走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从那以后,大清皇帝便晋升为言出法随的儒家圣人,操纵着汉人的精神思想。

  儒家,也从晚明时开放包容的意识形态,彻底异化成扭曲封闭的宗教。

  就这样,凭借种族隔离和文化操纵,大清稳坐江山两百年。

  实事求是的说,大清确实是中国王朝,但大清的一切成就都和汉人没有关系,汉人本质上是大清的耗材。

  如果大清一直强盛下去,那么占人口多数的汉人,就永无出头之日。只有大清政权遭遇挫败,那个笼罩大多数人的囚笼,才有可能破裂,而此消彼长之下,汉人才有可能真正恢复力量。

  当占人口多数的汉人被彻底解放出来,这个国家才能进行最大范围的动员,爆发出被大清封印的潜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鸦片战争以后,大清接连不断的挨打,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正是在挨打的过程中,大清的种族界限和儒家宗教逐渐崩盘,汉人的力量逐渐恢复,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就让江山变了颜色。

  2

  19世纪中期,大清接连挨了三次打,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三次挨打的过程中,从嘉庆年间就初步崛起的汉人精英,逐渐掌握了武装力量,有了和大清政权掰腕子、讲道理的资格。

  例如曾国藩的湘军,虽然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已经16个月没有发军饷了,由于维护孔孟名教的起兵宣言,曾国藩也不可能起兵反清,便命令十几万湘军卸甲归田。

  但凭借征战换来的军功,曾国藩、唐训方、曾国荃、刘坤一、刘长佑等湘军将领,纷纷出任督抚、尚书等高级官员,并且极力提拔子弟和部属,形成一股盘根错节的湘系势力。

  李鸿章的淮军将近5万人,每年领取军费700万两,战争结束后分别部署在直隶、陕西、湖北、江苏、陕西,成为维护大清政权的支柱性武装力量。不过随着天下太平,淮军的军费逐渐削减到300万两。

  这又形成一股庞大的淮系势力。

  左宗棠没有庞大的嫡系军队,但凭借平定太平天国和收复新疆,左宗棠不仅是湘系势力的骨干,也成为大清经营内陆、抵御俄国的代表人物,同样有一大批文官武将追随。

  这样的局面,在大清国力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大清在内外战争中失败了,传统的满蒙贵族遭到削弱,才有了汉人精英做大做强的机会。

  而那个笼罩大多数人的囚笼,继续破裂的力量,则来自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们创办工厂、派留学生出国求学。

  早在1862年,见识到洋枪洋炮威力的曾国藩,就在日记里写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差不多相同时间,李鸿章的淮军装备了洋枪洋炮,和太平军作战时所向披靡,便给曾国藩写信说:“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垺,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

  左宗棠也一样,在浙江和法国组成法华联军,在和太平天国作战的过程中,被法国的坚船利炮给震惊了,说“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得到这样的认知,战争结束后,他们便自然而然的成为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兰州毛纺厂等近代工业。

  而为了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福州船政局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聘用法国教官,招收14岁以下的少年,学习法文、几何、微积分、航海理论、轮船制造等知识,从1877年起,毕业生们陆续到欧洲留学,学成归国以后,他们成为中国第一代船舶工程师。

  江南制造局则翻译了54种西方书籍,包括蒸汽轮机、铸造技术、克虏伯炮操作手册、使用化学入门等等。

  1872年,在容闳的建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推动了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留美幼童已经达到120人。

  以上这些事,也是大清前两百年不可能出现的。

  大清在挨打之后推动了这些事,当然是为了拯救政权的自保之举,但创办近代工业意味着汉人开始掌握新的生产力,学习西方知识意味着汉人开始掌握新的文化。

  这对突破大清二元制政权、以儒治国的旧传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为新的生产力和新文化,完全是另起炉灶的,和大清的旧势力旧传统,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一旦这些新生产力和新文化发展起来,便不可能对大清有绝对忠诚,反而会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上层建筑。

  大清以为是在自救,却不知道,它已经点燃了星星之火。

  3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崛起的年代,虽说点燃了汉人崛起的星星之火,但大清的旧势力依然有相当强的力量。

  在意识形态方面,大学士倭仁做了保守势力的代表。

  原本曾国藩和恭亲王准备在翰林院选一批进士,学习天文算法知识,把新文化引入大清的上层建筑,但倭仁说:“立国之道,尚仁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并建议“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用复古的方式重新塑造大清政权的上层建筑。

  这不是倭仁一个人的意见,而是大清旧势力的共识。

  面对这么强大的一股力量,慈禧太后自然不可能给恭亲王、曾国藩太大的支持,毕竟倭仁代表的旧势力是大清的基本盘,儒家的三纲五常是大清的政治正确。

  支持倭仁就是维护大清,支持恭亲王和曾国藩是培育不安定因素,这层逻辑,慈禧太后是很清楚的。

  在军事方面,虽然湘军将领和淮军成为大清最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但直到1890年代,大清依然保留着40万绿营兵马,每年消耗军费600万两。

  八旗兵丁的战斗力连绿营都不如,但做为大清的嫡系武装,也不能裁撤,必须花费重金养着。

  这些旧军队的战斗力不行,却胜在人数众多,和大清荣辱与共,属于可以放心使用的自己人,同时也是制衡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精英的绝佳工具。

  在朝政方面,恭亲王、醇亲王陆续秉政,说明大清军政事务的决策权,依然在满洲和宗室的手里。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左宗棠的塞防路线,也是大清经营内陆的旧传统,正所谓“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所以左宗棠的塞防路线,得到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文祥的鼎力支持,总共花费5230万两白银,打了收复新疆的战争。

  晚清就在这种新与旧、满与汉、海与塞、中与洋的纠葛中度过了三十年,慈禧太后用出众的权谋手段,挑拨各方势力互相斗争,维系着大清的一线生机。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以及二元制异族政权的原生问题,直接导致大清在搞洋务运动的时候,不敢进行全民动员,大清的近代化成了只有机器没有思想,只有朝廷没有民族的瘸子。

  结果就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败给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日本,不仅彻底彻底撕下李鸿章“裱糊匠”的遮羞布,也打破了“同光中兴”以来,大清各方势力的脆弱平衡。

  甲午战败以前,西方列强还对大清抱有一丝敬意,感觉大清雄踞东亚,不是好惹的,结果脱亚入欧三十年的日本,一战击败大清,让西方列强看到大清外强中干的事实,迅速掀起瓜分大清的狂潮。

  通过“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德国得到胶州湾99年的租借权,以及在山东境内修铁路的特权。

  俄国大踏步进入东北,并以保护大清不被德国侵略为借口,得到旅顺和大连。

  英国瓜分了威海卫和香港新界,逼大清表态,不将长江流域割让给其他国家。

  法国得到广州湾,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广东、广西、云南建立势力范围。

  ……

  短短两三年时间,西方列强得到的利益,比此前三十年的利益都要多。

  那些读圣贤书的文官士大夫们,原本以为大清只是器械落后,文明程度还是远超西方蛮夷的,然而脱亚入欧的日本击败大清,让他们想明白一个问题:

  “大清不仅是器械落后,文化和制度都落后了。”

  于是最保守的文人士大夫们,逐渐抛弃了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开始拥抱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这点是没有疑义的,争论的地方无非是君宪、共和、革命,到底哪一种西方文化和制度适合中国,以及怎样和中国相结合。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发起的戊戌变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李鸿章的淮军在朝鲜一触即溃,证明单纯购买器械武装军队的效果并不好,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要求大清连本带息赔款9.82亿两白银,更加深了“大清武德衰落”的事实。

  回头再看倭仁的“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感觉就是个笑话,淮军、绿营、八旗等武装力量,更是狗肉上不了大席,不值一提。

  大清走到这一步,就面临一次不亚于入关的重大抉择——守旧还是改革?

  这看似一道选择题,其实大清根本没得选。

  1644年不入关,大清还能做辽东的地域性强权,1900年前后的大清做为全国性政权,东北又被汉人占了,那么除了改革弊政延长政权寿命以外,大清已经没有退路了。

  关于这一点,慈禧太后都不否认。

  汉人督抚和地方士大夫们也支持改革,因为他们都是依附于大清政权生存的,如果大清政权消失了,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也会化为乌有,对他们来说,保大清就是保自己。

  所以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打击,大清的二元制政权和以儒治国的路线,已经彻底破产,那个笼罩四万万汉人的囚笼,被日本和西方列强打的稀巴烂。

  在一片废墟之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那一代精英培育起来的新生产力和新文化,终于可以脱离旧制度、旧传统、旧势力的束缚肆意生长。

  而大清的改革需求,和新生产力、新文化结合起来,就是汉人崛起重造中国的绝佳机会。

  4

  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以后,开启的晚清新政改革力度很大,除了改革官制、创办邮政、修建铁路等传统改革项目以外,对大清政权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三项改革内容。

  其一是废科举。

  自从唐朝以来,科举就是朝廷和地方文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不管哪个王朝统一中国,只要开科取士,并维护地主文人的利益,就能迅速建立稳固的统治。也正因为有了科举,地主文人才有上升通道,快速建立起对王朝的忠诚。

  1905年,大清决定废除科举,用新式学堂来培养人才。

  当年大清就有4222所新式学堂,92169名学生,到了1909年,新式学堂总数达到52348所,学生156万人。

  看起来大清的新式人才指数级增加,但问题是,新式学堂是扩招的,毕业生不一定能得到官职,也没有稳定的仕途晋升通道,而曾经取得功名的文人,所拥有的特权也消失了。

  既然大清给不了地主文人利益,那地主文人对大清的忠诚度,必然直线下降,在新式学堂读书的学生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必然对大清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感兴趣。

  这就意味着,大清和地主文人的纽带切断了,大清政权在地方的影响力快速流失。

  此外,家资富裕的年轻学生们,很多都选择到日本留学,到1906年底,留日学生便暴涨到将近2万人。

  这些人受到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的刺激,内心非常敏感,偏偏日本人认为大清是战败国,整天嘲笑留日学生是“清国佬”、“支那猪”,导致留日学生们感觉非常屈辱。

  这样一来,留日学生们便开始探讨国事,但是在日本留学,他们又不可能大张旗鼓的骂日本侵华,所以讨论话题便集中在国内,说来说去,得出一个共识:

  国势沦落,都是大清朝廷无能,要想振兴中华,必先推翻大清。

  邹容在《革命军》里就写到:

  “诛绝五百万有奇批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

  总的来说,留日学生和新式学堂的学生们,接受了大清提供的教育,却在新文化的熏陶下走向大清的对立面。

  其二是创办新式陆军。

  早在甲午战败后,大清就知道淮军、绿营、八旗不行了,命袁世凯在直隶创办“新建陆军”,张之洞在湖北创办“自强军”,这是大清创办新式陆军的起点。

  1901年,大清正式决定改革,便命令各省巡抚创办武备学堂,培养新式军官,并取消30%的绿营兵员。1904年,大清重新规划军事改革,决定训练36镇新式陆军,并公派学生到日本留学。

  一个政权要控制一支军队,无非是两种方式。

  要么是政权起家时从零开始组建,军队和政权一起成长,并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血肉相连的感情。要么是政权改革利益结构,在庞大的受益群体中招兵买马,完成政权和军队的利益捆绑。

  但大清创办的新式陆军,既没有和政权之间的血肉联系,兵员和将领也不是大清改革的受益群体。

  这样的新式陆军,对大清自然没有认同感,无非是当兵吃粮罢了。

  而且大清创办的武备学堂,要教学生们新文化,派到日本的留学生,也会受到日本民族主义的熏陶,必然要和反满的留日学生们合流。

  到头来,大清新式陆军的军官来源,也是一群和旧势力毫无关联、在新文化熏陶下坚定反满的青年学生。

  其三是设立咨议局。

  1908年8月,大清宣布实行宪政,准备先成立咨议局,8年后颁布宪法,9年后召开国会,正式成为宪政国家。

  按照大清公布的咨议局成员选举章程,有关“投票资格”是这样说的:

  在省内从事教育或其他公职时间满三年。

  中学堂毕业或国内外高等学校毕业。

  具有生员以上功名。

  担任过七品以上的文官或五品以上的武官。

  在省内拥有价值五千元以上的资产。

  满足任一条件的人,都能参加投票,这意味着,选举出来的咨议局成员,也必然是拥有以上条件的人。

  那拥有这些条件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在那个年代能到新式学堂读书、中过生员功名、做过七品文官或五品武官、拥有五千元以上的资产,毫无疑问都是地主、士绅、豪商,他们都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

  而地方势力的诉求,往往是侵吞朝廷的权利,壮大地方势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顺理成章的壮大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势力代表的是新生产力,积极参加咨议局的选举,最想要的是地方自治。

  但地方自治和大清中央集权是相悖的。

  大清到底给不给地方让渡权和利?不让,咨议局里的地方势力代表就要争权利,让了,那大清还是大清吗?

  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死局。

  所以,不管大清改革如何眼花缭乱,以上三项改革的核心内容,基本就把大清的命给革掉了。

  慈禧太后在的时候,还能凭借主政数十年的积威,把反抗的声音暂时压下去,一旦慈禧太后死了,早已被汉人渗透成空架子的大清,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5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去世,1909年各省咨议局举行第一次选举,结果毫无悬念,当选者都是40岁左右的地方势力代表人物。

  原本这些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准备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老一辈一样,从大清手里夺走地方权利以后,与大清和谐相处一段时间的。

  但就在咨议局召开第一次会议的时候,很多省份的咨议局就和督抚爆发了冲突。

  因为在大清看来,咨议局就是个装饰品,从来没想过把地方权利让给地方势力,所以各省的实际权力依然在督抚的手里,对于咨议局的决定,督抚有否决权。

  这就惹怒了咨议局的成员们——“我们要的是地方实际权利,不是做政治花瓶,必须尽快召开国会,把地方权利交给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1910年,大清爆发四次进京请愿活动,要求立即成立责任内阁、召开国会,为了表达不满,很多省份甚至出现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事。

  这是明摆着向大清要权。

  摄政王载沣面对民意汹汹,被迫宣布宣统五年召开国会,并于1911年5月提前成立责任内阁,从总理大臣到各部大臣共13人,只有徐世昌、梁敦彦、唐景崇、盛宣怀是汉人,另外9个都是满人,其中6人是皇族宗室。

  消息一出,群情汹涌。

  各省咨议局的成员们,想的是召开国会后,由各省咨议局出人来组建内阁,从而由代表新生产力的地方势力代表人物,掌握大清政权。

  但摄政王载沣想的是,要把祖宗传下来的家业,牢牢掌握在手里,千万不能把政权交出去,那样大清就亡了。

  冲突和矛盾,至此不可调和。

  经过“皇族内阁”的闹剧,各省地方势力也想明白了,大清指望不上了,要想得到想要的一切,只能推翻这个异族的政权。

  于是各省咨议局成员,迅速转向革命党一边。

  而自从1905年起,代表新文化的留日学生和留日军官们,就在日本东京逐渐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始光明正大的宣扬革命,回国工作以后,他们又把革命的思想传播开来,并和江湖会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所以到了1911年,代表新文化的青年学生、代表武装力量的新式陆军、代表新生产力的地方势力,以“排满反清”为最大共识,结成了汉人大联盟。

  大清走到这一步,曾经睥睨东亚的二元制政权,已经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在“皇族内阁”成立不久,大清宣布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为了收购这两条铁路的股权,大清准备向外国借贷一笔巨款。

  铁路是高投资项目,例如粤汉铁路,当初募股的时候要4两银子才能购买1股,而当时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也只要2两银子,所以粤汉铁路的每股单价,相当于现在的6—8千元。

  单价这么高,投资人的目的就是获得高回报,现在大清上下嘴皮一碰,就要收归国有,这就在剥夺地方势力的政治权利之后,还要剥夺他们的经济利益。

  而且大清向外国借款,谁知道是真的收购铁路,还是武装军队镇压地方?

  如果真的收购铁路也就罢了,可要是武装军队的话,那汉人不仅要做回康乾时代的农奴,还要缴纳赋税替大清还款。

  怎么着,我杀我自己?

  于是西南地区立即爆发了保路运动,大清把湖北新军调到四川平叛,这就导致湖北省府武昌的军事力量虚弱下来。

  正巧,10月9日,湖北新军的孙武等人配置炸弹时,炸弹不小心爆炸了,军警开始搜捕革命党。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临时决定,10月10日夜晚发动起义,凌晨便攻破湖广总督府衙门,第二天下午,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脱离大清以后,南方各省立即响应,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大清便失去半壁江山。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整个过程枯燥且没有悬念。

  那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起义,为什么选他做临时大总统呢?

  主要是因为孙中山出道早。

  早在1895年,孙中山就在广州发动起义,成为反清革命的先行者,而那时大清刚经历甲午战败,社会风气正开始向反清革命转变,于是已经发动过起义的孙中山,便成为反清革命的代表人物。

  此后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拟定“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纲领,给反清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最重要的是,孙中山常年游走国外,和海外华侨、外国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属于反清革命阵营里,唯一能沟通中外的人物,这在列强环伺的晚清,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所以在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是革命阵营里,各省、各山头都能接受的人物,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非他莫属。

  就这样,统治中国267年的大清王朝,在新文化、新势力、新生产力的冲击下灭亡了。

  但在反清革命成功的背后,有个很严重的问题。

  晚清的新文化、新势力、新生产力的起源,都是来自西方列强,而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基本都在中国沿海城市,最多再经过大江大河,传到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

  这就意味着,反清革命的成员们,思想更倾向于西方,活动范围局限在城市,他们和中国广袤的农村几乎没有关联。

  这点和古代地主士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武昌起义只是发生在城市的军事暴动,根本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更没有把新政权的触角伸入农村,这样一来,辛亥革命也就成了不彻底的革命。

  真正改变这种革命趋势的,是由大学教授和城市精英发起,随即扎根农村发展壮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而发现农村蕴藏的磅礴伟力,打土豪分田地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并动员农民参军作战保家卫国的,是五千年来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推翻大清的汉人们,将根据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地域,不断的分化组合,最终涓涓细流归入大海,共同缔造了一个崛起奋进的新中国。

  历史就此翻开新的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2:59 , Processed in 0.0936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