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03|回复: 0

时晨晨:胡扯!谁说房价不能下跌?不服来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3 2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楼市太诡异了,销售异常火爆,但是价格却没怎么涨。

  这是一个巨大变化。

  第一、楼市诡异现象:房子越卖越多,房价还没涨。

  今年2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相当火爆,新房和二手房同比涨幅高达50%和103%,涨幅差不多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易居研究院的估计,3月份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29%,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79%。

  虽然3月份数据较2月份有所回落,但是仍然保持相当高的增速。

  按照以往楼市的规律,如此火爆的销售状况,房价早就一飞冲天了。

  今年不一样,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基本上都没有大幅上涨,相反,房价涨幅仍然处于近些年低位。

  更重要的是,房价上涨的恐慌情绪也没有蔓延,更没有影响众多购房者的决策。

  因为,时代变了,趁着楼市回暖,趁机抛售套现的房东更多了,这导致二手房挂牌数量急剧飙升。

  所以就出现了,房子越卖越多的诡异现象。

  今年3月,广州的二手房挂牌量正式突破13万套,较去年同期的9.9万套增加了34%。

  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也达到10.5万套,同比增长27%。目前,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也达到9.9万套,逼近10万套大关。

  二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更是喷涌而出,重庆二手房挂牌量已高达19.4万套、成都二手房挂牌18.2万套、西安二手房挂牌18万套等等。

  所以,总结起来,这轮楼市周期,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成交量急剧飙升,但房价总体上相对平稳,因为二手房和新房供给量更大。

  这意味着什么?供需关系开始决定房价,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供需关系影响价格,是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也是最基础的经济学规律。

  供需关系决定房价,意味着中国楼市终于要回归“常识”了。

  第二、思考一个问题:谁说房价不能下跌?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开始流行“房价不能下跌”逻辑的?仔细思考过它的逻辑吗?

  尤其是金融从业者,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市面上,房价不能下跌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我们挨个分析:

  1、“房价不能下跌,否则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偷换概念。

  房价和土地财政有直接关系吗?没有。

  准确来说,土地财政跟什么关系更大?房地产销售和投资。

  这句话的假设前提是:房价下跌等同于房地产销售、投资下降。

  2、"因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房价不能下跌"。

  偷换概念。

  同样的,房价下跌跟经济增长也没有太大关系。拉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是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不是房价。

  这句话的假设前提还是:房价下跌等同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下降。

  3、房价不能下跌,因为这会导致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这个逻辑的假设前提是,房价下跌的时候,房子供给不变,或者供给减少。

  如果房价下跌,导致房子销售更多,那么社会资产负债表不仅不收缩,反而会扩张。

  小结一下:前面3个逻辑,基本上都假设,房价下跌等于房地产销售下降,进而导致投资下降。

  其实也就相当于“涨价去库存”。

  注意,房地产“涨价去库存”,这个违反经济学规律的奇葩现象,只有中国才存在。

  它的本质是什么?

  利用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以远高于其价值的价格,把房子卖给购房者。

  这跟“生病进医院手术室,医生突然说得加钱”一个道理。

  在这种逼迫下,你不想买也得买,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得买。

  必须清楚,这种现象是畸形的存在,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记着:房价下跌不等于房子销售下降,更不等于房地产投资下降。

  4、房价不能下跌,因为银行会产生坏账,甚至可能会爆发金融危机。

  这个逻辑,没问题。但是问题是,没有进行量化。

  因此,不能简单来说,房价下跌,导致银行坏账。

  关键问题是,房价到底下跌多少,才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账或金融危机?

  2011年,中国银监会曾要求各大银行对房价下跌进行压力测试,各银行测试结果都显示:只有房价下跌50%的时候,银行才会明显出现问题。

  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也曾表示,自2008年,银监会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压力测试,监管部门也会进行整体测试,当房价下跌40%时,银行的贷款覆盖率仍能达到110%;而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回收,但本金没有问题。

  结果也一样:只有房价下跌50%的时候,银行才会受影响。注意,银行损失的只是利息,本金并不会受损。

  也就是说,至少在2011年,房价下跌50%,银行完全没问题。

  现在呢?一般来说,房子首付比例是30%,所以房价下跌的极限也是30%。

  但是,中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并且前些年的房子首付比例都在4成-6成。

  所以说,中国银行业能够承受的房价下跌幅度,虽然不会高达50%,但是平均来看,估计下跌40%应该没太大问题。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房价不能下跌”的逻辑错误。

  1、“房子是资产,金融属性太强,所以不能下跌”。

  按照这个逻辑,股票也是金融资产,债券也是金融资产,所以股票和债券也不能下跌吗?

  金融市场上,就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

  也不存在“由于房子是金融资产,金融属性太强,因此价格不能下跌”的逻辑。

  按照价值回归的理念,金融资产不波动,哪来的投机机会?

  比如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茅台股票明天跌到1块钱,你买不买?

  作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恐慌情绪释放后,市场上一定会涌现出大量的买盘。

  2、作为消费品,“降价”才能促销,才能扩大生产。

  目前所有官方文件,“买房”都归为消费,而不是投资。

  就问一句,你在最近3年的官方文件里面,能找得到“居民买房属于房地产投资”的措辞吗?

  所以,在我国房子就是消费品,这就是它最基本的属性。

  消费品价格能跌吗?肯定能啊。

  作为消费品,涨价去库存,就是收智商税,就是割消费者韭菜。

  汽车也属于消费品,汽车价格都大跌了,房子自然也能够下跌。

  以前,大家普遍的认知也都是,汽车不能降价,当下买得加价买,并且每年价格都有一定涨幅。

  为啥?车企要做品牌,要打造高端品牌,绝对不能拉低档次。

  现在呢?

  在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价格下跌的冲击下,燃油车也打破不降价的神话,几乎所有品牌价格都开始大跌。

  降价后,效果也很明显,谁降价早,降价快,降价多,谁的销量起来的快,市场占有率扩张得多。

  东风雪铁龙C6卖爆后,不仅3天清空所有库存,几个工厂还得加班赶订单。

  看清逻辑没?汽车降价——订单爆涨——生产扩张。

  作为消费品,汽车遵守这个规律,房子也会遵守这个规律。

  所以,房价下跌等同于房子销售和投资下降的逻辑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基于这个假设前提上的所有推论也是错误的。

  最后总结一下:当下所有“房价不能下跌”的逻辑,实际上只有一个,即价格泡沫太大了。

  无论作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当房子价格下降到足够“诱人”,有需求的人自然也会去抢购。

  在房地产销售起来后,政府也会卖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不仅不会降低,可能还会增加;同时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也会扩大,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作为消费品,大家不买房的理由是:价格泡沫过大,那堆钢筋水泥配不上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作为投资品,大家不买房的理由是:价格泡沫太大,投资房地产并不能给我带来很好的投资回报。

  因此,房子被打上“不能下跌”的标签,只是因为价格泡沫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2 02:18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