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0

姚尧:诗词日赏:2023年3月12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4 21: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园十三首 其六

  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昨天我们欣赏了李贺的《南园十三首》的第五首,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其中的第六首。

  第一句“寻章摘句老雕虫”。寻章摘句,是指写作诗文时的谋篇布局、字斟句酌。雕,是雕刻。在纸笔发明出来之前,古人的书写方式是用刀雕刻在竹简或者木板上。虫,是指虫书。《说文解字·自叙》记:“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虫书,即八体之一。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

  曰:“然。童子雕虫篆刻。”

  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扬雄《法言·吾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问扬雄:“我的先生,您小时候喜欢写赋吗?”扬雄答道:“是的,就像孩子学习雕刻虫书、篆书和刻符一样。”过了一会儿又说:“成年以后就不做这种事了。”因此,雕虫的本义就是写字。李贺这句“寻章摘句老雕虫”应该是化用了扬雄“壮夫不为”的典故。扬雄说,我成年以后就不做写赋这样雕虫的事了。可李贺说,我年老以后,还在做寻章摘句这样雕虫的事。

  其实,李贺去世的那一年,才二十六周岁。孔子说:“三十而立。”你这立都还没有立,哪里就谈得上老呢?显然,李贺所谓的“老”不是身体年龄的老,而是心理年龄的老。对于寻章摘句之事,他已经干得太久了,受够了,不耐烦了,心灰意冷了。所以,他才会说自己是“老雕虫”。

  第二句“晓月当帘挂玉弓。”晓月,就是拂晓的月亮;玉弓,是指弦月。玉是称其光亮,弓是称其形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整夜都在书斋勤奋用功,奋笔疾书以致通宵达旦。

  三四句“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意思是说,难道没有看见辽海上的年年战争吗?写这些悲秋的诗文又有什么用呢?辽海,即辽河以东直至大海的地区,在唐朝属于河北道,故诗中的“辽海”亦可指代广大的河北地区。

  在安史之乱后期,唐代宗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对于安史部将大力招抚,分封其为节度使,允许其保留所占据的地区和兵力,遂使得安史部将纷纷投向,史朝义被迫自杀,安史之乱由此平定。其中,李怀仙为范阳节度使(又作幽州、卢龙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我们看下面这张示意图:
  这是我在网上随手截取的一张地图,时间关系,来不及自己绘制。等到将来图书出版,肯定是用我们自己绘制的彩色地形图的。

  河朔三镇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唐朝,实际上却割据一方,完全不受中央控制,由此导致唐朝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分裂状态,直至唐朝灭亡。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称唐代自安史乱后,“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在了解这个历史背景之后,我们再来探讨李贺写“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时的内心情感。我认为,存在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国家长期分裂,辽海年年征战,我不能为治国平天下出谋划策,却整天寻章摘句,写一些伤春悲秋的诗文,这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国家的当务之急吗?

  第二种可能是,对于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对抗中央的藩镇,国家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可惜的是,我对于军事完全外行,只会寻章摘句,写一些伤春悲秋的诗文,又怎么能指望朝廷重用我呢?这如何才能为国效力呢?

  第三种可能,藩镇问题之所以延续这么多年而得不到根本解决,其本质不全然在于军事,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因此,文人对于解决藩镇问题是可以派得上用场的。可惜的是,国家重武轻文,使得自己的文教才华只能用来伤春悲秋,而不能为国效力。

  那么大家认为,李贺在写这首诗时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呢?是我前面分析的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又或者是三种都有呢?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 09:10 , Processed in 0.578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