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09|回复: 0

时晨晨:开始砸“铁饭碗”!人员编制精减5% 这地方早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9 08: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始砸“铁饭碗”!人员编制精减5% 这地方早动手了!

  又一个大动作,机构改革方案出来了。

  跟之前预期一致,金融领域被大刀阔斧地改革了:

  1、银保监会被撤了。

  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

  权力职责就是,监管除证券行业外的所有金融行业。具体来说就是,把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拿了过去,把证监会对投资者保护的职责拿了过去。

  2、证监会升级了。

  证监会被划至国务院直属机构,由事业单位变为了直属机构,其权力职责也有所增加,原先由发改委审核的企业债发行,划给了由证监会审核。

  考虑到注册制改革,交易所在股票发行领域的权力增加,而证监会在股票发行方面的权力削减,但是补偿了企业债发行审核权力。

  3、央行体系被精简。

  央行各县(市)支行撤销,其相关职能上交至地(市)中心支行。

  4、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改革,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

  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不再加挂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当然,最引起关注的机构改革就是: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幅度5%!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注意,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没有哪个部门能够例外,都按5%的比例进行精减,相当于公司各部门全部裁员。

  当然,裁员的目的并不是减少人员,而是“腾笼换鸟”,腾出来的编制给特定的人群,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等等,国家鼓励产业方向的人才。

  这个趋势,其实从之前的人员任命上就体现出来了,当下我国地方大员很多都是搞经济、搞技术出身的人。

  这个改革将直接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其实,国家机构改革并非稀罕事儿,近30年来已经改革了9次。

  分别是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和2023年。

  国务院组成部门已由1982年的100个削减为当前的26个,人员数量也大幅减少。

  相比中央国家机关打破铁饭碗,地方机构也开始打破铁饭碗更值得关注,这将是一个大趋势。

  首先必须明确,地方机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的文章,里面明确提出: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这说明什么?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也早考虑进去了。

  其次,跟中央国家机关精减人员编制目的不同,地方政府精减人员编制更多是财政压力。

  看一个数据:在政府部门中,中央政府债务占GDP仅为20.2%,地方政府债务占GDP比率高达106.6%。

  中央政府债务压力比较小,精简人员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效率,以及引导方向。

  而地方政府精简机构,除了这个目的外,更多的是财政难以为继。

  实际上,山西从3年前就掀起了机构改革的浪潮,大规模砸“铁饭碗”。

  第一批铁饭碗被砸地方是,山西河曲县、浮山县,行动开始于2020年11月。

  2022年8月,河曲县委改革办宣布,该县承担的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具体成绩包括,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个事业编制核减为659个,对因改革超编的903名事业人员,重新调整配备。

  怎么精减的呢?

  以河曲县为例,主要就是上级机构领导挂职下级机构,比如6名副县长均兼任局长。

  原来的局长变为副局长,干的活还是那些活,对于能退休干部安排提前退休。

  最惨的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一下子裁减903名,这些人员怎么处理呢?下乡进村。

  采取到对口党政部门跟班学习锻炼、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和综治网格员等多种方式,重新调整配备。

  本来坐办公室喝茶看报,现在就得进村当村干部,或者在县城里当网格员。不想去的话,就自己辞职另谋出路。

  为什么河曲县要精简机构?一个原因是,人口流失。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河曲县常住人口为12350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5136人相比,10年间减少了21631人,减少14.90%。

  目前,河曲县下辖6个镇、6个乡、340个行政村,按常住人口12.35万人衡量,河曲县远低于50万的标准,属于典型的小县。

  另一个原因是,财政入不敷出,需要中央政府转移支付。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河曲财政预算收入10.6亿,预算支出19.5亿元,财政赤字大概9亿元。

  这个缺口怎么弥补呢?每年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规模大概10亿元。

  第二批铁饭碗被砸的地区是,山西娄烦县、石楼县、榆社县、黎城县。

  2023年2月1日,据娄烦县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娄烦组工”消息,机构改革后,全县9个县委机关减少至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则削减了29个。

  围绕部门主责主业和公共服务职能,对涉改的60个县直事业单位和9个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重塑重构和功能再造。

  跟河曲县一样,精简机构的理由是,人口流失和财政入不敷出。

  截至2021年,娄烦县辖3镇4乡,共105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

  再看财政情况,2022年,娄烦县财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67.6%,全市增幅排名第一。

  单看财政收入,娄烦县的情况貌似还可以,但是再看一下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9亿元,增长7.6%。

  收入8.8亿,支出24.09亿,娄烦县的财政缺口高达15.29亿。这个缺口咋办?还得靠财政转移支付。

  从山西的动作来看,机构改革绝对不止这两批6个县城,这两批只是试点而已。

  山西只是一个缩影,东北、西北不少县城情况也类似,山西砸铁饭碗的行为很可能会蔓延至全国。

  最后一个问题,接下来哪些地方还会砸铁饭碗。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口不断流出,常住人口小于50万。

  数据显示,山西省全省117个县级行政区中,人口不足20万人的有47个,不足10万人的有16个,人口最少的永和县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

  根据民政部披露的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700个县及县级市。

  另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9》显示,人口规模不到5万的县有82个,5万-10万人口的有108个,10万-50万人口的有841个。

  依此计算,中国现有1031个人口小县,占总数量的61%。

  这些县常住人口之所以每年减少,主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较差,产业衰退,财政自然入不敷出。

  也就是说,从人口和财政的角度看,差不多全国近一半的县都需要进行机构改革。

  当下,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精简5%只是刚开始。

  接下来,机构改革可能会推向全国,而山西精简县城机构,给全国财政困难的地区提供了一个“榜样”。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0:11 , Processed in 0.2969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