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66|回复: 0

杨风:中美激烈博弈,中方已无所畏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7 0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内容,我们提到日本在上个世纪和美国打贸易战(统称),是一败涂地。不论是科技、金融、汇率、以及法律战方面,日本被全然击溃,而且是溃不成军。

  1  日本败给美国不冤枉

  坦白说,就算美国不使出这些打击日本的手段,日本也不是美国的对手。1990年代前期,美国在信息科技上大跃进,这是在个人计算机(PC),与工作站(Workstation)的软件系统应用。

  美国大量运用信息与软件系统,提升美国企业的生产力,也提升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当时的代表企业有微软、英特尔、数据库公司Oracle等。

  1990年代后期,美国国际网络大行其道,催生了后来的”新经济“。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网络科技大厂,例如谷歌、亚马逊、脸书等,都是从那个时期兴起的,到了今天,这些美国科技网络大厂掌控了全球海量的数据,也掌控过了全球高比例的网络搜索、电商、和社交软件的应用。

  美国在1990年代这十年当中的科技大跃进,全然把日本抛在后面。

  纵然美国不使用这些手段,或是军事安全牌,日本也不是对手。日本输的不冤枉。

  2  美国不会轻易使用金融核武器

  重点是,美方将使出复合路线,对付中国。

  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帝国,拥有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强大力量,包括军事、经济、政治、金融与美元、科技、文化、网络等的综合力量。

  然而,当美方遇到了中国这个对手,许多王牌不管用了。

  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在与芯片相关的科技领域,美方能够压制中国。至于美元与金融,中方也具备相当的实力,可以反击美国,美方也不至于轻易使用。

  有人说,万一中美发生冲突,或是大陆攻台的时候,美国会发动盟国金融制裁中国,没收中国的外汇储备等。

  因此,中国会损失惨重,就如同美国与欧盟冻结俄罗斯的外汇资产一样。

  这方面,我们来看看中方是否有反击办法。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万6千360亿美元。

  这个数字比我们三年前时候的说法还要高。相对的,中方的外汇储备大约就还是3万2千亿美元。三年前我们提出这个观点,三年后,中国的外债还增加了不少,可见,中国老早就有了准备。

  你(美国)要没收或冻结我的资产,那么这些外债也可以不还。

  这就是相对报复,对等反击。套用一句俗话,这是人怕人,鬼怕鬼。美国有金融核武器,中方也有。因此,美国不会轻易使用,一旦用上了,那肯定是两败俱伤,全球金融与经济秩序将会大乱。

  至于更多的论述,我们以前提过,就不再重复。

  另外一方面,中国也相对地在金融领域,对美国使出”慢性攻击“。

  什么是”慢性攻击“呢?这不是我们刻意选好听的名词,或是换一个说法,而是因为美国的金融霸权力量的确十分强大,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金融帝国。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就撬动美国的金融霸权。

  就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为世界流通货币的时间,也花了50年的时间。人民币当然也不会在一夕之间取代美元。更何况中国在现阶段也不是要让人民币取代美元,而是相互共存。

  然而,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先,以及石油人民币的拓展,的确是一点一滴地撬动美元的根基。

  3  美方会以复合型的手段,对付中国

  我们的判断是,美方会以复合型的手段,打击中国的经济。上一次的内容我们提到了,美国利用两次的美日半导体协议,打击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并且,还把市场开放给台湾与韩国,算是另一种方式,变相地扶持台湾与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借以分散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

  另外,美方还利用资本力量,取得台积电与三星的”重要“股权,透过资本力量,美国对台韩半导体产业,有了另一种形式的影响力。这是政治+金融资本的复合型代表操作。

  如今,美国对付中国的模式也是同样的操作。

  一,持续对中国进行科技制裁。

  美国会在芯片领域,持续对中国进行封锁。而且,美国还会不断地加码制裁,不会停下来。美方在科技制裁方面已经到了杀红眼的地步,宁可自身受到损失,也要持续对中方制裁。我们预计美方会一直制裁,直到没有东西可以制裁中方,或是输了这一场博弈给中国。

  二,持续利用政治手段,迫使盟国配合。

  例如,迫使日本与荷兰,限制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但是美方在这方面的成本在增加中,难度也会加大。因为配合美国限制政策的国外厂商,都会失去中国的市场。

  三,利用资本力量,限制美方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投资。

  当然,这也包括了创投资金,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也是为什么中方这两年要整顿金融资本的运作,并且查查中方企业到美国上市的时候,有关数据披露的问题。

  四,重铸制造业,正面和中国竞争。

  美国将持续在高科技领域同中国竞争,并且建立自己的高科技产业链。因为单单靠打压,无法长久压制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无法确保赢中国。至于中低端产业,美国会尽可能力促供应链离开中国,到其他国家。

  但是在这方面,美国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案,也就是成本。美国可以闭关自守,限制中方或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但只要中国具备相同的技术,美国的产品将没有竞争力。而中国的商品内需市场又和美国相当,美国没有办法用市场的力量钳制中国的竞争力。

  4  美方还是会运用金融力量

  最后,美方还是会运用金融力量。这一方面比较复杂,包括在汇率、利率与资本方面,以及股市、债市与楼市等资产方面。当然,在金融手段上,也包括了舆论等的话语权。

  不要忘了,美方许多的手段,往往是舆论战先行,因为美国掌握了全球的话语机器。例如,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不是一直发动舆论攻势,指控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吗?并且,还由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出手,几次三番地揭露信息。

  另一个例子,2014年的时候,美国许多分析师与投资银行,不断地鼓吹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而且,这个说法持续了一年。为什么那时候美方如此积极劝说,频频在财经媒体发表他们的分析看法呢?

  因为,美国在2015年12月加息,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首度加息。美国要催动吸星大法,在全球进行美元收割。而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当然是美元收割的头号对象。

  至于美方是否会使用金融核弹,我们暂且保留,原因刚刚说了。美国会使用金融核弹的一个可能性是在台海问题。这是为什么美国想要武装台湾,把台湾打造成第二个乌克兰的原因。除了在台海,美方使用金融核弹的可能性低。

  5 金融手段有放大效果

  美国现在对华打击是以科技战为主,金融战或金融资本为辅,借以产生复合威力。美国为什么还是会运用金融力量?主要的原因是,利用金融资本的复合集团效应。

  举个例子,当某个(金融大鳄旗下的)对冲基金狙击一个国家汇率的时候,首先,对冲基金刻意利用杠杆操作,将金额放大数十倍,数百倍。

  另外,当某个对冲基金在攻击一个国家汇率的时候,风声早已传遍金融界,这会引来其他的对冲基金一起操作。

  而美国是这方面的高手,是全球第一高手。在金融操作下,威力可以放大百倍,这跟军事手段不一样。打仗,那得是真刀实枪的比划,就以俄乌战争来说,俄罗斯与北约的武器库都出现了紧张的情形。只有核弹会产生连锁反应,放大威力。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之为金融核弹的原因。

  6 金融帝国拿中国没办法

  但是,美方遇到一个困境,因为对手是中国。美方有幸遇到中国,因为棋逢对手。中美两大国在本世纪交手,将会是日后教科书上精彩的篇章。然而,美方遇到中国这个对手,何其不幸?因为,美国有可能会失败。

  一,美国跟中国已经在2015年交过手了,其中包括股市与人民币汇率。

  2015年中国遇到股灾,曾经有某段时期,上证指数每天下跌6%、7%。被美方财经界形容为,像大萧条时期般的下跌。但中国撑下来了。

  股灾之后接着是该年年底与第二年年初时期的人民币汇率战,中国打赢了,那些打击人民币汇率的对冲基金黯然退场。

  二,中国有金融防火墙,对资金进出设下管制。

  中方也知道,美国金融手段厉害,因此,中国不在这方面跟你(美国)玩。美国拿中国没办法。

  至于国际资金进入中国投资,只要中国经济表现良好,国际资金为了要赚钱,增加投资收益,自然会跑到中国。这方面由不得美国。资金从来就不是效忠于某个国家,而是效忠于收益。

  用一个俗气的比喻,当金融帝国(美方)不再那么美丽,当初捧场进来的资金,也会走人,会离开。而中国充分理解这一点,是以,中国在贸易战之下,仍然坚持开放市场。

  中国开放市场是针对谁呢?针对的是资金,以及那些想赚中国人钱的国家。中国开放市场,让投资资金进来,也欢迎产品进来。这信息是,只要进入中国,不管是投资资金还是产品,都可以赚到。

  中国开放市场的效应,就算是金融帝国(美方),也莫可奈何。

  谁说中国在金融领域上没招?

  中国的做法是,我在打不过你的领域上,不跟你打(例如人民币自由兑换)。然后,我换一个方法(开放市场)跟你打。

  至于美方的军事围堵与挑衅,虽然动摇不了中国,也无法在第一岛链之内打败中国,但美方也不会停止。不管是军售台湾,或是在南海与东海进行军事侦察、挑衅,都不会停下来。

  最终,美方这些军事挑衅只会落得一个面子工程,成为天下第一军事强国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们做一个结论:

  美国会在前面所说的几个领域持续压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科技与金融方面的复合型手段。这两方面都是美国擅长的领域。只是,也都渐渐不好使了。

  既然美方打压中国的刀与剑慢慢地钝了,效用渐渐衰微,接下来就要看中方的反击手段。这一期内容的目的,是要确定中美在未来竞争、相斗的结果,做一个判断。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经修改一副对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我们会在下阶段的完结篇中探讨。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2:40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